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見聞 2018-06-27 07:01:39
據美國務院官員透露,特朗普政府正施壓盟友,要求到11月4日將各自對伊朗石油進口量降至零。美油WTI即月期貨在消息傳出后擴大漲幅至逾3%,一個月后重回70美元/桶整數關口,布倫特原油也重返76美元/桶,漲近2%。
據多家外媒援引美國國務院的匿名官員稱,特朗普政府正施壓盟友,要求到11月4日將各自對伊朗石油進口量降至零,屆時美國也將重新恢復對伊朗全面制裁。
該名高級官員稱,美方并不打算在石油進口問題上提供任何豁免或延期,財經媒體CNBC認為,這種強硬的“一刀切”立場與奧巴馬時期允許各國逐漸減少自伊朗進口量的做法大相徑庭。
報道稱,美國代表團將在未來幾周走訪印度等國,要求對方將各自對伊朗石油進口量降至零。美國也將鼓勵海灣地區國家參與即將舉行的會談,以便在限制伊朗石油出口時確保全球供應。
彭博社隨后分析稱,這一制裁或移除原油市場供給近250萬桶/日。
美油WTI即月期貨在消息傳出后擴大漲幅,不到半小時一舉漲破70美元/桶的整數位心理關口,當前漲幅約3%,上次觸及70美元還是在5月25日。
布倫特原油也接連上破75和76美元/桶兩道關口,短線漲幅一度擴大至2%。此前,油價曾因沙特7月或計劃增產至紀錄新高的消息而短線承壓。


據新華社,2015年7月,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美、英、法、俄、中和德國)達成伊核問題全面協議,但美國總統特朗普5月8日單邊宣布退出伊核協議,并重啟因伊核協議而豁免的對伊制裁。6月4日,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宣布命令,要求伊朗原子能組織立即提高鈾濃縮能力。
華爾街見聞曾提到,特朗普帶領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后宣布,將對伊朗的經濟制裁調至“最高級別”,對不同行業給予了90-180天不等的對伊制裁寬限期,石油相關制裁的過渡期為180天,恰好在11月4日左右結束。日韓等國煉油商已在做二手準備,伊朗向亞洲、歐洲的出口都會受影響。
26日的消息也顯示出,美國與歐洲在貿易摩擦陰云之外的矛盾繼續升級。歐盟委員會曾在5月中旬提出了一項新計劃,以對抗美國對伊朗實施的新制裁。包括鼓勵歐盟成員國向伊朗中央銀行直接轉賬,并重啟90年代“封鎖法令”,允許公司忽略美國制裁,而不用擔心在歐洲受到懲罰。
不過,歐洲企業敢不敢“以身試法”跟美國“硬剛”就不好說了。6月以來陸續有報道稱,迫于美國的制裁的壓力,歐洲各大煉油商正計劃終止向伊朗購買石油。此前,英法德三國和歐洲聯盟曾聯合向美國寄出正式請求信函,希望他們的公司可以免于受到懲罰性措施。
從美國政府信源透露的內容看,特朗普是不打算“賣給”歐洲這個面子了。
(華爾街見聞 杜玉)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