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xin)華(hua)網(wang) 2014-07-18 22:43:37
海(hai)聯訊(xun)(xun)因涉(she)嫌虛構應收(shou)(shou)賬款收(shou)(shou)回、部分(fen)銷售收(shou)(shou)入涉(she)嫌造假,于2013年3月21日被證監會(hui)立案調查。2014年4月30日,海(hai)聯訊(xun)(xun)發布公告稱,將由大股東主動(dong)承擔賠(pei)償(chang)責(ze)任并適時啟動(dong)賠(pei)償(chang)工作。具(ju)體賠(pei)償(chang)細則如下:
六、 對投資者的補償金額如何計算?
1、計算原則
本次(ci)具體(ti)補償(chang)計算(suan)貫徹“充(chong)分補償(chang)”原(yuan)則,在具體(ti)的(de)(de)(de)(de)(de)(de)算(suan)法選擇、公式參數和細(xi)節設定等方(fang)面,基金(jin)均做了合(he)理(li)的(de)(de)(de)(de)(de)(de)、可為投資(zi)者(zhe)帶來(lai)更優補償(chang)結(jie)果的(de)(de)(de)(de)(de)(de)安排。比如,基金(jin)在算(suan)法選擇上,充(chong)分考慮(lv)了海聯訊上市以來(lai)的(de)(de)(de)(de)(de)(de)二級市場走(zou)勢,按照(zhao)與股票買入時點最接近的(de)(de)(de)(de)(de)(de)揭露日(ri)或更正日(ri)及其所對應的(de)(de)(de)(de)(de)(de)基準日(ri)來(lai)計算(suan)補償(chang)金(jin)額(e)。按照(zhao)該算(suan)法,結(jie)合(he)海聯訊先(xian)跌后漲的(de)(de)(de)(de)(de)(de)走(zou)勢,部分跨期持有的(de)(de)(de)(de)(de)(de)投資(zi)者(zhe)有可能(neng)獲得高于實(shi)際虧損金(jin)額(e)的(de)(de)(de)(de)(de)(de)補償(chang)金(jin)額(e);同時算(suan)法中的(de)(de)(de)(de)(de)(de)傭金(jin)費率按照(zhao)目前(qian)市場較高標(biao)準3‰計算(suan)。
2、計算公式
補償金額(e)(e)=投資差額(e)(e)損失+投資差額(e)(e)損失部分的(de)傭金和印花稅+資金利息。
計算中涉(she)及的(de)基準日(ri)是(shi)為確定損失計算的(de)合理期間(jian)而規定的(de)截止日(ri)期,是(shi)指(zhi)虛假信(xin)息被揭(jie)露或更正后,換手率達到100%的(de)交易(yi)日(ri)。
具體計算方法和基準日(ri)概念解釋請(qing)參見2014年7月19日(ri)公告(gao)的《深(shen)圳海(hai)(hai)聯(lian)訊科技股(gu)份(fen)有限公司(si)股(gu)東章鋒、孔(kong)飆、邢文飚、楊(yang)德廣關于設立海(hai)(hai)聯(lian)訊虛假陳述事(shi)件(jian)投(tou)資者(zhe)利益補償專項基金(jin)的公告(gao)》。
3、模擬案例:
案例一:
投資者如下操作:
序號操作日期買(mai)賣(mai)方向成交數量(股)成交價格(ge)(元)
12011年11月14日買(mai)入100023.0
22012年(nian)12月10日買入100010
32012年12月20日賣出5009.1
42013年4月19日賣出(chu)25008.1
計算過程如下:
該投資(zi)者(zhe)在2012年12月20日賣出股票,由于在第一個揭露日之前(qian)賣出,因(yin)此不計(ji)算(suan)賠償(chang)。
該投資者(zhe)在第一(yi)個(ge)揭露(lu)日2013年(nian)3月22日之前買入并在2013年(nian)3月22日仍(reng)持(chi)有的(de)股票,按照(zhao)補(bu)償算(suan)法,對(dui)應的(de)補(bu)償金額(e)根據第一(yi)個(ge)揭露(lu)日進行計算(suan)。
(1)買入均(jun)價和持股數量:
a) 2011年11月14日操作后,買(mai)入均價為(wei)23元,持股數量為(wei)1000股。
b) 2012年(nian)6月27日,除權除息日(2011年(nian)分紅10轉10派3元),買入均價調(diao)整(zheng)為(wei)23/2 = 11.5元,持股數量(liang)調(diao)整(zheng)為(wei)2000股。
c)2012年12月10日操作(zuo)后,買入均(jun)價(jia)調整為(wei)(wei)(11.5*2000+10*1000)/(2000+1000)=11元,持股數(shu)量(liang)調整為(wei)(wei)3000股。
d) 2012年12月20日操作(zuo)后,買入(ru)均價保持(chi)(chi)不變為(wei)11元,持(chi)(chi)股數量調整為(wei)2500股。
(2)賣出均價:
因在(zai)對應基準日2013年4月24日前一(yi)次性賣出(chu)全部2500股,賣出(chu)均(jun)價(jia)為實際交易價(jia)格8.1元(yuan)。
(3)投(tou)資差額損失:
結(jie)果=(買入均價-賣(mai)出均價)*持股(gu)數(shu)量=(11-8.1)*2500=7250元。
案例二:
假設投資者操作如下:
序號(hao)操作日期買賣方向成(cheng)交數量(股(gu))成(cheng)交價(jia)格(元)
12011年11月14日買入100023.0
22013年3月27日(ri)買(mai)入(ru)3008.64
計算過程如下:
該投資者在第(di)一(yi)個(ge)揭露日(ri)(ri)2013年3月22日(ri)(ri)之(zhi)前買(mai)入并在2013年3月22日(ri)(ri)仍(reng)持有的股票(piao),按(an)照補償算法(fa),對應(ying)的補償金額根據第(di)一(yi)個(ge)揭露日(ri)(ri)進行(xing)計算。
該投資者在第一(yi)個揭露日(ri)2013年(nian)3月22日(ri)之后(hou)買入(ru)并在2013年(nian)4月27日(ri)仍(reng)持有(you)的(de)股(gu)票,按照補償算法,對(dui)應的(de)補償金額(e)根(gen)據第一(yi)個更正(zheng)日(ri)進行(xing)計算。
投資者的(de)整(zheng)體補償(chang)金額為上述兩部分補償(chang)金額的(de)加(jia)總值。
根(gen)據第一(yi)個揭(jie)露日(ri)計算補償(chang)金額:
(1)買入(ru)均價和持股(gu)數(shu)量:
a) 2011年11月14日(ri)操作后,買入(ru)均價(jia)為23元(yuan),持(chi)股數(shu)量為1000股。
b) 2012年(nian)6月27日,除權除息日(2011年(nian)分紅10轉10派(pai)3元),買(mai)入均價調整為(wei)23/2 = 11.5元,持股(gu)數量調整為(wei)2000股(gu)。
(2)賣出均價:
賣出均價為(wei)2013年(nian)3月(yue)22日(ri)至對應基準日(ri)2013年(nian)4月(yue)24日(ri)間所(suo)有交易日(ri)收盤價的算術平(ping)均值8.17元。
(3)投資差(cha)額損失:
結果=(買入(ru)均(jun)價-賣出(chu)均(jun)價)*持股數(shu)量=(11.5-8.17)*2000=6660元(yuan)。
根據第一個更正日計(ji)算補(bu)償(chang)金(jin)額(e):
(1)買入均價和持(chi)股數(shu)量(liang):
a) 2013年3月(yue)27日(ri)操作后,買(mai)入均價(jia)為8.64元,持股數(shu)量為300股。
(2)賣出均價:
賣出均價為2013年4月27日至對應基準日2013年5月20日間所(suo)有交(jiao)易日收盤價的算(suan)術平均值8.41元。
(3)投資差額損失(shi):
結果=(買入均價-賣出均價)*持股數量(liang)=(8.64-8.41)*300=69元。
整體補償金(jin)額為:6660+69=6729元。
特別(bie)提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zuo)品(pin)出現在本站,可(ke)聯(lia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zuo)品(pin)。
歡迎關注(zhu)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