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18 18:13:23
◎三菱日聯金融集團高級匯(hui)率分析師(shi)Lee Hardman表示,中國更強(qiang)勁的周期(qi)性勢頭將在第二季度繼續。
每(mei)經記者|蔡鼎 每(mei)經編輯(ji)|高涵
4月(yue)18日,國(guo)家統計局(ju)發(fa)布(bu)的數據顯示,中國(guo)2023年一季(ji)度國(guo)內生產總(zong)值(GDP)錄得284997億元,同比增(zeng)長4.5%,超出(chu)市場預期的4%;一季(ji)度GDP比上年四(si)季(ji)度環比增(zeng)長2.2%。
一季度GDP數(shu)據也(ye)印證了近(jin)期諸(zhu)多機構唱(chang)多中(zhong)國經濟(ji)的(de)呼聲,從(cong)國際貨幣基(ji)金組織(下稱IMF)到(dao)世界銀行,再到(dao)高盛、摩(mo)根(gen)士(shi)丹(dan)利(li)這樣的(de)頂級投(tou)行,無一不對后疫(yi)情時代的(de)中(zhong)國經濟(ji)感到(dao)樂(le)觀。
根據IMF的最新數據,未來5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增長引擎,其增長貢獻率將是美國的兩倍。
IMF上周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數據顯示,在未來五年(2023年至2028年),中國對全球GDP增量的貢獻預計將達到22.6%,印度排名第二為12.9%,美國的貢獻占比為11.3%。
圖片來源:IMF
IMF預計(ji),鑒于加息的影響,未(wei)來5年(nian)全球經濟將增長約3%。此外,全球未(wei)來5年(nian)的前(qian)景將是30多年(nian)來最疲弱的,IMF敦促各(ge)國避免因(yin)地緣政治緊張(zhang)局勢(shi)造(zao)成的經濟分裂,并采取(qu)措施提(ti)高生產率。
總體而言,IMF預計全球經濟增長的75%將集中在20個國家,其中超過一半集中在排名前四的國家:中國、印度、美國和印度尼西亞。雖然七國集團(G7)將占較小的增長貢獻率,但德國、日本、英國和法國仍位列前十。此外,未來五年,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這四個金磚國家預計將為全球經濟增長貢獻近40%。
IMF表示,“經(jing)(jing)濟前景面臨(lin)的風險明顯(xian)是(shi)下(xia)行。隨著全(quan)球經(jing)(jing)濟經(jing)(jing)歷2020年~2022年的沖擊和(he)最(zui)近(jin)的金融業(ye)波(bo)動,許多不確定性給中短期前景蒙上了陰影。對經(jing)(jing)濟衰退(tui)的擔憂日益(yi)突出,且對頑(wan)固高通脹的擔憂依然存在。”
對于今年中國經濟的增長,3月底,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在北京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時稱,“中國經濟的強勁反彈意味著其將在2023年貢獻全球經濟增長的約三分之一,這將為世界經濟帶來可喜的拉動作用。”她表示(shi),除了(le)直接促進(jin)全(quan)球經濟(ji)增長以外,IMF的分(fen)析(xi)還顯示(shi),中國的GDP增速每提高(gao)1個百(bai)分(fen)點,就(jiu)會使(shi)其他亞洲經濟(ji)體的平均GDP增速提高(gao)0.3個百(bai)分(fen)點。
IMF發布最新一期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顯示,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速將達到5.2%,并產(chan)生積極外溢效應。新興市(shi)場和(he)發展中國家經(jing)(jing)濟體2023年(nian)(nian)總體經(jing)(jing)濟增(zeng)長(chang)預(yu)(yu)期為3.9%,比2022年(nian)(nian)的(de)4.0%略微下降,到2024年(nian)(nian)預(yu)(yu)計會上升到4.2%。其中,2023年(nian)(nian)亞洲經(jing)(jing)濟增(zeng)長(chang)率預(yu)(yu)期為5.3%,并且將在2024年(nian)(nian)繼續保持高于(yu)5%的(de)增(zeng)長(chang)水平。
對于近期密集發布的各項經濟數據,三菱日聯金融集團高級匯率分析師Lee Hardman在發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置評郵件中指出,“總體而言,事態的發展讓人感到鼓舞,中國更強勁的周期性勢頭將在第二季度繼續。受益于中國需求走強的其他大宗商品相關的拉美貨幣是今年表現最好的貨幣。我們認為,更強勁的中國增長將為今年重啟交易提供更為廣泛的支撐。”
《每(mei)日經濟新聞》記者(zhe)還(huan)注意(yi)到,除(chu)了IMF外(wai),近期多家國際機(ji)構警告世(shi)界經濟增速(su)放(fang)緩,但(dan)同時強調中國經濟增長勢頭對世(shi)界經濟的提振作用。
世界銀行行長馬爾帕斯日前表示,今年世界經濟整體疲軟,但中國將是例外。他表示,中國民間投資強勁,貨幣政策具有逆周期調節空間,且政府一直在鼓勵服務業尤其是醫療保健和旅游業的增長。
馬爾帕斯表示,得益于中國經濟前景的改善,該行已將2023年全球增長預測上調至2%,高于1月份預測的1.7%。3月底,世行發布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經濟形勢報告,將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上調至5.1%,大幅高于該行1月份預測的4.3%。
看好(hao)中(zhong)國(guo)(guo)經(jing)濟(ji)(ji),不只是(shi)因為(wei)(wei)中(zhong)國(guo)(guo)經(jing)濟(ji)(ji)恢復(fu)性增長(chang),更是(shi)因為(wei)(wei)中(zhong)國(guo)(guo)經(jing)濟(ji)(ji)展現出的韌性與實(shi)力(li)、未來蘊含的潛力(li),以及(ji)中(zhong)國(guo)(guo)持續擴大開放(fang)的努力(li)。多家國(guo)(guo)際金融機構近期先后表示看好(hao)中(zhong)國(guo)(guo)經(jing)濟(ji)(ji)前景和對全球經(jing)濟(ji)(ji)復(fu)蘇(su)的貢獻。
摩根士丹利近期把2023年(nian)中(zhong)(zhong)國(guo)經濟(ji)增(zeng)長預(yu)期上調0.3個百分點至5.7%,高(gao)盛(sheng)(sheng)集(ji)(ji)團、野村證(zheng)券等大型(xing)國(guo)際金融機構也紛(fen)紛(fen)上調今年(nian)中(zhong)(zhong)國(guo)經濟(ji)增(zeng)長預(yu)期。高(gao)盛(sheng)(sheng)集(ji)(ji)團表示,“高(gao)盛(sheng)(sheng)始終是中(zhong)(zhong)國(guo)市(shi)場的重倉投資(zi)者,未來也會(hui)繼續重倉投資(zi)中(zhong)(zhong)國(guo)”。
德意(yi)志(zhi)銀(yin)行看好(hao)今年中國(guo)市場(chang)的(de)(de)整體表(biao)現,將其對(dui)中國(guo)經(jing)濟(ji)增(zeng)速(su)的(de)(de)預測從4.5%調高(gao)(gao)至6%,認為“中國(guo)有很多值得進(jin)一步探索(suo)的(de)(de)增(zeng)長領域(yu),中國(guo)市場(chang)充滿機(ji)(ji)(ji)遇(yu)”。渣打(da)銀(yin)行也表(biao)示,中國(guo)在更高(gao)(gao)水平(ping)基礎上持續推動金融開放,為外(wai)資金融機(ji)(ji)(ji)構提(ti)供(gong)了巨大的(de)(de)發展機(ji)(ji)(ji)遇(yu)。
巴克萊亞洲新興市場經濟研究主管Rahul bajoria在發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置評郵件中也指出,“去年12月以來,中國經濟的復蘇超出了我們預期。我們認為一季度由于零售銷售上升、房地產投資/房屋銷售改善以及服務業活動的強勁反彈,廣泛證實了中國國內需求的反彈。”Rahul bajoria稱,巴克萊目前已將中國今年的GDP增長預期上調至5.6%。
景順亞太區全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則認為,“自去年年底中國調整優化相關疫情防控政策后,最新消費數據顯示消費持續復蘇。從這些數據來看,這次的經濟復蘇是消費引領的經濟復蘇。預計未來,尤其是在今年下半年,將有更多潛力可以釋放。”
圖片來源:Wind
增持中國證券,也成為當下外資金融機構對中國經濟前景展望最直接的表達。年初至4月18日收盤,北向資金在滬深交易所累計凈買入1918.53億元人民幣,凈買入(ru)量超過了2022年(nian)全年(nian)規模。同(tong)期(qi),MSCI中國指數上漲(zhang)近12%,連(lian)續(xu)3個月累(lei)計漲(zhang)幅超過40%。
封(feng)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ri)經濟新聞》報(bao)社授(shou)權,嚴禁轉(zhuan)載或鏡像,違者必(bi)究。
讀者熱(re)線(xian):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zuo)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a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zuo)品。
歡迎關注(zhu)每日(ri)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