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欢女爱销魂蚀骨免费阅读,性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久久久,适合单身男人看的影片,www天堂无人区在线观看,悟空影视免费高清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開放式QE:伯南克式創新?

2012-09-15 00:25:4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鐘舒    

每經記者 鐘舒

北京時間9月14日凌晨,美聯儲發布FOMC聲明,宣布將以每月400億美元的節奏購買額外的機構按揭證券(MBS,即住房抵押貸款);同時繼續完成原定于年底結束的扭轉操作 (每月購買450億美元的長期國債);并將目前的低利率從2014年底延長至2015年中。

懸空多時的靴子終于落地,既屬意料之中,但也不乏意料之外的諸多看點。

創新看點:開放式+單一就業目標

乍一看,QE3和前兩輪量化寬松并沒有什么不同,但聲明中有句很耐人尋味的話——“如果勞動力市場沒有實質性(substantially)的改善,美聯儲會繼續購買MBS,同時還會購買額外的資產,并實施其他政策工具”。沒錯,這便是所謂的不封頂、不限時的“開放式QE”,即除非美國經濟復蘇穩固下來,美聯儲將不會停止印鈔行動。

對于更加激進的開放式QE3,申銀萬國宏觀研究員謝偉玉指出,按美聯儲給出的購買進度計算,已宣布的今年的QE3規模實際為——1430億美元加上機構債和機構MBS的利息。但由于今年內失業率幾乎不可能降至7%以下,預計美聯儲很可能在12月議息會議上宣布首次延長QE3至明年中期,然后再逐步延長至2014年初,最終QE3的規模將擴大至6230億美元以上,超過上一輪水平,甚至趕上QE1。

事實上,通讀美聯儲14日的FOMC聲明會發現,全文都在圍繞“一切為了就業”這個主題展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留意到,美國市場分析機構BTIG首席經濟學家DanGreenhaus和CNBC高級財經編輯JohnCarney都不約而同地談到了美聯儲本次行動邏輯中的 “單一目標制”這一特征。

2012年初,美聯儲曾做出一項歷史性決定,即正式設立2%的核心通脹目標。彼時伯南克曾表示,此舉并不意味著將把實現通脹目標作為自己的最高優先,但也不會把穩定的就業市場作為次等目標。換句話說,美聯儲開始和其他全球主要央行一樣,實施物價穩定和最大限度就業的“雙目標制”。

不過,自雙目標制確定至今,盡管美國核心通脹一直可控,但失業率卻始終高企于8.1%~8.3%,這令伯南克傷透了腦筋。

對此,謝偉玉指出,核心通脹低迷為本輪量化寬松掃除了障礙,美聯儲更多地關注勞動力市場數據的演變,除了勞動參與率外,尤以失業率和非農就業兩項格外重要;就業目標已經成為決定未來QE3是否繼續、以何種方式繼續的最重要指標。

火力聚焦樓市:美復蘇突破口?

目前,市場普遍認為,錨定就業目標的開放式QE3在扭轉市場預期方面,將比此前的政策都更為強力和有效。正如高盛在其最新點評中提到的那樣,伯南克的發言意味著,失業率的停滯或上升都可能導致資產購買速度的加快;此外,如果行動被證明是不夠的,美聯儲可能會進一步改變溝通方式,提供更為激進的政策方向,比如名義GDP目標。

不過,對于此次資產購買的標的集中于住房抵押貸款(MBS)這一點,市場則有著不同的解讀和觀點。

來自NaroffEconomics的經濟學家JoelL·Naroff認為,伯南克將火力集中于房地產即是在承認,美聯儲認為促進經濟增長的最佳途徑就是持續幫助這個行業。Naroff指出,過去十年,美國房市泡沫破滅導致衰退和施工建筑過剩,這一情況限制了目前的房屋施工。通過壓低住房抵押貸款率,新屋開工數量將會迅速增加,創造更多的就業,同時帶來更多的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美國各銀行發放的住房抵押貸款利率是與MBS的收益率直接掛鉤的,這就意味著美聯儲大幅吃進MBS,將直接壓低收益率,繼而拉低銀行房貸利率。所以美聯儲的QE新政會影響到那些正在考慮是否買房的觀望類消費者,以及已經通過按揭買房正在還貸的購房者。由此促進房地產市場升溫,進而促進經濟增長。

對此,謝偉玉則指出,第一輪QE的主題是“救火”,除了拯救房產機構還要迅速緩解流動性,所以美聯儲的購買標的包括了MBS、機構債務和中長期債券等,而第二輪QE的任務主要是“進一步穩定經濟”,故而購買長期國債,盡力壓低融資成本,到了第三輪QE,長債利率已足夠低,而房地產市場剛剛露出一絲曙光,正是需要政策加碼扶持的時候。

不過,對于美聯儲通過持續壓低房貸利率來促進復蘇的效力,CNBC房地產研究員DianaOlick則提出了自己的質疑,“低利率不是萬能的”,因為潛在購房者能否享受低利率還要取決于銀行的貸款意愿。事實上,目前美國的銀行更多的選擇收緊住房抵押貸款放貸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在GDP增速方面,美聯儲對2013和2014年的預期為2.5%~3%以及3%~3.8%,比今年6月份的預期有所提高。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