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wen) 2023-08-09 19:28:14
◎ 哈佛大(da)學(xue)(xue)理(li)論天體物(wu)理(li)學(xue)(xue)家(jia)阿維?勒布表示,他可能發(fa)現了存在外(wai)星生命的證(zheng)據(ju)(ju)。對此,美(mei)國眾多(duo)科學(xue)(xue)家(jia)表示質疑,認為(wei)證(zheng)據(ju)(ju)不(bu)夠有力。
每經記者|文巧 每經編輯(ji)|蘭素英
這是一(yi)個震驚世界的(de)(de)消息。一(yi)顆(ke)來自太空的(de)(de)流星(xing),可能攜帶著另一(yi)個文明的(de)(de)痕(hen)跡。它是一(yi)顆(ke)普通的(de)(de)巖石,還是一(yi)艘(sou)外星(xing)飛船?哈佛(fo)大學理論天體物(wu)理學家(jia)阿(a)維•勒布(Avi Loeb)聲稱,他已經找到了答案(an)。
當地時(shi)間8月8日,據(ju)外(wai)媒(mei)報道,阿維•勒(le)布表示,他(ta)可(ke)能發現了存在(zai)外(wai)星生(sheng)命的證據(ju),并認為這(zhe)將(jiang)從根本上改變人類對外(wai)星生(sheng)命存在(zai)的理(li)解,“這(zhe)將(jiang)激(ji)勵我們將(jiang)資源(yuan)投入科學技術,并走(zou)出地球(qiu)。”他(ta)的團(tuan)隊正在(zai)對2014年不明(ming)物體(ti)墜落地球(qiu)時(shi)的殘存碎片展開分(fen)析,這(zhe)些碎片大(da)部分(fen)是直(zhi)徑(jing)約0.1至0.7毫(hao)米的小球(qiu)。
據悉,該物體被命名為CNEOS 2014-01-08,勒(le)布稱其在墜落(luo)地球(qiu)時速度比(bi)(bi)太(tai)陽附近95%的(de)恒(heng)星還要(yao)快,并且是由一種奇怪的(de)鋼和(he)(he)鈦合(he)金制成的(de),比(bi)(bi)任何已知的(de)天然材(cai)料都堅(jian)固得多,甚至比(bi)(bi)過去幾十年美國宇航局目(mu)錄(lu)中的(de)所(suo)有272塊太(tai)空巖石都堅(jian)硬。勒(le)布認為,從速度和(he)(he)材(cai)料來看(kan),該物體可能來自另一個文(wen)明。
不(bu)過(guo),勒(le)布的說法也遭到了許多科學家(jia)的質疑,他們認(ren)為證據不(bu)夠有(you)力,而且存在參(can)數錯誤的可能性。
圖片來(lai)源:紐約時報(bao)截圖
2014年1月8日,一顆來自太(tai)空的“火(huo)球”穿(chuan)過(guo)地球大氣(qi)層,墜(zhui)入巴布亞新幾(ji)內亞東北(bei)海(hai)岸(an)馬努斯島(dao)北(bei)部(bu)的海(hai)域。它的位置、速度和亮度被美國(guo)政府傳感器(qi)記錄(lu)下來,并(bing)悄悄地隱藏在(zai)類似事件的數據(ju)庫(ku)中。這就(jiu)是CNEOS 2014-01-08的由來。
數據(ju)庫顯示,這(zhe)顆寬(kuan)0.9米的(de)流星以216000公里/小(xiao)時的(de)速(su)度(du)進(jin)入地(di)球(qiu)大氣層(ceng),其行進(jin)軌(gui)跡(ji)極(ji)(ji)為獨特。這(zhe)些(xie)數據(ju)被(bei)這(zhe)樣(yang)保存了五年(nian),一直(zhi)沒有引起爭(zheng)議(yi),直(zhi)到2019年(nian),勒布和他當時的(de)學生阿米爾•西(xi)拉(la)(la)吉(ji)偶然發現(xian)了它(ta)。根據(ju)記錄的(de)速(su)度(du)和方向,西(xi)拉(la)(la)吉(ji)認為該火(huo)球(qiu)是(shi)一個極(ji)(ji)端(duan)的(de)異常值。
于(yu)是,勒(le)布的“探險(xian)之旅”開始了。
據報道,勒(le)布(bu)教授從2011年(nian)(nian)(nian)至2020年(nian)(nian)(nian)擔(dan)任(ren)哈佛大(da)學(xue)天文(wen)學(xue)系(xi)主任(ren),現在是該校搜尋ET的(de)伽利(li)略項目的(de)負責人(ren)。在勒(le)布(bu)博士職業(ye)生(sheng)涯的(de)大(da)部分時間里(li),他(ta)(ta)一(yi)(yi)直是一(yi)(yi)位強大(da)的(de)宇(yu)宙學(xue)家,撰寫(xie)了數百篇關于黑(hei)洞、暗物(wu)質、第一(yi)(yi)顆恒星和宇(yu)宙命運的(de)論文(wen)。自2017年(nian)(nian)(nian)“奧陌(mo)陌(mo)”(Oumuamua)拜(bai)訪(fang)地球以(yi)來,他(ta)(ta)一(yi)(yi)直對(dui)尋找(zhao)外星人(ren)著(zhu)迷。奧陌(mo)陌(mo)是已知的(de)第一(yi)(yi)顆經過太陽系(xi)的(de)星際(ji)天體。
2022年(nian)至2023年(nian),勒(le)布耗資120萬英(ying)鎊在墜落地找(zhao)到(dao)了屬(shu)于CNEOS 2014-01-08的50個金(jin)屬(shu)球。勒(le)布的海洋探(tan)險是通過EYOS Expeditions機構(gou)組織(zhi),并得到(dao)了加密(mi)貨幣企業家查爾斯(si)•霍(huo)斯(si)金(jin)森高達150萬美元(yuan)的資助。
在伯克利(li)大學,勒(le)布(bu)親自進行了一(yi)些初步檢查。早期(qi)檢測(ce)揭示了殘(can)骸中鈾和鉛(qian)的(de)存在,并(bing)且沿(yan)著流星的(de)預期(qi)路徑發現的(de)兩個小球似乎與宇宙(zhou)本(ben)身一(yi)樣古老(lao)。勒(le)布(bu)估計(ji)小球的(de)年齡(ling)有幾十(shi)億年,與太(tai)陽系的(de)年齡(ling)相當(dang)。
目(mu)前,勒布和他(ta)的(de)團(tuan)隊(dui)正在(zai)對2014年不明物體(ti)墜落地球時的(de)殘存碎片展開(kai)分(fen)析。勒布認為(wei)碎片上存在(zai)外星技術殘留(liu)物,可能經過改造,但他(ta)目(mu)前還無法(fa)“量化(hua)正在(zai)研究的(de)物體(ti)”。
勒(le)布(bu)說:“我們正在分(fen)析從該物體上(shang)掉(diao)落的(de)熔融液滴的(de)成分(fen)。我們得到了一些有趣(qu)的(de)結(jie)果,我們希望在一個月左右的(de)時間內向所有人公開發(fa)布(bu)科學論文。”
早在2019年,勒布和西拉吉也(ye)完成了一(yi)篇關于(yu)CNEOS 2014-01-08的論(lun)文,這篇論(lun)文最(zui)(zui)初被《天(tian)體物理學雜志(zhi)》拒絕,但(dan)該(gai)(gai)雜志(zhi)在去年11月(yue)2日最(zui)(zui)終發(fa)表了該(gai)(gai)篇論(lun)文。
根據CNEOS 2014-01-08撞擊時的方向和速度(每秒28英里),勒布和西拉吉得出結(jie)論,火球(qiu)的移動速(su)度(du)太快(kuai),無法與太陽(yang)引力(li)結(jie)合的物體相(xiang)比。這意味著(zhu),就(jiu)像奧陌陌一樣,它也一定是星際天體。星際天體是來自太陽(yang)系外的存在,普(pu)遍認為,其身上(shang)很(hen)大概率攜帶了關于系外生命的諸(zhu)多線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論文發現,勒布和西拉吉在(zai)論文中(zhong)寫道,根據CNEOS提供的(de)數據,該流星(xing)在(zai)太陽系外的(de)漸近速度(du)為(wei) v ∼ 42.1 ± 5.5 km s−1,這意味著,對于所報告(gao)的(de)誤(wu)差范(fan)圍內(nei)的(de)任(ren)(ren)何軌跡(ji),流星(xing)與地(di)球以外的(de)任(ren)(ren)何行星(xing)之間(jian)不(bu)存在(zai)實質性的(de)引力(li)相互作用。
這代表(biao)什(shen)么呢(ni)?以奧陌(mo)陌(mo)為例,其(qi)軌(gui)道離(li)心(xin)率(lv)是1.1922 ± 0.00268,以如此高的離(li)心(xin)率(lv)進入(ru),則會不受太陽(yang)引(yin)力的約(yue)束(shu),以高離(li)心(xin)率(lv)離(li)開太陽(yang)系,顯示(shi)它必(bi)然是一顆(ke)星(xing)際天(tian)體。也因此,奧陌(mo)陌(mo)被包(bao)括美國天(tian)體物理學家(jia)亞(ya)伯拉罕在內(nei)的少部分(fen)科(ke)學家(jia)認為其(qi)真實身分(fen)為外星(xing)飛(fei)船(chuan)。
勒布和西拉吉(ji)認為(wei),星(xing)(xing)際(ji)物(wu)(wu)體會反映當地恒星(xing)(xing)的(de)動力學,大多數星(xing)(xing)際(ji)物(wu)(wu)體應該(gai)起源于相對(dui)本地靜止標準(LSR)的(de)局部恒星(xing)(xing)速度彌(mi)散范圍內。而該(gai)物(wu)(wu)體的(de)數據顯示其并不平常,它的(de)母(mu)行星(xing)(xing)系統或許有一個相對(dui)于LSR更(geng)特別的(de)速度。
“不(bu)管怎(zen)樣(yang),這(zhe)顆流星(xing)似乎有(you)一個不(bu)尋(xun)常(chang)的(de)起(qi)源。但是,也存在參數被(bei)錯誤確定的(de)可(ke)能性。”論文(wen)這(zhe)樣(yang)寫道。
針對(dui)這(zhe)一論(lun)文(wen),今年4月(yue),美國太空司(si)令(ling)部在(zai)一份(fen)備忘錄中宣布,對(dui)火球的測(ce)量結果足(zu)夠準確(que),足(zu)以推斷(duan)其星際起(qi)源。
不(bu)過,勒(le)布關于這顆(ke)流星的(de)說法也遭到了(le)許多科學家的(de)質疑(yi),他們認為證據(ju)不(bu)夠有力(li)。
亞利桑(sang)那(nei)州立大學(xue)的(de)天(tian)體物(wu)理學(xue)家(jia)史蒂夫•德施透(tou)露,他的(de)幾位同事現在拒絕參與勒(le)布的(de)同行評審(shen)工(gong)作。
而一些科學(xue)家(jia)認(ren)為(wei)(wei)參數錯誤的(de)(de)可(ke)能性較大。安大略省西部大學(xue)的(de)(de)流星物理(li)學(xue)家(jia)彼得(de)•布朗(lang)認(ren)為(wei)(wei),盡管《天(tian)體(ti)物理(li)學(xue)雜志》發表(biao)勒布的(de)(de)論(lun)文,并得(de)到了(le)美國太空(kong)司令部的(de)(de)承認(ren),“但(dan)僅(jin)僅(jin)訴(su)諸(zhu)權威是(shi)不夠的(de)(de),目前尚(shang)不清楚美國國防部的(de)(de)數據有(you)多精確,而這是(shi)影響該物體(ti)來(lai)自太空(kong)之(zhi)外可(ke)能性的(de)(de)關鍵。”他說道(dao)。
布朗表示:“我們從運行地面(mian)雷達和光學網絡的經驗中發現,所(suo)檢測到的所(suo)有(you)(you)事件中有(you)(you)百分之(zhi)幾(ji)似乎(hu)是(shi)星際事件。但(dan)迄(qi)今為止,幾(ji)乎(hu)所(suo)有(you)(you)這些事件都(dou)可(ke)以歸因于測量誤差。”
布(bu)朗使(shi)用了(le)各種儀器(qi)的數(shu)據(ju)來交叉核對了(le)勒布(bu)使(shi)用的政府關于該流行的數(shu)據(ju)庫,其研究結果(guo)(guo)已在(zai)(zai)《天體(ti)物理學雜志》上發表。每經記(ji)者查(cha)閱研究發現,結果(guo)(guo)表明(ming),目錄數(shu)據(ju)在(zai)(zai)大速(su)度(du)和高(gao)度(du)可變的輻射精度(du)下存在(zai)(zai)顯(xian)著的10~15 km/s的誤差(cha),平(ping)均誤差(cha)超過(guo)十度(du)。
“對于(yu)CNEOS 2014-01-08的異(yi)常特(te)征(zheng),我們建議最簡單的解釋是速度被(bei)大(da)(da)大(da)(da)高估了。”布朗在論(lun)文(wen)中這樣寫道。
盡管勒布不同(tong)意這種駁(bo)斥,但(dan)他(ta)對自己(ji)犯錯的可能性持開放(fang)態度(du),“愛(ai)因(yin)斯坦(tan)也錯了(le)三次(ci)。”他(ta)指的是(shi)超大質量黑洞(dong)、引力波和量子糾纏——但(dan)所有(you)這些(xie)發現后(hou)來都獲得(de)了(le)諾貝爾物(wu)理學獎。
據(ju)報道,今(jin)年(nian)(nian)晚些時候,勒布(bu)(bu)團隊打算返(fan)回巴(ba)布(bu)(bu)亞(ya)新(xin)幾(ji)內亞(ya)北(bei)部的水域,尋(xun)找(zhao)2014年(nian)(nian)火球的更大遺跡。該團隊表示,到(dao)2024年(nian)(nian),他們將訪問葡萄牙海岸附近(jin)的一(yi)個地點,尋(xun)找(zhao)他們斷言的第二顆(ke)來自星際的遺骸。
封面圖片來(lai)源:新華(hua)社記者(zhe) 金立旺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mei)日經(jing)濟新聞(wen)》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zhe)必(bi)究。
讀者熱(re)線:4008890008
特(te)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nin)不希(xi)望(wang)作品出現在(zai)本站(zhan),可聯(lian)系我們要求撤下(xia)您(nin)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wen)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