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05 14:04:58
近期港股科技板塊走勢震蕩,但伴隨著逢跌資金加速流入的趨勢,板塊內部籌碼結構有望得到不斷優化。Wind數據顯示,恒生科技ETF(513130)自7月25日由資金持續凈流出轉為凈流入后,已連續7個交易日獲份額凈申購,累計金額達38.08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其中5個交易日凈申購份額數均超7億份,期間指數走勢持續承壓。隨著近期美聯儲降息預期的升溫、中報業績期臨近的催化以及市場風險偏好的整體走高,相對健康的結構籌碼有望為市場的后續走勢提供堅實的動能。(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5/8/4)
拉長時間來看,作為布局港股科技板塊的人氣標的,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8/4,恒生科技ETF(513130)2025年以來已獲69.85億元資金加倉,為同期所有跟蹤恒生科技指數的ETF中僅有的資金凈流入額超55億元的產品,資金青睞程度可見一斑。同時恒生科技ETF(513130)年內日均成交額達48.85億元,在港股科技類ETF中領先,流動性優勢較突出。截至2025/8/4,交易所數據顯示,恒生科技ETF(513130)最新份額和最新規模分別達423.56億份和306.36億元,年內增幅達28%和53%。
從估值水平來看,近期恒生科技指數的回調或為配置打開了合適的窗口期。縱向來看,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8/4,恒生科技指數當前PE-TTM為21.55倍,處于近5年21.76%的分位數水平,且低于近5年“均值-1倍標準差”;橫向來看,恒生科技指數的估值僅為美股納斯達克指數(41倍PE)的一半水平,疊加業績層面的積極預期,估值或具備向上修復的空間和潛力。
恒生科技ETF(513130)緊密跟蹤的恒生科技指數通過港股全市場選股,涵蓋未納入港股通范疇的優質科技股,選股范圍更廣、指數的科技成色更純正,是投資港股科技板塊的稀缺性標的之一,指數涵蓋了30只研發投入強勁、聚焦科技前沿且具備競爭力的互聯網以及制造業科技的龍頭企業;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包括了AI產業鏈各環節的核心公司,有助于捕捉Al商業化發展各個階段的紅利。截至2025/8/4,前五大成分股為騰訊控股、網易-S、小米集團-W、阿里巴巴-W和快手-W。(指數前五大權重股、數據來源:恒生指數公司,Wind,涉及個股僅供展示指數前五大成分股,非個股推薦,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截至2025/8/4)。
恒生科技ETF(513130)采取場內T+0交易機制,允許投資者當日買入后立即賣出,提高了交易的靈活性和及時性,更便于投資者操作和決策,疊加其較為突出的規模和流動性優勢,成為投資者布局港股科技資產發展的優選工具。場外投資者可以關注其場外聯接基金(A類015310、C類015311)。
備注:場內T+0交易為交易所交易機制;年初恒生科技ETF(513130)份額和規模分別為330.43億份和199.88億元,數據來源于交易所。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