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wen) 2023-09-06 13:28:41
每經(jing)編輯(ji)|王月龍
隨著華為新款手機Mate60 Pro的未發先售,最近一周以來,圍繞與此的信息一直備受關注。盡管華為官方并未太多談及該手機各方面的技術參數,但根據不少數碼(ma)愛(ai)好者的實際(ji)測算,其網速已經達到5G標準。并且,不少專業人士通過對新款手機的拆解發現,其搭載了新型麒麟9000s芯片,這也帶給人們無限的想象空間。華為Mate60 Pro的發售是否意味著華為芯片“卡脖子”的問題已經得到突破?未來,我們該如何更好地把握自主創新的主動權?
華為新機拆出了什么?
突破芯片“卡脖子”問題了嗎
這幾天,不少專業人士買到華為新手機的第一件事,就是拆,他們觀察、分析、制作各種各樣的拆解報告,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不僅國內拆解,國外一些專業機構,也在拆解。4日,全球著名的半導(dao)體行業(ye)觀(guan)察機構TechInsights,公開發布了他們對華為(wei)最新旗艦手機Mate60 Pro的拆解報告。那么,他們有著怎樣的發現?又得出了哪些結論?
半導體(ti)行業觀察機構TechInsights副主席(xi)分析認(ren)為華為Mate60 Pro搭載的芯(xin)片距(ju)(ju)離最先進的技術仍(reng)有2—2.5節(jie)點(dian)的差距(ju)(ju),如何理解這個差距?
北京(jing)郵電大學教(jiao)授 中國信(xin)息(xi)經(jing)濟(ji)學會常務副理事(shi)長 呂廷杰:2到2.5節點意味著我們跟先進制程的5G芯片還有3到5年的差距,這3到5年是西方國家用他們的技術進步速度來判斷的,但是我們中國往往能用中國速度完成超越。這次完成了0到1的進步,我們終于解決了5G智能手機先進的5G芯片問題,但是我們必須承認它距離最先進技術還有很大差距。比如即將發布的iPhone15系列,它實際已經用到4納米的芯片了,現在華為麒麟9000S芯片應該達到或者接近7納米技術。但其實從7納米到5納米再到4納米還需要一個很長很艱難的研發過程,所以我們還不能太高興。但是我們確實取得了一個很重要的突破,就是把智能手機最關鍵的芯片,尤其是5G芯片的部分,可以實現國產化。
Mate60系列發售(shou),是(shi)否意味著華為芯片“卡(ka)脖子”的問題(ti)已(yi)經得(de)到突破?
北(bei)京(jing)郵電大學(xue)教授 中國信息經濟學(xue)會(hui)常務(wu)副(fu)理事長 呂(lv)廷杰(jie):從目前國內外各個機構對華為新手機的拆解來看,它的麒麟9000s芯片(pian),包括其它10000多種(zhong)部件,應該說基(ji)本實現了國產(chan)化。如果真的全部實現國產化,這意味著在5G智能手機領域,我們突破了“卡脖子”的問題。但(dan)是我們(men)距(ju)離先進制程仍有(you)一(yi)定差距(ju)。因為先進制程的芯片有很多環節,比如設計軟件。華為很早就自主開發設計軟件,但是光有設計軟件還不行,還要解決覆膜、光刻機等問題。這一次如果解決了這些問題,不管是用什么樣的途徑解決,都說明我們在這些方面有進步。更重要的是,這次華為在工藝控制,就是先進制程上取得了非常重要的進展。因為先進制程芯片的成品率,直接決定了它的商用價值,否則成本太高的話,裝到手機里賣20000塊錢一部,沒有人能買得起。所以在工藝控(kong)制上(shang)一定取(qu)得(de)了非常重要的進步,這些都(dou)是我們值得(de)關注的方面。
華為(wei)新手(shou)機背后(hou)的(de)科技攻堅
衛星通話功能遙遙領先
半導體行業觀察機構TechInsights副主席在評價華為Mate60 Pro時用到“令人驚嘆”“始料未及”等詞匯,如何看待他的驚訝?
北(bei)京郵(you)電(dian)大學教授 中國信(xin)息(xi)經濟學會常務副理(li)事長 呂廷杰:西方國家在先進制程的芯片上,發展的時間比我們早,技術的積累也比我們深厚。他們一直認為按他們的進展速度,中國要追上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我們之前已經基本實現了14納米的芯片國產化,但是要進階到7納米,甚至是集成度更高的芯片,不是一個線性的時間問題,復雜度會越來越高。所以他們(men)(men)認為中(zhong)國突然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攻(gong)克了(le)7納米的技術,一定有一些非常獨到的技術進步或者解決方案。我們(men)(men)也很(hen)吃驚,我們(men)(men)感(gan)覺(jue)這比(bi)我們(men)(men)想象的要(yao)快(kuai)了(le)很(hen)多。
如何理解美國商務部長表態繼(ji)續對華出(chu)售芯(xin)片,但不賣最頂尖芯(xin)片?
北京郵電(dian)大學教(jiao)授 中國(guo)信(xin)息經濟學會常務副理事長 呂廷杰:其實美國沒有禁止向中國提供5G芯片,它只是禁止向華為提供,國內其他手機廠商很多都是用的美國高通芯片。美(mei)國現在要禁止(zhi)的是(shi)向中(zhong)國提供高(gao)(gao)(gao)端的高(gao)(gao)(gao)性能的芯片,這主要是(shi)指即將爆(bao)發的人工智能領(ling)域使(shi)用的高(gao)(gao)(gao)端芯片。所以美國現在就是要卡住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高端芯片進口和對一些關鍵企業的芯片提供,比如像華為這種具有全產業生態能力,并且研發能力非常強,還掌握通信終端的企業。
近期,華為新一代旗艦手機Mate60 Pro備受關注,而這樣的關注背后,也和華為受美國打壓后在國產化方面的不斷突破有關。2019年5月—2020年9月,美國(guo)政(zheng)府(fu)對(dui)華為實施了多輪(lun)制(zhi)裁(cai),導(dao)致華為5G手機(ji)芯片(pian)被徹(che)底斷供。過去(qu)一年,美國(guo)在半導(dao)體領域針對(dui)我國(guo)發起的限(xian)制(zhi),也在繼續升級。在這樣的背景下,華為Mate60 Pro的推出,意味著什么?
北(bei)京郵(you)電(dian)大學(xue)(xue)教授 中(zhong)國信息經濟學(xue)(xue)會常務副理事長 呂廷杰(jie):其實華為是一個綜合的通信網絡設備提供商,它很早就綜合了很多技術,比如它是世界上把5G基站或4G基站跟微波技術融合得最好的企業。現在為了改善客戶體驗,又加入了衛星通話功能,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華為現在接入的(de)是在2016年發射(she)的(de)天(tian)通一號,這(zhe)是一個(ge)高軌道(dao)的(de)數字廣(guang)播通信衛星,離地(di)球(qiu)(qiu)36000公里,三顆這(zhe)樣的(de)衛星就可以(yi)覆蓋整(zheng)個(ge)地(di)球(qiu)(qiu)。馬斯克的星鏈離地面1000多公里,而且星鏈還需要一個地面接收裝置,成本就高了。以前,我國的天通一號衛星主要是在發生自然災害或在一些海事衛星通信時使用,但之前的終端特別大。所以現在華為新手機一定是在天線技術、耗能技術方面有非常重要的突破,才能實現在手機上提供衛星通話功能,這是連馬斯克的星鏈都沒有實現的。
編輯|王(wang)月龍 杜波
校對|孫志成
每(mei)日(ri)經濟(ji)新(xin)(xin)聞轉載自(zi)央視新(xin)(xin)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jing)像(xiang),違者必究。
讀者(zhe)熱線(xian):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suo)取稿(gao)酬。如您不希望作(zuo)品(pin)出現在本站,可聯(lian)系(xi)我們要求(qiu)撤(che)下您的(de)作(zuo)品(pin)。
歡迎關注每日(ri)經濟(ji)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