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ri)經濟新(xin)聞 2023-08-19 07:07:41
每經編(bian)輯|杜宇(yu)
據大象新聞8月16日消息,廣西(xi)北海,多(duo)名游客在僑港浴場(chang)下海時被(bei)(bei)不明生(sheng)物咬(yao)傷,現場(chang)畫(hua)面顯示多(duo)名游客腿部或腳部被(bei)(bei)咬(yao)。
圖(tu)片來源:大(da)象新(xin)聞視頻(pin)截圖(tu)
周邊百姓猜測或是小個頭鯊魚誤入海灘浴場,還有媒體報道咬傷游客的魚類或為鰻鱺類或鲀類,那么此次咬傷人的可能會是哪一種呢?
據央視新聞,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動物生態與保護生物學院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張潔表示,宜從魚類生境判斷是否為此次咬人生物,裸胸鱔、珍鯵、鱗鲀或不是此次傷人生物。鯊魚攻擊人的概率較低。此次咬傷人的生物有較大可能性為魣類幼體或亞成體。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視頻截圖
專家分析,此次攻擊人的生物可能性較大的為魣類。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視頻(pin)截圖
魣,體長,頭長而吻尖。口裂大,上下頜及腭骨均具尖銳且大小不一的犬狀齒。成魚(yu)(yu)喜歡在開放性(xing)的(de)大洋活動(dong),幼(you)魚(yu)(yu)則棲息(xi)于淺礁(jiao)區(qu)、沼(zhao)澤區(qu)或河口區(qu)。通常單獨或數(shu)尾一起活動(dong),游泳(yong)能力強,速度(du)快。魣(yu)為肉食性(xing)魚(yu)(yu)類(lei),對逃竄的(de)獵物(wu)喜歡發起攻(gong)擊,以魚(yu)(yu)類(lei)等為食。全(quan)世界除了東太平(ping)洋外,各溫、熱帶(dai)水(shui)域均有分布。
圖片來源(yuan):央(yang)視(shi)新聞(wen)視(shi)頻(pin)截(jie)圖
專家也介紹,目前的可能性分析只是一種推測,應以當地發布的最終調查結果為準。
圖片來(lai)源:央視(shi)新聞視(shi)頻(pin)截圖
廣西北海僑港浴場管理處8月17日發布了關于暫停僑港浴場涉水活動的通告:
2023年8月16日下午,有游客在僑港浴場下海時疑似被不明魚類咬傷,具體原因正在全力調查中,為了確保游客人身安全,現暫停僑港浴場的一切涉水活動。
圖片來源:銀海僑港小(xiao)鎮官方微信號
如果被海洋生物咬傷或蜇傷,第一時間該如何處理呢?
專家表示,水(shui)母蜇傷在(zai)海邊較為常見。這時(shi)候千萬不要用淡水(shui)或酒精(jing)清洗擦拭,以免刺激(ji)刺絲囊進一(yi)步(bu)釋放毒素(su),加重傷情。應迅速用干(gan)毛巾(jin)或衣服(fu)沿(yan)著一(yi)個方向擦拭。
圖片來源(yuan):央視新聞視頻截圖
另外,如果被(bei)咬傷或蜇傷的(de)(de)傷口面較大,或被(bei)腐敗的(de)(de)蝦、蟹(xie)類劃傷,建議及時就(jiu)醫,并說明受傷地(di)點(海域(yu))和受傷原因。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大象新聞、銀(yin)海僑港小鎮(zhen)官方微信號
封面圖(tu)片(pian)來源:央視(shi)新聞(wen)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ri)經(jing)濟新聞(wen)》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bi)究。
讀者熱(re)線:4008890008
特(te)別提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qu)稿酬。如您(nin)不希望作(zuo)品(pin)(pin)出(chu)現在本站,可聯(lia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nin)的作(zuo)品(pin)(pin)。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ji)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