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jing)濟新聞 2025-03-19 13:23:13
北京時間3月(yue)20日(ri)凌晨2時,美(mei)(mei)聯儲將結束貨幣(bi)政策會議,并(bing)公(gong)布政策聲明。當前(qian)美(mei)(mei)國滯脹(zhang)風(feng)險(xian)(xian)上升(sheng),經(jing)濟衰退(tui)風(feng)險(xian)(xian)上調,投資者也在“創紀錄式(shi)”減倉美(mei)(mei)股。巴(ba)克萊銀行預(yu)計美(mei)(mei)聯儲今年6月(yue)和9月(yue)各降息25個基點(dian),第四季度利率不變。投資者格外(wai)關注(zhu)FOMC政策聲明措辭及鮑威爾(er)講話(hua),以尋找后續貨幣(bi)政策路徑線索。
每(mei)經記(ji)者(zhe)|蔡鼎 每(mei)經編輯|蘭素(su)英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北(bei)京時間(jian)3月20日(周(zhou)四(si))凌晨2時,美(mei)聯儲(chu)聯邦公開(kai)市場委員會(FOMC)將結束(shu)為期兩(liang)天的(de)貨(huo)幣政(zheng)策(ce)會議,并(bing)公布政(zheng)策(ce)聲明。
當前,美國滯脹風險顯著上升。在當地時間18日公布的3月份“CNBC美聯儲調查”中,受訪者將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從1月份的23%上調至36%,創下(xia)六(liu)個(ge)月來的新高。同時,受訪者還(huan)下(xia)調了2025年美(mei)國(guo)經濟增長(chang)預期(qi)(qi),上調通脹預期(qi)(qi)。
同日,亞(ya)特蘭(lan)大(da)聯儲GDPNow模型(xing)的最新預(yu)測(ce)將(jiang)美(mei)國2025年一季度GDP增(zeng)(zeng)速(su)從(cong)此前(qian)的-2.1%上調至-1.8%。盡管預(yu)測(ce)有所(suo)上調,但依然(ran)為負增(zeng)(zeng)速(su)。
對滯脹的擔憂也讓投資者“創紀錄式”地逃離美股。美國銀行的調查顯示,全球基金經理在3月7日至13日期間,將其美股持倉規模大減40個百分點,從2月的凈超配17%降至凈低配23%,削減比例為有史以來最高。
在此背景(jing)下,投(tou)資者格(ge)外關注FOMC 3月政策聲明的(de)措辭變化(hua)以(yi)及美(mei)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新聞發布會上的(de)講話,以(yi)尋找后續貨(huo)幣政策路徑的(de)蛛絲馬跡。
目前市場普遍預計本次會議FOMC將維持利率不變。巴克萊銀行高級美國經濟學家Jonathan Millar團隊在發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郵件中稱,預計美聯儲將采取平衡方式,今年6月和9月各降息25個基點,第四季度利率不變。團隊還預計FOMC將維持限制性政策立場(chang)來應對(dui)高(gao)通(tong)脹,強調(diao)政策緊縮以確保通(tong)脹向2%目標(biao)靠攏。
當前,美國正處于經濟與政治深度交織的復雜環境。投(tou)資者迫切希(xi)望從美聯儲(chu)的(de)3月政策聲(sheng)明中(zhong)獲得更為明確(que)的(de)方向指引。
美聯儲政策制定者和投資者都面臨著棘手的局面:一方面,美國經濟仍在增長,盡管通脹高于美聯儲官員的期望水平,但似乎還在一定的控制范圍內,這使得他們對進一步降息保持謹慎態度;另一方面,消費者信心持續惡化,隨著對特朗普政府以關稅為主導的貿易政策可能導致經濟失速并重新推高通脹的擔憂加劇,未來經濟增(zeng)長預(yu)期開(kai)始出現動搖。
在3月份的“CNBC美聯儲調查”中,受訪者將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提升至六個月來的新高,同時下調(diao)了2025年(nian)的增(zeng)長(chang)預期,并上調(diao)了通脹(zhang)預期。
具體來看,包括基金經理、策略師和分析師在內的32位受訪者將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從1月份的23%上調至36%。CNBC報道稱,這種變化似乎很大程度源于對特朗普政府財政政策的擔憂,尤其是關稅。受訪者認為,關稅將超越通脹成為美國經濟的最大威脅。
在這份調查中,受訪者對2025年美國的平均GDP預測從2.4%大幅降至1.7%,結束了自2024年9月份以來三次調查呈現的連續增長趨勢。
圖片來源:CNBC
北京時間3月18日(周二)晚間,亞特蘭大聯儲GDPNow模型的最新預測顯示,美國2025年一季度GDP增速為-1.8%,此前預期為-2.1%。盡管上調了預測,但仍為負增速。如果美國GDP一季度萎縮1.8%的預期成真,這將是2022年第一季度之后美國首次出現經濟萎縮。(注:GDPNow模型每隔數日便會更新一次,頻率度取決于高頻數據的更新情況。一般而言,越接近實際數據公布日,各項信息就更為充分,預測誤差也就越小。GDPNow沒有主觀的調整,評估完全基于模型的數學結果。該模型基于實時數據的實際GDP連續估計仍廣受研究者認可。)
圖片來源:亞特蘭大(da)聯儲
據新華社,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3月16日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采訪時也表示,他“無法保證”美國經濟不會在特朗普任期內出現衰退。貝森特當天接受《與(yu)新聞界對(dui)話》節(jie)目采訪。被問及他能否保(bao)證美國(guo)總統特朗普執政期(qi)間美國(guo)經濟不會衰退時,貝森特回答:“沒有什么是可以(yi)保(bao)證的。(比(bi)如)誰能預測到新冠疫情呢?”
在對增(zeng)長前景陷入悲觀的背景下,投資者正在加速“逃離美股”。
美國銀行的調查顯示,全球基金經理在3月7日至13日期間,將其美股持倉規模大減40個百分點,從2月的凈超配17%降至凈低配23%,削減比例為有史以來最高。該調查涵(han)蓋了(le)171名(ming)基金經理,他們(men)共管理著4260億美元(yuan)的資(zi)產(chan)。
滯脹是(shi)投資者普遍提到(dao)的(de)(de)擔憂(you)之一,對這一情景的(de)(de)預期(qi)達到(dao)了自2023年末以來(lai)的(de)(de)最高水平。投(tou)資者擔憂這(zhe)種(zhong)情(qing)況會讓(rang)美聯儲陷入困境(jing),使其無法通過(guo)加息(xi)或降息(xi)來應(ying)對任何(he)一方(fang)的(de)問題。
目前71%的基金經理預計未來12個月全球經濟將遭遇滯脹,特朗(lang)普掀起(qi)的大規模貿易(yi)摩擦被認(ren)為是主要誘因。
圖片來源:美銀報告
調查(cha)顯示,本月(yue)全(quan)球股市的資金(jin)撤離速度(du)位列(lie)本世紀第(di)五快,同(tong)時(shi)全(quan)球宏觀悲觀情緒的上升幅(fu)度(du)位列(lie)過去30多年(nian)(nian)來的第(di)七(qi)高。而“現金(jin)水平大幅(fu)上升”,創下2021年(nian)(nian)12月(yue)以來的最大增幅(fu)。
彭博社(she)記者Lisa Abramowicz引用美銀調查表(biao)示:對于一些機構投資者而言,2025年(nian)3月(yue)的市場氛圍讓人(ren)想起2007年(nian)8月(yue)、2011年(nian)8月(yue),甚(shen)至2020年(nian)3月(yue)。
針對美聯儲年內的貨幣政策路徑,巴克萊銀行高級美國經濟學家Jonathan Millar團隊在發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置評郵件中稱,“基于我們的預測,FOMC面臨的政策困境正在形成:它是應該繼續按照通脹壓力(加息或維持利率不變),還是降息以反映勞動力市場的疲軟和經濟活動的下行風險?由于近期經濟活動沒有放緩的跡象,我們對長期通脹預期的上升將促使美聯儲發出加息可能性的信號持懷疑態度。”
Jonathan Millar團(tuan)隊預(yu)計(ji)美聯(lian)儲(chu)將(jiang)采取一種平(ping)衡的方(fang)式,預(yu)計(ji)FOMC將(jiang)在今年6月(yue)和9月(yue)的會議上各降息25個基(ji)點,然后在第四季(ji)度(du)保(bao)持利(li)率(lv)不變。這種預(yu)期將(jiang)在經(jing)濟活動減弱和就(jiu)業前景面臨下行(xing)風險的基(ji)礎上進(jin)行(xing)定價。
同時,Jonathan Millar團隊預計FOMC將繼續將其政策立場描述為限制性的,以應對高通脹。他們認為,這種平衡的方式假定,FOMC將能夠以維持可信度的方式傳達其政策信息,強調政策將保持足夠的緊縮性,以確保隨著關稅引起的價格上漲減弱,通脹將向2%的目標靠攏。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Jonathan Millar團隊對美聯儲今年6月和9月各降息25個基點的預期與目前掉期市場的預期一致。不過,需要指出的是,交易員對下一次降息將出現在6月份還是7月份存在較為明顯的分歧。
圖片來源:芝商所
實際上,隨著特朗普政府關稅等政策的發展,最近幾個交易日,不少交易員已經縮減了其對年內美聯儲降息幅度的押注。一周前,期貨市場還預期年內美聯儲將降息三次,合計降息75個基點。
免責聲(sheng)明:本文內容與數據(ju)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zi)建議,使用前請(qing)核實。據(ju)此操作,風險自(zi)擔。
封面圖片來源(yuan):每(mei)日經濟新聞(wen) 劉(liu)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mei)日(ri)經(jing)濟新(xin)聞》報社授權,嚴禁轉(zhuan)載或鏡像,違者必究(jiu)。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suo)取稿酬。如您(nin)不希望作品出現(xian)在(zai)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nin)的作品。
歡(huan)迎(ying)關(guan)注每(mei)日經(jing)濟(ji)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