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欢女爱销魂蚀骨免费阅读,性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久久久,适合单身男人看的影片,www天堂无人区在线观看,悟空影视免费高清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三家公司同日公告:退市

每日經濟新聞(wen) 2024-10-26 00:10:25

每經(jing)記(ji)者|陳利(li)    每經(jing)編(bian)輯|何小(xiao)桃 魏文藝     

港(gang)股內房(fang)股現“摘牌潮”。

10月(yue)(yue)24日,大(da)(da)發地(di)(di)產(chan)集團(tuan)(tuan)有限公(gong)司(以下簡(jian)稱大(da)(da)發地(di)(di)產(chan))、佳(jia)源國際(ji)控股(gu)有限公(gong)司(以下簡(jian)稱佳(jia)源國際(ji))、大(da)(da)唐(tang)集團(tuan)(tuan)控股(gu)有限公(gong)司(以下簡(jian)稱大(da)(da)唐(tang)地(di)(di)產(chan))三家(jia)港(gang)股(gu)上市房(fang)企(qi)分別發布公(gong)告(gao)稱,其在聯交所的(de)上市地(di)(di)位將被(bei)取消,并于10月(yue)(yue)29日被(bei)摘牌(pai)。

至于被摘牌的原因,據(ju)上述三(san)家(jia)房(fang)企公告,均是因未(wei)能按時刊發2022年至(zhi)2024年期間,包(bao)括中期及全年在內的4份財報,公司(si)股票暫停(ting)買賣(mai)至(zhi)今已接(jie)近18個月。根據上市規則第 6.01A(1)條,港交所可將任何已連續暫停買賣18個月的證券除牌。

“這(zhe)(zhe)反(fan)映了港(gang)交(jiao)所對(dui)于上市公司的(de)嚴格監(jian)管和(he)(he)執行力度。”中國企業資(zi)本聯盟副(fu)理事長柏(bo)文喜10月25日(ri)在接(jie)受《每日(ri)經濟新聞》記者(zhe)微信(xin)采(cai)訪時表示,對(dui)于被取(qu)消上市地位(wei)的(de)企業來說(shuo),這(zhe)(zhe)無(wu)疑是一個重(zhong)大打擊(ji)。取(qu)消上市地位(wei)意味(wei)著企業失去了在公開市場(chang)的(de)融資(zi)渠道,這(zhe)(zhe)將對(dui)企業的(de)流動性和(he)(he)未來發展產生嚴重(zhong)影(ying)響。同(tong)時,這(zhe)(zhe)也會對(dui)企業的(de)品(pin)牌(pai)形象和(he)(he)市場(chang)信(xin)譽造成損害(hai),進(jin)一步影(ying)響其業務運營和(he)(he)合作伙伴關系。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三家港(gang)股(gu)上市房(fang)企將同日退市

 

從(cong)上市到(dao)摘牌,這三家房企中(zhong)時間最(zui)長的佳源(yuan)國際控股也不過才(cai)8年。

2016年3月8日,佳源(yuan)國(guo)(guo)際控股成功登陸港股。上市后,佳源(yuan)國(guo)(guo)際控股的業績一路狂奔,2017年至(zhi)2019年的銷(xiao)售(shou)增速分別(bie)達到(dao)123.1%、94.6%和43%。在2019年業績會上,佳源(yuan)國(guo)(guo)際控股甚(shen)至(zhi)還立(li)下了(le)“三到(dao)五年內要把合約銷(xiao)售(shou)金額(e)突破1000億元”的目標。

然而在2020年,佳(jia)源(yuan)國(guo)際(ji)控股(gu)僅(jin)完成了(le)預期(qi)(qi)銷售目標(biao)的(de)86%,到了(le)2022年中(zhong)期(qi)(qi),佳(jia)源(yuan)國(guo)際(ji)控股(gu)營收(shou)和歸母凈(jing)利潤同比分(fen)別下滑21.4%和83.52%。

CFF20LXzkOwBPW31sqUzU6NFm67ian8sLdicpUpXicwykEwibE0HGbwhJHhypngLJH1qzicgQicML9dvQAJEAUKiasLbQ.jpg

來源(yuan):佳源(yuan)國際公(gong)告

而(er)對于(yu)努力三次才終于(yu)登陸港交(jiao)所(suo)的大唐地(di)產而(er)言,從2020年12月11日上市到(dao)2024年10月29日退市,總共還不滿4年。

2019年(nian)12月(yue),大唐地產首(shou)次向港(gang)交所遞交招(zhao)股書,于次年(nian)5月(yue)28日失(shi)效;僅(jin)過2天后又重新(xin)遞交上市(shi)申請。

2020年,即大唐(tang)地(di)產上市當年,實現營(ying)業收入(ru)約(yue)105.88億(yi)元(yuan),同(tong)比(bi)(bi)增(zeng)長30.60%;凈(jing)利潤約(yue)9.50億(yi)元(yuan),同(tong)比(bi)(bi)增(zeng)長51.40%。2021年,大唐(tang)地(di)產營(ying)業額同(tong)比(bi)(bi)增(zeng)長約(yue)6.3%,毛利率約(yue)為24.0%,凈(jing)利潤同(tong)比(bi)(bi)增(zeng)長約(yue)8%。但到(dao)了2022年上半年,其營(ying)業收入(ru)同(tong)比(bi)(bi)下(xia)滑29.27%,毛利同(tong)比(bi)(bi)下(xia)滑49.5%,歸(gui)母凈(jing)利潤同(tong)比(bi)(bi)下(xia)滑79.12%。

CFF20LXzkOwBPW31sqUzU6NFm67ian8sLVlQfYW8W2Opfz0CShvl8g9HNQibuib5dcddVIf9LNaF0cZ8m5sEmhy6Q.jpg

來源:大唐地產公告(gao)

公告顯示,未能在規定(ding)時間刊發(fa)(fa)2022年(nian)度財(cai)報(bao),是(shi)導(dao)致上述(shu)三家房(fang)企停牌的(de)主要原因(yin)。其中(zhong),大唐地(di)產(chan)早(zao)在2023年(nian)3月21日(ri)就已停牌,佳(jia)源國(guo)際和大發(fa)(fa)地(di)產(chan)則均于2023年(nian)4月3日(ri)停牌。

但對于上述三家房企(qi)而言,復牌(pai)(pai)并非易事。根據港交(jiao)所相(xiang)關規定,復牌(pai)(pai)需要(yao)(yao)滿足以下(xia)條(tiao)件:一是(shi)(shi)要(yao)(yao)公(gong)(gong)布(bu)所有(you)未發布(bu)的年報(bao)(bao)、半(ban)年報(bao)(bao);二是(shi)(shi)要(yao)(yao)證明(ming)公(gong)(gong)司(si)尚(shang)有(you)持續經營的能力;三是(shi)(shi)提高(gao)透明(ming)度,公(gong)(gong)布(bu)所有(you)重要(yao)(yao)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財務(wu)(wu)報(bao)(bao)告、業(ye)務(wu)(wu)發展、重大合(he)同或交(jiao)易細節,以及可能涉及的債務(wu)(wu)重組、管理層變動、業(ye)務(wu)(wu)調(diao)整(zheng)等(deng)具(ju)體(ti)措施。

而“上市(shi)委員會認為本公司資不(bu)抵(di)債,不(bu)適合繼續公開交易(yi)”,則是聯(lian)交所最終對上述(shu)三家房企做(zuo)出退市(shi)決定的直接原因。

事實上,早在2023年5月(yue),佳源國(guo)際就曾因一筆1450萬(wan)美元的債(zhai)務逾(yu)期無力(li)償付,從而被境外投資(zi)人申請了清盤(pan)。彼時(shi),香港高(gao)級法院就頒令清盤(pan),要求佳源國(guo)際解散,且(qie)清算財(cai)產(chan)用于償債(zhai)。

據佳源國(guo)際2022年(nian)中報,其(qi)(qi)總負債(zhai)(zhai)為(wei)655.36億元(yuan),其(qi)(qi)中流(liu)動負債(zhai)(zhai)和非流(liu)動負債(zhai)(zhai)分別為(wei)504.34億元(yuan)和151.02億元(yuan);凈資(zi)產266.09億元(yuan),賬上現金(jin)及現金(jin)等(deng)價物(wu)僅(jin)有55.21億元(yuan)。但彼時(shi),其(qi)(qi)一年(nian)內(nei)到期的短期債(zhai)(zhai)務就有131.63億元(yuan)。

CFF20LXzkOwBPW31sqUzU6NFm67ian8sLNOLEW7JUWvia8a6kicMV1rKIcmOnA3NHc4n0KkDz6Yk6lTxNzqOOhIiag.jpg

來(lai)源:大發(fa)地產公告(gao)

至于大(da)發地產(chan)(chan),就在(zai)該公告發布的一周前(10月16日),大(da)發地產(chan)(chan)及其(qi)間(jian)接全(quan)資子公司垠(yin)壹香(xiang)港(gang)有限公司在(zai)HCCW 110/2024及HCCW111/2024也被香(xiang)港(gang)高等(deng)法院頒(ban)令清盤(pan)。

原(yuan)因(yin)是大發(fa)地產存(cun)續四筆票(piao)據(ju)(ju)均未償付,分別為(wei)1.38億美(mei)元12.5%優先票(piao)據(ju)(ju),到期日(ri)為(wei)2022年(nian)6月(yue)(yue)30日(ri);1億美(mei)元13.50%優先票(piao)據(ju)(ju),到期日(ri)為(wei)2023年(nian)4月(yue)(yue)28日(ri);3.6億美(mei)元12.375%優先票(piao)據(ju)(ju),到期日(ri)為(wei)2022年(nian)7月(yue)(yue)30日(ri);2.8億美(mei)元9.95%優先票(piao)據(ju)(ju)到期日(ri)為(wei)2022年(nian)1月(yue)(yue)18日(ri)。

雖(sui)然為避免(mian)被清盤,大發(fa)地產一直也嘗試與債權人溝通商討重組方案,但最終以失(shi)敗告終。

“大唐地(di)產(chan)、大發(fa)地(di)產(chan)以及佳源國際均因未能(neng)在(zai)規定時間內恢復股份買(mai)賣(mai)并公(gong)布財務(wu)業績(ji),觸發(fa)了港交所(suo)的強制退(tui)市機制。這表明港交所(suo)對(dui)于上(shang)市公(gong)司的財務(wu)透(tou)明度和持續經營能(neng)力有著明確要求,一旦公(gong)司無法(fa)滿足這些要求,就會面臨被(bei)取消(xiao)上(shang)市地(di)位的風(feng)險。”柏文喜(xi)表示。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多家港(gang)股(gu)停牌(pai)房企面(mian)臨摘牌(pai)風(feng)險

 

大(da)唐地產、大(da)發地產和(he)佳源國(guo)際并非第一批被強制摘牌的港股上市(shi)房(fang)企。

2018年(nian)8月(yue)1日,港交所新修訂的《上(shang)市規則》正式生效,其中“快速除牌(pai)”機制(zhi)規定:若主(zhu)(zhu)板公(gong)司(si)的證(zheng)券(quan)連續(xu)停(ting)牌(pai)18個(ge)月(yue)(主(zhu)(zhu)板《上(shang)市規則》第6.01A條(tiao))或GEM公(gong)司(si)(即創業(ye)板公(gong)司(si))的證(zheng)券(quan)連續(xu)停(ting)牌(pai)12個(ge)月(yue)(GEM《上(shang)市規則》第9.14A條(tiao)),港交所可取(qu)消(xiao)有關(guan)公(gong)司(si)的上(shang)市地位(wei)。

上述“快(kuai)速除牌(pai)”機制推出以來,被強(qiang)制除牌(pai)的(de)公(gong)司(si)逐年增(zeng)加,2019年港交所根(gen)據《上市規則》指引除牌(pai)的(de)公(gong)司(si)為19家,2020年、2021年、2022年分(fen)別(bie)為31家、34家、47家。2023年同樣有超40家公(gong)司(si)被宣(xuan)布強(qiang)制摘牌(pai),其中房地產企業就(jiu)包括了(le)南海控(kong)股(gu)(gu)、三盛控(kong)股(gu)(gu)、新(xin)力(li)控(kong)股(gu)(gu)、嘉年華國際等。

另據(ju)每經記者不完全統計(ji),2023年4月(yue),因業績報告延發而(er)暫停(ting)交易的港股上市房企及物(wu)業企業就多達24家,其中房企包括力(li)高(gao)(gao)集團、中國奧(ao)園(yuan)、祥生(sheng)控股、上坤地產(chan)等(deng),物(wu)企則包括彩生(sheng)活、佳(jia)源服務、力(li)高(gao)(gao)健(jian)康(kang)生(sheng)活、康(kang)橋悅生(sheng)活、佳(jia)源服務等(deng)。

根據港交所發(fa)布的消(xiao)息,截至今年10月24日,共有(you)97家(jia)企業停牌,其中(zhong)(zhong)包(bao)括碧桂園(yuan)、中(zhong)(zhong)國恒大、融信中(zhong)(zhong)國、中(zhong)(zhong)原建(jian)業、正商實業、億達中(zhong)(zhong)國、大發(fa)地(di)產、上坤地(di)產、景瑞(rui)控股等十余家(jia)房企。

記者(zhe)注意到,上述(shu)停牌(pai)房(fang)企中,因年報仍有待刊發(fa)(fa)及寄發(fa)(fa)的(de)包(bao)括(kuo)上坤地產、正商實(shi)業(ye)、大唐集團(tuan)、中原建業(ye)等企業(ye);受更換核數師影響的(de)包(bao)括(kuo)銀城國(guo)際控(kong)股、新(xin)明中國(guo)以及億達中國(guo)等企業(ye);碧桂園則(ze)是因為債務(wu)重組。

Wind數據顯示,在港股(gu)Wind房地產(chan)行業分類(lei)下(xia),上市企(qi)業共有304家(jia)。其(qi)中,2024年上半年,51家(jia)港股(gu)內房股(gu)的平均期內凈利潤為負(fu),約為-9.00億元,虧損企(qi)業所(suo)占(zhan)比例高達(da)64.71%。

“對(dui)(dui)于(yu)房(fang)(fang)地產行(xing)(xing)業而(er)言(yan),上(shang)述三家房(fang)(fang)企(qi)退市可能會引發(fa)市場(chang)對(dui)(dui)于(yu)行(xing)(xing)業內(nei)其他上(shang)市企(qi)業的擔憂,尤其是那些同樣面臨財(cai)務壓力的公司。這(zhe)可能會導致投資(zi)者對(dui)(dui)整個行(xing)(xing)業的信心下(xia)降,進一步影響房(fang)(fang)地產行(xing)(xing)業的融資(zi)環境(jing)和市場(chang)表現(xian)。”

在柏文(wen)喜看來(lai),港股(gu)內房(fang)股(gu)的(de)表(biao)現往往受到(dao)宏觀經(jing)濟、政(zheng)策環境以及(ji)個(ge)別企業財務狀況的(de)影響。大唐地(di)產(chan)、大發地(di)產(chan)和佳源國際的(de)退市可(ke)能(neng)會(hui)使得投資(zi)者(zhe)對于內房(fang)股(gu)的(de)投資(zi)更加(jia)謹慎(shen),從而影響整個(ge)板塊的(de)穩定(ding)性。“這就(jiu)要(yao)求(qiu)各方都(dou)必須(xu)加(jia)強(qiang)對企業財務狀況的(de)關注,提高(gao)風險意識,以維護市場的(de)穩定(ding)和健康發展。”

記者|陳利

編(bian)輯|何小桃 魏文藝 易啟江(jiang)校對|劉小英(ying)

封(feng)面圖片來(lai)源:視覺中(zhong)國,圖文無關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

|每日(ri)經濟新(xin)聞  nbdnews  原創文章(zhang)|

 

未經許可禁(jin)止轉載、摘編(bian)、復制(zhi)及鏡(jing)像等(deng)使用(yong)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mei)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quan),嚴禁轉載(zai)或(huo)鏡像,違者(zhe)必究。

讀者熱線(xian):4008890008

特別(bie)提(ti)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chu)現在(zai)本(ben)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xia)您的作品。

港股內房股現“摘牌潮”。 10月24日,大發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發地產)、佳源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佳源國際)、大唐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唐地產)三家港股上市房企分別發布公告稱,其在聯交所的上市地位將被取消,并于10月29日被摘牌。 至于被摘牌的原因,據上述三家房企公告,均是因未能按時刊發2022年至2024年期間,包括中期及全年在內的4份財報,公司股票暫停買賣至今已接近18個月。根據上市規則第 6.01A(1)條,港交所可將任何已連續暫停買賣18個月的證券除牌。 “這反映了港交所對于上市公司的嚴格監管和執行力度。”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10月25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采訪時表示,對于被取消上市地位的企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重大打擊。取消上市地位意味著企業失去了在公開市場的融資渠道,這將對企業的流動性和未來發展產生嚴重影響。同時,這也會對企業的品牌形象和市場信譽造成損害,進一步影響其業務運營和合作伙伴關系。 三家港股上市房企將同日退市 從上市到摘牌,這三家房企中時間最長的佳源國際控股也不過才8年。 2016年3月8日,佳源國際控股成功登陸港股。上市后,佳源國際控股的業績一路狂奔,2017年至2019年的銷售增速分別達到123.1%、94.6%和43%。在2019年業績會上,佳源國際控股甚至還立下了“三到五年內要把合約銷售金額突破1000億元”的目標。 然而在2020年,佳源國際控股僅完成了預期銷售目標的86%,到了2022年中期,佳源國際控股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同比分別下滑21.4%和83.52%。 來源:佳源國際公告 而對于努力三次才終于登陸港交所的大唐地產而言,從2020年12月11日上市到2024年10月29日退市,總共還不滿4年。 2019年12月,大唐地產首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于次年5月28日失效;僅過2天后又重新遞交上市申請。 2020年,即大唐地產上市當年,實現營業收入約105.88億元,同比增長30.60%;凈利潤約9.50億元,同比增長51.40%。2021年,大唐地產營業額同比增長約6.3%,毛利率約為24.0%,凈利潤同比增長約8%。但到了2022年上半年,其營業收入同比下滑29.27%,毛利同比下滑49.5%,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79.12%。 來源:大唐地產公告 公告顯示,未能在規定時間刊發2022年度財報,是導致上述三家房企停牌的主要原因。其中,大唐地產早在2023年3月21日就已停牌,佳源國際和大發地產則均于2023年4月3日停牌。 但對于上述三家房企而言,復牌并非易事。根據港交所相關規定,復牌需要滿足以下條件:一是要公布所有未發布的年報、半年報;二是要證明公司尚有持續經營的能力;三是提高透明度,公布所有重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財務報告、業務發展、重大合同或交易細節,以及可能涉及的債務重組、管理層變動、業務調整等具體措施。 而“上市委員會認為本公司資不抵債,不適合繼續公開交易”,則是聯交所最終對上述三家房企做出退市決定的直接原因。 事實上,早在2023年5月,佳源國際就曾因一筆1450萬美元的債務逾期無力償付,從而被境外投資人申請了清盤。彼時,香港高級法院就頒令清盤,要求佳源國際解散,且清算財產用于償債。 據佳源國際2022年中報,其總負債為655.36億元,其中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分別為504.34億元和151.02億元;凈資產266.09億元,賬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有55.21億元。但彼時,其一年內到期的短期債務就有131.63億元。 來源:大發地產公告 至于大發地產,就在該公告發布的一周前(10月16日),大發地產及其間接全資子公司垠壹香港有限公司在HCCW 110/2024及HCCW111/2024也被香港高等法院頒令清盤。 原因是大發地產存續四筆票據均未償付,分別為1.38億美元12.5%優先票據,到期日為2022年6月30日;1億美元13.50%優先票據,到期日為2023年4月28日;3.6億美元12.375%優先票據,到期日為2022年7月30日;2.8億美元9.95%優先票據到期日為2022年1月18日。 雖然為避免被清盤,大發地產一直也嘗試與債權人溝通商討重組方案,但最終以失敗告終。 “大唐地產、大發地產以及佳源國際均因未能在規定時間內恢復股份買賣并公布財務業績,觸發了港交所的強制退市機制。這表明港交所對于上市公司的財務透明度和持續經營能力有著明確要求,一旦公司無法滿足這些要求,就會面臨被取消上市地位的風險。”柏文喜表示。 多家港股停牌房企面臨摘牌風險 大唐地產、大發地產和佳源國際并非第一批被強制摘牌的港股上市房企。 2018年8月1日,港交所新修訂的《上市規則》正式生效,其中“快速除牌”機制規定:若主板公司的證券連續停牌18個月(主板《上市規則》第6.01A條)或GEM公司(即創業板公司)的證券連續停牌12個月(GEM《上市規則》第9.14A條),港交所可取消有關公司的上市地位。 上述“快速除牌”機制推出以來,被強制除牌的公司逐年增加,2019年港交所根據《上市規則》指引除牌的公司為19家,2020年、2021年、2022年分別為31家、34家、47家。2023年同樣有超40家公司被宣布強制摘牌,其中房地產企業就包括了南海控股、三盛控股、新力控股、嘉年華國際等。 另據每經記者不完全統計,2023年4月,因業績報告延發而暫停交易的港股上市房企及物業企業就多達24家,其中房企包括力高集團、中國奧園、祥生控股、上坤地產等,物企則包括彩生活、佳源服務、力高健康生活、康橋悅生活、佳源服務等。 根據港交所發布的消息,截至今年10月24日,共有97家企業停牌,其中包括碧桂園、中國恒大、融信中國、中原建業、正商實業、億達中國、大發地產、上坤地產、景瑞控股等十余家房企。 記者注意到,上述停牌房企中,因年報仍有待刊發及寄發的包括上坤地產、正商實業、大唐集團、中原建業等企業;受更換核數師影響的包括銀城國際控股、新明中國以及億達中國等企業;碧桂園則是因為債務重組。 Wind數據顯示,在港股Wind房地產行業分類下,上市企業共有304家。其中,2024年上半年,51家港股內房股的平均期內凈利潤為負,約為-9.00億元,虧損企業所占比例高達64.71%。 “對于房地產行業而言,上述三家房企退市可能會引發市場對于行業內其他上市企業的擔憂,尤其是那些同樣面臨財務壓力的公司。這可能會導致投資者對整個行業的信心下降,進一步影響房地產行業的融資環境和市場表現。” 在柏文喜看來,港股內房股的表現往往受到宏觀經濟、政策環境以及個別企業財務狀況的影響。大唐地產、大發地產和佳源國際的退市可能會使得投資者對于內房股的投資更加謹慎,從而影響整個板塊的穩定性。“這就要求各方都必須加強對企業財務狀況的關注,提高風險意識,以維護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 記者|陳利 編輯|何小桃 魏文藝 易啟江校對|劉小英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歡迎關注每(mei)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