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jing)濟新聞 2024-08-15 17:09:51
每經編輯|王月龍
8月1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主打(da)“輕(qing)量化戶(hu)外”的新消費品牌蕉下正在裁員,主要(yao)涉及品牌和公關(guan)部門。7月末到8月初,蕉下多個公關部員工陸續進入離崗休假狀態。有員工離職時,裁員仍在繼續。
蕉下門店。每經記者 王帆(fan) 攝
據南方都市報,15日,有消息稱,蕉(jiao)下整(zheng)個品牌部門(men)都不(bu)要了,公(gong)關部門(men)員(yuan)工(gong)全離職。
蕉下官方和第三方招聘平臺均顯示,蕉下仍在招聘品牌拓展部、公關等崗位。其中,蕉下官方招聘平臺顯示,今年其發布了16個崗位的社會招聘信息,包括產品設計、服裝開發等,只有1個崗位為品牌拓展部,這一崗位的招聘信息于7月9日發出,招聘1人,工作內容為負責產品詳情頁策劃、完成產品的文案要求等,月薪6000-8000元;第三方招聘平臺則顯示,蕉下對公關關系專家這一崗位仍有需求,該崗位負責媒體資源拓展及維護,要求有3年以上公關經驗,薪資為“18k-26k,13薪”。但是在傳媒類別的招聘中,蕉下發布的3個需求崗位均為抖音帶貨主播,薪資為20k起步。
有業內聲音認為,此(ci)次蕉下品(pin)牌部門的裁撤,或(huo)與其IPO無望(wang)有關。梳理來看,蕉下的IPO之路一直不順利。
蕉下2013年(nian)(nian)以(yi)防曬傘產品(pin)起家(jia),目前已經將(jiang)產品(pin)矩陣拓展到(dao)防曬衣、防曬帽、沖鋒(feng)衣等戶外用品(pin)。2022年(nian)(nian)4月,蕉下沖刺港交所(suo)IPO。招股書顯示,2019年(nian)(nian)到(dao)2021年(nian)(nian),蕉下分別(bie)實現營業(ye)收入3.85億(yi)元、7.94億(yi)元、24.07億(yi)元,年(nian)(nian)復合增(zeng)長率為150.1%;剔除(chu)可(ke)轉換可(ke)贖回優(you)先股公允價值(zhi)變(bian)動后,經調整凈利潤分別(bie)為1968萬(wan)元、3941萬(wan)元、1.36億(yi)元,年(nian)(nian)復合增(zeng)長率為162.6%。不過(guo),兩年(nian)(nian)已過(guo),蕉下在港交所(suo)IPO狀(zhuang)態(tai)已變(bian)為“失效(xiao)”。
值得注意的是,在招股書里,年入超過24億元人民幣的蕉下,依舊避不開新消費的困境:賣著最貴的產品,但盈利少得可憐。動輒兩三百元的防曬傘,相比于老品牌天堂傘三四十元的價格,2021年光雨傘這一品類就有近60%的毛利率。
截(jie)圖(tu)自蕉下天貓旗艦店
招股(gu)書顯(xian)示(shi),2019年(nian)、2020年(nian)及2021年(nian)蕉下(xia)的(de)毛利(li)(li)分別(bie)為1.92億元(yuan)、4.56億元(yuan)及14.22億元(yuan),同(tong)期(qi)的(de)總毛利(li)(li)率(lv)(lv)分別(bie)為50.0%、57.4%及59.1%,2021年(nian)的(de)毛利(li)(li)率(lv)(lv)直逼六成(cheng)。以2021年(nian)為例(li),蕉下(xia)的(de)凈(jing)利(li)(li)潤率(lv)(lv)不足6%,毛利(li)(li)率(lv)(lv)卻高近(jin)60%,相差(cha)約10倍。計(ji)算凈(jing)利(li)(li)時刨(bao)除的(de)各項成(cheng)本支出,在哪些地方花去了大價錢?
答案是營銷和廣告。招股書顯示,蕉下近一半的收入花在了營銷,其中廣告的投入就占去了四分之一。
2019年、2020年及2021年蕉下的營銷費用分別為1.25億元、3.23億元和11.04億元,分別占總收入的32.39%、40.69%和45.86%,2020年和2021年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59%、242%,遠高于營收增長。這也意味著,一把售價百(bai)元的防曬傘,2019至(zhi)2021年,蕉下分別要拿出32、41、46元來做推廣。
遞交招股書后,蕉下再未公開財務數據。而從公司的營銷動態來看,2023年3月,蕉下提出“輕量化戶外”的概念,宣布公司從單一的防曬品類拓展到“全季節”“全人群”“全品類”“全場景”;先(xian)后(hou)邀(yao)請周杰倫和楊冪擔任品牌代言人;今年4月蕉下發布防曬衣六維標準。目前蕉下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仍正常更新。
據深圳商報,從招股書可以看到,看似漂亮的數據背后,蕉下也幾乎“遺傳”了新消費品牌的全部短板——重營銷輕研發、產品質量被吐槽時好時壞、與大品牌競爭缺乏產品力等等。甚(shen)至有消費者在社交網絡(luo)上吐槽(cao)蕉(jiao)下是(shi)“收割防曬智商稅(shui)的戶外品(pin)牌”。
據黑貓投訴平臺統計,截至8月15日,以“蕉下”為關鍵詞搜索,投訴量有1155條,主要集中在缺貨、退款慢、質量差、服務態度惡劣、虛假贈品、保修時間不明確等方面。
編輯|王月龍 杜波
校對|段(duan)煉
每日經濟新(xin)聞綜合自每經網(記者 王(wang)帆)、南方都(dou)市(shi)報(bao)、深圳商(shang)報(bao)、公開信息(xi)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ji)新聞(wen)》報社授權,嚴(yan)禁轉載或(huo)鏡(jing)像,違者必究(jiu)。
讀者熱線(xian):4008890008
特(te)別提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qu)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an)在本(ben)站,可聯(lia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guan)注每日經(jing)濟新聞(wen)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