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mei)日經(jing)濟新聞 2024-03-18 15:12:45
每經(jing)記(ji)者|黃辛(xin)旭(xu) 每經(jing)編輯|孫磊
當比(bi)亞迪喊出“電比(bi)油低(di)”的口號后,日系車受到的影(ying)響已有(you)所體現。
“現在(zai)國產(chan)車(che)的(de)價格太低了(le),比(bi)亞(ya)(ya)迪(di)秦降價確(que)實讓我們受到(dao)了(le)影響。”最近,一位東風日產(chan)店的(de)汽車(che)銷售人(ren)員頗(po)為(wei)無(wu)奈,他告訴(su)《每日經(jing)濟新(xin)聞》記者,其實在(zai)春節(jie)之前比(bi)亞(ya)(ya)迪(di)秦的(de)終端價格就已經(jing)非常低了(le),但春節(jie)后比(bi)亞(ya)(ya)迪(di)的(de)官降則帶來了(le)更大的(de)“沖擊波”。
“由于(yu)燃油車(che)(che)目(mu)前的(de)(de)促銷已經(jing)達到一定的(de)(de)底線,因(yin)此形(xing)成了新(xin)能源車(che)(che)獨自降價蠶食(shi)燃油車(che)(che)市場(chang)的(de)(de)局(ju)面。”全(quan)國乘用(yong)車(che)(che)市場(chang)信息聯(lian)席會秘書長(chang)崔東(dong)樹認為,新(xin)能源車(che)(che)掀起(qi)的(de)(de)價格(ge)戰正傳導并(bing)直接(jie)影(ying)響燃油車(che)(che)的(de)(de)市場(chang)表現。
近日(ri)還有消息(xi)傳出,廣州(zhou)南沙有一家東(dong)風(feng)日(ri)產(chan)4S店要退網終(zhong)止營業(ye)。記者(zhe)撥通了該店的服務(wu)電話,該店的汽(qi)車銷售人員對此表示否認:“我們的店并沒有退網,但換了投(tou)資人。店內還可以正常提供試駕等業(ye)務(wu)。等待售后服務(wu)交接和轉移之后,店內業(ye)務(wu)就(jiu)會(hui)完全恢復。”
盡管該(gai)店撤店一(yi)事不屬實(shi)(shi),但日系車式微卻是(shi)不爭的(de)(de)事實(shi)(shi)。根據《日本(ben)(ben)(ben)經濟新聞》,兩家日本(ben)(ben)(ben)車企計劃(hua)削減(jian)在華的(de)(de)生產(chan)(chan)(chan)規模,日產(chan)(chan)(chan)汽車考慮將在中國的(de)(de)產(chan)(chan)(chan)能削減(jian)30%,本(ben)(ben)(ben)田則計劃(hua)削減(jian)20%。對此(ci),記者(zhe)分別(bie)向本(ben)(ben)(ben)田與日產(chan)(chan)(chan)方面求證。本(ben)(ben)(ben)田方面回應稱(cheng):“我們沒有確定,也沒有對外公(gong)布過關于產(chan)(chan)(chan)能調整的(de)(de)措施。”日產(chan)(chan)(chan)方面給出了相似的(de)(de)回答稱(cheng):“目前沒有事實(shi)(shi)支持這(zhe)一(yi)報道。”
對于(yu)日系車的困境,業(ye)內均聚焦于(yu)新(xin)能(neng)源車的特點讓日系車優(you)勢不再。與此(ci)同(tong)時,日系車在電動車轉型之上踟躕不前。“失速(su)”之下(xia),日系車該如何(he)拯救自(zi)己?
降價潮下 日系車已“退無可退”
今年春(chun)節剛(gang)過,比亞(ya)迪(di)把(ba)價格戰打(da)到(dao)了(le)合資品(pin)牌燃油車(che)的腹地。
作(zuo)為A級家轎(jiao)的(de)實力選手,軒逸(yi)(yi)可以(yi)說是市(shi)場的(de)“常青(qing)樹”。在(zai)2020年(nian)~2022年(nian),軒逸(yi)(yi)連續3年(nian)問鼎燃(ran)油轎(jiao)車(che)銷量王。但(dan)在(zai)2023年(nian),比亞迪(di)秦PLUS以(yi)43.4萬輛的(de)銷量成為當(dang)年(nian)的(de)轎(jiao)車(che)銷冠(guan)。
比亞迪(di)的價格攻(gong)勢下,日(ri)系車不是沒有(you)反擊。
據記者(zhe)(zhe)了解(jie),部(bu)分地區(qu)的(de)經(jing)銷商已(yi)經(jing)將軒(xuan)逸(yi)經(jing)典(dian)版的(de)價格(ge)(ge)調(diao)整至6.98萬元起。上述東風(feng)日(ri)(ri)產銷售人員告訴記者(zhe)(zhe),軒(xuan)逸(yi)經(jing)典(dian)版低配(pei)最(zui)后落地價約在8萬元,新軒(xuan)逸(yi)也(ye)有2萬元左右的(de)現(xian)金優(you)惠。“這么調(diao)整是為了應對市(shi)場的(de)價格(ge)(ge)戰(zhan),真的(de)已(yi)經(jing)退無可退。”述東風(feng)日(ri)(ri)產銷售人員表示(shi)。
圖片來源(yuan):每(mei)經記(ji)者 黃辛旭 攝
但(dan)消費者似乎沒(mei)有買(mai)賬。今年(nian)2月(yue),比(bi)亞(ya)迪(di)秦PLUS以月(yue)銷2.1萬輛的成績登(deng)上(shang)了銷量榜(bang)單第一(yi),軒逸同期銷量近2萬輛。“走量的軒逸經典版確(que)實有些‘毛(mao)坯’,開起來代步沒(mei)有問題的,這些基礎性能完(wan)全不(bu)輸(shu)。但(dan)是可能在一(yi)些配置上(shang),確(que)實比(bi)不(bu)上(shang)國產(chan)(chan)車,且國產(chan)(chan)車的價(jia)格實在太便(bian)宜了。”上(shang)述東風日產(chan)(chan)銷售人員說。
“軒逸駕(jia)乘舒適、CVT無級變(bian)速(su)箱(xiang)平順省油等特點是家(jia)庭用戶(hu)的(de)首選(xuan)。整(zheng)個日(ri)系車好開又省油,是性價比(bi)很(hen)高的(de)選(xuan)擇(ze)。不過,在(zai)新能(neng)源(yuan)時(shi)代,日(ri)系車省油的(de)優勢被插(cha)混車型、純電車型的(de)優勢碾(nian)壓了,選(xuan)擇(ze)買新能(neng)源(yuan)車的(de)消(xiao)費者(zhe)越來越多了。”上述東風日(ri)產銷售人員認(ren)為,比(bi)亞(ya)迪(di)秦PLUS確實(shi)從軒逸手中搶走了一部分的(de)客戶(hu)。
事實上,不僅是軒逸受(shou)到(dao)了(le)國產車降價(jia)的沖擊。朗逸、卡(ka)羅拉(la)同樣(yang)也不例(li)外(wai)。2023年(nian),兩者的銷量分(fen)別下滑了(le)6%和(he)31%。
日系車市場份額跌至14.4%
曾經(jing),日系車(che)有著(zhu)“買(mai)發動機送車(che)”的稱呼(hu),但(dan)是現在(zai)它(ta)們正在(zai)把(ba)市場份額(e)“拱手讓(rang)人”。
乘(cheng)聯會數(shu)據(ju)顯示(shi),今年2月,日系(xi)車銷量(liang)約為(wei)15.9萬輛(liang),同比下(xia)滑(hua)35.7%,日系(xi)車的市場份額為(wei)14.4%。
圖片來源:乘聯會
而在(zai)3年前(qian)的2020年,日系車企(qi)的市場份額一度達到了24.1%。
圖片來源:乘聯會
從銷(xiao)量排名來看,2024年2月廠商批發銷(xiao)量排行(xing)榜(bang)上,已(yi)經(jing)沒有一家(jia)日系品(pin)牌進入前(qian)十(shi)名。
圖片來源:乘聯會
但在3年之(zhi)前,前10名(ming)中日(ri)系(xi)車可以占據3個席位。前15名(ming)中,日(ri)系(xi)車更是能夠(gou)占據5個席位。
圖片來源:乘聯會
落在具體的車(che)企身上,“下(xia)滑”也成為了(le)主旋律。2023年(nian),日(ri)產8年(nian)來在華銷量首次跌破百萬輛(liang)(liang)大關(guan),為79.3萬輛(liang)(liang),其在2018年(nian)的巔峰時期銷量達(da)到(dao)了(le)156萬輛(liang)(liang)。本田2023年(nian)累計銷量約(yue)123.42萬輛(liang)(liang),與2022年(nian)的137.31萬輛(liang)(liang)相比(bi)下(xia)滑10.12%。
銷量(liang)下滑,使得(de)日系車在(zai)合(he)資(zi)車企(qi)的(de)角(jiao)色從“利潤(run)奶牛”變為業績“拖油瓶”。
3月8日,東風(feng)汽車(che)集團(tuan)股(gu)份(fen)在港股(gu)披露業績(ji)預虧情況,并給出(chu)兩(liang)點理由:“一(yi)是(shi)合資非豪(hao)華(hua)品(pin)(pin)牌的(de)市場空間被(bei)大幅擠壓,產(chan)品(pin)(pin)價(jia)格不(bu)斷(duan)下降(jiang);二是(shi)新(xin)能(neng)源業務還(huan)處(chu)于戰略(lve)投入(ru)期(qi),新(xin)能(neng)源、智能(neng)化領域研(yan)發(fa)、品(pin)(pin)牌、渠(qu)道建設等(deng)投入(ru)加大。”
中國(guo)市場銷量下滑,也讓日產和本田開始重新(xin)規(gui)劃產能。
《日本經濟新(xin)聞》報道稱,日產(chan)(chan)在華的年產(chan)(chan)能(neng)可能(neng)會從目(mu)前的160萬(wan)輛削減至(zhi)110萬(wan)輛,而本田(tian)從原本的160萬(wan)輛減少(shao)到120萬(wan)輛左右。日產(chan)(chan)和本田(tian)方面都予以否認。
但是(shi),日產(chan)與本(ben)田都已經開(kai)始通過出(chu)海來消化國內(nei)的產(chan)能(neng)。
根據公(gong)開資料,東風本田的(de)(de)CR-V和e:NS1車型已經出海。日(ri)產(中國(guo))投資有限公(gong)司總(zong)經理松山昌史表(biao)示,日(ri)產考慮將在(zai)華生(sheng)產和開發的(de)(de)燃油(you)車,以及即將推(tui)出的(de)(de)混動與(yu)純電(dian)動汽車出口到海外市場。
“電動車成冷門車”
電(dian)動化轉型緩慢(man)是日(ri)系車的(de)重要癥結之一。
直(zhi)到近兩年(nian),日(ri)產汽(qi)車(che)在國(guo)內推出了(le)艾睿雅(ya),本田汽(qi)車(che)推出了(le)e:NP品牌,豐田則有bZ4X車(che)型。
記者在走訪終端渠道時(shi)發現,艾睿雅被擺(bai)在該家東風日產4S店最靠后的角(jiao)落里,進店的消費者很難第(di)一時(shi)間看(kan)到它。
“這是一(yi)(yi)款(kuan)冷門車。從這款(kuan)車上市至(zhi)今,我(wo)們(men)店還沒有(you)賣出過(guo)一(yi)(yi)臺。而且到店的(de)消費者也(ye)很少(shao)是來看新能源車的(de)。”上述東風(feng)日產店的(de)汽車銷(xiao)售人員表示,他們(men)店僅有(you)一(yi)(yi)臺艾睿雅展車,沒有(you)試駕車,也(ye)沒有(you)其他現(xian)車。
圖片(pian)來源:每經記者 黃(huang)辛旭 攝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類似的情(qing)況也出現在廣汽本田4S店。這家(jia)廣汽本田4S店將店里(li)的“C位”給了(le)銷量擔當雅閣(ge),其純電車型沒(mei)有擺放在店內。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黃(huang)辛旭 攝
不過,日系(xi)車企也(ye)沒(mei)有放棄,如今正在嘗試在雅閣(ge)、卡羅拉(la)、奇駿等熱銷(xiao)車型(xing)上(shang)推出強電(dian)智混、智能(neng)(neng)電(dian)混、超混電(dian)驅等多種混動版本,期(qi)望以(yi)這(zhe)種方式來讓(rang)消費者(zhe)為其技術(shu)和產品買單,彌補新(xin)能(neng)(neng)源戰略上(shang)的遲緩。目(mu)前(qian)為止(zhi),東風(feng)本田、廣汽(qi)豐田還(huan)采取(qu)了推新(xin)能(neng)(neng)源子品牌的做法(fa)來證明自己電(dian)動化的決心。
此外,本(ben)田(tian)和(he)日產還在考慮通過合作應(ying)對挑戰。
3月15日,日產(chan)和本田(tian)宣布簽署諒解備忘錄,就(jiu)電動汽車業務展開全面合(he)作(zuo),包含聯合(he)采購、共(gong)同開發動力平臺、零配件通(tong)用化(hua)等。日產(chan)與本田(tian)希望通(tong)過資源整(zheng)合(he)實現降本,提升對電動車產(chan)品競爭力。不過,雙(shuang)方合(he)作(zuo)還(huan)處于初級階段,僅簽署諒解備忘錄,是否會(hui)達成(cheng)最(zui)終合(he)作(zuo)以(yi)及具體合(he)作(zuo)方向仍有待確認。
眼下(xia),日系車已經加速電動化轉(zhuan)型。但在(zai)比亞迪等本土制造(zao)商的進攻下(xia),日系車穩固(gu)自己的市場地位將不(bu)會容易,這也將是一場實力與智慧的考(kao)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jin)轉載(zai)或(huo)鏡像,違者必(bi)究。
讀(du)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bie)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zuo)品出現(xian)在本站,可聯(lian)系我(wo)們要(yao)求撤下您的(de)作(zuo)品。
歡迎關注每日(ri)經濟新聞(wen)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