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ji)新聞(wen) 2023-08-11 23:25:55
每經編輯|張錦河
近(jin)日(ri),不少網(wang)友在社交平臺(tai)分享自己(ji)“三(san)陽”的經歷,“新冠(guan)三(san)陽的人(ren)開始陸(lu)續(xu)出(chu)現”引(yin)發熱議。
據南方日報8月11日報道,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疑難感染診療中心主任彭劼表示,自5月新冠“二陽”高峰期至今,門診發熱患者中“三陽”數量很少,癥狀較輕。
據南方日報,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疑難感染診療中心主任彭劼表示,彭劼表示,自5月新冠“二陽”高峰期至今,門診一直都有發熱的患者前來就診,通過核酸檢測后才發現是感染了新冠病毒。這些患者中,有“首陽”“二陽”和“三陽”的人,其中,“三陽”患者數量很少,癥狀較輕。綜合來看,目前疫情還是處于一個相對平穩、低水平發展的階段。
“下一波新冠流行可能出現在今秋11月左右”的說法僅是推測,目前并沒有太多的科學證據可以驗證,不必過于恐慌。
大眾日報記者采訪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感染科副主任王剛,他表示:“總體上(shang)新冠陽性的次數越多,癥狀越輕。隨著新冠陽性感染的不斷增加,機體不斷出現交叉免疫,所以癥狀會越來越輕。如果出現了所謂‘三陽’,很多人可能自己都沒什么癥狀,甚至有時候可能某天早晨起來,嗓子有點不舒服,喝點水可能就沒事,根本就沒在意。這意味著什么呢?癥狀輕到可能也就不再去檢測,更別說用什么藥物了。所以我覺得對于大多數免疫正常的普通人來說,不用太在意所謂幾陽的問題。”
上海電(dian)視臺(tai)新(xin)聞(wen)綜合頻道《新(xin)聞(wen)坊》記(ji)者從(cong)滬上醫院發熱門診和感染科了解到,目前上海新(xin)冠感染水(shui)平(ping)和全國保持(chi)一致,處于(yu)低位零星散(san)發狀(zhuang)態。
8月10日聯合國新聞中心消息,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發布的初步風險評估報告顯示,新冠變異株EG.5及其亞譜系列在美洲、歐洲及西太平洋地區的新冠變異株中增長最快,被列為“需要留意的變異株”。不過,初步評估,其風險級(ji)別仍(reng)為“低”級(ji)別。
世(shi)界衛生組織表(biao)示,從(cong)全球來看(kan),變(bian)異株EG.5相較于其他流行的(de)(de)變(bian)異株有著顯(xian)著的(de)(de)增(zeng)長(chang)優(you)勢,其感染占比從(cong)6月(yue)19-25日這一(yi)周的(de)(de)7.6%增(zeng)至(zhi)7月(yue)17-23日這一(yi)周的(de)(de)17.5%。同(tong)一(yi)時期,EG.5在我國的(de)(de)流行率從(cong)24.7%上(shang)升(sheng)至(zhi)45%,在美國與韓國也分別達(da)到了12.8%和19.3%。①
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de)數(shu)據顯(xian)示,在截至8月5日的(de)兩周里全(quan)美報(bao)告(gao)的(de)所有新冠病例感染的(de)毒株(zhu)中,EG.5占17.3%,是該(gai)國最流行的(de)毒株(zhu)。
8月3日,中國疾控預防控制中心公布了7月份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情況,7月全國發熱門診診療量以及新冠重癥病例數都呈現出波動下降趨勢。相比6月份,7月份全國報告的新增新冠重癥病例以及死亡病例分別環比減少1513例,174例。
目前在中國的主要流行(xing)株,仍然(ran)還(huan)是XBB系列(lie)變異株。
每日(ri)經濟新聞綜合自南方日(ri)報、大眾(zhong)日(ri)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經(jing)濟(ji)新聞》報社授權,嚴(yan)禁轉載或(huo)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re)線(xian):4008890008
特(te)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xi)望作品(pin)出(chu)現在本(ben)站(zhan),可聯系我們要求撤(che)下您的作品(pin)。
歡迎(ying)關注每(mei)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