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07 13:38:33
每經編輯|每經實習記者 肖達明 每經記者 岳琦
每經實習記者 肖達明 每經記者 岳琦 每經編輯 宋思艱
中體產業(600158.SH)股權轉讓的風聲放出半年,但仍未塵埃落定,第一次意向受讓方征集完成,這次又啟動第二次征集。比起年初的四家公司,這次雖然只征集到一家,其來頭卻頗有看點。
7月5日晚間,為期10日的征集結束,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基金管理中心(以下簡稱體總基金中心)宣布征集到一位受讓方,正是中體產業的“老對頭”中國奧園(3883.HK)關聯企業奧園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園集團)。兩者不但業務重合,還曾是并肩把體育地產概念推向全國的戰友。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智斌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由于奧園集團和中體產業在業務上有可能部分重合,如果真的發生并購,關注并妥善解決同業競爭問題會是一個關鍵點。
僅征集到一家意向受讓方
今年6月22日,中體產業宣布體總基金中心重啟股權意向受讓方的公開征集程序,為期10日,標的為其所持有的全部中體產業股份。到7月5日,公開征集完成,與坊間多次傳聞的 “龍爭虎斗”不同,這次只有1家意向受讓方提交了有效受讓意向書及相關材料,那就是奧園集團。
奧園集團在港股的上市主體為中國奧園(3883.HK),其于7月5日也發布了投標公告,宣布董事會擬接下體總基金中心持有的中體產業22.0733%的股權,并提交了5000萬元(人民幣)的保證金。
這已經是體總基金中心第二次征集意向受讓方了,第一次結束于今年1月,當時征集到4家意向方,其中的天津樂體安鴻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股權關系可以上溯至樂視體育。樂體安鴻若最終獲得中體產業控制權,樂視體育的上市計劃或可加速。然而,在樂視體育連轉播費都周轉困難的情況下,其是否還有資格受讓股權引人關注。
第一次意向受讓征集完成后,體總基金中心與上市公司與四家公司進行的協商究竟到了哪一步?根據公告,截至3月,財務顧問對上述四家公司盡職調查工作已經完成,體總基金中心將于2017年3月31日起組織對意向受讓方進行遴選、評審工作。
然而,重啟征集程序是否意味著前面四家公司都喪失了資格?今日(7月6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系中體產業董秘辦人士試圖了解,被告知:“目前還太敏感,沒有辦法談。”
雙方曾是體育地產“老對頭”
這次公開征集征集到的奧園集團,與中體產業關系微妙。其與中體產業的淵源早已成了資本市場一段著名往事。
中體產業和中國奧園的公告顯示,中體產業與奧園集團的前身——廣東金業集團(以下簡稱金業集團)曾于1997年共同打造了國內首家運動社區——廣州奧林匹克花園,2001年后又共同組建了中體奧林匹克花園管理有限公司,作為將上述地產項目推往全國的專門機構。此后,奧林匹克花園各地開花,逐漸成為成熟的商業項目。
然而,就在這一過程中,雙方的裂痕也開始顯現。據《中國建設報》報道,2003年房地產界知名職業經理人郭鈞召開媒體發布會,坐實了雙方的矛盾,他指責當時已換上“奧園”名頭的金業集團刻意混淆奧林匹克花園與奧園的關系,企圖獨占商標利益。
或許是從奧林匹克公園上嘗到了甜頭,上市前后,中體奧林匹克花園管理有限公司不斷增資,收購金業集團方面股份。中體產業的體育地產業務也一直受到重視。而就整個房地產板塊來說,2016年年報顯示,其房地產業務的營收達到5.85億元,比2015年翻了一番,為其2016年最大規模營收。今年3月份,記者還獲悉中體產業在江蘇儀征承接了一個體育小鎮PPP項目,投資額高達30億元。
按照中國奧園的規劃,收購事項是強化其“奧園”品牌名下體育主體物業發展項目的良好機遇,可以實現協同效應,為集團體育小鎮的物業項目奠定基礎。
此次如果競標成功,中體產業似乎只會離“地產”越來越近。此前有評論人士指出,中體產業旗下的核心體育賽事IP沒有得到充分運作,對于體育層面的改革來說顯然失去了意義。
不過作為港股上市公司的中國奧園來A股市場收購中體產業,兩者之間都打出體育地產的概念,或涉及同業競爭的問題。王智斌對此評論道:“如果評估之后發現兩者業務重合度達到一定程度,將成為監管方面重點關注的內容,需要妥善解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