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mei)日經濟新(xin)聞 2022-12-30 18:45:15
每(mei)經記者|張(zhang)文瑜 西(xi)安 每(mei)經編輯(ji)|賀娟(juan)(juan)娟(juan)(juan)
楊冪與經紀人共(gong)同創立(li)的經紀公司(si)嘉行(xing)傳(chuan)媒,向來被稱為業內流(liu)量和資本運作的典范。
不過,資本的加持(chi)除(chu)了能將藝人的流量、資源推至頂峰,使其身價大增以(yi)外,同樣也(ye)需要(yao)承擔相應(ying)的監管和風險。
自創(chuang)立以(yi)(yi)來,靠著“明星參股概念”以(yi)(yi)及“核心流量藝人”的(de)嘉行傳媒曾一度估值65億,并借殼西安同大掛(gua)牌新三(san)板;也因出品的(de)影視作品和(he)旗下藝人的(de)出圈成為(wei)熱搜的(de)常(chang)客(ke)。
但此次,楊冪和(he)嘉行傳(chuan)媒再(zai)次登上(shang)微(wei)博熱(re)搜,卻是因為“欠款”事(shi)件。
29日(ri)晚,一位叫“天青(qing)色大魔(mo)羯”的網友(you)在微(wei)博指控,稱嘉行傳媒2017年借款(kuan)9000萬,雙方達成貸款(kuan)及股權收購協議,借款(kuan)人已(yi)把錢匯進個(ge)人賬戶,公司應(ying)該同時進行等額的股權轉(zhuan)讓(rang)抵押,并在之后(hou)轉(zhuan)讓(rang)股權給借款(kuan)人,轉(zhuan)讓(rang)完成后(hou)借款(kuan)抵消股轉(zhuan)款(kuan)。
從其出示的“證(zheng)據(ju)”來看(kan),借款人(ren)2017年11月17日(ri)將9000萬(wan)人(ren)民幣(bi)匯入嘉(jia)行(xing)傳媒指定(ding)賬(zhang)戶,不過借款人(ren)聲(sheng)稱直到今(jin)日(ri)嘉(jia)行(xing)傳媒仍未進行(xing)股權質押,也未轉讓股權,且(qie)拒絕返還借款,因此嘉(jia)行(xing)傳媒欠(qian)下(xia)9000萬(wan)欠(qian)款和1870萬(wan)元(yuan)人(ren)民幣(bi)利息。
因此(ci),借款人向嘉行(xing)(xing)傳媒質(zhi)問:不僅如(ru)此(ci)貴我雙方(fang)達成委貸股轉(zhuan)協(xie)議后僅3個(ge)月,貴方(fang)在新三板(ban)自降估值,由65億降為(wei)45億,遠低于我方(fang)收購(gou)估值,其中是否存在欺詐行(xing)(xing)為(wei)?
同時透(tou)露楊冪作為公司(si)的創始人之一,也在(zai)股權轉(zhuan)讓協議上簽(qian)字(zi),有(you)可能成為欠(qian)債(zhai)(zhai)責任人,即使后續離開嘉行傳媒也需(xu)共同面臨債(zhai)(zhai)務問題。
針(zhen)對網傳“嘉行(xing)傳媒欠(qian)款(kuan)一個億”風波,嘉行(xing)傳媒微(wei)博賬號(hao)于12月29日發表聲(sheng)明稱:“我(wo)司處于正常(chang)、良性(xing)運營中,不存在(zai)該微(wei)博用戶所稱的欠(qian)款(kuan)賴賬的事實,該信息明顯為虛假內容。”同(tong)時出示了律師函。
北京(jing)市通(tong)商律師(shi)事務所發布律師(shi)函稱,嘉(jia)(jia)行(xing)傳(chuan)媒目前運營(ying)良好,嘉(jia)(jia)行(xing)傳(chuan)媒與廣(guang)州實地系正常投(tou)資交(jiao)易(yi)(yi),且該交(jiao)易(yi)(yi)已經因廣(guang)州實地違約而終止,通(tong)商將代表嘉(jia)(jia)行(xing)傳(chuan)媒及(ji)其(qi)相關(guan)股(gu)東采取法律途徑追究(jiu)廣(guang)州實地及(ji)/或前海引力的全部法律責任,維護自身合法權利。
《每日經濟新聞》記(ji)者注意(yi)到,最初網上討債的賬號(hao)“天青色大摩羯(jie)”也已經銷號(hao)。
嘉(jia)行(xing)傳媒是由金牌制作人(ren)、經紀人(ren)曾(ceng)嘉(jia)、趙若(ruo)堯(yao)攜手合伙人(ren)楊(yang)冪(mi)共(gong)同(tong)創建的新興多元化娛樂產業公(gong)司(si)。啟信寶顯示,曾嘉(jia)是嘉(jia)行傳媒(mei)第一大股(gu)東和實際控制人,持(chi)股(gu)約(yue)45.56%,第二大股(gu)東趙若堯(yao),持(chi)股(gu)20.25%,第三大股(gu)東楊冪(mi),持(chi)股(gu)比例為15.18%。
三人的(de)分工也非常明確(que),曾嘉(jia)和(he)趙若堯負責公司運營(ying)、內容自制等(deng);楊冪負責拓寬藝人發展路徑(jing);而后來加入的(de)李娟則負責嘉(jia)行傳媒的(de)資(zi)本運作,四人組成了穩定(ding)的(de)經營(ying)團隊。
但長期(qi)以來,嘉行傳(chuan)媒被津津樂(le)道的,除了擁有楊冪、迪麗熱巴等近50位全約藝人(ren),打(da)造出(chu)《三(san)生三(san)世十里桃花》《親愛的翻譯(yi)官》多部影視作品(pin)以外,其資本運作也(ye)堪(kan)稱(cheng)“教(jiao)科(ke)書級別的”。
2015年,西(xi)藏嘉行(xing)收(shou)購(gou)了新(xin)三板上市公(gong)司西(xi)安同大37.5%的股份,曲線登陸新(xin)三板,隨(sui)后改名為嘉行(xing)傳媒。
2015年(nian)10月,尚世影業出資3億元認購嘉(jia)行傳(chuan)媒20%的股(gu)權,并(bing)與(yu)嘉(jia)行簽下(xia)對賭(du)協議嘉行傳媒需要在2015-2017年內累計實(shi)現稅(shui)后(hou)凈利(li)潤3.1億元,同時不能(neng)出現核心管(guan)理(li)人員、核心藝人出走等情形。
根據此前嘉行傳媒(mei)披露的(de)年(nian)(nian)報來看,曾承諾2015–2017年(nian)(nian)的(de)凈(jing)(jing)利潤不低于0.75億(yi)、1.05億(yi)、1.47億(yi)的(de)三年(nian)(nian)里(li),嘉行傳媒(mei)分別以0.82億(yi)元、1.29億(yi)元、1.9億(yi)元的(de)凈(jing)(jing)利潤超額達(da)標。2018年(nian)(nian)上半(ban)年(nian)(nian),嘉行傳媒(mei)營(ying)業收入達(da)5.22億(yi)元,同(tong)比(bi)增長295%,凈(jing)(jing)利潤達(da)1.33億(yi)元,同(tong)比(bi)增長97.64%。
不過(guo),2018年5月份,嘉(jia)行傳媒在新三板終止掛(gua)牌(pai),這距(ju)離2016年借殼掛(gua)牌(pai),僅過(guo)去(qu)不到兩年。嘉(jia)行傳媒也(ye)向外(wai)界(jie)透露,摘(zhai)牌(pai)的(de)目的(de)是“加快融資節奏”。
但退(tui)市后,公司第四大股(gu)東尚世影業通過兩(liang)次出售嘉(jia)行傳媒(mei)股(gu)權進(jin)行“清倉”不再(zai)持有嘉(jia)行傳媒(mei)的(de)股(gu)權,嘉(jia)行傳媒(mei)的(de)估值較此(ci)前也不斷縮水。
自(zi)新三板退市后,嘉(jia)行傳媒也曾傳出港股或者A股重(zhong)新上市的消息(xi),但至今鮮少有資本層面的消息(xi)傳出。
不(bu)過(guo),今年6月陜(shan)西公(gong)布的360家后備(bei)上市企業名單中,嘉行傳媒出現在C檔,頗有(you)卷土重(zhong)來的意味。
按照標準,C檔企業(ye)凈利潤原則上不(bu)低(di)(di)于500萬(wan)元且營(ying)收不(bu)低(di)(di)于5000萬(wan)元,或(huo)(huo)者(zhe)凈利潤不(bu)低(di)(di)于1000萬(wan)元且營(ying)收不(bu)低(di)(di)于3000萬(wan)元,或(huo)(huo)者(zhe)營(ying)收不(bu)低(di)(di)于1億元。
嘉行傳媒(mei)能夠進入(ru)陜(shan)西上(shang)市后備企業榜(bang)單(dan),一方面(mian)能說明其在經營層(ceng)面(mian)還(huan)是較(jiao)為穩定的(de),符合地方扶持的(de)標準;另一方面(mian),其想要再次登陸資本市場的(de)心思也昭然若揭。
但(dan)值(zhi)得注意的(de)是,作(zuo)為(wei)嘉行傳(chuan)(chuan)媒的(de)“頂梁柱(zhu)”的(de)楊冪,近來頻(pin)頻(pin)被(bei)傳(chuan)(chuan)將離開嘉行,消息鬧得沸(fei)沸(fei)揚揚甚至登(deng)上熱搜,但(dan)向來辟謠(yao)速(su)度極快的(de)嘉行傳(chuan)(chuan)媒至今(jin)仍(reng)沒有出面(mian)回應。
而這幾年(nian),嘉(jia)行(xing)的發展(zhan)明顯呈下滑趨勢,楊冪(mi)、熱巴拍戲狂(kuang)塞“嘉(jia)行(xing)大(da)禮包”引粉(fen)絲反感,公司自制劇(ju)質(zhi)量(liang)堪憂。在楊冪(mi)粉(fen)絲眼中,公司缺(que)少對楊冪(mi)的合理規劃,同時因多次因抵制“嘉(jia)行(xing)大(da)禮包”引發熱議(yi)。
一旦核心藝人(ren)出(chu)走,與其(qi)深(shen)度綁定的(de)嘉行傳(chuan)媒未(wei)來的(de)發展具有很大的(de)風險,能否(fou)重回此前(qian)的(de)巔峰,依然值(zhi)得關注。
針對楊冪是否離開以(yi)及嘉(jia)行(xing)傳媒(mei)上市規(gui)劃問(wen)題,每經記者致電西(xi)安嘉(jia)行(xing),但(dan)截(jie)至發稿未收(shou)到回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經(jing)濟新(xin)聞》報社授權(quan),嚴禁轉載(zai)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te)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xi)望(wang)作(zuo)品出現在本(ben)站(zhan),可聯系我們要求撤(che)下您的作(zuo)品。
歡迎關注每日(ri)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