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3 11:49:35
每經(jing)AI快(kuai)訊,近(jin)日網絡流傳:一(yi)種名為BQ.1.1的(de)新(xin)型變異毒株已(yi)經(jing)出現(xian),該毒株的(de)傳染性(xing)和致死率都很高。國家衛(wei)健(jian)委回應稱實際的(de)情況是這樣的(de):
1. BQ.1是(shi)奧密克戎BA.5在(zai)人群流行傳播過(guo)程中(zhong),通過(guo)病毒的變(bian)異變(bian)遷產(chan)生(sheng)的第六代亞分支。BQ.1.1是(shi)BQ.1的第一(yi)代亞分支。這些進化分支致(zhi)病力明(ming)顯(xian)減(jian)弱,致(zhi)重癥和(he)死亡比例(li)明(ming)顯(xian)低于早(zao)期流行的變(bian)異毒株。
2. 2022年6月,尼日利亞感染者中首次發現BQ.1變異株。9月,BQ.1及其衍生的子代亞分支開始在歐美國家流行,占比逐月升高,10月中旬在日本和新加坡等亞洲國家和地區逐漸開始流行。
3. 目前我國已在9個省份的本土病例中檢出BQ.1及其亞分支49例,但尚未廣泛流行,所致病例數較少,也未觀察到患者感染BQ.1后,臨床嚴重程度較其他變異株有所增加。我國現階段流行的毒株仍以BA.5的亞分支BA.5.2和BF.7為主。
4. BQ.1雖然引起全球范圍的關注,但是目前未見任何國家報道BQ.1及其亞分支感染者的致病力增加,也無住院率和病死率增加的報道。近期日本的一項動物研究顯示,BQ.1.1的致病性可能與BA.5相同或更低。
5. 健康人群感染奧密克戎系列變異株后,絕大多數以無癥狀和輕癥為主。對一些國家出現傳播優勢亞分支BQ.1的傳聞,公眾不要相信未經證實的網絡報道。
6. 廣大公眾要堅持做好個人防護,保持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積極接種疫苗。
7. 我國將繼(ji)續(xu)加(jia)強對(dui)全球流(liu)行(xing)(xing)的(de)(de)(de)、輸入(ru)我國的(de)(de)(de)和(he)本土流(liu)行(xing)(xing)的(de)(de)(de)奧密克戎變異(yi)(yi)株(zhu)的(de)(de)(de)基因組變異(yi)(yi)變遷進行(xing)(xing)監測(ce),對(dui)新出現的(de)(de)(de)傳播優(you)勢(shi)毒(du)株(zhu),及(ji)時開展傳播力、免疫逃逸能力和(he)致病力的(de)(de)(de)評估,為疫苗研發和(he)防控政(zheng)策不(bu)斷優(you)化提供(gong)科(ke)學依據。 (央視新聞)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suo)取稿酬(chou)。如(ru)您不希望(wang)作(zuo)(zuo)品出現在本(ben)站,可聯(lia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zuo)(zuo)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