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mei)日經濟新聞 2023-09-11 20:45:49
每經(jing)記者|張(zhang)祎 每經(jing)編輯|馬(ma)子卿(qing)
9月(yue)11日,記者從成都(dou)(dou)市地方(fang)金融監督管理局獲悉,為進一步深(shen)化農村金融改(gai)革創新,發揮金融在鄉村振興中的服(fu)務保障作用,成都(dou)(dou)市人民政府辦公(gong)廳(ting)于日前印發了《四川省成都(dou)(dou)市普惠(hui)金融服(fu)務鄉村振興改(gai)革試驗區實施(shi)方(fang)案(an)》(以(yi)下簡(jian)稱(cheng)《實施(shi)方(fang)案(an)》)。該方(fang)案(an)自10月(yue)9日起施(shi)行,有效期至2027年(nian)9月(yue)26日。
《實施方(fang)案》顯示(shi),根據人民銀行等七部委印發的《四川(chuan)省成都(dou)市普惠金(jin)融(rong)(rong)服務(wu)鄉(xiang)(xiang)村振(zhen)(zhen)(zhen)興改(gai)革試驗區總(zong)體(ti)(ti)方(fang)案》(以下(xia)簡稱《總(zong)體(ti)(ti)方(fang)案》),成都(dou)市建設普惠金(jin)融(rong)(rong)服務(wu)鄉(xiang)(xiang)村振(zhen)(zhen)(zhen)興改(gai)革試驗區將立足“大都(dou)市+農業(ye)農村現代化”的發展(zhan)要求(qiu),以探(tan)索普惠金(jin)融(rong)(rong)支(zhi)持高水(shui)平城鄉(xiang)(xiang)融(rong)(rong)合發展(zhan)為目標,通過創新(xin)體(ti)(ti)制機制,提高金(jin)融(rong)(rong)機構創新(xin)水(shui)平和(he)服務(wu)能力,深(shen)化金(jin)融(rong)(rong)科技應用(yong),加強政(zheng)策協同(tong),推動(dong)金(jin)融(rong)(rong)高質量(liang)服務(wu)鄉(xiang)(xiang)村振(zhen)(zhen)(zhen)興,促進(jin)“大都(dou)市+農業(ye)農村現代化”高水(shui)平城鄉(xiang)(xiang)融(rong)(rong)合發展(zhan)。
圖片(pian)來源:成都市(shi)地(di)方金融監督管(guan)理局(ju)
《實施方(fang)案》提出,力爭用5年左(zuo)右時間(jian),建立多(duo)層次、廣覆蓋、可(ke)持續、適(shi)度競爭、有(you)序創新、風險可(ke)控的(de)現代農(nong)(nong)村金融(rong)體系,使(shi)農(nong)(nong)村金融(rong)組(zu)織體系更(geng)加完備,金融(rong)基(ji)礎設施更(geng)趨(qu)完善,農(nong)(nong)業(ye)農(nong)(nong)村金融(rong)服務規模不斷擴大,金融(rong)服務質(zhi)量全面(mian)提升(sheng)。
具體來看,《實施方案》對《總體方案》的任務進行了細化和分解,提出加強分類引導、聚焦三農發展、深化金融科技運用、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拓寬投融資渠道、優化農村金融基礎設施等6個方面(mian)重點任務,22項具體舉措。
例如,在加強分類引導、健全農村金融組織體系方面,推動金融機(ji)構發揮優勢加大(da)鄉(xiang)村振興支持力(li)度;鼓勵其他金融機(ji)構和組(zu)織發揮有益補充作用,加快建(jian)設覆蓋全省的農村產權(quan)交易(yi)統一(yi)大(da)平臺。
在聚焦三農發展,加大金融資源傾斜力度方面,加(jia)大對糧(liang)食和(he)重要(yao)農(nong)產品生(sheng)產保(bao)供金(jin)(jin)融(rong)支(zhi)持(chi);加(jia)大農(nong)產品出口產業(ye)集群(qun)發(fa)展金(jin)(jin)融(rong)支(zhi)持(chi);創新(xin)綠色農(nong)業(ye)金(jin)(jin)融(rong)產品和(he)服務模式。
在深化金融科技運用、增強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能力方面,提升“農貸通”數(shu)字(zi)化平臺運用實效;鼓勵金融(rong)機構將數(shu)字(zi)金融(rong)和供應鏈金融(rong)服務嵌(qian)入數(shu)字(zi)農業、農村(cun)電(dian)商等(deng)平臺;搭建數(shu)字(zi)人民幣農村(cun)金融(rong)使用場景。
在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促進農村產權和金融資源有機銜接方面,穩妥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jing)營性建(jian)設用(yong)地(di)入市;探索基于區塊鏈技術的(de)農村產權流轉(zhuan)體系。
在拓寬投融資渠道、滿足多層次全生命周期金融需求方面,支(zhi)持新(xin)增地方債額(e)度優先用于支(zhi)持鄉村振(zhen)興(xing)項(xiang)目;推動更多(duo)涉農企業在滬深主板、創業板、科創板和(he)北交所、新(xin)三板上市融資。
在優化農村金融基礎設施、改善農村金融生態方面,健全適應鄉(xiang)村振興發展(zhan)(zhan)的支付服務體系;依(yi)法合規推動涉農數(shu)據(ju)開放(fang)共享(xiang),拓(tuo)展(zhan)(zhan)“天府信用(yong)通”“銀(yin)政通”“農貸通”“天府金融(rong)風險(xian)監測大腦”等數(shu)字(zi)金融(rong)平(ping)臺應用(yong)服務范圍(wei)。
同時,結合(he)成都(dou)實際,《實施方案(an)》還圍繞加強(qiang)組(zu)織領導、加強(qiang)財(cai)政金融政策支持、完善風險防控與處置(zhi)機制(zhi)、強(qiang)化研究(jiu)支撐(cheng)等制(zhi)定了(le)四項保障措施。數據(ju)顯示(shi),截至2022年末,成都(dou)市涉農貸款余額8095億元,同比增長14.7%,高于各項貸款平(ping)均增速(su)0.4個百(bai)分點。
封面圖(tu)片來源:每經(jing)記者 張建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mei)日經濟新(xin)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jing)像(xiang),違者必究。
讀者熱(re)線:4008890008
特(te)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gao)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ben)站,可聯(lia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ying)關注每(mei)日經(jing)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