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wen) 2023-07-05 08:16:24
每經編(bian)輯(ji)|盧祥勇 蓋源源
個(ge)人所得稅改革(ge)涉及千家(jia)萬戶,關系百姓切(qie)身利益,歷來都是(shi)熱門(men)話題(ti)。
據(ju)浙江臺州溫嶺(ling)市政府網(wang)站消(xiao)息,溫嶺(ling)市財政局、國家稅(shui)(shui)(shui)務(wu)總(zong)局溫嶺(ling)市稅(shui)(shui)(shui)務(wu)局近期分(fen)別答(da)復當地多位人大(da)代(dai)表(biao)和政協委(wei)員關于“返還企業高管(guan)及(ji)技(ji)術專家個人所(suo)得稅(shui)(shui)(shui)”的建議(yi)稱:從2021年9月開始,財政部(bu)門已經取消(xiao)與稅(shui)(shui)(shui)收(shou)相掛鉤的涉企獎補政策;對高收(shou)入人群返還個人所(suo)得稅(shui)(shui)(shui),違反了共(gong)同富(fu)裕原則。
國家稅務總局溫嶺市稅務局6月16日答復溫嶺市人大十七屆三次會議潘靈鋼、黃寶榮、林安春、張偉、林玉蓮、林應傲、包玲霞、郭招芳等8名代表《關于返還企業高管及技術專家個人所得稅,助推招商引資招人引智的建議》稱,從2021年9月開始,財政部門已經取消與稅收相掛鉤的涉企獎補政策。此外,個人所得稅稅法調節的是高收入人群,建議要求對這些個人進行個人所得稅返還,違反了個人所得稅法立法的根本,違反了共同富裕原則。綜上所述,要求對企業高管及技術專家個人所得稅進行返還的建議無法實現,敬請諒解。
溫嶺市財政局5月26日答復溫嶺市政協十五屆二次會議陳琳、蔡建躍等委員《關于返還企業高管及技術專家年薪個人所得稅,助推招商引資招人引智的建議》稱,根據稅法規定,個人所得稅不存在針對高管的優惠政策。對于個人所得稅的退稅處理,應當在符合法定條件后,由稅務部門來審查認定。同時,根據上級文件,與稅收相掛鉤的涉企獎補政策,從2021年9月開始均不予兌現。
溫嶺市(shi)財政局同時表示,企(qi)業發展需要(yao)高(gao)級(ji)管(guan)(guan)理(li)和技(ji)術(shu)人才(cai)(cai)(cai),這兩類(lei)人才(cai)(cai)(cai)的(de)薪(xin)酬(chou)確實(shi)比較高(gao),從助(zhu)力(li)企(qi)業發展角度來看(kan),在企(qi)業發展中(zhong)需要(yao)給予(yu)鼓勵和支持。溫嶺市(shi)非常重視高(gao)級(ji)管(guan)(guan)理(li)和技(ji)術(shu)人才(cai)(cai)(cai)的(de)培養和引進(jin),為大(da)力(li)扶(fu)持人才(cai)(cai)(cai)成長,專(zhuan)門出臺了《溫嶺市(shi)“曙光匠才(cai)(cai)(cai)”評(ping)價(jia)管(guan)(guan)理(li)實(shi)施(shi)辦(ban)法(試行)》,列舉了人才(cai)(cai)(cai)能(neng)享(xiang)受(shou)到的(de)待遇,只(zhi)要(yao)符合政策(ce)規定的(de)都能(neng)享(xiang)受(shou)到政府的(de)補(bu)助(zhu)。
2019年(nian)中國(guo)全面啟動了一輪個稅(shui)改革,其中一大舉措(cuo)是將工資薪金所(suo)得(de)(de)、勞務報酬(chou)所(suo)得(de)(de)、稿酬(chou)所(suo)得(de)(de)和(he)特(te)許權使用費所(suo)得(de)(de)4項勞動性質的所(suo)得(de)(de),合(he)并為(wei)綜合(he)所(suo)得(de)(de),按相應稅(shui)率納(na)稅(shui)。
除了綜合(he)(he)所(suo)得(de)(de)外,中(zhong)國對經(jing)營所(suo)得(de)(de),利(li)息、股息、紅利(li)所(suo)得(de)(de),財產租賃所(suo)得(de)(de),財產轉(zhuan)讓所(suo)得(de)(de),偶然所(suo)得(de)(de)以及其(qi)他所(suo)得(de)(de),仍采用分類征稅方式,按照規(gui)定(ding)分別(bie)計算個(ge)人所(suo)得(de)(de)稅。因此,中(zhong)國當(dang)前施行的(de)是(shi)綜合(he)(he)與分類相結合(he)(he)的(de)個(ge)稅制度。
不(bu)同(tong)類別的收(shou)入(ru)(ru),適用(yong)稅率(lv)(lv)、扣除方式不(bu)同(tong),使得(de)稅負不(bu)同(tong),顯(xian)然不(bu)利于(yu)公平。比(bi)如,以(yi)工資等(deng)勞(lao)務收(shou)入(ru)(ru)為主的綜合所(suo)得(de)最高(gao)邊際稅率(lv)(lv)為45%,而利息(xi)、股息(xi)、紅利所(suo)得(de),財產(chan)租賃所(suo)得(de),財產(chan)轉讓所(suo)得(de)和偶然所(suo)得(de)統一適用(yong)20%比(bi)例稅率(lv)(lv)。
財政部今年3月20日發布《2022年中國財政政策執行情況報告》,在展望2023年財政政策時提出,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完善稅收制度。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構建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第十四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在對今年預算報告的審查結果報告中也建議,優化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征收范圍,完善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和標準。
財政部數據顯(xian)示,2022年全國(guo)個人所得稅為14923億元,比上年增(zeng)長(chang)6.6%。
編(bian)輯|盧祥勇 蓋源源 杜(du)恒峰
校對|王月龍
封(feng)面圖來源:視覺(jue)中國VCG11445531670
每日經(jing)濟新(xin)聞綜合自溫(wen)嶺市政府網站、澎湃新(xin)聞、第一財經(jing)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ji)新(xin)聞(wen)》報社授權,嚴(yan)禁轉載或鏡像,違(wei)者必究。
讀(du)者熱(re)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wang)作(zuo)(zuo)品(pin)出現在本站(zhan),可(ke)聯系我(wo)們要(yao)求撤下您的作(zuo)(zuo)品(pin)。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