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mei)日經濟新聞 2023-04-21 19:43:35
每經編輯|張(zhang)錦河
據環球網援引時事通訊社21日報道,日本眾議院的咨詢服務部門20日晚上收到一封威脅電子郵件,郵件標題為“很快我就將要殺死日本首相!”
報道(dao)稱,日(ri)(ri)本(ben)國會(hui)19日(ri)(ri)也曾受到(dao)威脅郵(you)件,稱在(zai)(zai)(zai)國會(hui)設置了“大(da)量(liang)炸彈(dan)和沙林毒氣彈(dan)”并且“將(jiang)在(zai)(zai)(zai)21日(ri)(ri)下午(wu)1時34分開(kai)始大(da)屠殺(sha)”。鑒于再次收到(dao)這封威脅要殺(sha)死日(ri)(ri)本(ben)首相岸田文雄的(de)電子郵(you)件,眾議院警(jing)務部(bu)21日(ri)(ri)正(zheng)在(zai)(zai)(zai)排查(cha)是否(fou)存在(zai)(zai)(zai)可疑物品。
日本朝日電視(shi)臺稱,截(jie)至目前,安保人員在上午(wu)的排查工(gong)作中尚未發現異常(chang)。
據路透社報道,日本(ben)內(nei)閣(ge)官房(fang)長官松野博一在(zai)21日下午的(de)記者會上就收到預告要殺(sha)害岸(an)田文(wen)雄的(de)威(wei)脅郵件一事做出回應。
松野稱,廣泛來說,“針對殺人預告郵件,警方將迅速進行必要的搜查工作,并強化對受到威脅的人的安保工作”。他還稱,“將致力于確保首相的警備保護工作萬無一失”。
圖片(pian)來源:視(shi)覺(jue)中國(guo)-VCG31N1235572720
據央視新聞此前報道,當地時間4月15日11時30分左右,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和歌山縣和歌山市一處漁港視察后,正準備進行演講時,現場突然傳出爆炸聲。一(yi)名男子朝他投擲(zhi)了(le)一(yi)個被認為是鐵管炸(zha)彈的爆炸(zha)物,該男子被警方(fang)當場逮捕。目(mu)擊(ji)者(zhe)稱,爆炸(zha)物離(li)岸田只有一(yi)米遠的地方(fang)。
據日本時事通信社19日消息,在15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被投擲爆炸物襲擊案中,嫌疑人所使用的爆炸物裝有多枚螺母等物品。和歌山縣警認為這是為了提高爆炸物的殺傷力,為此正在對爆炸物的構造進行詳細調查。
據海外網援引日本《讀賣新聞》15日報道,在和歌山一演講場地傳出爆炸聲后,一名現場的目擊者表示,想起安倍遇刺案件。

犯罪嫌疑人在現場被日本(ben)警方制服(圖片(pian)來源:朝日電視臺(tai))
受訪目(mu)擊者是一名40多歲的女性,她用顫抖的聲音說道(dao):“沒想到(dao)會發(fa)生這樣的事情(qing),讓我(wo)想起安倍(bei)前首相被槍殺的事件。”
自安倍遇刺后,日(ri)本警方對(dui)政要的保(bao)護力(li)度已(yi)經(jing)大幅提高,但仍然難(nan)以防范活動現場(chang)的種(zhong)種(zhong)突發情況。七國集團(G7)峰(feng)會下個月將在廣島市召開(kai),此次事件無疑(yi)讓(rang)外界對(dui)日(ri)本的治安形勢(shi)產(chan)生(sheng)懷(huai)疑(yi)。
下個月,七(qi)國集(ji)團領導人將在日本(ben)廣(guang)島舉行(xing)峰會,岸田遇襲事件無(wu)疑將安保問題(ti)又推到了(le)風口(kou)浪尖。
在(zai)日(ri)本政(zheng)(zheng)壇,政(zheng)(zheng)治(zhi)家在(zai)缺少安(an)保的情況下,在(zai)街頭和車站進行(xing)親民政(zheng)(zheng)治(zhi)演說是一項(xiang)悠久的政(zheng)(zheng)治(zhi)文化傳統,然而在(zai)2022年7月前首(shou)相安(an)倍晉三(san)遇刺身亡之后,對政(zheng)(zheng)治(zhi)要(yao)人加強安(an)保已經成為一項(xiang)共識。
盡管安保力度(du)升級,但是據(ju)《日本經濟新(xin)聞》報道(dao),由于在(zai)人(ren)數不定(ding)的(de)活動現場檢查背包存在(zai)難度(du),所以襲擊才得以發(fa)生。
中國(guo)現代國(guo)際(ji)關(guan)系(xi)研究(jiu)院日本所(suo)研究(jiu)員(yuan)霍建崗分析指出,雖然安倍(bei)遇(yu)刺日本(ben)政府(fu)加強了對政要的(de)(de)安保工作,但助選活動這種場合非常難以開(kai)展很(hen)好的(de)(de)防護工作,因為必須提前告(gao)知民(min)眾時間和(he)地(di)點,所以潛在的(de)(de)襲擊者很(hen)容易知道活動信息,而且日本(ben)政客為了展示(shi)親民(min)姿態,和(he)民(min)眾靠得很(hen)近,人(ren)跟人(ren)之間無法進行隔離(li);另一方面,安倍(bei)遇(yu)刺后(hou)許多人(ren)也都指出,日本(ben)負責(ze)要人(ren)貼身(shen)警(jing)(jing)衛(wei)工作的(de)(de)SP警(jing)(jing)隊,本(ben)身(shen)的(de)(de)素質并不(bu)是特別高(gao)。

圖片來源:NHK
安倍遇刺前,只有現任首相在東京地區活動時才會有警衛車隊隨行,而現在,日本頂層政治要人都能享受到警衛車隊的服務。2022年12月(yue),前首相菅義偉和(he)麻生(sheng)太(tai)郎訪問東(dong)京一間寺廟時,就各自有警衛(wei)車隊跟隨。此(ci)前,政(zheng)治要(yao)人去電影院(yuan)或者體育(yu)場(chang)會(hui)見運(yun)動(dong)員之類的活動(dong),都只(zhi)有很少的隨從人員,自安倍遇刺后,這類活動(dong)也(ye)會(hui)派(pai)遣(qian)相當數(shu)量的警力(li)。
此外,國(guo)家(jia)警(jing)(jing)察(cha)廳還將提前評估(gu)東京(jing)都警(jing)(jing)方(fang)和地方(fang)警(jing)(jing)方(fang)上交的要人(ren)保護方(fang)案(an)。據日本媒體報道,截至2022年(nian)底,警(jing)(jing)察(cha)廳一共評估(gu)了(le)1300份安(an)保方(fang)案(an)。在新政策(ce)實施初期,約有90%的方(fang)案(an)都被警(jing)(jing)察(cha)廳駁(bo)回,要求完善修(xiu)改,如增派更多警(jing)(jing)力,設置疏散路線等。
每日(ri)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環球網(wang)、海(hai)外網(wang)、每日(ri)經濟新聞(記者:李孟林)
封面圖片來源(yuan):視覺中國-VCG31N1237364284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she)授權,嚴禁(jin)轉載或(huo)鏡像(xiang),違者必究。
讀(du)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chou)。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ben)站,可聯系(xi)我們要求撤下(xia)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jing)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