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xin)聞 2010-11-18 08:44:22
每經記者 謝曉萍 發自北京
微博(bo)儼(yan)然(ran)已經成了當(dang)下各大(da)門戶網(wang)站的“標配”,爭搶用戶已至白(bai)熱化。日前(qian),新(xin)浪在(zai)其(qi)微博(bo)開發者大(da)會上對(dui)外宣布,明確微博(bo)業(ye)務的兩大(da)盈利(li)方向:廣告自助和應用增值(zhi)。
對此,業界(jie)相關(guan)人(ren)士均表示,微博(bo)的盈利點仍需探討,具體產品(pin)類(lei)型也有待市場(chang)驗(yan)證。
微博巨頭試水平臺商業化
最新數(shu)據(ju)顯示,截(jie)至2010年10月底,新浪微(wei)博用戶數(shu)已達5000萬,平均每天發布超(chao)過2500萬條微(wei)博。這一龐大的用戶群觸動(dong)了(le)其他門戶敏感的神經(jing),搜狐、網易、鳳凰、騰(teng)訊等(deng)紛(fen)紛(fen)加入(ru)微(wei)博陣營。
正如易觀國際總裁于揚所說(shuo),微博提供(gong)一個(ge)新的即時互(hu)動交流平臺,這使得各(ge)大門戶網(wang)站紛紛上馬相關項目(mu),誰都不敢不做微博。
日前,新浪(lang)對(dui)外宣布,明確(que)微(wei)博(bo)業務的(de)兩大盈(ying)利(li)(li)方向:廣告自助和應用(yong)增值。其他(ta)門戶暫(zan)未(wei)提及任何(he)有關微(wei)博(bo)盈(ying)利(li)(li)具體措施(shi)。
新浪副總裁、微博事業部總經(jing)理彭(peng)少彬(bin)在接受《每日(ri)經(jing)濟(ji)新聞》采(cai)訪時表示,新浪的“廣(guang)告自助營銷系統”已經(jing)開始內測,并將于本月底推出。
在應用(yong)增(zeng)值方(fang)面,新浪則鼓勵(li)開發(fa)者(zhe)開發(fa)包括游戲、團購、網絡(luo)購物等多(duo)種服(fu)務,形式(shi)(shi)和付費(fei)方(fang)式(shi)(shi)類似于(yu)蘋果(guo)的APPStore,根據開發(fa)者(zhe)對產品的定位來(lai)定價,是否(fou)免費(fei)應用(yong)關鍵要(yao)看開發(fa)者(zhe)的模式(shi)(shi),而新浪與開發(fa)者(zhe)的分(fen)成比例為3:7。
新浪此舉遭到(dao)(dao)了行業人士的(de)質疑(yi)。Frost&Sullivan首(shou)席(xi)顧問(wen)王煜全(quan)認為,廣(guang)告不是(shi)最好的(de)收入模式,因為廣(guang)告最大(da)(da)的(de)問(wen)題就(jiu)是(shi)夾雜了大(da)(da)量用(yong)戶不想看到(dao)(dao)的(de)信息。
搜狐董事局主席(xi)張朝陽則對《每日(ri)經濟新聞》表示,現階段并不(bu)適合談(tan)微(wei)博的(de)盈利模式,“可能他們(men) (新浪)把(ba)一個輕型(xing)的(de)應(ying)用(yong)承載了太重的(de)期(qi)望,所(suo)以(yi)我(wo)覺得過(guo)早了。”
有業內人士(shi)指(zhi)出,在各(ge)大(da)門戶(hu)網(wang)站中(zhong),騰訊憑借即時通訊工具(ju)QQ牢(lao)牢(lao)黏住用(yong)戶(hu);搜狐、網(wang)易也都在幾(ji)年前便(bian)將收(shou)(shou)入結構(gou)向網(wang)游(you)傾斜;只有新浪的收(shou)(shou)入模式還過于單一(yi)。
新浪(lang)第三季度財報顯示,該季凈(jing)利(li)潤(run)3130萬美元(yuan),凈(jing)營收(shou)1.082億(yi)美元(yuan)。其(qi)中,廣告收(shou)入占總營收(shou)的75%。
“可以說(shuo),新浪已經(jing)把(ba)互(hu)聯網廣告(gao)做到了極致!”上述人(ren)士(shi)表(biao)示,這也是新浪急于發力微博商業化平(ping)臺(tai)運作的原因。
創(chuang)新(xin)工廠董事長兼(jian)首席執行官李開復(fu)則認(ren)為微(wei)博應用將(jiang)產生眾多商業(ye)價值,其(qi)中包(bao)括推(tui)廣電子商務(wu)及企業(ye)級的(de)服務(wu)。
難解的盈利模式難題
事實上,業內(nei)人士的擔心并非沒(mei)(mei)有(you)道理。早在2007年中旬,騰訊就推出類(lei)Twitter的微博(bo)(bo)網站“滔(tao)(tao)滔(tao)(tao)”,用戶(hu)除(chu)了可(ke)(ke)以將滔(tao)(tao)滔(tao)(tao)插件加到(dao)自己的QZONE上,還可(ke)(ke)以將其加到(dao)搜狐、新浪、網易、天涯和MSN等博(bo)(bo)客上,只可(ke)(ke)惜,因為沒(mei)(mei)有(you)探尋到(dao)有(you)效的盈利模式,“滔(tao)(tao)滔(tao)(tao)”發展一直不(bu)溫不(bu)火。此外(wai),曾經紅極一時(shi)的“飯否”,也被視(shi)作最早涉足微博(bo)(bo)的代表之一。
即便(bian)是微博鼻(bi)祖Twitter,仍備受盈利模式的困擾(rao)。據了解,目前,Twitter仍屬于“燒錢”階段,為實(shi)現盈利,Twitter還在尋(xun)找其他收入(ru)來源。
新浪(lang)CEO曹國偉表(biao)示,互(hu)聯網公司的(de)商(shang)業模(mo)式種類不(bu)(bu)多,主(zhu)要(yao)是(shi)廣告模(mo)式、電(dian)子商(shang)務、游戲分(fen)成(cheng)等,“我(wo)們探(tan)索(suo)的(de)是(shi)在微博平臺上如何做廣告和分(fen)成(cheng)”,“我(wo)們在國內推廣、經(jing)營手段方面(mian)可(ke)能和Twitter不(bu)(bu)一樣,但從(cong)整(zheng)體的(de)商(shang)業模(mo)式上應(ying)該是(shi)相同的(de)。”
張朝陽則認(ren)為(wei),提供內容,分流(liu)到游戲、應用領域再去收(shou)費,這些模(mo)式(shi)(shi)是存(cun)在的,但是微博是否可以(yi)將信息流(liu)和(he)人流(liu)合并(bing)到一塊,也希望新浪可以(yi)探索出一條路(lu)來。“我(wo)覺得Twitter以(yi)及Fackbook等的商業模(mo)式(shi)(shi)是現成的,研(yan)究研(yan)究應該沒有問題。”
張(zhang)朝陽強調,微(wei)博(bo)需要(yao)立足(zu)長遠,搜(sou)狐并也(ye)不打算靠微(wei)博(bo)賺錢,只(zhi)是發展用戶以及(ji)用戶在這個(ge)平臺上待(dai)的時間。
資深互(hu)聯網評論人(ren)士(shi)謝文認為(wei),Twitter本來只是一個中等量級的(de)網絡創新,它在即(ji)時傳播新聞和(he)人(ren)際互(hu)動(dong)方面有(you)新意,但作為(wei)第(di)三方應用平臺的(de)基礎,由于(yu)功能的(de)單一,很難(nan)實現小馬拉大車的(de)效(xiao)應,難(nan)成氣候(hou)。
謝文指出(chu),目(mu)(mu)前以新(xin)浪(lang)為首的各(ge)門戶(hu)網(wang)(wang)站對微博的商(shang)業(ye)(ye)價值的思考還相(xiang)當零亂和(he)表面。Facebook和(he)Twitter倡導的開放平臺嫁接(jie)于新(xin)浪(lang)這(zhe)樣的門戶(hu)網(wang)(wang)站很(hen)別扭(niu),“目(mu)(mu)前只是增加了原有平臺的黏性,完全談不(bu)上商(shang)業(ye)(ye)模式的復建”。
易觀國際分(fen)析師董(dong)旭表示(shi),在中國的(de)互聯網環境(jing)下,新浪微博要在用戶(hu)終端以收費的(de)方(fang)式提供(gong)增值服(fu)務或許也面臨(lin)著挑戰。
有分析人(ren)士指出,從國外的(de)經驗來看,Twitter也尚未找到有效贏利途(tu)徑,中(zhong)國微(wei)(wei)博(bo)商業價值也只能用溫(wen)火來燒。中(zhong)國的(de)互聯網在盈利模式(shi)的(de)探尋方(fang)面一直在遵(zun)循著(zhu)先(xian)聚(ju)人(ren)氣增流量再考慮贏利的(de)固有程序,之前的(de)視頻網站與SNS也都(dou)是在沿襲(xi)著(zhu)這(zhe)種模式(shi),目前微(wei)(wei)博(bo)最重要的(de)就是凝聚(ju)人(ren)氣再推出一些特色的(de)服務,吸引用戶。
如需轉載(zai)請與《每日經濟(ji)新聞(wen)》報社聯(lian)系(xi)。未經《每日經濟(ji)新聞(wen)》報社授權,嚴禁轉載(zai)或鏡(jing)像,違者必(bi)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suo)取稿酬(chou)。如您不(bu)希望作品出(chu)現在本(ben)站(zhan),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de)作品。
歡迎(ying)關(guan)注(zhu)每日經(jing)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