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mei)日經濟(ji)新聞 2023-06-06 17:33:50
每經(jing)編輯|張錦河
6月6日,特斯拉在官方微博發文稱,全網粉絲近700萬的汽車博主蔡某在侵犯特斯拉名譽權被判敗訴后,因拒不履行在相關網絡平臺公開賠禮道歉的義務,被浙江省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據悉,蔡某即為某平臺平臺網紅“蔡老(lao)板(ban)”。2021年5月10日,“蔡老板”在微博、抖音的平臺發布視頻稱其朋友在與特斯拉公司合作過程中,特斯拉公司存在壓價、吃喝卡要等情形,視頻播放量全網累計超3.6萬次,點贊量超26萬次,轉發量超過1.4萬(wan)次(ci)。
特斯拉認為名譽權被侵害,將“蔡老板”告上法庭。2022年,法院判決(jue)結果公布,法院認定“蔡(cai)老板”視頻內容并無事實依據,屬于捏造虛假事實。“蔡(cai)老板”應在其微博、抖音、微信公眾(zhong)號向原告特斯拉賠禮道歉,并置頂持續不少于15日,并(bing)在判決生效之日起十(shi)日內賠償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侵權損失10萬元。
6月6日,特斯拉在微博發文稱,汽車博主蔡某在侵犯特斯拉名譽權被判敗訴后,因拒不履行在相關網絡平臺公開賠禮道歉的義務,被浙江省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在人(ren)人(ren)都(dou)可以(yi)成為(wei)信息(xi)的(de)(de)采集(ji)、制作、發布者的(de)(de)自(zi)媒體時(shi)代,不造謠,不傳謠,不侵犯他(ta)人(ren)合法(fa)權益是每個公民應盡(jin)的(de)(de)責任(ren)。
一條點贊超過(guo)26萬次,轉(zhuan)發(fa)超過(guo)1.4萬次的虛假信息,帶來的影響和損(sun)害不言自明(ming)。如果制造和(he)傳播謠(yao)言不用(yong)付出代價,假如建立在謠(yao)言之(zhi)上(shang)的流量會成為(wei)利益來源,那么任(ren)何人都可能成為(wei)受害者。
目(mu)前,我們看(kan)到蔡某仍在相關網絡平(ping)臺(tai)上活躍,從起訴時(shi)的54萬粉絲量已漲至(zhi)540萬,但并未因實(shi)施侵權行為受到平(ping)臺(tai)的處罰。
2021年5月,“蔡老板”在其抖音、微博等自媒體平臺發布了一段視頻,內容為“我的一個特斯拉供應商朋友曝光相關內幕”。“蔡老板”在這段視頻中稱,其“朋友”為特斯拉的供應商之一,據這名“朋友”爆料,特斯拉在國產化后與供應商合作中采取壓低報價、嚴苛結款方式或周期等手段,此舉可能造成供應商的產品質量出現問題,同時特斯拉方面負責檢查的人員,以(yi)及供應(ying)商人員存(cun)在“吃拿(na)卡(ka)要”等行(xing)為。
2022年,特斯拉起訴“蔡老(lao)(lao)板”,要求“蔡老(lao)(lao)板”停止侵權(quan),刪除侵權(quan)內(nei)容;公(gong)開書面道歉(qian),在相關平臺置頂不少于90日;支付侵權(quan)損害金500萬元(yuan)。
“蔡老板(ban)”是否構(gou)成對特(te)斯拉公司名譽權(quan)的侵害為(wei)本案的焦點。名譽權(quan)是指自然(ran)人(ren)(ren)(ren)(ren)和(he)法(fa)人(ren)(ren)(ren)(ren)、非法(fa)人(ren)(ren)(ren)(ren)組(zu)織就其自身屬性和(he)價值所獲(huo)得的(de)(de)社會評價,享有(you)的(de)(de)保(bao)有(you)和(he)維護的(de)(de)人(ren)(ren)(ren)(ren)格(ge)權(quan),任何組(zu)織或者個人(ren)(ren)(ren)(ren)不得以侮辱、誹謗等(deng)方(fang)式(shi)侵害他人(ren)(ren)(ren)(ren)的(de)(de)名譽權(quan)。
特斯拉公司認為“蔡老板”捏造虛假事實,多次使用侮辱性詞匯,對其進行惡意詆毀和貶低,“蔡老板”認為其發布內容屬于從業過程中了解到的客觀情況,不屬于侮辱、誹謗,不構成名譽侵權。
法院認為,“蔡老板”視頻表述內容為其朋友在與特斯拉公司合作過程中,特斯拉公司存在壓價、吃喝卡要等情形,但“蔡老板”并未提供證據證明其視頻內容屬實,也無法提供其“朋友”信息及特斯拉公司“吃拿卡要”人員的情況,因此,蔡甲視頻內容并無事實依據,屬于捏造虛假事實。
“蔡老板”在視頻中言辭較為激烈,使用了“骯臟”、“中飽私囊”、“毀壞了整個行業”、“垃圾”等詞語,帶有明顯的侮辱性以及負面評價,已經超出監督、批評的合理范圍,具有對特斯拉公司侮辱、誹謗的故意。“蔡老板”作為專業車評人,粉絲眾多,受眾群體眾多,案涉視頻也被大量轉發,其視頻足以對特斯拉公司的社會評價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導致特斯拉公司的名譽權受損,因此,“蔡老板”行為已經構成對特斯拉公司名譽權的侵害。
法院最終判定,蔡某應在其微博、抖音、微信公眾號向原告特斯拉賠禮道歉,并置頂持續不少于15日,并在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侵權損失10萬元。
事實上,“蔡(cai)老(lao)板”并(bing)非首個(ge)被(bei)特斯(si)拉起(qi)訴(su)的自(zi)然人。公開數據顯示,特斯(si)拉存在多(duo)個(ge)名(ming)譽權(quan)糾紛案件,被(bei)告除上述“蔡(cai)老(lao)板”蔡(cai)某(mou)外,還(huan)有在2021年(nian)上海(hai)車(che)展登上特斯(si)拉車(che)頂維權(quan)車(che)主張(zhang)某(mou)某(mou);購買特斯(si)拉二手車(che)的維權(quan)車(che)主韓某(mou);微(wei)博上曾(ceng)多(duo)次就特斯(si)拉發表評論的項某(mou)某(mou)等。
而“蔡老(lao)板(ban)(ban)”也非首次(ci)卷入與車(che)企的“糾葛”中。去年5月,“蔡老(lao)板(ban)(ban)”曾在短視(shi)頻平臺發(fa)布視(shi)頻,號召全網“車(che)評人”關注保時(shi)捷“減配”電動轉向柱的問題,并“點名(ming)”數位粉絲量(liang)較高(gao)的汽(qi)車(che)自媒體人共同(tong)發(fa)聲。
值得一提的(de)是,雖然“蔡老板(ban)”在上(shang)述視頻中曾多次聲明(ming)其做(zuo)法“不是為(wei)了流(liu)量”,但該條(tiao)視頻還是成功引起(qi)全網關注(zhu)。數據顯(xian)示,上(shang)述視頻在某短(duan)視頻平臺點贊量超過(guo)40萬,下方(fang)留言(yan)超過(guo)6萬條(tiao)。
此外,在發布一系列特斯拉相關視頻后, 、“蔡老板”的各大平臺粉絲量也迎來上漲。2021年,“蔡老板”共在某短視頻平臺發布5條特斯拉相關視頻,隨后其粉絲量上漲至368萬。截至目前,“蔡老板”在該短視頻平臺的粉絲量已升至543.9萬,微博粉絲131.3萬,全網粉絲675.2萬。
每(mei)日經(jing)濟(ji)新(xin)聞綜合自特斯拉官(guan)微、每(mei)日經(jing)濟(ji)新(xin)聞(每(mei)經(jing)記者:董天意(yi))、公開資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wei)經(jing)《每日經(jing)濟新聞》報社授權,嚴(yan)禁轉載或(huo)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gao)酬(chou)。如您(nin)不希望作(zuo)(zuo)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nin)的(de)作(zuo)(zuo)品。
歡(huan)迎(ying)關(guan)注每(mei)日(ri)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