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2 07:57:06
每經(jing)(jing)記者|鄭雨(yu)航(hang) 每經(jing)(jing)編輯|高涵
|2025年(nian)9月12日(ri) 星期五|
NO.1 蘋果遭兩家投行下調評級
當地時(shi)(shi)間周(zhou)四,蘋(pin)(pin)(pin)果股(gu)票(piao)被D.A. Davidson和(he)Phillip Securities兩家(jia)投行下調評(ping)(ping)級,這(zhe)是金融(rong)市場對這(zhe)家(jia)iPhone制造商保持謹慎(shen)態度(du)的(de)最新跡象。D.A. Davidson將蘋(pin)(pin)(pin)果評(ping)(ping)級從“買(mai)入”下調至(zhi)(zhi)“中性”,理由是該行認為蘋(pin)(pin)(pin)果本(ben)周(zhou)早些時(shi)(shi)候發布(bu)的(de)新產品未能緩解外界對其人工智能布(bu)局(ju)的(de)擔憂(you)。根據匯編的(de)數(shu)據,隨著評(ping)(ping)級下調,蘋(pin)(pin)(pin)果的(de)“推薦一致性”(衡量(liang)買(mai)入、持有和(he)賣出評(ping)(ping)級比例的(de)指(zhi)標)降至(zhi)(zhi)3.9(滿(man)分為5),為2020年初以來最低水平。
點評:兩家投(tou)行下調蘋果評級(ji),凸顯市場對其創(chuang)新能力(li)與AI布(bu)局的擔(dan)憂。
NO.2 美FTC宣布調查聊天機器人對未成年人風險
當地時間周四(si),美國(guo)聯邦貿(mao)易委員(yuan)會(FTC)宣布(bu)已向(xiang)七家公司(si)發出命令,要(yao)求他們提供信息,以了(le)解人工智能聊天機(ji)器人可能對兒(er)童和青少年的(de)(de)負面(mian)影響。七家公司(si)分(fen)別為(wei)谷歌母公司(si)Alphabet、OpenAI、Meta、Meta旗下的(de)(de)子公司(si)Instagram、Snap、xAI以及Character Technologies Inc.(Character.AI的(de)(de)開發商)。
點評:在AI聊天機器(qi)人(ren)普及且功能愈發(fa)“擬(ni)人(ren)化”的當下,兒童和(he)青少年(nian)易受影響,監管介入(ru)十分必要(yao)。
NO.3 微軟與OpenAI達成非約束性協議
當地時間周四,微軟和OpenAI宣布,雙(shuang)方已簽署了一(yi)項不具約(yue)束(shu)力(li)的(de)協議,該協議將(jiang)允許(xu)OpenAI推進其重(zhong)組計劃,使其成為一(yi)家營利(li)性公司(si)。OpenAI表示,非營利(li)母公司(si)將(jiang)保留(liu)1000億美(mei)元或更多的(de)股份。
點評:對(dui)OpenAI而言,重(zhong)組有助于其優化治理結構、拓展融資渠道、加速商業化進程。
NO.4 引力波信號驗證霍金黑洞面積定理
一個(ge)國際科(ke)研團(tuan)隊(dui)在10日(ri)出(chu)版的(de)《物(wu)理(li)評論(lun)(lun)快報》雜志上發(fa)表論(lun)(lun)文稱(cheng),他們借助美國激光干涉儀引力(li)(li)波天文臺(LIGO)探測到雙黑(hei)洞(dong)(dong)劇烈碰撞產生的(de)引力(li)(li)波信號,以高達99.999%的(de)置(zhi)信度,驗證了(le)斯蒂(di)芬·霍金于(yu)1971年提出(chu)的(de)黑(hei)洞(dong)(dong)面積定(ding)理(li)。這一成果為(wei)量子引力(li)(li)理(li)論(lun)(lun)的(de)研究奠定(ding)了(le)重要基(ji)礎(chu)。
點評:該項研究成果(guo)不僅加(jia)深了人類對(dui)黑洞的認(ren)知,也為(wei)量子(zi)引(yin)力理論研究提供關鍵(jian)支(zhi)撐,有望推動相關理論完善與突(tu)破。
NO.5 NASA毅力號:火星或許曾存在遠古生命
本周四,美國國家航(hang)空航(hang)天局(NASA)的最新發(fa)現(xian)或許(xu)讓人類(lei)對“火星上是否存在生(sheng)命”這個(ge)問題又近了一步。在火星耶澤羅撞擊坑(keng)中(zhong),NASA“毅力號”火星車發(fa)現(xian)了有機碳(tan)與(yu)含鐵(tie)化(hua)合物(wu)共生(sheng)的樣本,地球上相似的化(hua)學結(jie)構被視為有生(sheng)命存在的證據。該成果發(fa)表在《自(zi)然》期刊上,科(ke)學家致力于將該樣本從火星帶回地球進一步研究。
點評:若后(hou)續研(yan)究(jiu)證實,將改變對宇宙生命(ming)演化(hua)的認知,激發更多火星探(tan)測任務,推動(dong)天(tian)體生物學發展(zhan)。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shu)據僅(jin)供參考,不構成投(tou)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zuo),風(feng)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經(jing)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zhe)熱線:4008890008
特(te)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suo)取稿酬。如您不希(xi)望作品(pin)出現在本站,可(ke)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pin)。
歡(huan)迎關(guan)注每日經濟(ji)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