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mei)日(ri)經(jing)濟(ji)新聞 2023-05-10 16:27:02
每經編(bian)輯|段煉(lian)
國家金(jin)融監督管(guan)理總局迎(ying)來首位黨委書記(ji)。
據銀保監會網站,2023年5月10日下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召開領導干部會議。中央組織部有關負責同志宣布了中央決定:李云澤同志任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黨委書記。
李云澤 圖片來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網
李云澤(ze)此(ci)前(qian)為(wei)四川省委常委,省政府副(fu)省長、黨組副(fu)書記(ji)。
今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提出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統一負責除證券業之外的金融業監管,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統籌負責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加強風險管理和防范處置,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作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在銀保監會基礎上組建,將中國人民銀行對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團的日常監管職責、有關金融消費者保護職責,證監會的投資者保護職責劃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與此同時,不再保留銀保監會。
曾在建行工作20多年
擔任過四川省副省長,組建四川銀行
李云澤生于1970年9月,1993年畢業于天(tian)津大學,畢業后(hou)長期(qi)在中國(guo)人民建設銀行(xing)天(tian)津和平支(zhi)行(xing)工作,后(hou)任中國(guo)建設銀行(xing)天(tian)津市分(fen)行(xing)計劃財務處(chu)副處(chu)長、處(chu)長、天(tian)津分(fen)行(xing)行(xing)長助理等職。
2003年,李(li)云澤借調中國(guo)建設(she)銀(yin)行重組辦、管理機(ji)制改革推(tui)進辦公(gong)室工作,2005年任中國(guo)建設(she)銀(yin)行天津市分(fen)行副行長、黨(dang)委(wei)委(wei)員。
2008年(nian),李云澤任中國建(jian)設銀(yin)行(xing)計劃(hua)財務部(bu)副總(zong)經(jing)理,2011年(nian)任中國建(jian)設銀(yin)行(xing)戰略規劃(hua)與股權投資部(bu)總(zong)經(jing)理,2015年(nian)任中國建(jian)設銀(yin)行(xing)重慶市分行(xing)行(xing)長、黨委書記。
2016年,李云澤任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黨委(wei)委(wei)員。
2018年9月,李云澤調任四川(chuan)省(sheng)(sheng)(sheng)(sheng)政(zheng)府(fu)副(fu)省(sheng)(sheng)(sheng)(sheng)長、黨組(zu)成(cheng)員(yuan),2021年5月起,任四川(chuan)省(sheng)(sheng)(sheng)(sheng)委常委,省(sheng)(sheng)(sheng)(sheng)政(zheng)府(fu)副(fu)省(sheng)(sheng)(sheng)(sheng)長、黨組(zu)成(cheng)員(yuan),2022年5月起,任四川(chuan)省(sheng)(sheng)(sheng)(sheng)委常委,省(sheng)(sheng)(sheng)(sheng)政(zheng)府(fu)副(fu)省(sheng)(sheng)(sheng)(sheng)長、黨組(zu)副(fu)書(shu)記。
李云澤是(shi)二十屆中央候補委員。公開信息顯示,他(ta)也是(shi)首位“70后”正(zheng)部級(ji)領導(dao)。
在離(li)任(ren)(ren)(ren)工(gong)行(xing)副行(xing)長(chang)之際,工(gong)行(xing)發布的(de)離(li)任(ren)(ren)(ren)公告如此評價他的(de)工(gong)作:李云(yun)澤先生(sheng)自2016年(nian)加入(ru)本行(xing)以來,恪盡(jin)職守,勤勉盡(jin)責(ze),在本行(xing)業務發展(zhan)與管理、轉(zhuan)型創新、智慧銀行(xing)建(jian)設、大零售戰略(lve)和綜(zong)合(he)化戰略(lve)推進等(deng)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xian)。本行(xing)董事會對李云(yun)澤先生(sheng)在任(ren)(ren)(ren)期間(jian)對本行(xing)做出的(de)貢獻(xian)表示衷心(xin)的(de)感謝。
在擔任四川省(sheng)副省(sheng)長(chang)期間,李(li)云澤(ze)還曾負(fu)責組建(jian)四川省(sheng)級銀行。
據澎湃(pai)新(xin)聞(wen)此前報(bao)道,2018年(nian)12月(yue),四(si)川省委(wei)、省政府召開專題會(hui),議(yi)定了以(yi)(yi)新(xin)設合并(bing)的方(fang)式組(zu)建四(si)川銀(yin)行(xing)(xing)。2019年(nian)2月(yue),銀(yin)保監會(hui)正(zheng)式支(zhi)持(chi)以(yi)(yi)攀枝花商行(xing)(xing)和(he)涼(liang)山州商行(xing)(xing)為(wei)基(ji)礎,以(yi)(yi)新(xin)設合并(bing)的方(fang)式成立四(si)川銀(yin)行(xing)(xing)。
隨之,四川省成立工作專班啟動相關工作,后成立四川銀行前期工作推進小組,由時任四川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王寧和四川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羅文(現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黨組書記)先后牽頭,分管金融的副省長李云澤任組長,辦公室設在四川金控。一些來自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的專業人才以在四川省相關單位掛職的形式參與工作。
2020年11月,四川銀行正式掛牌開業。該銀行是以攀枝花市商業銀行和涼山州商業銀行為基礎,引入28家投資者,采取新設合并方式設立的四川省首家省級法人城市商業銀行,注冊資本金300億元,當時位居全國城市商業銀行之首。
“堅持市場化原則”
“互聯網金融必須要監管”
李云澤在任職工行副行長(chang)期間,曾針(zhen)對金(jin)融(rong)(rong)供(gong)給側結構性改革、金(jin)融(rong)(rong)科(ke)技、私人(ren)銀(yin)行等方面有過多次對外表態。
在2017年6月的陸家嘴論壇上,時任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李云澤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金融服務創新”大會上指出,資源配置過程中要堅持市場化原則,充分發揮市場看不見的手的作用,做好加法和減法,應該充分調動市場主體的積極性配置資源。最后配置過程中要堅決摒棄按照行業一刀切,好行業中也有好企業,壞行業中也有好企業,關鍵還是要根據是否是有效供給配置資源。
“貨幣中(zhong)介(jie)、信(xin)用中(zhong)介(jie)、信(xin)息中(zhong)介(jie)既是金融(rong)(rong)機構的根本功能和屬性,同時三(san)者之間(jian)互為(wei)依(yi)托(tuo)、互為(wei)促進,推(tui)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并(bing)不能完全離開以上(shang)三(san)中(zhong)介(jie)功能的作(zuo)用,我相信(xin)各金融(rong)(rong)機構真(zhen)正在以上(shang)三(san)功能作(zuo)用上(shang)發揮出優勢,就一定能夠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zhong)積極作(zuo)為(wei)、大有(you)作(zuo)為(wei)。”李云澤說。
3月24日第七屆嶺南(nan)論壇(tan)上(shang),李云澤表示,金(jin)融科(ke)技的本質仍是金(jin)融,必須對(dui)風險進(jin)行有(you)效(xiao)防范,包括保障儲戶利益(yi),降低帳(zhang)戶風險等。
他指出,金融科技在國內蓬勃發展,可使一個小機構在短時間內聚集大量資金,如果把控不好,容易誘發系統性風險,“所以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科技金融,無論哪種說法,歸根到底還是金融,必須要實施監管”。國內金融領域的科技創新主要集中于支付、貸款等方面,監管還有不少空白之處。用戶對于支付軟件是否會泄露個人信息和數據頗為擔憂。
在(zai)2017年針對工行(xing)(xing)私(si)人(ren)銀行(xing)(xing)業(ye)務的(de)(de)(de)訪談中,李(li)云(yun)澤(ze)曾(ceng)經表示,一家商(shang)業(ye)銀行(xing)(xing)的(de)(de)(de)綜合經營實(shi)力(li)強不(bu)(bu)強,甚至不(bu)(bu)需要(yao)去(qu)看復雜(za)的(de)(de)(de)會(hui)計年報,一個很簡(jian)單的(de)(de)(de)方法,就是去(qu)看它的(de)(de)(de)私(si)人(ren)銀行(xing)(xing)業(ye)務強不(bu)(bu)強。因(yin)為私(si)人(ren)銀行(xing)(xing)實(shi)力(li)就是商(shang)業(ye)銀行(xing)(xing)綜合實(shi)力(li)的(de)(de)(de)體現。
他相當看重銀(yin)(yin)行資源(yuan)整(zheng)合的(de)能力(li)。資源(yuan)整(zheng)合首先(xian)要從內(nei)(nei)部(bu)(bu)開始,跨部(bu)(bu)門協作(zuo)能力(li)對于私(si)人銀(yin)(yin)行來說,必須(xu)不斷加強(qiang):行內(nei)(nei)聯(lian)動(dong)(dong)乃至集團內(nei)(nei)聯(lian)動(dong)(dong),與個人金融、信用(yong)卡、機構、對公(gong)等業務部(bu)(bu)門、工銀(yin)(yin)瑞信、工銀(yin)(yin)安盛(sheng)集團子公(gong)司協作(zuo),達成(cheng)能量聚合升級的(de)協同效果(guo)。
要(yao)做大市場蛋(dan)糕(gao),一定不能(neng)單打獨(du)斗。李云澤要(yao)求工(gong)行(xing)私人銀(yin)行(xing),發展(zhan)眼光并(bing)不拘于同業(ye)競爭,要(yao)敢于跳出銀(yin)行(xing)間、非銀(yin)同業(ye)機構間的(de)傳統關系(xi),拓(tuo)展(zhan)合(he)作渠道(dao),打開上游資金來源的(de)渠道(dao),開放下游產品(pin)配(pei)置的(de)渠道(dao),實施跨界資源整合(he)。
編輯|段煉(lian)?杜波(bo)
校對|程鵬
每日經(jing)濟新聞綜合自(zi)銀(yin)保監會(hui)網站、澎湃(pai)新聞、政事兒(er)、21世(shi)紀經(jing)濟報道(dao)、公開資料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wei)經(jing)《每日經(jing)濟(ji)新聞》報(bao)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bi)究。
讀者熱線(xian):4008890008
特別提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qu)稿酬。如您不(bu)希(xi)望(wang)作品出現在(zai)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huan)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