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ri)經濟新聞 2023-12-21 17:24:52
每經(jing)(jing)記者(zhe)|董天意(yi) 每經(jing)(jing)編輯|裴健(jian)如
據央視新聞消息,日本《朝日新聞》當地時間12月20日報道稱,針對大發汽車株式會社(Daihatsu Motor Co.)此前被曝光部分車型在碰撞測試中違反法規規定的測試程序和方法,進行數據造假一事,經第三方委員會調查,大發汽車目前生產的車型多數存在相同問題。該公司將全面停止所有車型的出貨。日本國土交通省同日宣布,將于12月21日(ri)對(dui)該公(gong)司實施檢查(cha)。
公開資料顯示,大發汽車于1907年創立,專注于小型車制造,為豐田汽車子公司,在豐田汽車全球銷量中所占比重約為4%。2022財年,大發汽車全球產量約170余萬輛,其中約一半是在日本本土生產。該公司在日本小型車市場占有約30%的(de)份額,與鈴木汽車同為該細分市場的(de)頭部(bu)企業(ye)。
據中新經緯12月21日報道,日本共同社報道稱,調查大發汽車質量違規問題的第三方委員會在12月20日發布了報告,質量違規對象幾乎擴大至全部車型,包括豐田汽車等其他公司品牌車輛在內,存在違規的車型有64款。
日本共同社上述報道還稱,第三方委員會方面表示,他們新發現了文件虛假記載等174項違規,對象車型也包括以貼牌生產(OEM)方式向馬自達、斯巴魯供應的汽車。因違規問題停止國內出貨的車型分別為大發汽車Tanto等全部11個車型,以及豐田的RAIZE等8款車型、斯巴魯的6款車(che)(che)型(xing)、馬(ma)自達的(de)兩款車(che)(che)型(xing)等(deng)。此外(wai),上述違規問題(ti)也涉及已停產車(che)(che)型(xing)。
今年早些時候,大發公司還曾被曝出涉及汽車車門飾板、汽車側面撞擊安全性測試的違規操作。在今年5月,大發汽車曾發布公告稱,旗下四款車型為應對側面碰撞測試,其車輛前座門內襯(Door Trim)被“不正(zheng)當(dang)地修改”,以最大限度的(de)降(jiang)低測試風險,如此可以避免當(dang)側面的(de)安全氣囊(nang)在事故中展開時,車門(men)內部可能會有鋒利的(de)邊緣(yuan)對(dui)乘客(ke)造成傷害。
據新華社12月21日報道,針對上述違規行為,日本大發工業公司于12月20日在其官網發布消息表示,造成違規操作的原因包括“工作時間表過于緊張和僵化,造成極大壓力”“現場過度擔責,管理層缺少參與”“管理層只注重短期發展,對違規問題視而不見”等。為確保此(ci)類問題(ti)不再發生(sheng),大(da)發公司(si)將(jiang)重新(xin)審視認證申請工(gong)作(zuo),對(dui)企(qi)業文化(hua)進行根本(ben)性改革,將(jiang)合規意(yi)識放在首(shou)位。
事實上,這并非豐田汽車旗下子公司首次出現數據造假等問題。2022年8月,日野汽車(即日野自動車株式會社)官方公布了由外部律師等組成的特別調查委員會對其今年3月4日(ri)曝出(chu)的(de)引擎(qing)尾氣排(pai)放,以及油(you)耗數據造假丑聞的(de)調查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日野汽車的不正當行為大概可分為三個方面,包括引擎尾氣排放相關違規、油耗數據相關違規,以及在2016年日本國土交通省調查尾氣排放和油耗數據時,日野汽車提交了虛假報告。其中,日野汽車在尾氣排放方面的相關違規至少始于2003年左右,這一時間節點比日野汽車此前公布的2016年要早得多,距今已近20年。
據央視財經報道,在日野汽車造假丑聞曝光后,日本國土交通省撤銷了相關車輛的生產許可,這一措施在日本國內還是首次。同時,日野汽車對超4.6萬輛車(che)(che)輛進行了召回。日野汽車(che)(che)方面對此表示,為(wei)防止類似事件(jian)再(zai)發(fa)生,公司將(jiang)以(yi)商用(yong)車(che)(che)制造商為(wei)原點,舉全公司之(zhi)力(li)改革,對客戶(hu)以(yi)及各利益相關方深表歉意。
值得一提的是,旗下子公司被曝出質量違規、數據造假的同時,豐田汽車于當地時間12月20日宣布,因安全氣囊存在潛在質量問題,該公司在加拿大和美國銷售的約100萬輛汽車需要召回。
據央視新聞12月21日報道,豐田汽車公司表示,此次召回涉及一系列車型年份為2020年至2022年的豐田(tian)和雷克薩斯汽車。這些(xie)車輛前排乘(cheng)客(ke)座椅(yi)的傳感器可(ke)能因制造問(wen)題短路(lu),導致安全氣囊系統無法確定乘(cheng)員的正確體(ti)重,在碰(peng)撞(zhuang)中存在無法打開的風險(xian)。
據界面新聞12月21日消息,愛信精機發言人Miho Isogai證實,引發豐田在(zai)美召(zhao)回(hui)的安全氣(qi)囊傳感器(qi)是(shi)由愛信(xin)生產(chan),由于召(zhao)回(hui)規模較大,可能(neng)會對公司盈利(li)產(chan)生影(ying)(ying)響,因此決定披(pi)露。早些時(shi)候,愛信(xin)在(zai)一份聲明中稱(cheng),目前難以(yi)合理估計召(zhao)回(hui)事件對其業績的影(ying)(ying)響。
而在今年11月,豐田汽車已先后兩次宣布召回計劃。據界面新聞11月2日消息,豐田汽車11月1日表示,將在美國召回185萬輛RAV4運動型多功能車,原因是替換電池安裝不當可能導致起火,召回范圍涉及2013年至2018年款汽車;11月22日,豐田汽車公司向日本國土交通省報備稱,因腳踏式手剎等存在缺陷,將召回約58萬輛汽車。
或受上述事件綜合影響,12月21日早盤,豐田汽車股價一度下跌5.6%,創下該股自2022年5月以來在日本股市的最大單日跌幅;在美股市場,豐田汽車(TM.US)12月20日跌幅達2.18%,且盤后持續下跌。截至《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稿,豐田汽車在日本股市的股價報2543.5日元/股,跌幅為3.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ji)新聞》報社(she)授(shou)權,嚴禁轉載或鏡(jing)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bie)提(ti)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qu)稿酬。如您(nin)(nin)不(bu)希望作品(pin)出現在本(ben)站,可聯系我們要求(qiu)撤下您(nin)(nin)的作品(pin)。
歡迎關注每日經(jing)濟新(xin)聞(wen)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