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jin)年一季度獐(zhang)子島蝦夷扇貝畝產下(xia)降最主要的原(yuan)因是(shi)公(gong)司(si)前年投苗不足。”獐(zhang)子島前高管A先生告訴記(ji)者“獐(zhang)子島公(gong)司(si)治理混亂,下(xia)面業務(wu)員違規操作(zuo),才(cai)造(zao)成了今(jin)天的結果。”
“公司對下面業務人員管理不善,業務人員與賣苗個體戶達成協議,即在先前確立100斤1000個扇貝的基礎上,后期每100斤都算1000個貝,但是在每框里面都壓著磚頭”。【詳細】
“公(gong)司產的海(hai)參賺錢(qian),但整個(ge)業(ye)務出(chu)現虧損主要是由于業(ye)務員(yuan)高價對(dui)外收購(gou)海(hai)參所致。”比如市場價每斤(jin)90元這些商家就以(yi)120元將賣與公(gong)司,收購(gou)海(hai)參賠錢(qian)導致了整個(ge)海(hai)參業(ye)務賠錢(qian)。
此外獐子島還面臨著海域資源的枯竭,在公司當前近300萬畝海域中,基本是養殖扇貝,扇貝的養殖使得公司海域地質完全改變,海參養殖基本枯竭。【詳細】
“獐子(zi)島副總裁(cai)兼加工事業(ye)一(yi)部總經理王勇(yong)的(de)離(li)職(zhi)主要涉及獐子(zi)島價(jia)值(zhi)2600萬元凍品貨款(kuan)。”前高(gao)管告訴記者,“王勇(yong)屬下一(yi)個業(ye)務經理2011年私下將獐子(zi)島價(jia)值(zhi)2600余萬元扇(shan)貝凍品賣給一(yi)個買(mai)家,該下屬獲得300余萬左右的(de)回扣(kou)。”
目前貨款錢已不能追回,這是王勇沒有辭職原因,獐子島沒有公開此事,主要是怕對公司聲譽的影響。【詳細】
上半年(nian),獐(zhang)子島辭職的(de)高管已(yi)經達到(dao)6位;而從過去(qu)兩年(nian)多(duo)來看(kan),離職高管達到(dao)了14人。目前(qian)的(de)獐(zhang)子島人心惶惶的(de)情況已(yi)經牽(qian)涉到(dao)了華南(nan)、華東(dong)地區,后期(qi)還將有人繼續辭職。
“如此多高管被辭退,最根本原因在于高管與老板不和。”一位前高管表示“吳厚剛近幾年已經到了個人膨脹不可收拾的地步,公司治理越發混亂”【詳細】
王偉東(dong) 養殖事業四部總經理(li) 2月14日離(li)職(zhi)
孫海平 海參養殖事(shi)業部總經理(li) 2月(yue)14日離(li)職(zhi)
林國華 海(hai)參事業(ye)部總經理 3月12日離職
王有亮 養殖(zhi)事業一部總(zong)經理 4月18日離職
畢家明 活(huo)品營銷中心總經理 5月4日離(li)職(zhi)
李冬(dong)宵 戰略與行政中心總(zong)監(jian) 5月19日離職
范沛然 文化與品(pin)牌中心總(zong)監 5月19日離職
“獐子(zi)島(dao)(dao)幾(ji)乎每年(nian)(nian)都有虛增銷售(shou)收(shou)(shou)入的(de)情況,如(ru)果當年(nian)(nian)的(de)銷售(shou)收(shou)(shou)入達(da)不到目標,報(bao)表上就(jiu)提前確認銷售(shou)收(shou)(shou)入”獐子(zi)島(dao)(dao)前任(ren)高管(guan)A先生記者。
“去年扇貝虛增收入3000多萬,貨品都沒發出公司就以給優惠的形式向經銷商索要定金、預付款。實際上這屬于預付款但獐子島在報表上卻提前將3000余萬確認為收入。”【詳細】
版權聲明 每經網策劃 編輯:王迎春(chun) 制(zhi)圖(tu):黎(li)麗娜 時(shi)間:2012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