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10 14:22:47
每經編輯(ji)|張錦(jin)河
近(jin)日(ri),有(you)市場傳(chuan)聞稱,“廣(guang)州的普華永道要(yao)關閉了,基(ji)本所有(you)人(ren)N+1, 7天內離職,深圳正(zheng)常”“從會(hui)議室(shi)下來,被(bei)通知了N+1, 7天內離職,然后電腦就被(bei)鎖了”。
據南方都市報,對此,普華永道公關團隊回應稱:廣州分所并未關所。由于外部客觀情況的變化,我們根據市場需求相應優化了組織架構。我們一直珍視人才并持續多年大力投資于人才培養,此次調整是艱難的決定。我們正逐步與員工展開充分的溝通,并確保調整方案遵守中國勞動法相關規定。
一位普華永道內部員工向南都灣財社記者透露:“普華最近裁員大部分是屬于審計部的,審計部裁員裁得很狠。其他部門也裁,但可能就是普通的裁員,數量也不多。審計是因為恒大的事情,而且因為暴雷,很多國企央企都不敢找普華審計了,怕名聲不好。”
7月3日(ri),據(ju)普華永道中(zhong)國(guo)官網消息,李丹任普華永道亞太和中(zhong)國(guo)區主席,此前該崗位由趙柏基擔任。

圖(tu)(tu)片來源:普(pu)華永道中國官(guan)網截圖(tu)(tu)
作為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首、資本市場的“看門人”——普華永道近來因恒大地產財(cai)務(wu)造假事件引(yin)火上(shang)身。自3月22日上(shang)市公司中集車輛(liang)首先公告取消與普(pu)華永道的合作訂單開始,據不完全統(tong)計,截(jie)至6月24日,已至少有36家公司取消與普華永道的合作,因客戶流失而損失的審計費用合計超6.65億元。
2023年普華永道的A股年報審計客戶共有107家,審計費用合計約為8.8億元。其中,中國銀行為當年普華永道最大客戶,其審計費用高達1.93億元。
但中(zhong)國銀行已于6月(yue)7日晚公(gong)告(gao)稱,將原續(xu)聘(pin)普華永(yong)道(dao)提(ti)供(gong)2024年年度審(shen)(shen)計服(fu)(fu)務(wu)的安排(pai),調整為聘(pin)其提(ti)供(gong)2024年度中(zhong)期財務(wu)報告(gao)審(shen)(shen)閱服(fu)(fu)務(wu),相關費用為3500萬元。同時,中(zhong)國銀行已經啟動2024年外部審(shen)(shen)計師的招標選聘(pin)工(gong)作。
截至2024年6月24日,普華永道2023年的10大客戶中,已有7家宣布取消續聘或改聘其他審計機構,累計流失超4億元。也就是說,僅前十大客戶,就已經讓普華永道幾近失去了過半市場份額。
2024年4月,一封名為“是(shi)誰把普華永(yong)道帶入恒大這個火坑的(de)(de)(de)?”的(de)(de)(de)舉報信流傳開(kai)來(lai)。總結起(qi)來(lai),信中主(zhu)要(yao)指出:普華永(yong)道未能(neng)建立及維(wei)持(chi)有效的(de)(de)(de)質量監(jian)控(kong)制度,以確保(bao)審計素質、遵守專(zhuan)業準則(ze)和適(shi)用的(de)(de)(de)法(fa)律及法(fa)規(gui)要(yao)求;向恒大提供審計及其他專(zhuan)業服務(wu)時,未能(neng)遵守有關客戶(hu)承接(jie)及維(wei)持(chi)客戶(hu)關系的(de)(de)(de)專(zhuan)業準則(ze);未能(neng)分配(pei)適(shi)當人員負責會計師事(shi)務(wu)所(suo)質量管理系統的(de)(de)(de)關鍵職位,有可能(neng)損害事(shi)務(wu)所(suo)的(de)(de)(de)監(jian)控(kong)職能(neng);未能(neng)對恒大的(de)(de)(de)審計執行適(shi)當的(de)(de)(de)審計程序。
記者(zhe)注意(yi)到,4月19日,香港會計(ji)及財務匯報局(以下簡(jian)稱“香港會財局(ju)”)曾發布(bu)公告稱,該(gai)局(ju)注意到一份舉報(bao)信(xin)流傳并獲(huo)傳媒廣泛報(bao)道,該(gai)舉報(bao)信(xin)就(jiu)羅(luo)兵咸永道會計師(shi)事務所的質量(liang)管理系統(tong),以及(ji)對(dui)中國恒大集團進行的審計(ji)質(zhi)素的潛在缺失表達嚴重擔憂。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南方都市報、普華永道中國官網、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趙景(jing)致(zhi))
免責聲明:本文內(nei)容與(yu)數據(ju)僅(jin)供參考,不構成(cheng)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he)實。據(ju)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pian)來源:視覺中國(guo)-VCG11147523712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經(jing)濟(ji)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xiang),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ti)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wang)作(zuo)品(pin)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zuo)品(pin)。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