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06 23:07:06
◎11月(yue)6日,財(cai)政部(bu)發布《關于地方政府隱(yin)性債務問責典型(xing)案(an)例的(de)通報(bao)》,通報(bao)了(le)2022年以(yi)來查處的(de)8起隱(yin)性債務問責典型(xing)案(an)例,涉及新增隱(yin)性債務近460億元(yuan)。
◎專家在接受記者(zhe)采(cai)訪時(shi)表(biao)示(shi),要及(ji)時(shi)查處(chu)部分地方(fang)違(wei)規舉債的(de)(de)行(xing)為,“開(kai)前門 堵后(hou)門”,健全地方(fang)政府債務管理機(ji)制;另(ling)一方(fang)面,地方(fang)舉債融資要與我國經濟高質量(liang)發展(zhan)相適(shi)應,而高質量(liang)發展(zhan)的(de)(de)含(han)義就包括防(fang)范各種系統性的(de)(de)風險(xian)。
每(mei)經(jing)(jing)記(ji)者|李彪 每(mei)經(jing)(jing)實習記(ji)者|石雨(yu)昕 每(mei)經(jing)(jing)編輯|陳旭
為堅決遏制新增隱性債務,進一步嚴肅財經紀律,發揮警示教育作用,11月6日,財政(zheng)部發布《關于地方政府(fu)隱性債務問責典型(xing)案例(li)的通報(bao)》(以下簡稱《通報》),通報了2022年以來查處的8起隱性債(zhai)務問責典型案例,涉(she)及新增隱性債(zhai)務近460億元。
本次通報的主要涉及部分地方政府和銀行分行違法違規新增地方隱性債務的情況。例如,湖北省部分地區要求省屬國有企業墊資建設新增隱性債務、中國農業(ye)發展銀行陜(shan)西省分(fen)行違法違規向地方政府及其部門提供(gong)融資及相關服務新增隱性債(zhai)務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地方政府要求國有企業墊資建設新增隱性債務的現象屢禁不止。6月26日,審計署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關于2022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中也提到,在審計的54個地區中有49個地區通過承諾兜底回購、國有企業墊資建設等方式,違規新增隱性債務415.16億元。
《通報》提到,2008年以來,湖北(bei)省部分地區包括隨州市等地方政府與省屬國有企業簽訂協議,由企業墊資承擔一級土地整理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等城市綜合開發業務,地方政府以土地收益償付企業開發成本及適當收益。2018年8月至2021年6月末,形成新增隱性債務214.8億元。
《通報》提到,廣西壯族自(zi)治區(qu)柳州市要求國有企業墊資建設應由財政預算安排的項目新增隱性債務。2016年2月起,廣西柳州市城投和城建等多家公司依據市委常委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決議,墊資承擔應由財政預算安排的土地一級整理開發、代行土地收儲等業務。2018年至2021年6月末,形成新增隱性債務176.95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9年7月1日起施行的《政府投資條例》第二十(shi)二條明確規定,政府投資(zi)項目所需資(zi)金(jin)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確保落實到(dao)位。政府投資(zi)項目不得(de)由施(shi)工單位墊資(zi)建設。
中央財(cai)經大學中財(cai)-安融(rong)(rong)地(di)方財(cai)政(zheng)投(tou)融(rong)(rong)資研(yan)究所執行(xing)所長溫來成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采訪時表示,2015年以后,為了規范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國務院下發了多份相關文件。這次通報的案件中,部分地方政府通過國企墊資新增隱型債務的行為就直接違反了上述《政府投(tou)資(zi)條例》的有關規定。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10月30日至31日在(zai)北京舉(ju)行(xing),會(hui)議強調要建(jian)(jian)立防范化(hua)解(jie)地方債(zhai)務風險長效機制,建(jian)(jian)立同高(gao)質量發展相適應的政(zheng)府債(zhai)務管(guan)理機制,優化(hua)中央和(he)地方政(zheng)府債(zhai)務結構。
如何消除隱性債務形成的土壤?對此,對外經(jing)濟貿易大學教務處處長、國際經(jing)濟貿易學院教授(shou)毛捷(jie)接受(shou)《每(mei)日經濟新(xin)聞(wen)》記者微信采訪時表示,要進一步優化中(zhong)央(yang)和(he)地(di)(di)方(fang)(fang)的事(shi)權和(he)支出責(ze)任劃分,做到應該由(you)中(zhong)央(yang)承(cheng)擔(dan)(dan)的通過發行國(guo)債、中(zhong)央(yang)轉移支付等方(fang)(fang)式由(you)中(zhong)央(yang)來(lai)承(cheng)擔(dan)(dan);應該由(you)地(di)(di)方(fang)(fang)承(cheng)擔(dan)(dan)的由(you)地(di)(di)方(fang)(fang)來(lai)解決,主要依靠地(di)(di)方(fang)(fang)稅(shui)收、土地(di)(di)出讓等地(di)(di)方(fang)(fang)財政收入來(lai)源。這樣可以促進地(di)(di)方(fang)(fang)合(he)理舉債,建(jian)立化解地(di)(di)方(fang)(fang)債務風(feng)險長效機制。
溫來成表示,通(tong)過政(zheng)府(fu)債(zhai)券的方(fang)式籌集部分資金(jin)加快國家經(jing)濟(ji)(ji)的發(fa)展(zhan)是一項長期(qi)任務(wu)。一方(fang)面(mian),要(yao)及時查處(chu)違規舉(ju)(ju)債(zhai)的行為,“開前門 堵后(hou)門”,健全地(di)(di)方(fang)政(zheng)府(fu)債(zhai)務(wu)管理機制;另一方(fang)面(mian),地(di)(di)方(fang)舉(ju)(ju)債(zhai)融資要(yao)與我國經(jing)濟(ji)(ji)高(gao)質(zhi)量(liang)(liang)發(fa)展(zhan)相適應(ying)。高(gao)質(zhi)量(liang)(liang)發(fa)展(zhan)的含義(yi)包括防(fang)范(fan)各(ge)種系統(tong)性(xing)(xing)的風(feng)(feng)險(xian),而地(di)(di)方(fang)債(zhai)就(jiu)容易形(xing)成系統(tong)性(xing)(xing)和(he)區域性(xing)(xing)的財(cai)政(zheng)金(jin)融風(feng)(feng)險(xian),因(yin)此,需(xu)要(yao)對這(zhe)些風(feng)(feng)險(xian)進行有(you)效(xiao)管控,規范(fan)地(di)(di)方(fang)舉(ju)(ju)債(zhai)行為。
除(chu)了(le)(le)部分(fen)地方(fang)政府違法違規新增地方(fang)隱(yin)性(xing)債(zhai)務以外(wai),此次《通(tong)報(bao)》也提(ti)到了(le)(le)部分(fen)地方(fang)政府化債(zhai)不實的情況。
例如,2021年1月至6月,江西省景德鎮市國資運營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短期融資券募集資金、債務融資工具定向募集資金、棚改貸款歸墊資金以及自有資金12.05億元,償還到期隱性債務并作為化債處理,造成化債不實12.05億元。
此外,《通報》中還提到部(bu)分金(jin)融(rong)企(qi)業向地方政府及其部(bu)門違法違規(gui)提供融(rong)資(zi)的情(qing)況。
例如,2020年起,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陜西省分行多次違法違規向鄠邑區、閻良(liang)區、周至縣(xian)等區縣(xian)地方政府(fu)及其部門提供融資及相關服務,上述貸款均用于西安市河湖水系保護治理項目支出,截至2021年6月末,貸款余額形成新增隱性債務12.76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8年財(cai)政部(bu)發布的《關于(yu)規(gui)范金(jin)融企業對地(di)方政府和國(guo)有(you)企業投融資行為有(you)關問題的通知》明(ming)確,國(guo)有(you)金融企業(ye),除(chu)購(gou)買地(di)(di)方政(zheng)府債券外,不(bu)得(de)直(zhi)接或通過地(di)(di)方國(guo)有(you)企事業(ye)單位等間(jian)接渠道為地(di)(di)方政(zheng)府及(ji)其部門提供(gong)任何形(xing)式的融資(zi),不(bu)得(de)違規新增地(di)(di)方政(zheng)府融資(zi)平臺公司貸款(kuan)。
溫(wen)來(lai)成表示(shi),從(cong)法(fa)治(zhi)(zhi)建設層(ceng)面來(lai)看,近年(nian)來(lai),審(shen)(shen)(shen)計部門在對地方政(zheng)府債務進(jin)行(xing)審(shen)(shen)(shen)計時(shi),發現不少問題并要求相關(guan)地方政(zheng)府進(jin)行(xing)整改,同時(shi)將涉及違法(fa)的(de)案件移交給司法(fa)機(ji)關(guan)查處,取得了良好效果。根據本次《通(tong)報》,相關(guan)金融(rong)機(ji)構違規(gui)為地方政(zheng)府融(rong)資的(de)行(xing)為也受到(dao)了相應(ying)處罰。因此(ci),在治(zhi)(zhi)理地方政(zheng)府債務過程中,應(ying)加強跨(kua)部門協調(diao),包括財政(zheng)和(he)審(shen)(shen)(shen)計、財政(zheng)和(he)金融(rong)機(ji)構之間的(de)協調(diao)。
“雖然法律層(ceng)面(mian)已有規(gui)定,但(dan)是(shi)現實中仍然存在地(di)方融(rong)資(zi)平(ping)臺通(tong)過各(ge)(ge)種(zhong)方式(shi)在幫地(di)方政(zheng)(zheng)府(fu)融(rong)資(zi)的情(qing)況。”毛捷表(biao)示,要從根源上規(gui)范融(rong)資(zi)平(ping)臺的管理,最核(he)心的是(shi)要加(jia)強對(dui)融(rong)資(zi)平(ping)臺的監(jian)管力度,防止其通(tong)過各(ge)(ge)種(zhong)方式(shi)為地(di)方政(zheng)(zheng)府(fu)融(rong)資(zi)。此外(wai),還(huan)需要加(jia)強對(dui)專項債的監(jian)管力度,防止出現被用(yong)于償還(huan)融(rong)資(zi)平(ping)臺債務(wu)等(deng)情(qing)況。
封面圖(tu)片(pian)來(lai)源:每經資料圖(tu)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ri)經濟新聞(wen)》報社授權,嚴(yan)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du)者熱線(xian):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nin)不(bu)希(xi)望作(zuo)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yao)求撤(che)下您(nin)的(de)作(zuo)品。
歡迎關(guan)注每(mei)日經濟新(xin)聞(wen)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