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9 11:51:00
每(mei)經編輯|張錦河
7月9日,國(guo)(guo)務院新(xin)聞(wen)辦公(gong)室舉行“高質量(liang)完成(cheng)‘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ti)新(xin)聞(wen)發布(bu)會(hui)。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介紹,5年前制定的規劃綱要設定的主要指標中,經濟增長、全員勞動生產率、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等指標進展符合預期;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人均預期壽命,糧食、能源綜合生產能力等8項指標進展超預期;規劃確定的戰略任務全面落地,部署的102項重大工程穩步順利推進。總的來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新的開創性進展、突破性變革、歷史性成就。
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會上介紹,“十四五”期間我國創新取得多個重大突破(po)。事實證明,“脫鉤斷鏈”、打壓遏制只會增強我們自立自強的決心和能力,只會加速我們科技創新的角度和突破。
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chang)袁達在會上介紹,2021年至2024年,中國經濟保持了年均5.5%的較快增長速度,其中內需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為86.4%,最終消(xiao)費對中國經(jing)濟增長的(de)平均貢獻率達到56.2%,比(bi)“十(shi)三五”期間(jian)提高8.6個百分點。
圖片來(lai)源(yuan):央(yang)視(shi)新聞視(shi)頻截圖
國家發(fa)展改革委(wei)相關負責人會上(shang)介紹(shao),“十四五”以來每年制造(zao)業(ye)增加值都超過30萬億元,我國連續15年坐(zuo)穩全球制造(zao)業(ye)“頭(tou)把(ba)交(jiao)椅”,200多種主(zhu)要工業(ye)品產量(liang)世界(jie)第一(yi),中國不(bu)能(neng)造(zao)的越來越少(shao)、能(neng)造(zao)的越來越好。
國家發(fa)展改(gai)革委副主(zhu)任周(zhou)海兵(bing)介紹,“十四五”以(yi)來(lai),每年城鎮新增就業(ye)穩定(ding)在1200萬(wan)人以(yi)上(shang),在14億多(duo)人口的(de)發(fa)展中大國實現了比較充分的(de)就業(ye)。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介紹,“十四五”期間,我國“刀刃向內”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四梁八柱”基本建立,民營經濟促進法頒布施行,制造業外資準入限制“清零”,全國外資準入負面清單限制措施縮減到29項,民營企業增加到5800多萬戶,比“十三五”末增長超過40%。
每日經(jing)濟新聞(wen)綜(zong)合(he)自央(yang)視新聞(wen)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xin)聞》報(bao)社(she)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xiang),違者必(bi)究。
讀(du)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men)要(yao)求撤下(xia)您的作品。
歡迎(ying)關注(zhu)每日經濟新聞(wen)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