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ri)經(jing)濟新聞 2023-02-09 20:47:37
每經(jing)編輯|張錦河
近日,普利策新(xin)聞獎得主,美(mei)國資深調查記者西摩·赫什發表(biao)文(wen)章稱美(mei)國政府策劃炸毀了“北溪”天然氣管道。
針對這一說法,美國白宮表示,西摩·赫什有關破壞“北溪”管道的行動是由華盛頓策劃的文章是虛假的。美國中情局新聞處也在一份聲明中否認赫什文章所述內容的真實性。
當地時(shi)間9日,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si)科夫稱,俄方認為,“北溪”天然氣管(guan)道的破壞者應該受到懲罰。
當天,俄羅斯國家杜馬主席維亞切斯拉夫·沃洛金表示,美國記者公開的“北溪”管道爆炸事實應成為國際調查和追究美國總統拜登責任的基礎,以追(zhui)究拜(bai)登(deng)及其同(tong)伙的責任,向遭受恐(kong)怖襲擊(ji)的國家支付賠款(kuan)。
當地時(shi)間(jian)2月8日,赫赫有名的(de)美國普利策(ce)獎得主西摩·赫什(Seymour Hersh)在Scheerpost網站(zhan)發布(bu)了一篇名為《美國如何摧(cui)毀北溪管(guan)道》的(de)文章(zhang),該(gai)文章(zhang)稱美國是(shi)北溪天然氣管(guan)道爆(bao)炸的(de)幕后黑手。
據央視新聞,西摩·赫什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在網上發文寫道:“去年夏天,美國海軍潛水員在北約‘波羅的海行動-2022’軍事演習的掩護下,在‘北溪’管道安放了遙控爆炸裝置,三個月后通過遙控摧毀了‘北溪’管道。”
據赫(he)什(shen)的(de)文章,去(qu)年(nian)9月26日,一架挪威海軍飛機(ji)投下(xia)了一個(ge)聲(sheng)吶浮(fu)標,在聲(sheng)吶浮(fu)標的(de)幫助下(xia),之(zhi)前安放(fang)的(de)爆(bao)炸裝置(zhi)被(bei)啟動,“北溪(xi)”管道(dao)就此被(bei)爆(bao)炸摧毀。
隨后,白宮(gong)駁斥(chi)該文章,稱其為“完全虛假和(he)(he)(he)徹頭徹尾的虛構”。美(mei)國(guo)中(zhong)情局和(he)(he)(he)國(guo)務院的發言(yan)人也發表了(le)同樣的言(yan)論(lun)。而俄羅(luo)斯(si)外交部發言(yan)人瑪麗(li)亞·扎哈(ha)羅(luo)娃在回應(ying)赫什的文章時表示,莫斯(si)科“一再表示”,相信是(shi)美(mei)國(guo)和(he)(he)(he)北約參與了(le)引爆行動。
西摩·赫(he)什是(shi)美(mei)國(guo)(guo)(guo)頂尖的(de)調查報道記者。在1969年發(fa)表的(de)一系列報道中,他(ta)率先披露了美(mei)軍(jun)在越南制造的(de)“美(mei)萊(lai)大屠(tu)殺”真相,廣泛激發(fa)了美(mei)國(guo)(guo)(guo)人的(de)反(fan)戰情緒,在相當程度上(shang)起到了終(zhong)結越戰的(de)作用(yong),赫(he)什本人也因此(ci)名聲大振,并獲得1970年的(de)普利策國(guo)(guo)(guo)際報道獎。在伊拉克戰爭中,他(ta)報道了美(mei)軍(jun)“虐(nve)俘事(shi)件”,此(ci)外,他(ta)還揭露了美(mei)國(guo)(guo)(guo)中央情報局秘(mi)密(mi)監視(shi)民間組織的(de)內幕。
圖片來(lai)源(yuan):Scheerpost報道截圖
據環球網援引俄羅斯媒體報道,當地時間9日,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稱,俄方認為,“北溪”天然氣管道的破壞者應該受到懲罰。
圖片來(lai)源:視覺(jue)中國(guo)-VCG111369906548
針對美國知名調(diao)查(cha)記(ji)者西摩·赫什日前發表的(de)有關美國參與和實(shi)施了“北溪”管道爆炸的(de)文(wen)章,佩斯科夫表示,最近出(chu)現的(de)一些(xie)材料(liao)證明,有必要(yao)對這一重要(yao)基礎(chu)設施遭(zao)受(shou)(shou)前所未有的(de)攻擊進行公開的(de)國際(ji)調(diao)查(cha),不查(cha)處(chu)犯罪當(dang)事人并使其受(shou)(shou)到懲罰是不可能的(de)。
報道稱,佩斯科夫還表示,美國調查記者西摩•赫什有關這一爆料內容發表的一些觀點可能存在爭議,有些觀點需要證據證明,但其分析的深度值得注意。佩斯(si)科(ke)夫表示(shi),忽視這(zhe)一內容(rong)至少(shao)是(shi)不公平的,尤其是(shi)對德國(guo)(guo)這(zhe)樣的國(guo)(guo)家來說,事實上,由于(yu)這(zhe)次(ci)“恐怖主義”行為,德國(guo)(guo)失去了非常(chang)重要的能源設施。
佩斯(si)科夫還補充(chong)說,這一爆料內容并未在(zai)西(xi)方(fang)媒(mei)體的報(bao)道中廣(guang)泛出(chu)現,這令人驚訝(ya)。“不幸的是,這篇文章沒有在(zai)西(xi)方(fang)媒(mei)體上(shang)廣(guang)泛傳播,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驚訝(ya)。”佩斯(si)科夫說。
佩斯科夫還表示,莫斯科認為,有人試圖暗中阻撓國際社會對“北溪”事件的調查,但(dan)這(zhe)是一(yi)個危險的(de)先例(li),因為對“北溪”管道(dao)發動襲擊者可(ke)以在世(shi)界(jie)任(ren)何其他地方(fang)重演這(zhe)一(yi)事件(jian)。
據參考消息援引俄羅斯(si)(si)衛星社報道,俄羅斯(si)(si)國(guo)家杜(du)馬主席(xi)維亞切斯(si)(si)拉夫·沃洛(luo)金9日表示,美(mei)國(guo)記者公開(kai)的(de)(de)“北溪”管道爆炸(zha)事(shi)實應成為國(guo)際調(diao)查和追究美(mei)國(guo)總統拜登責任的(de)(de)基礎。
沃洛金在社交媒體中寫道:“已公布的事實應當成為國際調查的基礎,以追究拜登及其同伙的責任,向遭受恐怖襲擊的國家支付賠款。”
沃洛金稱:“拜登將以恐怖分子的身份被載入歷史……他是下令破壞其戰略伙伴德國、法國和荷蘭能源基礎設施的恐怖分子。”
每日經濟新聞(wen)綜合自央視新聞(wen)、環球網、參(can)考(kao)消息網
封面圖片來(lai)源:視覺中國-VCG11140332258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ri)經濟新聞》報社授權(quan),嚴禁轉(zhuan)載(zai)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re)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ru)您不希(xi)望作品出現(xian)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che)下(xia)您的作品。
歡迎(ying)關(guan)注(zhu)每日經濟(ji)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