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mei)日經(jing)濟(ji)新聞 2024-06-25 00:35:32
每經編輯|王月龍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6月24日晚,據參與韓國京畿道華城市電池工廠火災現場救援的消防部門負責人介紹,經分析現場監控視頻等初步調查,當天發生嚴重火災的鋰電池廠內在起火時,鋰電池冒出大量濃煙且快速燃燒。從冒出白色煙塵到劇烈燃燒,再到煙氣充滿整個作業空間,僅僅耗時15秒。事發后雖然現場員工嘗試采用滅火器滅火,但沒有抑制住火勢發展。
24日晚,韓國總統尹錫悅(yue)前(qian)往(wang)火(huo)災現場查(cha)看(kan)。尹錫悅(yue)在現場向事故(gu)遇(yu)難者及(ji)家屬(shu)表示哀悼,并要求徹查(cha)事故(gu)原因。
韓國京畿道(dao)知(zhi)事在(zai)現場表示(shi),京畿道(dao)將在(zai)全(quan)域范圍內啟(qi)動大(da)規模安全(quan)檢查,避免類似(si)慘劇再次發生(sheng)。
第一(yi)財經(jing)消(xiao)息,此次火災牽(qian)涉眾多中國(guo)公民,一(yi)位(wei)鋰電行(xing)業(ye)內人(ren)(ren)士表示,中國(guo)電池產(chan)業(ye)鏈在全球市場處于(yu)領先地(di)位(wei),擁有很(hen)多成熟(shu)產(chan)業(ye)工(gong)人(ren)(ren)和(he)從業(ye)人(ren)(ren)員,韓國(guo)企(qi)業(ye)為引(yin)進中國(guo)工(gong)人(ren)(ren)給的報酬也相(xiang)對較高。
一位吉林延邊當地人告訴記者,當地去日韓務工的人非常多,因為延邊是朝鮮族聚集區,所以當地人去韓國就業并不存在語言不通的問題。
此次大火發生在位于首爾南部華城的鋰電池制造商Aricell的一家制造工廠內。這家名為Aricell的電池工廠于2020年成立,生產用于傳感器和無線電(dian)通(tong)信設(she)備的鋰電(dian)池。Aricell年(nian)產(chan)能5GWh,約占(zhan)韓(han)國(guo)電池年(nian)總產(chan)能的1.25%。
根據Aricell的監管文件,該公司未在韓國股市上市,但公司多數股權由韓交所上市公司S Connect CO.Ltd持有,后者于2007年上市。火災事故發生后,S Connect CO.Ltd公司股價于24日下午急轉直下,最終報收1460韓元(約7.64元人民幣),下滑22.51%。
據新京報,在涉事電池廠工作的金澤媛(化名)表示,廠里共有100多名工人,多是來自中國東北的朝鮮族女性,年紀多在30歲到40歲之間。遇難者大多來自電池廠的3棟2層,“(那里)以包裝、焊接電池的車間為主。”
金澤媛說,她因請假沒去上班逃過一劫。火災發生后,在1層工作的工友告訴她,樓里都是黑煙,什么都看不清,2層有幾名韓國籍文員從辦公室跳窗,導致腿骨折。
她表示,涉事電池廠以生產軍用鋰電池為主,少部分是對外出口的民用電池。“工資是韓國最低時薪,一小時9860韓元,相當于50元人民幣。相比其他同等薪水的工作,這里工作強度較小,還有退休金和工程補貼。”金澤媛來自遼寧省朝鮮族,據她了解,韓國各工廠里的工人多和她一樣,來自中國朝鮮族,“我們和介紹韓國工作的中介簽勞動合同后來到韓國,韓國人很少到工廠做基層工人。”
金澤(ze)媛透露(lu),6月22日,涉事電池(chi)廠內2棟1層曾有一(yi)塊(kuai)電池(chi)發生爆炸,員工立(li)即用消火栓將火撲滅。工廠曾提示工人,鋰電(dian)池(chi)遭激烈碰(peng)撞容易(yi)爆炸起火(huo)。“我來工作一個月左右了,沒有接受過消防方面的培訓,工廠也沒組織過消防演練。”金澤媛說。
6月24日,中(zhong)(zhong)國駐韓(han)(han)國大(da)使館就中(zhong)(zhong)國公民(min)在韓(han)(han)火(huo)災(zai)中(zhong)(zhong)遇(yu)難發(fa)表聲明。全(quan)文如下:
6月24日上午,韓國京畿道華城市一家電池廠發生火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獲悉事故后,我館第一時間與韓警方和消防部門聯系,確認是否有中國公民傷亡。24日晚,韓方向我館通報稱,初步確認有10余位中國公民不幸在事故中死亡,具體信息還在核實中。中國駐韓使館立即啟動應急機制,邢海明大使即與韓京畿道知事金東兗聯系,提出要求全力救治我方人員,善處事故。我館安排領事官員赴華城進一步了解核實情況,看望慰問傷者,并敦促韓方全力救治受傷人員,為死者家屬處理后事提供援助。
我館(guan)謹向此次火災遇難(nan)者表示(shi)深切哀悼,向傷亡人員家屬表示(shi)誠摯(zhi)慰問,祝(zhu)愿傷者早日康復。我館(guan)將全力協助(zhu)遇難(nan)中(zhong)國(guo)同胞家屬做好善后工作。
編輯|王月龍 蓋源(yuan)源(yuan)
校對|陳柯名
每日經濟新(xin)(xin)聞綜合自(zi)央視新(xin)(xin)聞、第一財經、新(xin)(xin)京報、公開(kai)信息(xi)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ri)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jin)轉載或鏡像,違者(zhe)必究。
讀(du)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suo)取稿酬。如您(nin)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an)系我們要求撤(che)下您(nin)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xin)聞(wen)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