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07 19:34:32
每經編輯(ji)|段煉
據(ju)環球網,外交部(bu)發言人毛寧(ning)7日主持例行記(ji)者(zhe)會。有(you)記(ji)者(zhe)提問(wen)說,美國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約翰·柯比昨天說,沒有計劃將氣球的碎片和設備歸還給中國,那么中方是否對美(mei)國提(ti)出過或者打算提(ti)出相(xiang)關的要求?
圖源:外(wai)交(jiao)部
毛寧表示,這個飛艇不是美國的,是中國的。中國政(zheng)府將繼續(xu)堅決維護(hu)自身的正(zheng)當合法(fa)權益。
毛寧說,關于這(zhe)個(ge)飛(fei)艇,我們說過很(hen)多(duo)次了(le)。我想強調的(de)是(shi),首先中國的(de)無人(ren)(ren)飛(fei)艇是(shi)民用性質,完全是(shi)因為不(bu)可抗(kang)力(li)誤入(ru)了(le)美國的(de)領空,這(zhe)是(shi)個(ge)意(yi)外(wai)事件(jian),沒(mei)有(you)對美方的(de)人(ren)(ren)員(yuan)和國家安全構成威脅(xie)。對于這(zhe)一類的(de)事件(jian),美方本(ben)來應(ying)當(dang)以冷靜、專(zhuan)業、非武力(li)的(de)方式妥善處理,但是(shi)美方執(zhi)意(yi)動(dong)用武力(li)明顯是(shi)反應(ying)過度(du)。
此前(qian)報(bao)道(dao):
在2月(yue)6日舉行(xing)的外(wai)交部例行(xing)記者會上,有外(wai)媒記者提問(wen)稱,有美方議員表示,來(lai)自(zi)中方的氣球(qiu)曝(pu)光后(hou),中方曾試圖讓氣球盡快離開美國空域。請(qing)問(wen)是否屬(shu)實?另外就布林肯推遲訪華一事,請(qing)問(wen)中方將(jiang)如何(he)防止中美經貿關系繼續下滑(hua)?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回應稱,關于你的(de)第一(yi)個(ge)問(wen)題,我能(neng)告訴你的(de)是我們與美方(fang)保持著溝通,一(yi)直在以負責(ze)任(ren)的(de)方(fang)式努力(li)處理(li)這(zhe)個(ge)問(wen)題。
毛寧說,你(ni)的第二個問(wen)題關于中(zhong)美關系(xi),我可(ke)以(yi)告(gao)訴你(ni)的是,中(zhong)方(fang)始終按照習近(jin)平主席(xi)提(ti)出的相互尊(zun)重、和(he)平共(gong)處、合作共(gong)贏(ying)三原則(ze),看待和(he)發展中(zhong)美關系(xi),同時堅定捍衛自(zi)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毛寧強調,此次飛艇誤入美國領空完全是意外偶發事件,但考驗的是美方對穩定和改善中美關系的誠意以及處理危機的方式。美(mei)方應當同(tong)中方相(xiang)向而行,妥善(shan)管控分歧,避免誤(wu)解誤(wu)判,破(po)壞彼此互信。
2023年2月(yue)5日(ri),中國外交部副部長謝鋒奉命代表中國政府就美方武力襲擊中國民用無人飛艇向美國駐華使館負責人提出嚴正交涉。
謝(xie)鋒強調,中國民(min)用(yong)無人飛(fei)艇誤(wu)入美(mei)領空完全是由(you)不可抗力導致的意(yi)外、偶(ou)發事件,事實一清二楚(chu),不容歪曲抹黑(hei)。但美(mei)方置(zhi)若(ruo)罔聞,執意(yi)對(dui)即將離(li)開美(mei)領空的民(min)用(yong)飛(fei)艇濫(lan)用(yong)武力,明顯反應過度,嚴重違反國際法精神和國際慣例。美方(fang)(fang)所(suo)作所(suo)為嚴(yan)重沖擊、損害巴(ba)厘島會晤以來雙方(fang)(fang)穩定中(zhong)美關系(xi)的努力和進程。中(zhong)方(fang)(fang)對此堅決反(fan)對、強烈(lie)抗(kang)議(yi),敦(dun)促(cu)美方(fang)(fang)不得采(cai)取進一步行動(dong)損害中(zhong)方(fang)(fang)利(li)益,不得升級、擴大緊張局勢。中(zhong)國政(zheng)府正密切關注事(shi)態發展,將堅決維護中方企業的正當權益,堅決捍衛中方利益和尊嚴,保留作出進一步必要反應的權利。
2月5日,國防部新聞發言(yan)人譚(tan)克非就美(mei)方武(wu)力襲擊中國民用(yong)無人飛艇發表談(tan)話(hua)稱,美(mei)方動用(yong)武(wu)力襲擊我民用(yong)無人飛艇,這是明顯(xian)過(guo)度反應(ying)。我們對美方這一做法表示嚴正抗議,保留使(shi)用必要手段處置類似情況的權利。
編輯|段煉 杜恒峰 杜波
校對|程鵬
每(mei)日經濟新聞綜合自(zi)環球(qiu)網(wang)、外(wai)交部網(wang)站、國防部發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wei)者必(bi)究。
讀(du)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suo)取稿酬(chou)。如(ru)您不希望作品(pin)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men)要求撤下您的作品(pin)。
歡迎關(guan)注每日經濟(ji)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