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16 01:18:00
每(mei)經編輯|每(mei)經實習記者(zhe) 伍源源 發(fa)自北京
每經(jing)實習記者 伍源源 發自北京(jing)
“今(jin)年參展(zhan)商和參觀人數和往年相(xiang)比少(shao)(shao)了不少(shao)(shao),不少(shao)(shao)廠商由于資金鏈斷裂,今(jin)年不能來了。”昨日(11月15日),在北京國際風能大會現場(chang),一位德國風電(dian)設備供應(ying)商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作為亞洲第一、世(shi)界第二(er)的(de)國(guo)際性風(feng)能展會(hui),北京國(guo)際風(feng)能大會(hui)已歷時5年,亦(yi)見證了中(zhong)國(guo)風(feng)電行(xing)業過去5年的(de)高速增(zeng)長(chang)。而(er)在(zai)昨日的(de)主論壇中(zhong),風(feng)能在(zai)全球市(shi)場遇到的(de)挑(tiao)戰,以及(ji)如(ru)何應對中(zhong)國(guo)市(shi)場增(zeng)速放緩成為與會(hui)者(zhe)討論的(de)主題。
國家能(neng)(neng)(neng)源副局長(chang)劉琦表(biao)示,中國是(shi)目前全球風(feng)電(dian)(dian)裝機排名第一的國家,預計(ji)今年將超過6000萬千瓦(wa),發電(dian)(dian)量超過一千億千瓦(wa)時,成(cheng)為中國第三大電(dian)(dian)源。他同時表(biao)示,傳統(tong)的管理體制(zhi)和政策(ce)措(cuo)施已不(bu)能(neng)(neng)(neng)適應風(feng)電(dian)(dian)等新能(neng)(neng)(neng)源發展的需要。
中國可(ke)再生能(neng)源學會風能(neng)專委會副理事(shi)長施鵬飛在大會上稱,風能(neng)的(de)發展帶來(lai)管理體制挑(tiao)戰(zhan),風能(neng)的(de)大規(gui)模(mo)上網將(jiang)觸動傳統能(neng)源的(de)利益。
“十二五”可再生能源規劃目標顯示,到2015年,我國風電(dian)電(dian)網(wang)裝(zhuang)機達到1億千瓦,2020年達到2億千瓦。
雖然我國新增(zeng)裝(zhuang)機和市(shi)場規模居世界前列,但風電(dian)(dian)發(fa)展(zhan)面(mian)臨棄風,以及(ji)電(dian)(dian)網發(fa)展(zhan)建設滯后(hou)于(yu)風場建設的問題。因此,風電(dian)(dian)如何從資源密集(ji)但用(yong)電(dian)(dian)需求低的西部地(di)區輸送到我國負荷中(zhong)心東部的難題困擾(rao)著產業發(fa)展(zhan)。
中國資源綜合利(li)用協會(hui)可再生(sheng)能源專委會(hui)主任李俊峰表示(shi),中國風電行業首先是(shi)(shi)企業發(fa)展速度下(xia)降、效率下(xia)滑;其次(ci)是(shi)(shi)并網難和(he)消(xiao)納(na)難的問(wen)(wen)題日(ri)漸突(tu)出(chu);第三是(shi)(shi)質(zhi)量等原因引(yin)發(fa)了一系(xi)列問(wen)(wen)題。
由于新能源的間(jian)歇性(xing),消納(na)問題一直比較(jiao)突出,因(yin)此也(ye)產(chan)生了棄(qi)風現(xian)象。
2012年(nian)8月,電(dian)監(jian)會發布《重點區域風(feng)(feng)(feng)電(dian)消納監(jian)管報告》指出,受電(dian)網規(gui)劃(hua)協調、建設(she)不同等(deng)因素(su)影響,2011年(nian)風(feng)(feng)(feng)電(dian)發展主產地(di)東(dong)北、華北、西北地(di)區棄(qi)風(feng)(feng)(feng)電(dian)量達123億千瓦時(shi),棄(qi)風(feng)(feng)(feng)率約(yue)16%,對應電(dian)費損失約(yue)66億元。
施鵬飛(fei)在大會上表示(shi),全國(guo)棄風率平均約16%,其(qi)中內(nei)蒙古東部和(he)吉林(lin)地區(qu)超過20%。
湖南湘電風能(neng)有限(xian)公司副總經(jing)理龍辛(xin)對記者(zhe)表示,棄風導(dao)致了風場投資建設放緩,主要原因是由于五大電力(li)央企下的風場投資商認為(wei)利潤不高(gao),緩建一(yi)些(xie)已經(jing)核準的項目(mu)。
上(shang)述(shu)德國風電(dian)設(she)備(bei)供(gong)應(ying)商對(dui)記者表示(shi),去年行業經歷(li)了一(yi)次(ci)洗牌(pai)。由于風場建設(she)放慢,原本已(yi)經生(sheng)產(chan)出的(de)(de)風機不能安裝(zhuang),風機的(de)(de)貨款就不能及時到位(wei),下游(you)的(de)(de)設(she)備(bei)供(gong)應(ying)商也就不能從整機商手中按時拿到貨款,所以資金(jin)鏈斷裂(lie),企業無法生(sheng)存。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hui)風(feng)能專委會(hui)主任賀德馨表示(shi),“十二五”期間,隨著行業政策的逐步完善以及(ji)并網瓶頸的破解(jie),我國風(feng)電(dian)產業將面臨結構調整(zheng)的重要機遇。
施(shi)鵬飛稱,今后國內風(feng)機(ji)(ji)(ji)市場(chang)將朝(chao)著(zhu)能適應更(geng)低風(feng)速、更(geng)復雜地(di)形(xing)的(de)風(feng)機(ji)(ji)(ji)發展,另外風(feng)場(chang)將朝(chao)著(zhu)管(guan)理更(geng)加精(jing)細,一個風(feng)場(chang)使用多種風(feng)機(ji)(ji)(ji)機(ji)(ji)(ji)型的(de)方向發展。
劉琦在大會表示,加快風電(dian)(dian)發展必須破(po)除體(ti)制(zhi)機制(zhi)障礙和(he)束縛。他表示,國(guo)家能源局將加強(qiang)(qiang)電(dian)(dian)力系統建設,建立更大區域的電(dian)(dian)力市(shi)場,并完善政策法規體(ti)系,再次(ci)是(shi)優化風電(dian)(dian)開發布局,增(zeng)強(qiang)(qiang)中國(guo)風電(dian)(dian)企(qi)業創新能力。
“訂(ding)悅2013”—— 《每日經濟(ji)新聞》大征訂(ding)活動,訂(ding)報(bao)有(you)禮(li)。//www.wxsjbxx.com/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mei)日經濟新聞(wen)》報社授(shou)權,嚴(yan)禁轉載或鏡(jing)像(xiang),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ru)您不(bu)希(xi)望作(zuo)品出現在本站(zhan),可聯系我們(men)要求撤下您的作(zuo)品。
歡迎關注每日(ri)經(jing)濟新聞(wen)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