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08 20:11:31
酒企,無論是傳統巨頭,還是年輕品牌,在業務規模達到一定程度之時,布局上游原料供應鏈似乎都成了難以回避的發展路徑——比如茅臺和張裕。而這一次,開始種地的是江小白。
每經記者|王琳 每經編輯|文多
12月7日,重慶市江津區,江小白也開始布局原料供應鏈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琳 攝
白酒商江小白一直以“穿西裝、戴眼鏡、圍圍脖”的擬人形象出現的,現在卻戴上草帽種地了。
12月7日,意欲打造“全產業鏈”的江小白,在重慶市江津區正式啟動江小白高粱產業園建設,產業園高粱規劃輻射種植面積達10萬畝,開始布局原料供應鏈。
其實,建立原料供應鏈,是很多酒企都會采用的方式。
酒企,無論是傳統巨頭,還是年輕品牌,在業務規模達到一定程度之時,布局上游原料供應鏈似乎都成了難以回避的發展路徑。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盡管會帶來重資產經營的壓力,但是,酒企自己建立原料供應鏈能夠在公司持續運營和產品質量方面得到更多的安全保障。
據介紹,目前江小白在江津建有2000畝高粱示范種植基地,后期示范基地將擴充至5000畝。而整個高粱產業園園區主體項目預計將在2020年完工,總體規劃示范種植面積2萬畝,輻射種植面積10萬畝。
江小白在今年7月底的高粱產業園簽約儀式上,就曾披露將進行全產業鏈核心能力布局。
對于本次擴大種植面積,江小白董事長陶石泉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江小白布局原料供應鏈,是對原料風土特色的保持。
不出當前農村經濟的“套路”,江小白也提到了農業特色互聯網小鎮的試點建設。按照規劃,江小白農業特色互聯網小鎮將以酒為龍頭,在上游帶動高粱種植與產業配套,在下游帶動農業旅游、文化旅游,打造全產業鏈條。
而農業特色互聯網小鎮,則出自2017年10月原農業部(現農業農村部)發布的《關于開展農業特色互聯網小鎮建設試點的指導意見》,該“意見”提到,力爭到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試點建設、認定一批農業特色互聯網小鎮。
對于全產業鏈下的盈利思考,陶石泉向記者表示,如果單一做農業,盈利模式非常難;而全產業鏈的做法,農莊的產品都是酒莊的原料,自己消化了,則有兜底的風險控制;且農莊用互聯網的方式和社群經濟的模式鏈接用戶,會是很好的盈利模式,只不過需要有耐心。
產品品質和食品安全對于酒類企業的重要性,迫使酒企更多地從生產、儲存、營銷環節,延伸到上游的原料供應鏈環節。
以茅臺為例,公司在貴州仁懷、金沙、習水、遵義以及河南固始等地,建有高粱和小麥種植基地。今年5月,茅臺還在新疆博樂新建了800多畝的高粱種植基地。
在白酒以外,葡萄酒企業張裕在2005年就開始建立釀酒葡萄生產基地,保健酒代表勁牌也建有9000余畝藥材種植基地。
“白酒企業自己掌控原料供應鏈很有必要,否則,對于白酒企業的酒質和食品安全方面,會存在較多隱患。但是,基于產業的專業分工,對于白酒全產業鏈中的輔料以及包裝材料等環節,白酒生產企業則沒必要介入。”朱丹蓬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不過,在一定程度上來,產能及業務范圍的擴張,也是酒企管理能力提升的體現。
“布局原料供應鏈也會帶來企業重資產運營,以及管理等方面的挑戰,但總體來說,仍明顯利大于弊。”朱丹蓬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對于隨著業務邊界的擴張,公司的人才儲備和資金流能否跟得上,陶石泉則僅向記者表示:對于著眼長期的成長性企業來說,人才儲備和資金儲備永遠都覺得不夠,但優秀的企業在于克服困難去做正確但艱難的事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