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xin)聞 2023-11-18 22:35:25
每(mei)經編輯|張(zhang)錦河(he)
據(ju)央視新聞,當地時間11月18日,據(ju)美國全國廣播(bo)公(gong)司(NBC)報道,美國太空探索技術(shu)公(gong)司在(zai)得(de)克薩(sa)斯州于美東時間上午8時左右進行(xing)(xing)了(le)第二(er)次“星艦(jian)”火箭系統的測試飛行(xing)(xing)。
在試飛直播中,火箭成功升空,并在兩級分離后出現了“快速計劃外拆卸”,即超重型助推器爆炸,但似乎并未影響到已經分離的“星艦”。在火箭發射后15分鐘左右,任務控制中心與“星艦”失去聯系。據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星艦”似乎已經爆炸,目前尚不清楚問題所在。
據悉,“星艦(jian)”配備了“自動(dong)飛行(xing)終止系(xi)統(tong)”,該(gai)系(xi)統(tong)會在航天器出現問題時啟動(dong)并(bing)自毀。
北京時間11月18日晚9時3分,當地時間早7時3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公司)于德克薩斯州博卡奇卡進行第二次“星艦”(Starship)重型運載火箭的無人飛行測試,火箭已經發射升空,33臺發動機均正確啟動。然而,在一級火箭達到工作時序后,二級火箭發生故障,火箭失去聯系。
澎湃新聞報道,火箭級間分離后,“超重”助推器爆炸,SpaceX原本希望引導它在海洋中可控濺落。但“星艦”飛船仍在移動,以更快的速度飛向太空。發射約9分鐘后,在場者歡呼。直播視頻中,馬斯克微微點了點頭。但據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報道,幾分鐘后,任務控制中心似乎與“星艦”飛船失去聯系,歡呼聲逐漸平息。
據界面新聞,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SpaceX“星艦”超重型運載火箭第二次試飛比今年4月嘗試時走得更遠,但不幸的是,依然沒有完成所有預定計劃,最終還是再次爆炸。報道稱,在“星艦”發射幾分鐘后,SpaceX證實與“星艦”失聯,其自毀系統已被迫觸發。
此前,由于需要(yao)更換格柵(zha)翅片(pian)執行器,SpaceX原定(ding)于11月17日(ri)21時發(fa)射的(de)星艦被(bei)推遲(chi)至(zhi)今日(ri)21時發(fa)射。今年4月,星艦升空后(hou)不久就遇(yu)到問題,SpaceX下達自毀指令,之后(hou),SpaceX對星艦進行了1000多(duo)次修(xiu)改(gai)。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jing)是“星艦”飛船第2次發(fa)射。今年4月20日,“星艦”發(fa)射升空(kong),3分鐘(zhong)后在高(gao)空(kong)發(fa)生爆炸。
當地時(shi)間18日,美國太空探索技(ji)術公司(SpaceX公司)的(de)“星(xing)艦(jian)”超重(zhong)型火箭發射升空。
(圖片來源:SpaceX公司網站直播畫面截圖)
上觀新聞報(bao)道,高達(da)120米的“星艦”被認為是迄今為止最強大的太空運載系統。
“超(chao)重型火(huo)箭(jian)”可產生逾7500噸的推力,幾乎是其他運載火(huo)箭(jian)的兩(liang)倍,比如美(mei)國國家航空(kong)航天局(nasa)研制的“太(tai)空(kong)發射系統”。
值得一提的(de)是,“超重(zhong)型火箭(jian)”以甲烷為主(zhu)要燃料(liao),而(er)不是傳統使用的(de)重(zhong)量(liang)(liang)輕、效率高的(de)氫。甲烷的(de)優勢(shi)在于成本更低,更易處理,而(er)且火星大(da)氣中存(cun)在微量(liang)(liang)甲烷,便(bian)于未來“星艦”執行火星任務。
飛船(chuan)的(de)多(duo)功能屬性(xing)也(ye)使其不同于以(yi)往(wang)任(ren)何(he)太(tai)空飛行(xing)器。它(ta)可以(yi)承擔(dan)載人飛船(chuan)、載人著陸器、推進劑加油機和衛星分配器等多(duo)重角(jiao)色。
更引人注目的是,“星艦(jian)”的有效載荷(he)能力堪(kan)稱史上之最。
一直以(yi)來,上世紀六七十(shi)年代用于“阿波羅”登月計劃的美國(guo)“土(tu)星五號”火箭享(xiang)有(you)(you)“人類(lei)最大(da)運載(zai)火箭”的美譽。它高約(yue)111米,可將(jiang)約(yue)130噸有(you)(you)效(xiao)(xiao)載(zai)荷(he)帶(dai)入地球軌(gui)道,將(jiang)約(yue)50噸有(you)(you)效(xiao)(xiao)載(zai)荷(he)送往月球。
當前,nasa執行(xing)“阿耳忒(te)彌(mi)斯2號”載(zai)人繞月飛行(xing)任務的(de)新一代重型火箭“太空發射系統”,可向近地軌道發射約95噸有效(xiao)載(zai)荷(he),并將27噸以上(shang)的(de)載(zai)荷(he)送入月球軌道。
相比之下,“星艦”的近地軌(gui)道運(yun)載能(neng)力可達(da)150至250噸。
spacex目前(qian)最強大(da)的“獵鷹重(zhong)型”運載火箭也只能將(jiang)64噸的載荷(he)送入(ru)近地軌道。
而“星艦”還(huan)能將超過100噸的有(you)效載荷送上(shang)月球(qiu),同時還(huan)可以搭載多達100名(ming)乘客。
馬(ma)斯克(ke)曾(ceng)表示,與專門用于載人登月(yue)的(de)“土(tu)星(xing)(xing)五號”和(he)“太(tai)空(kong)發射系統(tong)”不同,“星(xing)(xing)艦”憑(ping)借強大的(de)運載能(neng)力和(he)多用化設(she)計(ji),可執行“星(xing)(xing)鏈”衛星(xing)(xing)發射、向月(yue)球和(he)火星(xing)(xing)運送航天員和(he)設(she)備,以及更富科幻色彩的(de)外星(xing)(xing)移民(min)和(he)太(tai)空(kong)礦業開發。
不僅(jin)性能更(geng)強、功(gong)用更(geng)多(duo),“星艦”的性價比似乎也更(geng)高。
根(gen)據(ju)spacex的設想,“星艦”是一種完全可重復使用的運(yun)載系統,可以大大降低(di)其發(fa)射成本。
馬斯克曾宣稱,“星艦”的發射成本相當低,首次發射成本約30億美元。一旦相關(guan)試驗取得成(cheng)功,將啟動規模化生產,以(yi)每(mei)年建造100艘(sou)的(de)(de)速度,打(da)造1000艘(sou)“星(xing)(xing)艦”組成(cheng)的(de)(de)太(tai)空艦隊,將10萬(wan)人和相關(guan)物資(zi)運送到(dao)火(huo)星(xing)(xing),實現從21世紀20年代后期開始移(yi)民(min)火(huo)星(xing)(xing)的(de)(de)夢想。
如果試射(she)成功,外界認為,這將是一(yi)個重要里程碑(bei),標志(zhi)著馬(ma)斯克的人(ren)類(lei)移民(min)火星計劃(hua)邁出關鍵一(yi)步(bu)。
馬(ma)斯克曾(ceng)說(shuo),“星艦”可以將“進入太(tai)空的(de)成(cheng)本降(jiang)低幾個數量級”,讓(rang)人們能夠前往火星,并最終(zhong)讓(rang)人類成(cheng)為多星球物種。
圖片來源:視覺中(zhong)國(guo)-VCG111158487382
美國航天產(chan)業(ye)研(yan)究(jiu)、投資與戰略咨詢公司quilty analytics研(yan)究(jiu)主管卡萊布·亨利(caleb henry)表示:“‘星艦’是第(di)一個真正能夠實(shi)現馬斯克讓(rang)人(ren)類成(cheng)為多星球物種愿景的運載工具。”
“星(xing)艦”尚未起航(hang),已(yi)有客戶“下單(dan)”。日本億萬富翁前澤友作、美國(guo)億萬富翁賈里德(de)·艾薩克曼(man)等已(yi)經預(yu)訂(ding)了“星(xing)艦”的“船票”。前者(zhe)預(yu)訂(ding)了“星(xing)艦”的繞月(yue)旅行,后者(zhe)計(ji)劃與他人一同執行“星(xing)艦”首次飛行任務(wu)。
在實施“登(deng)(deng)火”計劃之前,“星(xing)艦”將首先用于發(fa)射(she)衛(wei)星(xing),并(bing)執(zhi)行載人登(deng)(deng)月任務。
美(mei)國媒體稱,短(duan)期(qi)內(nei),“星艦”需要定期(qi)發射,以便將下一代提供互聯網服務的“星鏈”衛星送入軌道。
與此同時,nasa已選(xuan)擇“星艦”作為(wei)運載工具,實(shi)現(xian)美國“阿耳(er)忒彌斯3號”載人(ren)登月計(ji)劃。“星艦”最早可在2025年底將美國航(hang)天員送(song)上月球。
《華盛頓郵(you)報(bao)》稱(cheng),“星艦”如果發射成功(gong),不僅能重(zhong)塑太(tai)空探索,還可以推(tui)進科(ke)學研究。由于其有(you)效載(zai)荷能力強大,天文學家和天體物理學家開始(shi)重(zhong)新思考可以將何種望遠鏡和儀(yi)器送入太(tai)空,這將“從質上(shang)改(gai)變(bian)天體物理學任務的構建方式”。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澎湃新聞、上觀新聞、中國新聞網、界(jie)面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mei)日經濟(ji)新(xin)聞》報(bao)社授權(quan),嚴禁轉(zhuan)載或鏡像,違者必(bi)究。
讀者熱線(xian):4008890008
特(te)別(bie)提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chou)。如(ru)您不希望作(zuo)品出現(xian)在本站,可聯系(xi)我們要求撤下(xia)您的作(zuo)品。
歡迎關注(zhu)每(mei)日(ri)經(jing)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