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 2025-10-15 08:39:23
當地時間10月13日晚上,于9月23日從寧波舟山港啟程的、裝載超1000標準箱集裝箱的“伊斯坦布爾橋”號貨輪,經北極航道順利抵達英國最大集裝箱港口弗利克斯托港,這標志著全球首條中歐北極集裝箱快航航線成功通航。
總臺記者 楊兢兢:我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英國港口弗利克斯托港。在我身后,經北極航道來到歐洲的“伊斯坦布爾橋”號貨輪正在停靠。接下來,“伊斯坦布爾橋”輪還將前往德國、荷蘭和波蘭停靠。該航線的開通不僅體現了北極航道商業化運營的可行性,為全球貿易網絡提供了新的物流路徑選擇,更展現了中國在北極事務中一直秉持的合作與發展理念。這是中國為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作出的又一貢獻。
據了解,中歐北極快航航線一邊串聯起寧波、上海、青島、大連等我國的主要港口,另一邊連接英國弗利克斯托港、荷蘭鹿特丹港、德國漢堡港、波蘭格但斯克港,是中國到歐洲主流基本港之間最快的集裝箱航線,通過跨越北冰洋,極大縮短了航程和運輸時間。據寧波海關統計,此次通過中歐北極集裝箱快航航線出口貨物貨值約14億元,包括服裝、儲能柜、動力電池等貨物。
相較好望角航線50天左右、蘇伊士運河40天左右,以及中歐班列約25天的運輸時間,中歐北極快航航線本次僅用20天就成功抵達歐洲。所經的北極東北航道,是連接東亞與歐洲的新興國際航運干線,對優化全球供應鏈、促進沿線經貿合作具有重要價值。
什么是“北極航道”?
早在16世紀,人們就希望航行穿過地球最北部的北冰洋,拉近東西方之間的距離。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冰加速融化,商船通航北冰洋成為可能,連接亞洲與歐洲乃至北美洲的航道長度,與傳統航道相比,有望大幅縮短。這一前景給未來世界經濟版圖帶來無限遐想空間。
“北極航道”大致可劃分為中央航道、西北航道和東北航道。前兩條航道海冰較厚,不適合商業開發。每年通航時間最長的是東北航道,它主要沿俄羅斯北部沿岸,跨越北冰洋,向西穿過巴倫支海進入北歐、大西洋;向東通過白令海峽,進入亞洲、太平洋,夏季可用于商業通航。
創造歷史!中歐北極快航提升中歐物流效率
日前,“伊斯坦布爾橋”輪所屬的航運公司代表在德國漢堡港接受總臺記者采訪時表示,本次中歐北極快航航線的通航創造了歷史,大大提高了中歐物流交付效率。同時,本次航行也是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為代表的中國“新三樣”出口的一次成功展示。
某航運(香港)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方軼:原本計劃航行十八天,我們非常順利地用不到十五天就通過了北極航道。但出了北極航道在挪威海的時候,遭遇了一些天氣情況,考慮到船員、船舶以及貨物的安全,我們降低了兩天的航速,所以現在是二十天抵達英國。我覺得是集裝箱航運史上最快的一個時效。除了傳統貨物,在這個航次上承運了大量中國“新三樣”出口的貨物,比方說光伏、鋰電池、電車,包括一些儲能柜。我覺得這是中國供應鏈出海、中國品牌出海的一個完美展示,這些貨物確實也是歐洲急需的。北極航道是中國到歐洲開通的第三條物流履約交付通道,并確實把它落到了實處。
某航運(香港)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 李曉斌:北極航線主要優勢體現在航程短、時效快,因此可以大幅降低供應鏈的成本,提高供應鏈的運轉效率,同時大幅降低燃油消耗帶來的二氧化碳排放。為了準備這次商用的正式運行,我們從三年前就開始做了大量人員培訓、機器設備升級以及航道相關知識和技術儲備。我們也特地挑選了一個在整個可通航區域內相對最佳的窗口,因此這個航次沒有使用破冰船服務就自行通過了北極海域。這條航線的試運行得到了中國所有的口岸和港口,以及歐洲方面英國、荷蘭、德國和波蘭口岸和碼頭的大力協助。他們非常感興趣。未來一定會有更多企業、港口加入這個通道的建設。
專家:航線通航為國際貿易環境注入新的穩定性
“伊斯坦布爾橋”輪抵達英國標志著中歐北極快航航線成功通航。這條航線通航有著怎樣的意義?北極航道的開發利用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教授 崔凡:全球首條常態化運營的中歐北極集裝箱快航航線的開通,為中歐之間打造一條新的、穩定、快捷的海上運輸通道。這對于北極航運資源的開發利用,對北極地區的和平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對中歐之間經貿關系的穩定發展,對北冰洋沿岸各國以及對北極事務感興趣的各個國家之間的務實合作都具有積極意義。這條航線的開通,能夠使得亞歐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快捷,同時還能夠分散中歐之間原有的一些運輸通道的風險,從而能夠增強中歐之間供應鏈的韌性。這個對于當前不太穩定的國際貿易環境來說,注入了新的穩定性。我們期望這條航線沿線的各個國家之間能夠加強合作,共同維護好、運營好這條航線,從而提高沿線各個國家人民的共同福祉。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