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xin)聞 2024-12-03 20:51:43
每經記者|黃鑫磊(lei) 每經編輯|程鵬 董興生
12月2日,浙江精工集成(cheng)科(ke)技股份有(you)限公(gong)司(si)(以下簡稱“精工科(ke)技”,002006.SZ,股價(jia)21.12元(yuan)(yuan),市值96.13億元(yuan)(yuan))公告稱(cheng),公司(si)與Graphene Fibre Limited T/a GIM GrapheneFibre(以下(xia)簡(jian)稱(cheng)“沙特GIM公司(si)”)簽署了一(yi)份《銷(xiao)售合同》。
據悉,合同總金額為1.72億美元(CIF價,下同),其中設備1.64億美元,保證金750萬美元。根據合同約定,公司將分期向沙特GIM公司提供6條生產線,其中,在本合同簽定后執行第一條產線,第二條產線將于2025年第三季度開始執行,第三條產線將于2025年第四季度開始執行,剩余的3條在2026年開始執行。同時,雙方約定,合同簽定后,沙特GIM公司保證每年向精工科技購買3條(tiao)生產線(xian)(xian),總(zong)產線(xian)(xian)數量應(ying)不(bu)少(shao)于18條(tiao)(含(han)前述6條(tiao)),總(zong)采購金額約為5億(yi)美(mei)元(約合人民幣(bi)36.43億(yi)元)。
有市(shi)場(chang)消息稱,上述生(sheng)產線為碳纖維生(sheng)產線。對此(ci),12月3日,精(jing)工科技相關工作人員(yuan)在電話中(zhong)告訴《每日經(jing)濟新聞》記者,不確定是否為碳纖維生產線,另外,新產線的執行時間會根據合同簽訂情況來定。
公(gong)告顯示,此次(ci)簽署(shu)的合同總金(jin)額為(wei)1.72億美(mei)(mei)元(yuan)(CIF價(jia),下同),其(qi)中(zhong)設(she)備(bei)1.64億美(mei)(mei)元(yuan),保證金(jin)750萬美(mei)(mei)元(yuan)。根據合同約定(ding),精(jing)工科技將分期向沙(sha)特GIM公(gong)司提供6條(tiao)生產(chan)線,并進行安裝(zhuang)指(zhi)導、調試和驗收。其(qi)中(zhong),在合同簽定(ding)后執(zhi)行第(di)(di)一條(tiao)產(chan)線,第(di)(di)二條(tiao)產(chan)線將于2025年(nian)第(di)(di)三(san)季度開始執(zhi)行,第(di)(di)三(san)條(tiao)產(chan)線將于2025年(nian)第(di)(di)四季度開始執(zhi)行,剩余(yu)的3條(tiao)在2026年(nian)開始執(zhi)行。
同時,雙方約定,合同簽定后,沙特GIM公司保證每年向精工科技購買3條生產線,總產線數量應不少于18條(含前述6條),總采購金額約為5億(yi)美元。(約合人民幣)新產線規格及價格另行約定調整。
精工科技稱,本(ben)次交易主(zhu)要是公司(si)為進一步加快新材料裝備的(de)市場開拓力度,屬(shu)于正(zheng)常的(de)銷售行為,本(ben)次合同(tong)分期實施,設(she)備總金額為1.64億(yi)美元,約(yue)占公司(si)2023年(nian)度經(jing)審計營(ying)業總收入的(de)76.76%,后續若合同(tong)順利履行,將(jiang)擴大公司(si)新材料裝備的產(chan)銷規模,對公(gong)司(si)未來經營業績產(chan)生重大(da)的積(ji)極影響。
精工科技還表(biao)示,公司(si)(si)(si)具備履(lv)行(xing)合(he)同的(de)能(neng)(neng)力,在資金、人員、技術、產能(neng)(neng)等方(fang)(fang)面能(neng)(neng)夠保證合(he)同正(zheng)常履(lv)行(xing)。公司(si)(si)(si)與交(jiao)易對方(fang)(fang)不(bu)存在關(guan)聯關(guan)系,合(he)同的(de)履(lv)行(xing)不(bu)影響公司(si)(si)(si)業務獨立性,公司(si)(si)(si)主要業務不(bu)會因履(lv)行(xing)合(he)同而(er)對交(jiao)易對方(fang)(fang)形(xing)成依賴。
不過,精工科技也提示稱,如因(yin)(yin)公司原(yuan)因(yin)(yin)出現(xian)逾期交貨,因(yin)(yin)設計、設備(bei)技術(shu)原(yuan)因(yin)(yin)不能(neng)(neng)正常生產、達不到技術(shu)協議(yi)要(yao)求、產能(neng)(neng)要(yao)求等違約情形,公司存在需按合同規定支付相應違約金(jin)的風險(xian)。
一周前剛簽完5億(yi)元的合同
就(jiu)在一個星期(qi)前,精工科技還披露了另一份(fen)大訂單。11月23日(ri),公(gong)司(si)與四川眾億匯(hui)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gong)司(si)(以下簡(jian)稱“眾億匯(hui)鑫”)簽署(shu)了《銷(xiao)售(shou)合(he)同》,合(he)同總金額約為(wei)5.16億元(yuan)(含稅價)。
合(he)同約(yue)定(ding),公司將向眾億匯鑫交付一套(tao)碳纖維成套(tao)生產線(以(yi)下簡(jian)稱“碳化線”)和一套(tao)原絲生產線(以(yi)下簡(jian)稱“原絲線”)及其配套(tao)公用工程,并進行安裝、調試和驗(yan)收。
精工科(ke)技表示,本(ben)次交易主要是公司為進一步(bu)加快系列碳(tan)纖維裝備的市場開拓力度(du),屬于正常的銷售(shou)行為。合(he)同總(zong)金額占公司2023年度(du)經審計營業總(zong)收入的29.62%。后續若合(he)同順利履行,將擴大公司系列碳(tan)纖維裝備的產(chan)銷(xiao)規模,對(dui)公司未來經營業績產(chan)生積極影(ying)響(xiang)。
2024年三季報顯示,精工科技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shou)入(ru)(ru)11.81億(yi)元,同(tong)比(bi)增長5.51%;實現歸母凈利(li)潤7303.37萬元,同(tong)比(bi)下降47.96%。公司(si)表示,主要(yao)原因在于報告(gao)期(qi)公司(si)總體毛(mao)利(li)率(lv)下降和研發投入(ru)(ru)費用增加(jia)。
值(zhi)得注意的是(shi),截至12月3日收盤,精工科技(ji)股價再度迎來漲停,報21.12元/股,實現“11天6板”,累計漲幅達54.27%。而從9月18日的低點10.37元/股起算,公司(si)股價累計漲幅達103.66%。
截至9月30日(ri),精工科(ke)技(ji)總股東數為3.3萬戶(hu)。
作為國內(nei)碳(tan)纖(xian)維設備龍頭企業,精工科技于2020年成為國內(nei)首(shou)家實現(xian)千噸級碳(tan)纖(xian)維成套生產線裝備全國產化的(de)企業,系國內(nei)唯一(yi)(yi)一(yi)(yi)家(jia)整線裝備(bei)供應商,國內市(shi)占率超過50%。
據(ju)11月(yue)19日披露的《投資者(zhe)關系活動(dong)記錄表》,2020年以來,精(jing)工科技(ji)累計交付全國產(chan)化碳(tan)纖維(wei)成套(tao)生產(chan)線超(chao)20條,合(he)同金額累計超(chao)過40億元。截至目前(qian),公司碳(tan)纖維(wei)成套(tao)裝備在手訂單共(gong)13條(tiao),合(he)同總額超20億(yi)元(yuan)。
據(ju)廣發證券(quan)研報分(fen)析,精工科技碳纖維業務(wu)2022年收(shou)入(ru)占比提高(gao)(gao)至(zhi)65.17%,為公司業績(ji)高(gao)(gao)增(zeng)貢獻了主(zhu)要(yao)動力(li),而受下(xia)游行業需求低迷影響(xiang)及產品(pin)結構(gou)變(bian)化,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業績(ji)有所下(xia)滑(hua),但(dan)仍為公司收(shou)入(ru)占比最高(gao)(gao)的業務(wu)板塊(kuai)。
中信建投研報稱,上(shang)一輪碳(tan)纖維(wei)(wei)擴(kuo)產高潮是在(zai)2021—2022年(nian),彼(bi)時碳(tan)纖維(wei)(wei)大(da)絲束的(de)價格飆升到14萬元(yuan)/噸以上(shang),大(da)量玩(wan)家大(da)舉擴(kuo)產,是經典的(de)“價格上(shang)漲—產能擴(kuo)產”邏輯(ji)。而(er)本輪碳(tan)纖維(wei)(wei)的(de)擴(kuo)產動(dong)因來(lai)自于“出海”+“逆周期(qi)投資(zi)(zi)”的(de)雙重(zhong)驅動(dong),投資(zi)(zi)方不看重(zhong)當(dang)期(qi)盈利。
以沙特為(wei)代(dai)表的中東國家,在石化、光伏(fu)、汽車、氫能等新能源領域大舉投資,工業化的決心已定。中東有油(you)氣資源,又背靠(kao)歐洲、非(fei)洲、中亞(ya)(ya)、南亞(ya)(ya)等市場,打造“原(yuan)油(you)—煉(lian)化—丙(bing)烯腈(jing)—碳纖維—新能源”這條產業鏈的雛形(xing)已現。
碳(tan)纖(xian)維(wei)產業本身(shen)具備(bei)“投資重(zhong)、技術(shu)迭代強、擴產難度(du)大”的(de)特點,產業龍頭往往誕生(sheng)于行業低(di)谷期的(de)逆勢擴張(zhang)者。這兩(liang)年(nian),碳(tan)纖(xian)維(wei)這個(ge)尚有需求增長、且符合新質生產力發展(zhan)的產(chan)業,極易獲(huo)得產(chan)業資本的青睞。
中信建投研報分析認為,碳纖維設備(bei)訂單增長(chang)的動(dong)因,已經從(cong)“碳纖維高價”轉向“成(cheng)本降(jiang)(jiang)低(di)-價格下降(jiang)(jiang)-需求增長(chang)”下的長(chang)期擴容,以此視角看,碳纖維設備(bei)的潛在需求則難以估量(liang)。
(聲(sheng)明:文章內容和數據(ju)僅供參考(kao),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u)此操作,風險自擔。)
記者|黃鑫磊
編輯|||程(cheng)鵬 董興生?蓋源源 杜恒峰(feng)
校對|盧(lu)祥(xiang)勇
封面圖(tu)(tu)片來源:視(shi)覺中(zhong)國(資料(liao)圖(tu)(tu) 圖(tu)(tu)文(wen)無(wu)關)
|每日經(jing)濟新聞 ?nbdnews??原創文章|
未(wei)經許可(ke)禁(jin)止轉載(zai)、摘編(bian)、復制及(ji)鏡(jing)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wei)經(jing)《每日經(jing)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zai)或(huo)鏡像(xiang),違者必究。
讀者(zhe)熱(re)線:4008890008
特別(bie)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suo)取(qu)稿酬。如您不希望作(zuo)品(pin)出現在本站(zhan),可聯系(xi)我(wo)們要求撤下您的作(zuo)品(pin)。
歡(huan)迎關注(zhu)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