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基金公司瞄準“民營”主題
2010-06-26 02:22:02
金融危機的爆發使我國延續了30年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面臨嚴峻的挑戰。為應對危機,中國經濟正在進入一個轉型期,而伴隨著這種經濟的轉型,中國民營企業作為中國最具創新精神、最為活躍的經濟因素,將直接成為經濟轉型的推動者和受益者。
業內專家表示,“調結構”是我國當前經濟建設的重中之重,戰略新興產業將成為未來主要的經濟驅動力。民營企業在國家七大戰略新興產業——新能源、節能環保、電動汽車、新材料、新醫藥、生物育種和信息產業中占據較突出的優勢地位,毫無疑問將成為戰略新興產業的推動者。
此外,為了加快中國經濟轉型的步伐,最近半年國家接連出臺相關政策以促進民營企業的發展。2010年3月1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拓寬民間投資的領域和范圍,推動民營企業加強自主創新和轉型升級,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等。5月13日,“新36條”的公布明確要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5月31日,國務院同意發改委《關于2010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明確表示要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把保持經濟增長與調整經濟結構結合起來,著力完善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體制機制。
定于下月初發行的鵬華上證民企50ETF及聯接基金的鵬華基金表示,一系列相關政策的出臺,對于促進民營企業的發展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而作為代表中國民營企業“晴雨表”的上證民企50指數自成立以來漲幅遠高于同期主流指數的上漲幅度。
上證民企50指數作為中國民營企業發展的代表性指數,反映了民營企業的發展狀況。根據天相證券投資系統對上證民企50指數的模擬走勢發現,截至6月4日,自2005年以來該指數上漲幅度達到406.42%,而同期上證綜指和深證綜指僅分別上漲了101.63%和227.20%。
業內分析人士表示,未來上證民企50指數的表現值得投資者關注。在過去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上證民企50指數的上漲主要受益于民營企業自身盈利能力的增強,而隨著中國經濟的轉型和相關政策的陸續出臺,民營企業將獲得創新成長的新動力,在“調結構、快轉變、上水平”中更具動力和活力。 周婷婷 整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