每日(ri)經濟新聞 2022-12-09 11:28:41
每經(jing)編(bian)輯(ji)|李澤東(dong)
據北京日報報道,在12月8至11日線上舉行的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22(第二十三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會議)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以“新冠(Omicron)疫情動態及應對”為題作大會報告。鐘南山強烈呼吁加速疫苗接種特別是異種疫苗加強針的接種,這是當前疫情防控的當務之急,老年(nian)人、脆弱(ruo)人群和醫護(hu)人員是重(zhong)點(dian)保護(hu)對象(xiang)。國產滅活(huo)疫苗(miao)和腺病毒疫苗(miao)對防(fang)止奧密克戎變異株(zhu)造成的重(zhong)癥和危(wei)重(zhong)癥是有效(xiao)的。
鐘(zhong)南(nan)山說(shuo),中國(guo)(guo)的(de)(de)(de)新(xin)冠疫情防控(kong)已經取得了非常大的(de)(de)(de)成就。世衛(wei)組織2021年(nian)5月發布的(de)(de)(de)報(bao)告(gao)闡述了世界各國(guo)(guo)采取的(de)(de)(de)四(si)種(zhong)不(bu)同防控(kong)策(ce)略(lve)及(ji)后果,中國(guo)(guo)的(de)(de)(de)“強(qiang)力防控(kong)”被列為(wei)最佳選項。截至(zhi)今年(nian)11月28日(ri),中國(guo)(guo)的(de)(de)(de)新(xin)冠確診比例(li)為(wei)全(quan)球(qiu)平(ping)均數的(de)(de)(de)1/374,為(wei)美國(guo)(guo)的(de)(de)(de)1/1348,死(si)亡比例(li)為(wei)全(quan)球(qiu)平(ping)均數的(de)(de)(de)1/232。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guo) VCG111355951263
鐘南山(shan)說,奧密(mi)克戎傳染(ran)性極強(qiang),但(dan)致(zhi)病率與兩(liang)年前的(de)新冠病毒相比已大大減弱。“二十(shi)條(tiao)”和“新十(shi)條(tiao)”出臺后(hou),核酸檢測(ce)的(de)范圍進一步縮小,不做不必(bi)要的(de)重復檢測(ce),而是更多(duo)開展抗原檢測(ce);優化隔離方式,明確提出輕癥患者可(ke)以(yi)居家隔離。這些舉措有助于避免一些社會問題的(de)產生。
農歷春節還有一個多月(yue)就到了(le),鐘南(nan)山(shan)表示,他強(qiang)烈呼吁加速疫苗接種(zhong),特別是(shi)異(yi)種(zhong)疫苗加強(qiang)針(zhen)的(de)接種(zhong)即序(xu)貫接種(zhong),同時加速各種(zhong)藥物、吸入式疫苗的(de)研發和批準。老(lao)年(nian)人(ren)(ren)、脆弱人(ren)(ren)群(qun)和醫(yi)護人(ren)(ren)員是(shi)重(zhong)(zhong)(zhong)點保(bao)護對(dui)象。既注意(yi)防(fang)感染(ran),更(geng)重(zhong)(zhong)(zhong)要(yao)的(de)是(shi)防(fang)重(zhong)(zhong)(zhong)癥(zheng)。
中國(guo)疾控中心近期在(zai)全國(guo)14個城市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shi),接種三針滅活疫苗后,對(dui)重癥、危重癥的保護率可(ke)達94%。鐘南山表示(shi),這一數據表明,中國(guo)的滅活疫苗、腺病(bing)毒疫苗對(dui)奧密克戎變異株(zhu)是有(you)效的。
采用怎樣的(de)加強免疫策略最有(you)效?鐘南山指(zhi)出(chu),采用同種疫苗作(zuo)為(wei)(wei)加強針(zhen)(zhen)對預(yu)防感(gan)染不(bu)會(hui)起效,但(dan)對預(yu)防重癥(zheng)還是(shi)會(hui)產生(sheng)明顯(xian)效果;序(xu)貫接種即采用異種疫苗作(zuo)為(wei)(wei)加強針(zhen)(zhen),例如在接種兩針(zhen)(zhen)滅活疫苗基礎上,任意選擇亞單位(wei)蛋白疫苗、腺(xian)病毒載體疫苗、mRNA疫苗其中之(zhi)一,都可(ke)以(yi)使預(yu)防感(gan)染和重癥(zheng)效果明顯(xian)提高。
“奧密克戎感染不可怕。”鐘南山說,現在流行的BA.4、BA.5、BF.7等奧密克戎變異株的亞分支感染后,基本都是上呼吸道感染,并不存在肺炎,99%的感染者可以在7天到10天完全恢復。
另據健康時報客戶端消息,12月8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接受專訪。
圖片來源:攝圖網-501210116
李蘭娟院士:現在做出調整,是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做出的,應該說是非常正確的決定。從傳染病發生發展的規律來說,傳染病流行起始階段致病率往往很強,大家對病毒也易感,也容易導致重癥感染的發生,新冠疫情初期,嚴格篩查,嚴格隔離,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不惜一切代價救治每一名患者,使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保障了人民健康。
隨(sui)著新冠病毒的變異(yi),從原(yuan)始毒株到德(de)爾塔病毒,再到現在的奧密克戎變異(yi)株,致病率越來越低,這也是(shi)符合傳染病變化規律的。最(zui)近國家出臺二十條、提出十條,充分體現了我國高水平的精準科學防控,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群眾生產生活秩序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李蘭娟院(yuan)士:根據國際和國內監測數據證實,與原始株和德爾塔等變異株相比,奧密克戎變異株及其進化分支傳播性仍較強,但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爾塔等變異株明顯減弱,傳播性仍較強。奧密克戎變異株主要侵犯上呼吸道,其導致住院重癥或死亡的病例明顯少于之前各種變異株,毒力與致病力顯著下降。根據新加坡公布的數據,奧密克戎變異株在新加坡2022年1月-11月流行期間的病死率為0.45‰,遠低于2021年6月-2022年1月期間流行德爾塔變異株3.6‰的病死率。
李蘭娟院士(shi):未來,無癥狀感染者不必作為疫情防治的重點,應當主要將防治重心轉向“防重癥、降死亡”。同時,要加強對新冠重點人群的保護。要繼續普及新冠疫苗接種,加強對老年人群和慢性病等免疫功能低下重點人群的保護,保障其基礎疾病的治療。
李蘭娟院士:新冠病毒在未來的自然傳播過程中會繼續發生變異。像流感病毒一樣,新冠病毒變異常常會引起抗原性、傳播性、致病性、藥物敏感性等生物特性的改變,進而影響當前使用的藥物和疫苗的效果。我們還要密切關注病毒變異情況,研究病毒變異與致病力的關系,以及時發現可能對人類健康造成重大危害的變異病毒。當前,我國疫苗接種的普及和多個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藥物上市,加上國家在各級醫療資源上的投入和充分應對準備,民眾不必對將來病毒繼續變異而擔憂。
李蘭娟(juan)院士(shi):現在全球流行的奧密克戎病毒,感染者多為無癥狀感染者和輕癥。
2022年6月27日(ri),國(guo)務院應對新(xin)型冠(guan)狀(zhuang)病(bing)毒肺炎(yan)疫(yi)情聯(lian)防(fang)聯(lian)控(kong)機制綜(zong)合組發(fa)布的(de)(de)《新(xin)型冠(guan)狀(zhuang)病(bing)毒肺炎(yan)防(fang)控(kong)方案(第九版)》指(zhi)出,無(wu)癥狀(zhuang)感染(ran)者是指(zhi)新(xin)冠(guan)病(bing)毒病(bing)原學(xue)檢(jian)測呈陽性但無(wu)相關(guan)臨床表(biao)現(xian)者。主(zhu)要通過密切接(jie)(jie)觸者和(he)密接(jie)(jie)的(de)(de)密接(jie)(jie)、入(ru)境人員、風險職業(ye)人群、重點機構(gou)和(he)場(chang)所人員、納入(ru)社區管理人群等核酸檢(jian)測、傳染(ran)源追蹤等途徑發(fa)現(xian)。
同(tong)時,該方案指出(chu),新(xin)型冠狀(zhuang)病毒屬(shu)于(yu)β屬(shu)冠狀(zhuang)病毒,人群(qun)普(pu)遍易(yi)感。傳(chuan)染(ran)源主(zhu)(zhu)要(yao)是新(xin)冠肺炎確診病例(li)和(he)無癥(zheng)狀(zhuang)感染(ran)者,主(zhu)(zhu)要(yao)傳(chuan)播途(tu)徑為(wei)經呼吸道飛沫和(he)密(mi)切(qie)接觸傳(chuan)播,在相對封閉的環境(jing)中經氣溶膠傳(chuan)播,接觸被病毒污染(ran)的物品后也可能造(zao)成(cheng)感染(ran)。
雖然無(wu)(wu)癥(zheng)狀感(gan)(gan)染者有傳染性(xing)(xing),但無(wu)(wu)癥(zheng)狀感(gan)(gan)染者不(bu)是病(bing)(bing)人,大家無(wu)(wu)需恐(kong)慌。無(wu)(wu)癥(zheng)狀感(gan)(gan)染在我(wo)們傳染病(bing)(bing)學教材中稱為“隱性(xing)(xing)感(gan)(gan)染”,在大多(duo)數病(bing)(bing)毒性(xing)(xing)傳染病(bing)(bing)中,無(wu)(wu)癥(zheng)狀感(gan)(gan)染是最常見的(de)表現,其數量常遠遠超(chao)過顯性(xing)(xing)感(gan)(gan)染。無(wu)(wu)癥(zheng)狀感(gan)(gan)染不(bu)是疾病(bing)(bing),無(wu)(wu)癥(zheng)狀感(gan)(gan)染后(hou),大多(duo)數人可以獲得不(bu)同程度的(de)特(te)異性(xing)(xing)免疫,這對于防止流(liu)行擴散有積極意義(yi)。
李蘭(lan)娟院士:首先,要了解現在的病毒即使感染也基本都是無癥狀感染者,所以不要恐慌。平時注意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合理運動,外出時做好個人防護,到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戴口罩。感染者如果沒有癥狀就無需治療,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出現發燒、咳嗽等癥狀,可以對癥治療,癥狀明顯者可到發熱門診診治。接種新冠疫苗仍是預防重癥的有效手段,符合接種條件者均應接種疫苗,符合加強免疫條件的接種對象,應及時進行加強免疫接種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北京日報、健康時報客戶端
封面圖片(pian)來源:攝(she)圖網-50121011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xin)聞(wen)》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du)者熱(re)線:4008890008
特別提(ti)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qu)稿酬。如您(nin)不(bu)希(xi)望作(zuo)品(pin)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men)要求撤下(xia)您(nin)的作(zuo)品(pin)。
歡迎關注每日經(jing)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