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jing)濟新聞 2023-11-04 19:33:29
每經編輯(ji)|孫志成
據央視新聞,航運(yun)業巨頭馬士基11月3日(ri)公(gong)布,今年第三季度公(gong)司(si)營收為121.3億美元,僅為去年同(tong)期的(de)約(yue)一半,主(zhu)要是受到運(yun)費下(xia)降以(yi)及成本上漲等因素(su)的(de)影響。馬(ma)士基集團(tuan)當天還(huan)表示將裁(cai)員至少1萬人,來降低成本。受(shou)此消息影響,馬士基公司股價大跌(die)超16%,至三年來最低水平。
據了(le)解(jie),馬士基掌(zhang)握著全球約17%的集裝(zhuang)箱貿易,被(bei)認為是(shi)全球貿易的風向標。今年(nian)以(yi)來,集裝(zhuang)箱運價下跌和(he)需求減弱打擊了(le)全球航運業,分(fen)析預計這種情況可能(neng)會(hui)持續到2026年(nian)。
將進一(yi)步(bu)裁(cai)員
海運業(ye)(ye)務是馬士基的(de)核(he)心業(ye)(ye)務之一(yi),占總營(ying)收比重超過7成。第(di)三季度,馬士基的(de)海運業(ye)(ye)務營(ying)收從去(qu)年同期的(de)180.18億美(mei)(mei)元下(xia)降至78.97億美(mei)(mei)元。此外,馬士基物流與(yu)服務業(ye)(ye)務營(ying)收也從去(qu)年同期的(de)41.82億美(mei)(mei)元減少(shao)至35.17億美(mei)(mei)元,碼頭業(ye)(ye)務營(ying)收較去(qu)年減少(shao)約1.18億美(mei)(mei)元至9.99億美(mei)(mei)元。
第三季度馬士基的海運業務的業務量環比增長了9%、同比增長5%,但利潤卻同比轉虧,息稅前利潤虧損2700萬美元,而去年同期為盈利87.34億美元。馬士基方面表示,這主要是受亞洲至歐洲、北美和拉丁美洲航線運價大幅下跌壓力的影響。

據界面(mian)(mian)新(xin)聞,在(zai)海(hai)運(yun)市(shi)場,第三(san)季度(du)通常(chang)是行(xing)業旺季,貨運(yun)量(liang)和運(yun)費都會在(zai)這(zhe)一階段上漲,但今年(nian)的旺季沒有形(xing)成。馬(ma)士(shi)(shi)基首席執行(xing)官(guan)柯文勝(Vincent Clerc)對此分析稱:“需求低迷、運(yun)價重回歷史水(shui)平(ping)以(yi)及成本面(mian)(mian)臨通脹壓力(li)已成為(wei)我(wo)們行(xing)業的新(xin)常(chang)態。自夏季以(yi)來,我(wo)們發現全球大多(duo)數(shu)航線(xian)出現運(yun)力(li)過剩問題,導致(zhi)運(yun)價下跌。”據馬(ma)士(shi)(shi)基三(san)季度(du)報(bao),第三(san)季度(du)馬(ma)士(shi)(shi)基的平(ping)均運(yun)費下降了58%至2095美元/FFE(40英尺集裝箱),環比也下降了14%。
馬士基首席運營官(guan)文森(sen)特(te)·克萊克表示,整個行業正面臨著(zhu)需(xu)求低(di)迷、價格回歸歷史水平,以及應對通脹壓力的新常(chang)態。自(zi)從今年(nian)夏天開始,大多數(shu)地區都(dou)因為供給過剩觸發(fa)了(le)價格下跌,不(bu)過公司的船舶閑置率(lv)并沒有(you)明(ming)顯上升。鑒于接下來還有(you)充滿挑戰的時(shi)期,公司加速了(le)多項(xiang)成(cheng)本和現(xian)金控(kong)制措施,來確保(bao)公司的財務表現(xian)。
馬士基(ji)在財報中(zhong)表示,2023年(nian)實施了嚴格的成(cheng)本(ben)控制措施,包括(kuo)將員工人數(shu)從(cong)2023年(nian)初的11萬(wan)人減少至目前約(yue)10.35萬(wan)人。
“鑒于海運市場(chang)前景(jing)不斷惡化,馬士基計劃進一步減員(yuan)3500人,其中(zhong)2500名(ming)員(yuan)工將在年底前受到(dao)影響,其余延續(xu)到(dao)2024年。該措施(shi)會把公(gong)司(si)整體人數減少(shao)至10萬(wan)人以下。因此,預計重(zhong)組費用總額將從2月份宣布的(de)1.5億(yi)美(mei)元(yuan)升至3.5億(yi)美(mei)元(yuan)。”馬士基稱。
馬(ma)士基表示,人員調(diao)整(zheng)是對全年成(cheng)本控(kong)制的(de)補充,其累積效(xiao)應(ying)可以使(shi)馬(ma)士基2024年的(de)銷(xiao)售、日常(chang)和管理費(fei)用成(cheng)本減(jian)少6億美元。
對于今年的業績,馬士基表示,維持2023年全年業績預期,但目前預計業績將接近此前公布的下限。數據顯示,馬士基預期全年實際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 (EBITDA)為95-110億美元、實際息稅前利潤(EBIT) 為35-50億美元。
受此影響,11月3日晚間,馬(ma)士基歐股股價(jia)(jia)一度暴跌(die)超(chao)(chao)18%,截至(zhi)收盤,跌(die)幅仍超(chao)(chao)16%,股價(jia)(jia)創(chuang)下三(san)年來的最低點。其(qi)他航(hang)運企業(ye)股價(jia)(jia)也(ye)集體大跌(die),其(qi)中赫(he)伯羅特大跌(die)10%,DSV跌(die)超(chao)(chao)2%。
海運行業商業環境劇(ju)變
疫情期間,集裝箱運(yun)輸迎來了一次大繁榮,在(zai)三年內賺的(de)錢比前六十(shi)年還要多,而如今該行業(ye)商(shang)業(ye)環境發生了根本性(xing)變(bian)化。
對航(hang)運(yun)公司而言(yan),收(shou)入和成本(ben)幾乎決定了盈收(shou)水(shui)平,而收(shou)入的核心就是單(dan)箱價格以及(ji)裝載率。在過去兩年(nian),海運(yun)行(xing)業的運(yun)費(fei)(fei)一度沖頂,加上運(yun)力受阻等原因,船舶的裝載率也(ye)保持在高位。但隨(sui)著(zhu)2022年(nian)運(yun)費(fei)(fei)逐漸下(xia)滑,行(xing)業景氣度急(ji)轉(zhuan)直下(xia)。
一(yi)方(fang)面(mian)收(shou)入下降,另一(yi)方(fang)面(mian)成本(ben)也在上(shang)漲。目前(qian)燃油價(jia)格、船員薪(xin)資、管(guan)理成本(ben)等(deng)整體看(kan)漲,船公司的業(ye)績壓力(li)在不(bu)斷增大。
實際上,早在去年,馬士基就已經做好了過“苦日子”的心理準備,在今年2月發布2022年財報的時候,馬士基(ji)就認為(wei),預計(ji)2023年(nian)全(quan)球GDP增長將放緩,全(quan)球海運集裝箱市場(chang)增長將在-2.5%至0.5%之間,該公司(si)的(de)業(ye)務也將與市場(chang)同(tong)步。彼時,馬士基(ji)預計(ji)2023年(nian)全(quan)年(nian)息稅前利潤(run)(EBIT)為(wei)20-50億美元,比2022年(nian)的(de)309億美元降低了(le)83.8%-93.5%,業(ye)內稱(cheng)之為(wei)“腳踝斬”。
據界面新聞,全球第(di)(di)四大航運(yun)公司(si)中遠(yuan)海控第(di)(di)三季度也面臨(lin)同樣糟糕的(de)市(shi)場行情。報告期內,中遠(yuan)海控營收(shou)為427.14億(yi)(yi)元(yuan)人(ren)民幣(bi),同比(bi)(bi)下(xia)降59.61%,歸屬于上市(shi)公司(si)股東的(de)凈(jing)利(li)潤(run)為55.1億(yi)(yi)元(yuan)人(ren)民幣(bi),同比(bi)(bi)下(xia)降83.07%
全球(qiu)第六大(da)航運公司(si)ONE上季(ji)度的業績也出現了大(da)幅下(xia)滑的情況。2023財(cai)年(nian)第二季(ji)度(2023年(nian)7-9月),其營收同(tong)比(bi)下(xia)降(jiang)62%至35.49億美(mei)元,息稅折舊及(ji)攤(tan)銷前利潤同(tong)比(bi)下(xia)降(jiang)92%至4.96億美(mei)元。此(ci)外,其息稅前利潤同(tong)比(bi)下(xia)降(jiang)99%,稅后(hou)利潤同(tong)比(bi)下(xia)降(jiang)97%。
據證券時報,作(zuo)為全(quan)球最大(da)的(de)集裝箱運(yun)輸公司之一,馬士基(ji)為沃爾瑪、耐(nai)克和(he)聯合利(li)華等大(da)多數零(ling)售商和(he)消費品(pin)公司運(yun)輸貨(huo)物,通常被(bei)視(shi)為全(quan)球貿易的(de)領頭羊,也被(bei)稱為“全(quan)球貿易晴雨表(biao)”。
馬士基的最新動作,無疑向(xiang)市(shi)(shi)場(chang)傳遞了(le)重大(da)信號。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全(quan)球航運(yun)市(shi)(shi)場(chang)供需嚴(yan)重失衡,全(quan)球經濟依舊(jiu)受高通膨、高利(li)率、地緣沖突的影響,加上(shang)去庫存化進(jin)程緩慢,航運(yun)市(shi)(shi)場(chang)仍將面臨(lin)較大(da)挑(tiao)戰。
編輯|孫志成?易啟江
校對|程鵬
封面圖(tu)自(zi)視覺中(zhong)國-圖(tu)文(wen)無關
每日經(jing)濟新聞綜合自證券時報、界(jie)面新聞、央視(shi)新聞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經(jing)濟新聞》報社(she)授權,嚴禁(jin)轉(zhuan)載(zai)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zai)本站,可(ke)聯系(xi)我們要求撤下(xia)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zhu)每(mei)日經濟(ji)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