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mei)日(ri)經(jing)濟新聞 2024-03-13 19:51:42
每經編輯|段煉
日(ri)前,國務院印發《推動(dong)大(da)規模設備(bei)更新(xin)和消費(fei)品(pin)以(yi)舊換新(xin)行動(dong)方案》(以(yi)下簡稱《行動(dong)方案》)。《行動(dong)方案》以(yi)習近平新(xin)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zhu)義思想為(wei)指導(dao),深入貫徹黨(dang)的二(er)十大(da)精神(shen),貫徹落實(shi)中央(yang)經濟工作(zuo)會議和中央(yang)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部(bu)署,統(tong)籌(chou)擴大(da)內需和深化(hua)供給側(ce)結構性改革(ge),堅(jian)持(chi)(chi)市(shi)場為(wei)主(zhu)、政府(fu)引導(dao),鼓勵先進、淘汰落后,標準引領、有序(xu)提(ti)升,實(shi)施設備(bei)更新(xin)、消費(fei)品(pin)以(yi)舊換新(xin)、回收循(xun)環(huan)利用、標準提(ti)升四大(da)行動(dong),大(da)力促(cu)進先進設備(bei)生產(chan)應用,推動(dong)先進產(chan)能(neng)比(bi)重(zhong)持(chi)(chi)續提(ti)升,推動(dong)高質量(liang)耐(nai)用消費(fei)品(pin)更多進入居民(min)生活,暢通資源循(xun)環(huan)利用鏈條,大(da)幅(fu)提(ti)高國民(min)經濟循(xun)環(huan)質量(liang)和水平。
《行動方案(an)》提出(chu),到2027年(nian),工(gong)(gong)業(ye)(ye)、農業(ye)(ye)、建筑(zhu)、交(jiao)通、教育、文旅、醫(yi)療等領(ling)域(yu)設(she)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nian)增長25%以上(shang);重點行業(ye)(ye)主要(yao)用(yong)能(neng)設(she)備能(neng)效基本達到節能(neng)水(shui)平,環(huan)保績效達到A級(ji)水(shui)平的產(chan)能(neng)比(bi)例大幅(fu)提升,規模以上(shang)工(gong)(gong)業(ye)(ye)企業(ye)(ye)數(shu)字化研發設(she)計(ji)工(gong)(gong)具普及率、關鍵工(gong)(gong)序數(shu)控化率分別超(chao)過90%、75%;報廢汽車回收(shou)量較2023年(nian)增加約(yue)一倍,二(er)手車交(jiao)易量較2023年(nian)增長45%,廢舊家電回收(shou)量較2023年(nian)增長30%,再生材料在資源供給中的占比(bi)進一步提升。
《行(xing)(xing)(xing)動(dong)(dong)方(fang)案》明確了5方(fang)面20項重(zhong)(zhong)點任(ren)務。一是實施(shi)設備(bei)(bei)更(geng)新(xin)(xin)(xin)行(xing)(xing)(xing)動(dong)(dong)。推進重(zhong)(zhong)點行(xing)(xing)(xing)業設備(bei)(bei)更(geng)新(xin)(xin)(xin)改造(zao)(zao),加快(kuai)(kuai)建筑和市政(zheng)(zheng)基礎設施(shi)領(ling)域設備(bei)(bei)更(geng)新(xin)(xin)(xin),支(zhi)(zhi)持交通(tong)運(yun)輸設備(bei)(bei)和老舊(jiu)(jiu)(jiu)農(nong)業機械更(geng)新(xin)(xin)(xin),提(ti)升(sheng)教育文旅醫療設備(bei)(bei)水平。二是實施(shi)消費品(pin)(pin)以舊(jiu)(jiu)(jiu)換新(xin)(xin)(xin)行(xing)(xing)(xing)動(dong)(dong)。開展汽車、家電產(chan)品(pin)(pin)以舊(jiu)(jiu)(jiu)換新(xin)(xin)(xin),推動(dong)(dong)家裝(zhuang)消費品(pin)(pin)換新(xin)(xin)(xin)。三是實施(shi)回收(shou)循(xun)環利用行(xing)(xing)(xing)動(dong)(dong)。完善廢舊(jiu)(jiu)(jiu)產(chan)品(pin)(pin)設備(bei)(bei)回收(shou)網絡,支(zhi)(zhi)持二手商品(pin)(pin)流通(tong)交易(yi),有(you)序推進再制造(zao)(zao)和梯次利用,推動(dong)(dong)資(zi)源高水平再生(sheng)利用。四是實施(shi)標準(zhun)(zhun)提(ti)升(sheng)行(xing)(xing)(xing)動(dong)(dong)。加快(kuai)(kuai)完善能耗、排放、技(ji)術標準(zhun)(zhun),強(qiang)(qiang)(qiang)化(hua)產(chan)品(pin)(pin)技(ji)術標準(zhun)(zhun)提(ti)升(sheng),加強(qiang)(qiang)(qiang)資(zi)源循(xun)環利用標準(zhun)(zhun)供給,強(qiang)(qiang)(qiang)化(hua)重(zhong)(zhong)點領(ling)域國內國際(ji)標準(zhun)(zhun)銜(xian)接。五是強(qiang)(qiang)(qiang)化(hua)政(zheng)(zheng)策保障。加大財政(zheng)(zheng)政(zheng)(zheng)策支(zhi)(zhi)持力度,完善稅收(shou)支(zhi)(zhi)持政(zheng)(zheng)策,優化(hua)金融(rong)支(zhi)(zhi)持,加強(qiang)(qiang)(qiang)要(yao)素(su)保障,強(qiang)(qiang)(qiang)化(hua)創新(xin)(xin)(xin)支(zhi)(zhi)撐(cheng)。
《行動方案》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在黨中(zhong)央集(ji)中(zhong)統一領導下,完(wan)善工作機制(zhi),加強(qiang)統籌(chou)協調,做(zuo)好政策解讀,營造推動大規模設備(bei)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良好社(she)會氛圍(wei)。
《行動方案》全文如下:
推動大規模(mo)設(she)備(bei)更新(xin)和
消費品以舊換(huan)新(xin)行動方案
推動大規模設(she)備(bei)更(geng)新(xin)(xin)和(he)消費(fei)品以舊換新(xin)(xin)是加快構建(jian)新(xin)(xin)發展(zhan)格(ge)局、推動高質量(liang)發展(zhan)的重要舉措(cuo),將有力促進投(tou)資和(he)消費(fei),既(ji)利(li)當(dang)前、更(geng)利(li)長遠。為(wei)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ce)部署,現(xian)就推動新(xin)(xin)一輪大規模設(she)備(bei)更(geng)新(xin)(xin)和(he)消費(fei)品以舊換新(xin)(xin),制定如下(xia)行動方案(an)。
一、總體要求
推動大規模設(she)備更(geng)新(xin)(xin)和(he)消費(fei)(fei)品以舊換新(xin)(xin),要以習近平(ping)新(xin)(xin)時(shi)代中國特(te)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dao),深入(ru)貫徹黨(dang)的二(er)十(shi)大精神(shen),貫徹落實(shi)中央(yang)經濟工作會議(yi)和(he)中央(yang)財經委員會第四次(ci)會議(yi)部署,統(tong)籌擴(kuo)大內(nei)需和(he)深化(hua)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shi)施設(she)備更(geng)新(xin)(xin)、消費(fei)(fei)品以舊換新(xin)(xin)、回收循環(huan)利用(yong)(yong)、標(biao)準提升(sheng)四大行動,大力促進先進設(she)備生(sheng)產應用(yong)(yong),推動先進產能比重持續提升(sheng),推動高(gao)質(zhi)量耐用(yong)(yong)消費(fei)(fei)品更(geng)多進入(ru)居(ju)民生(sheng)活(huo),暢通資源循環(huan)利用(yong)(yong)鏈(lian)條,大幅(fu)提高(gao)國民經濟循環(huan)質(zhi)量和(he)水(shui)平(ping)。
——堅持市場為主(zhu)、政(zheng)(zheng)府引導。充分發(fa)揮(hui)市場配置資(zi)源的(de)決定性作用,結合各類(lei)設備和消費品更(geng)新換代(dai)差異化(hua)需(xu)求,依靠(kao)市場提供(gong)多樣(yang)化(hua)供(gong)給和服務(wu)。更(geng)好發(fa)揮(hui)政(zheng)(zheng)府作用,加大財(cai)稅、金(jin)融(rong)、投資(zi)等政(zheng)(zheng)策支持力(li)度(du),打好政(zheng)(zheng)策組合拳,引導商家適度(du)讓利,形成更(geng)新換代(dai)規(gui)模效應(ying)。
——堅持鼓勵先進、淘汰落后。建立激勵和約束相結合(he)的(de)長效機制,加(jia)快淘汰落后產品設備,提升安全可(ke)靠水平,促進產業(ye)高端化(hua)、智能化(hua)、綠色(se)化(hua)發展。加(jia)快建設全國統(tong)一大市場,破除(chu)地(di)方保(bao)護。
——堅持標(biao)準引領(ling)、有序提(ti)升。對標(biao)國際先進水平,結(jie)合產業(ye)發展(zhan)實際,加快制定修(xiu)訂節能降碳(tan)、環(huan)保、安(an)全、循環(huan)利用(yong)等領(ling)域(yu)標(biao)準。統籌考慮企業(ye)承受(shou)能力和(he)消費者接受(shou)程度,有序推動標(biao)準落地實施。
到2027年(nian),工業(ye)(ye)、農業(ye)(ye)、建筑、交通(tong)、教育(yu)、文旅、醫療等領域設備投資(zi)規模較(jiao)2023年(nian)增(zeng)長25%以上(shang);重點(dian)行業(ye)(ye)主要用能設備能效(xiao)基本達(da)到節能水平,環保績效(xiao)達(da)到A級(ji)水平的(de)產(chan)能比(bi)例(li)大幅(fu)提升(sheng),規模以上(shang)工業(ye)(ye)企業(ye)(ye)數字化(hua)研發設計(ji)工具普及(ji)率、關鍵工序數控化(hua)率分別超過90%、75%;報廢汽(qi)車回收(shou)量(liang)較(jiao)2023年(nian)增(zeng)加約一(yi)倍(bei),二手車交易量(liang)較(jiao)2023年(nian)增(zeng)長45%,廢舊家電回收(shou)量(liang)較(jiao)2023年(nian)增(zeng)長30%,再生材料在資(zi)源供給中的(de)占(zhan)比(bi)進一(yi)步提升(sheng)。
二(er)、實施設備(bei)更(geng)新(xin)行動
(一)推進(jin)重(zhong)點行業設備更新改造。圍繞推進新型工業化,以節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產、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為重要方向,聚焦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電力、機械、航空、船舶、輕紡、電子等重點行業,大力推動生產設備、用能設備、發輸配電設備等更新和技術改造。加快推廣能效達到先進水平和節能水平的用能設備,分行業分領域實施節能降碳改造。推廣應用智能制造設備和軟件,加快工業互聯網建設和普及應用,培育數字經濟賦智賦能新模式。嚴格落實能耗、排放、安全等強制性標準和設備淘汰目錄要求,依法依規淘汰不達標設備。
(二)加快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領域設備更新。圍繞建設新型城鎮化,結合推進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以住宅電梯、供水、供熱、供氣、污水處理、環衛、城市生命線工程、安防等為重點,分類推進更新改造。加快更新不符合現行產品標準、安全風險高的老舊住宅電梯。推進各地自來水廠及加壓調蓄供水設施設備升級改造。有序推進供熱計量改造,持續推進供熱設施設備更新改造。以外墻保溫、門窗、供熱裝置等為重點,推進存量建筑節能改造。持續實施燃氣等老化管道更新改造。加快推進城鎮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設備補短板、強弱項。推動地下管網、橋梁隧道、窨井蓋等城市生命線工程配套物聯智能感知設備建設。加快重點公共區域和道路視頻監控等安防設備改造。
(三)支持交通運輸設備和老舊農業機械更新。持續推進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老舊新能源公交車和動力電池更新換代。加快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類柴油貨車。加強電動、氫能等綠色航空裝備產業化能力建設。加快高耗能高排放老舊船舶報廢更新,大力支持新能源動力船舶發展,完善新能源動力船舶配套基礎設施和標準規范,逐步擴大電動、液化天然氣動力、生物柴油動力、綠色甲醇動力等新能源船舶應用范圍。持續實施好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政策,結合農業生產需要和農業機械化發展水平階段,扎實推進老舊農業機械報廢更新,加快農業機械結構調整。
(四)提升教育文旅醫療設備水平。推動符合條件的高校、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更新置換先進教學及科研技術設備,提升教學科研水平。嚴格落實學科教學裝備配置標準,保質保量配置并及時更新教學儀器設備。推進索道纜車、游樂設備、演藝設備等文旅設備更新提升。加強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推進醫療衛生機構裝備和信息化設施迭代升級,鼓勵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加快醫學影像、放射治療、遠程診療、手術機器人等醫療裝備更新改造。推動醫療機構病房改造提升,補齊病房環境與設施短板。
三、實施消(xiao)費品(pin)以舊換新行動
(五)開展汽車以舊換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暢通流通堵點,促進汽車梯次消費、更新消費。組織開展全國汽車以舊換新促銷活動,鼓勵汽車生產企業、銷售企業開展促銷活動,并引導行業有序競爭。嚴格執行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和車輛安全環保檢驗標準,依法依規淘汰符合強制報廢標準的老舊汽車。因地制宜優化汽車限購措施,推進汽車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交互系統建設。
(六)開展家電產品以舊換新。以提升便利性為核心,暢通家電更新消費鏈條。支持家電銷售企業聯合生產企業、回收企業開展以舊換新促銷活動,開設線上線下家電以舊換新專區,對以舊家電換購節能家電的消費者給予優惠。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消費者購買綠色智能家電給予補貼。加快實施家電售后服務提升行動。
(七)推動家裝消費品換新。通過政府支持、企業讓利等多種方式,支持居民開展舊房裝修、廚衛等局部改造,持續推進居家適老化改造,積極培育智能家居等新型消費。推動家裝樣板間進商場、進社區、進平臺,鼓勵企業打造線上樣板間,提供價格實惠的產品和服務,滿足多樣化消費需求。
四、實施(shi)回收(shou)循環利用行(xing)動
(八)完善廢舊產品設備回收網絡。加快“換新+回收”物流體系和新模式發展,支持耐用消費品生產、銷售企業建設逆向物流體系或與專業回收企業合作,上門回收廢舊消費品。進一步完善再生資源回收網絡,支持建設一批集中分揀處理中心。優化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布局,推廣上門取車服務模式。完善公共機構辦公設備回收渠道。支持廢舊產品設備線上交易平臺發展。
(九)支持二手商品流通交易。持續優化二手車交易登記管理,促進便利交易。大力發展二手車出口業務。推動二手電子產品交易規范化,防范泄露及惡意恢復用戶信息。推動二手商品交易平臺企業建立健全平臺內經銷企業、用戶的評價機制,加強信用記錄、違法失信行為等信息共享。支持電子產品生產企業發展二手交易、翻新維修等業務。
(十)有序推進再制造和梯次利用。鼓勵對具備條件的廢舊生產設備實施再制造,再制造產品設備質量特性和安全環保性能應不低于原型新品。推廣應用無損檢測、增材制造、柔性加工等技術工藝,提升再制造加工水平。深入推進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機床等傳統設備再制造,探索在風電光伏、航空等新興領域開展高端裝備再制造業務。加快風電光伏、動力電池等產品設備殘余壽命評估技術研發,有序推進產品設備及關鍵部件梯次利用。
(十一)推動資源高水平再生利用。推動再生資源加工利用企業集聚化、規模化發展,引導低效產能逐步退出。完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支持政策,研究擴大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制度覆蓋范圍。支持建設一批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塑料等再生資源精深加工產業集群。積極有序發展以廢棄油脂、非糧生物質為主要原料的生物質液體燃料。探索建設符合國際標準的再生塑料、再生金屬等再生材料使用情況信息化追溯系統。持續提升廢有色金屬利用技術水平,加強稀貴金屬提取技術研發應用。及時完善退役動力電池、再生材料等進口標準和政策。
五、實(shi)施標準提升行動
(十二)加快完善能耗、排放、技術標準。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加快制修訂一批能耗限額、產品設備能效強制性國家標準,動態更新重點用能產品設備能效先進水平、節能水平和準入水平,加快提升節能指標和市場準入門檻。加快乘用車、重型商用車能量消耗量值相關限制標準升級。加快完善重點行業排放標準,優化提升大氣、水污染物等排放控制水平。修訂完善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制修訂重點行業企業碳排放核算標準。完善風力發電機、光伏設備及產品升級與退役等標準。
(十三)強化產品技術標準提升。聚焦汽車、家電、家居產品、消費電子、民用無人機等大宗消費品,加快安全、健康、性能、環保、檢測等標準升級。加快完善家電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大力普及家電安全使用年限和節能知識。加快升級消費品質量標準,制定消費品質量安全監管目錄,嚴格質量安全監管。完善碳標簽等標準體系,充分發揮標準引領、綠色認證、高端認證等作用。
(十四)加強資源循環利用標準供給。完善材料和零部件易回收、易拆解、易再生、再制造等綠色設計標準。制修訂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規范等再生資源回收標準。出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二手交易中信息清除方法國家標準,引導二手電子產品經銷企業建立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和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研究制定二手電子產品可用程度分級標準。
(十五)強化重點領域國內國際標準銜接。建立完善國際標準一致性跟蹤轉化機制,開展我國標準與相關國際標準比對分析,轉化一批先進適用國際標準,不斷提高國際標準轉化率。支持國內機構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修訂,支持新能源汽車等重點行業標準走出去。加強質量標準、檢驗檢疫、認證認可等國內國際銜接。
六、強化政策保障
(十六)加大財政政策支持力度。把符合條件的設備更新、循環利用項目納入中央預算內投資等資金支持范圍。堅持中央財政和地方政府聯動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通過中央財政安排的節能減排補助資金支持符合條件的汽車以舊換新;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統籌使用中央財政安排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相關資金等,支持家電等領域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持續實施好老舊營運車船更新補貼,支持老舊船舶、柴油貨車等更新。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統籌利用中央財政安排的城市交通發展獎勵資金,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電池更新。用好用足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政策。中央財政設立專項資金,支持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工作。進一步完善政府綠色采購政策,加大綠色產品采購力度。嚴肅財經紀律,強化財政資金全過程、全鏈條、全方位監管,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有效性和精準性。
(十七)完善稅收支持政策。加大對節能節水、環境保護、安全生產專用設備稅收優惠支持力度,把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納入優惠范圍。推廣資源回收企業向自然人報廢產品出售者“反向開票”做法。配合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增值稅簡易征收政策,研究完善所得稅征管配套措施,優化稅收征管標準和方式。
(十八)優化金融支持。運用再貸款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的支持;中央財政對符合再貸款報銷條件的銀行貸款給予一定貼息支持。發揮擴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工作機制作用。引導銀行機構合理增加綠色信貸,加強對綠色智能家電生產、服務和消費的金融支持。鼓勵銀行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適當降低乘用車貸款首付比例,合理確定汽車貸款期限、信貸額度。
(十九)加強要素保障。加強企業技術改造項目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對不新增用地、以設備更新為主的技術改造項目,簡化前期審批手續。統籌區域內生活垃圾分類收集、中轉貯存及再生資源回收設施建設,將其納入公共基礎設施用地范圍,保障合理用地需求。
(二十)強化創新支撐。聚焦長期困擾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產業基礎、重大技術裝備“卡脖子”難題,積極開展重大技術裝備科技攻關。完善“揭榜掛帥”、“賽馬”和創新產品迭代等機制,強化制造業中試能力支撐,加快創新成果產業化應用。
各(ge)地(di)區(qu)、各(ge)部(bu)(bu)門要(yao)在黨(dang)中(zhong)央集中(zhong)統(tong)(tong)一(yi)領導下,完善工(gong)作機(ji)制(zhi),加強統(tong)(tong)籌協(xie)調(diao),做(zuo)好(hao)政(zheng)策解讀,營造(zao)推動大規模(mo)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jiu)換新的良好(hao)社會(hui)(hui)氛(fen)圍。國家發展改革委要(yao)會(hui)(hui)同(tong)有(you)關(guan)部(bu)(bu)門建立工(gong)作專班,加強協(xie)同(tong)配(pei)合,強化央地(di)聯動。各(ge)有(you)關(guan)部(bu)(bu)門要(yao)按(an)照職責分工(gong)制(zhi)定具體方案(an)和配(pei)套政(zheng)策,落(luo)(luo)實部(bu)(bu)門責任(ren),加強跟蹤分析(xi),推動各(ge)項(xiang)任(ren)務落(luo)(luo)實落(luo)(luo)細。重大事項(xiang)及時按(an)程(cheng)序(xu)請示(shi)報告。
編輯|段煉 杜波(bo)
校對|程鵬
每日經濟新聞(wen)綜合自新華社(she)、中國政府(fu)網(wang)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wei)經(jing)《每(mei)日經(jing)濟新聞》報社授權,嚴(yan)禁轉載(zai)或鏡像(xiang),違者(zhe)必(bi)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gao)酬。如您不希望(wang)作(zuo)品(pin)出現在本站,可聯(lian)系我們(men)要求(qiu)撤下您的作(zuo)品(pin)。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