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mei)日(ri)經濟新聞(wen) 2024-06-23 21:03:58
每經(jing)記者|李(li)蕾 每經(jing)編輯|彭(peng)水(shui)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近兩年來,基金經理轉(zhuan)崗研究員的情況一直都存在,也被業內戲(xi)稱為(wei)基(ji)金經(jing)理“回爐重造”。不過多名(ming)基(ji)金經理紛紛轉型做研究員卻不多見,最近就(jiu)出現了。
近日,東吳基金發(fa)布了東吳新經濟混合、東吳阿爾法靈活配置混合、東吳安盈量化混合、東吳安享量化混合等多只產品的基金經理變更公告。有(you)意思的是,根據公(gong)告(gao),東吳基金旗(qi)下的兩名基金經(jing)理(li)丁戈(ge)、王瑞都將(jiang)卸任在管的所有(you)產品(pin),丁戈(ge)轉任該公(gong)司“高級(ji)行(xing)業研究(jiu)員”,王(wang)瑞也轉崗做行(xing)業研究(jiu)員。
有業(ye)內(nei)人(ren)士分析,基金(jin)(jin)(jin)經理(li)轉崗做研(yan)究員顯然不是常規路徑,背(bei)后的(de)原(yuan)因(yin)是多方(fang)面的(de),例如與基金(jin)(jin)(jin)業(ye)績表現、基金(jin)(jin)(jin)經理(li)職業(ye)方(fang)向選擇乃(nai)至公司的(de)業(ye)務發(fa)展需求等因(yin)素(su)相(xiang)關(guan)。而隨(sui)著基金(jin)(jin)(jin)公司考核(he)制度更(geng)加嚴格,行業(ye)人(ren)才(cai)的(de)優勝劣汰也在加速(su)中。
從一個(ge)典型的基金經(jing)理成長路徑來看,一般是金融(rong)相關(guan)專業畢(bi)業——進(jin)入公募基(ji)金(jin)做(zuo)研究員助理(li)——成(cheng)為(wei)(wei)研究員——基(ji)金(jin)經理(li)助理(li)——成(cheng)為(wei)(wei)基(ji)金(jin)經理(li)。
不(bu)過近年(nian)來,基金經理“反(fan)向”操作、轉(zhuan)崗研究員的情況(kuang)卻屢屢出現。
6月(yue)22日,東(dong)吳(wu)基金接連發(fa)布了旗下東吳新經濟混合、東吳阿爾(er)法靈活配置(zhi)混合、東吳安盈量化混合、東吳安享量化混合等多只產品的基金經理變更公(gong)告。
根據公告,東吳新經濟(ji)混合(he)、東吳阿爾法靈活(huo)配(pei)置的(de)(de)原基金經理丁戈離任(ren),這也意味著丁戈卸任(ren)了(le)在管的(de)(de)所有產品。更令人意外(wai)的(de)(de)是他的(de)(de)轉任(ren)去向:從6月21日轉崗為東吳基金的高級(ji)行業(ye)研究員。
公開(kai)資料顯(xian)示,丁(ding)戈(ge)是北京(jing)大學(xue)政治經(jing)濟學(xue)碩士,曾任職中銀(yin)基金(jin)研究員(yuan),2020年9月加入東(dong)吳基金(jin)任專戶投資經理(li),2021年12月起開始管理公募基金。在擔任(ren)基金經理期間(jian),丁戈(ge)管理了兩只產品(份額合并計算),東吳新經濟A的任(ren)職(zhi)回(hui)報為(wei)-69.16%,排(pai)名在(zai)2458只同類產(chan)品中幾乎墊底;東吳(wu)阿(a)爾法A的任職(zhi)回報為-53.69%,排名也位列同類產品(pin)的后5%。
“接棒”丁戈這(zhe)兩只(zhi)產品的(de)都是徐慢。從履歷上(shang)來看,徐慢2022年3月(yue)加入東吳基(ji)金(jin)擔(dan)任高級行(xing)業研究(jiu)員(yuan),這也是他第一次出任公(gong)募基(ji)金(jin)經理。而丁戈則(ze)是轉崗(gang)成為高級行(xing)業研究(jiu)員(yuan),兩(liang)人正(zheng)好對(dui)調(diao)了(le)一下角色(se)。
無獨有偶(ou),東(dong)吳(wu)安(an)盈、東(dong)吳(wu)安(an)享的原基金(jin)經(jing)理王瑞,也在同一天離任(ren),轉崗(gang)成(cheng)為(wei)行業研(yan)究員。
公(gong)開資(zi)(zi)料顯示,王瑞(rui)曾任職(zhi)中(zhong)泰證券研究員、上海華汯資(zi)(zi)產(chan)管理(li)有限公(gong)司投資(zi)(zi)經理(li)助(zhu)理(li),2020年8月(yue)加入東吳基金,2020年10月(yue)至2022年12月(yue)擔(dan)任(ren)投資經理,2023年1月開始(shi)管理(li)公(gong)募基金,離任前(qian)管理(li)著(zhu)東吳安盈(ying)、東吳安享(xiang)兩只產品。其中,東吳安盈(ying)量(liang)化A的(de)任職回報為-14.11%,在同(tong)類產品中排在約(yue)前45%;東吳安享量化A的任職回報則(ze)為-55.45%,在(zai)2175只同(tong)類(lei)產品中排在(zai)倒數第二。
值得一提的是,接(jie)替王瑞管理(li)這兩(liang)只產品的譚菁(jing)也是一名“新手”,2021年10月(yue)加(jia)入東吳基(ji)金擔任高級行業研究員,這也是她(ta)第一次擔任基(ji)金經理。
兩(liang)名基金(jin)經理齊齊轉崗做研究員,不由得(de)讓人疑問:什么(me)情況?
基金經理轉崗成研究員,其實早已有之(zhi)。
去年(nian)年(nian)底,海(hai)通資管發布公(gong)告稱,旗(qi)下海(hai)通核心優勢一(yi)年(nian)持有期混合型(xing)集合資產管理計(ji)劃(hua)的基金經理李晨將于(yu)當年(nian)12月6日(ri)由基金經理轉崗(gang)至(zhi)公(gong)司權益(yi)研究部研究員。
去(qu)年8月(yue)(yue),國(guo)元(yuan)證券發布公告(gao)稱,國(guo)元(yuan)元(yuan)贏(ying)六個(ge)月(yue)(yue)定開基金(jin)經理陳帥因(yin)公司安排原(yuan)因(yin),已于當日轉(zhuan)任研究崗位。
再把時間向前推,2022年7月,根據人(ren)保(bao)資產發布的公(gong)告,該公(gong)司基金經(jing)理彬彬由于工作調整離(li)任人(ren)保(bao)優勢(shi)產業基金經(jing)理,轉任研究員;2021年8月(yue),鑫元基金首席固(gu)收投資官(guan)王海(hai)燕(yan)就因崗位調整離任(ren),轉(zhuan)任(ren)研(yan)究員工作。
事實上,過去公募基金研究員升職可以說(shuo)是個“老大(da)(da)難(nan)”問題。雖(sui)然基(ji)金(jin)經(jing)理很多都是由(you)研究(jiu)員(yuan)(yuan)升任而(er)來,反(fan)過來卻并(bing)不意(yi)味著研究(jiu)員(yuan)(yuan)都能順利成為基(ji)金(jin)經(jing)理,尤其是在近年來大(da)(da)量(liang)人才涌入公募行業(ye),但基(ji)金(jin)賺錢效應減弱,基(ji)金(jin)公司都在“降本增效”的背景下(xia),由(you)研究(jiu)員(yuan)(yuan)升任基(ji)金(jin)經(jing)理的難(nan)度(du)就更大(da)(da),“坑位(wei)”也更少。
也正因如此,要從基金經理轉崗成(cheng)為研究員(yuan),聽(ting)上去就更不合常理了(le)。
有業(ye)內人士(shi)告(gao)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過去基(ji)金經理轉崗成研究員(yuan),大概率是因為業(ye)績不佳,尤其是一些連續考核不合(he)格、處于尾部(bu)的,“被優(you)化都很正常,基金公司也(ye)有(you)末位淘汰”。從前(qian)文提(ti)到的多位基金經理公開(kai)業(ye)績來(lai)看(kan),似(si)乎符合(he)這種情況的不在少數。除(chu)此之外,也(ye)不排(pai)除(chu)有(you)部分基金經理是因為個(ge)人(ren)職業(ye)規劃或者(zhe)公司業(ye)務(wu)調(diao)整而轉崗。
今年以來,我(wo)們也能從公(gong)告(gao)中頻(pin)頻(pin)看到因為(wei)業績不(bu)佳(jia)而(er)被迫卸任的基(ji)金經理,這(zhe)在(zai)過去(qu)并不(bu)多(duo)見(jian)。一方(fang)面,這(zhe)顯示出基(ji)金公(gong)司的考核制度(du)更(geng)加嚴格,優勝劣汰也在(zai)持續加速中;另一方(fang)面,這(zhe)種做(zuo)法是(shi)對基(ji)民負(fu)責任的表現,但在(zai)“接棒”基金(jin)經理(li)的(de)選擇上也應該保持謹(jin)慎,同時還要(yao)防止(zhi)頻繁更換基金(jin)經理(li)對產(chan)品正常(chang)運(yun)行造(zao)成影(ying)響。
封面圖片來源:視(shi)覺中國-VCG41N116255685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wei)經《每日(ri)經濟新聞(wen)》報(bao)社授權(quan),嚴(yan)禁轉載或鏡像(xiang),違者必究。
讀者(zhe)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chou)。如您不希望作品(pin)出現在本(ben)站,可聯系我(wo)們要求(qiu)撤下您的作品(pin)。
歡(huan)迎(ying)關注每日經濟新聞(wen)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