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ri)經濟新聞 2024-01-27 15:55:03
每經編輯|杜宇
據央視中文國際官方微信號2024年1月27日消息,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024年1月27日發文稱,英國《每日電訊報》援引五角大樓的文件報道稱,時隔15年,美國首次計劃重新在英國部署核武器,原因是“來自俄羅斯的威脅與日俱增”。
圖片(pian)來(lai)源(yuan):央視中文國際
據報道,《每日電訊報》的文章指出,美國計劃在英國薩福克郡的拉肯希斯空軍基地部署核彈頭,其威力是投擲在廣島的核彈的三倍。
圖片來源:央視中(zhong)文(wen)國際
俄衛星通訊社(she)稱,此前,俄羅(luo)斯外長拉夫(fu)羅(luo)夫(fu)表示,俄美核安全對話無法開展,是因為(wei)俄羅(luo)斯正在遭(zao)遇(yu)一場(chang)混合戰爭,在此情況下,不僅不具備與美國(guo)達成(cheng)關于戰略穩定的(de)新(xin)協議的(de)條(tiao)件(jian),總體上也不具備開展任(ren)何相關對話的(de)條(tiao)件(jian)。
圖片來源:央視中文國際
實際上,有關美國可能重(zhong)新在(zai)英國部署核武器的(de)消(xiao)息,英國《衛報(bao)》早在(zai)2023年8月就(jiu)曾率先(xian)爆(bao)料。該報(bao)道(dao)指出,美國國會批(pi)準向美國空軍提供5000萬美元資金,在(zai)英國拉肯希思空軍基地為執行“潛(qian)在(zai)安全任(ren)務”的(de)人員建造宿舍。
《衛報(bao)》當時援引美國(guo)(guo)分析(xi)人(ren)士(shi)觀點稱,“潛在(zai)安(an)全任務”一詞通常(chang)被美國(guo)(guo)國(guo)(guo)防部(bu)用于指代核武器(qi)運(yun)用,這一跡象表明(ming),美國(guo)(guo)或正(zheng)在(zai)為向英(ying)國(guo)(guo)重新部(bu)署核武器(qi)做準備。此(ci)外,在(zai)美國(guo)(guo)2023年度國(guo)(guo)防預算中(zhong),英(ying)國(guo)(guo)就被列為正(zheng)在(zai)進行“特(te)殊武器(qi)”儲存地點基礎設(she)施(shi)建設(she)的國(guo)(guo)家之一。
圖片(pian)來源:央視中文(wen)國(guo)際
針對《衛報》的報道,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當時指出,任何將美國核武器重新部署回英國的行動,都將被俄羅斯視為對地區安全局勢的破壞,俄方將為保障自身安全采取反制措施。
據央視新聞2024年1月12日消息,當地時間2024年1月11日,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稱,威脅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可以成為俄使用核武器的理由。
梅德韋(wei)杰夫當天通過社交媒體(ti)說,烏(wu)克蘭有人(ren)認為,打(da)擊俄羅(luo)斯的最佳方法是用(yong)西方國家移交的遠程導彈摧毀俄境(jing)內的發射裝置(zhi)。這有可能觸犯俄羅(luo)斯核威懾國家基(ji)本政策第19條相關規定(ding)。他稱,烏(wu)克蘭一(yi)些人(ren)的上述企圖不是行使自衛權,而是俄羅(luo)斯對這樣的國家使用(yong)核武器(qi)的直(zhi)接(jie)而明顯的理由。
梅(mei)德韋杰夫 圖片來源(yuan):新華社(she)視頻(pin)截圖
據參考消息此(ci)前援引(yin)俄(e)羅(luo)(luo)斯《議會報》網(wang)站2023年12月(yue)28日報道,俄(e)羅(luo)(luo)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de)韋(wei)杰夫28日在社交平臺(tai)上(shang)發文(wen)稱,俄(e)羅(luo)(luo)斯在烏克蘭(lan)(lan)的特別(bie)軍(jun)事行動將繼續,目標仍是解除烏克蘭(lan)(lan)軍(jun)隊武裝,去除烏克蘭(lan)(lan)的納粹主義。
報道稱,梅德韋杰夫還表示,特別軍事行動另一個目標“顯然沒有公開,但卻是最重要和不可避免的”,即“推翻執政的班德拉政權”。
俄新社2022年6月2日曾報道,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在接受半島電視臺采訪時表示,沒有人希望發生核戰爭,但宣稱核戰爭不可能發生是錯誤的。
梅(mei)德韋(wei)杰夫(fu)說(shuo)(shuo):“如(ru)果有人(ren)說(shuo)(shuo)這永遠不可能(neng)發(fa)生,那他們肯定錯了(le)。況(kuang)且人(ren)類歷史上已經有人(ren)使用(yong)過(guo)核武器(qi)了(le)。”
他表示(shi),最重要的是,相關國家在做決策(ce)時“要冷靜分(fen)析,要考(kao)慮所有現實因(yin)素”。
梅德韋杰夫發(fa)出警告(gao)稱,根據俄(e)(e)羅斯的軍事學說,在遭(zao)受核打擊(ji)的情況下(xia),或者當國家關鍵基礎(chu)設施遭(zao)受攻擊(ji),再或者俄(e)(e)遭(zao)受常規武器(qi)打擊(ji),而(er)這種(zhong)打擊(ji)具有威脅俄(e)(e)國家生存的性質時,俄(e)(e)將以核打擊(ji)來(lai)予以報復。
他說:“誰都不(bu)應該忘記這(zhe)一點。當(dang)然,沒有人想要(yao)核(he)戰爭。這(zhe)是(shi)一條(tiao)死路,是(shi)人類的末(mo)日(ri)。我們(men)所有人都應當(dang)竭盡全(quan)力,確(que)保核(he)崩潰(kui)永遠(yuan)不(bu)會(hui)在地球上(shang)發生。”
另據央視新聞2023年12月26日消息,當地時間2023年12月25日,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表示,所有位于白俄羅斯境內的俄羅斯戰術核武器都在應有的位置上,狀態良好。
盧卡申科說,這些俄羅斯戰術核武器是2023年10月初運抵的,相關軍事人員也進行著相應的培訓。
盧卡申科(ke)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guo)-VCG111393321993 (圖文(wen)無關)
當地時間8月15日,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發布向第十一屆莫斯科國際安全會議與會者的致辭。盧卡申科在致辭中指出,白俄羅斯將一如既往地支持確保和平與安全,履行其先前的國際承諾,與其合作伙伴一道,在白俄羅斯和俄羅斯聯盟國家的框架內,盡一切努力加強合作,共同應對跨國挑戰和各種威脅。
盧卡申科表示,在白俄羅斯領土上部署戰術核武器是對東歐加速軍事化以及美國和北約日益增長的軍事活動做出的恰當回應。
同時,盧(lu)卡申科強調,部署戰術核武器(qi)與白(bai)俄(e)羅斯方面提出(chu)的(de)和平倡(chang)議(yi)并不(bu)矛盾,白(bai)俄(e)羅斯希望在平等的(de)基礎上重啟關于歐洲和全球安全的(de)對話(hua)。
據俄(e)(e)羅(luo)(luo)斯衛星(xing)網報道,俄(e)(e)羅(luo)(luo)斯副外長里亞(ya)布(bu)科夫當地時(shi)間(jian)7月21日對媒體表示,俄(e)(e)羅(luo)(luo)斯在白俄(e)(e)羅(luo)(luo)斯部署戰術核武器的(de)(de)工作正按照(zhao)此前俄(e)(e)羅(luo)(luo)斯總統普(pu)京提出(chu)的(de)(de)計劃表進行,在這個問題上沒(mei)有任何(he)改變。他同時(shi)強調,在現行框架下,俄(e)(e)羅(luo)(luo)斯并沒(mei)有把核武器的(de)(de)控制權(quan)轉交給任何(he)人。
2023年5月,俄羅斯與白俄羅斯簽署了在白俄羅斯部署俄羅斯戰術核武器的協議,不過俄方強調,部署在白俄羅斯的戰術核武器控制權仍然屬于俄羅斯。2023年6月,俄(e)羅(luo)斯(si)(si)總統普京在(zai)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表示,俄(e)羅(luo)斯(si)(si)已(yi)將首批(pi)核裝置運(yun)抵(di)白俄(e)羅(luo)斯(si)(si)境內,在(zai)白俄(e)羅(luo)斯(si)(si)部署(shu)戰術核武(wu)器(qi)的工(gong)作將在(zai)今年年底前全(quan)部完成。
俄(e)羅斯(si)總統普(pu)京2022年12月7日表(biao)示,當前世界發(fa)生(sheng)核(he)戰(zhan)爭的風險正在上升,俄(e)羅斯(si)不會主動使用核(he)武器(qi)(qi),但會將核(he)武器(qi)(qi)視作自衛的工具(ju)和用來反擊(ji)的武器(qi)(qi)。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普京2022年12月7日在(zai)公(gong)民社會與人權委(wei)員會的(de)會議上(shang)表示,核戰爭的(de)風險(xian)正在(zai)逐步上(shang)升,俄羅斯(si)(si)將核武(wu)器視為一種“自身防衛手(shou)段”和一種“天然威(wei)懾力量”,這一防衛手(shou)段的(de)戰略圍繞反擊而建(jian)立,即俄羅斯(si)(si)在(zai)自身遭受打擊時才會予以回擊。
普京指(zhi)出,核武(wu)器(qi)本身是一種威懾手段(duan),而不是用來(lai)挑(tiao)起(qi)沖突擴大化的,俄羅斯在其他(ta)國家(jia)的領土上并沒有部署(shu)核武(wu)器(qi),而反觀美(mei)國,則(ze)有大量(liang)核武(wu)器(qi)部署(shu)在歐(ou)洲。
普京表示,美國在歐洲部署了大量核武器,我們沒有把核武器給任何人,以后也不會。不過當然如果有需要,我們會盡一切手段保護我們的盟友。
每(mei)日經濟新(xin)聞(wen)綜合央視(shi)新(xin)聞(wen)、央視(shi)中文國際(ji)、參考消息
封面圖片來源::央(yang)視中文國際視頻截(jie)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經(jing)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ru)您(nin)不(bu)希望(wang)作品出現在(zai)本(ben)站,可聯系我(wo)們(men)要求撤下您(nin)的作品。
歡迎關(guan)注每日經濟(ji)新(xin)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