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1-16 00:02:27
此次交易將有利于公司補充資金流,未來還將進一步處理虧損資產,并尋找合適機會繼續做強地產主業。
每經記者 鄢銀嬋
頂著“重慶唯一國有上市房企”光環的渝開發,決心消除自身的“出血點”。
11月15日,渝開發(000514,SZ)在重慶召開了2016年第4次臨時股東大會,全票審議通過了關于轉讓重慶會展中心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會展置業)40%股權暨關聯交易的議案。控股股東重慶城投擬以1.79億元接手,轉讓完成后,渝開發將不再持有會展置業股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會展置業近年來一直處于虧損,2013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1~6月所實現的凈利潤分別為-3157.44萬元、-3802.21萬元、-10007.40萬元、-3854.33萬元。此外,渝開發旗下常年虧損的子公司還有朗福置業、捷興置業、重慶城投再生能源等。
渝開發董秘謝勇彬表示,此次交易將有利于公司補充資金流,未來還將進一步處理虧損資產,并尋找合適機會繼續做強地產主業。
轉讓會展置業40%股權全票通過
正如市場此前預期,渝開發擬轉讓會展置業40%股權的議案在11月15日下午舉行的臨時股東大會上以全票獲得通過。
會展置業成立于2007年,注冊資金為2.41億元。根據立信會計事務所以2016年8月31日為審計基準日出具的審計報告,會展置業資產總額為8.06億元,凈資產為1.78億元;以2016年8月31日為評估基準日,經重慶華康資產評估土地房地產估價有限責任公司出具并備案的資產評估報告,確定會展置業100%股權評估值為4.47億元,本次擬轉讓的會展置業40%股權價格確定為1.79億元。
謝勇彬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上述股權的接收方為重慶城投,即渝開發的控股股東,此次轉讓也將促進公司轉型發展,有利于回籠資金,提升公司經營業績。
此外,上述股權轉讓完成后,預計可增加歸屬于渝開發的凈利潤約1.37億元,占其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凈利潤約50%以上且超過500萬元,構成了關聯交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并非渝開發首次轉讓會展置業的股權。2011年9月,其便以7500萬元的價格,將所持會展置業15%的股權轉讓給重慶海航中弘投資有限公司。照此測算,此次轉讓的價格同上次相比偏低10.5%。
“會展置業這些年一直在虧損,并且虧損額度還在逐年增加,轉讓價格相對變低了也不奇怪。”出席此次股東大會的一名投資者表示。
據渝開發披露的數據,2013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1~6月所實現的凈利潤分別為-3157.44萬元、-3802.21萬元、-10007.40萬元、-3854.33萬元。
或加大虧損資產處置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會展置業并非渝開發旗下唯一一家多年虧損的子公司。
今年9月,渝開發曾公告稱,其參股20%的子公司城投再生能源,因對重慶城投集團負有到期債務且不能清償屬實,法院已受理城投集團對其提出的破產清算申請。
據渝開發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2008年至2015年,城投再生能源的凈利潤分別為-174.10萬元、-129.35萬元、-122.81萬元、-215.87萬元、-200.06萬元、-649.53萬元、-1060.83萬元和-1128.06萬元,2016年上半年的凈利潤為-547.57萬元,累計虧損總額為4228.18萬元。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渝開發持股50%的朗福置業、持股60%的捷興置業同樣出現多年虧損的情況,且主營均為房地產開發等。
財報顯示,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1~6月,朗福置業的凈利潤為-2745.72萬元、-2039.18萬元、2556.65萬元、-7460.92萬元、-881.06萬元,累計虧損10570.23萬元;捷興置業的凈利潤為-37.29萬元、-112.33萬元、-133.89萬元、-451.78萬元和-203.47萬元,累計虧損938.76萬元。
而據重慶市政府的要求,力爭用兩年時間實現大部分重慶市屬國有“僵尸企業”和空殼公司有序退出。
謝勇彬表示,處置虧損資產是公司多年來堅持的戰略,此次股權轉讓結束后,這一戰略仍然會繼續堅持。
此外,根據渝開發2016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其擁有賬面資金5.06億元,同報告期初相比減少22.03%,資產負債率53.76%,剔除預收賬款后的真實資產負債率為51.91%。分析認為,此次股權轉讓能進一步改善公司的資金流。
“這幾年公司的動作都是圍繞房地產主業在開展,包括剝離虧損地產項目、非地產類公司股權等,都是為了調整產業結構,回籠資金做好主營項目。”申銀萬國分析師何力表示,雖然2015年渝開發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項遭證監會否決,阻斷了公司通過并購民營房企發展壯大的道路,不過公司業績并未受到太大影響。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渝開發實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了2.06%和109.24%,實現扭虧為盈。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