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14 14:37:39
據羊城晚報報道,在1月12日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廣州市黃埔區第一屆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暨中國共產黨廣州開發區工作委員會2019年第一次工作會議上,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透露,備受關注的廣州交通大學將在黃埔籌建,這也標志著廣州即將告別沒有交通類重點大學的歷史,但這所新大學以“交大”命名,讓不少網友認為有蹭熱點的嫌疑。
每經編輯|李凈翰
據羊城晚報消息,在1月12日的廣州市黃埔區代表會議上,備受關注的廣州交通大學落址黃埔。

圖片來源:羊城晚報
早在去年8月,南方日報就報道稱將在廣東成立“廣州交通大學”的消息,這所大學總投資超過百億,投入1000畝土地,計劃2020年啟動招生。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在廣州交通大學的籌建專家名單之中有五所高校:廣州航海學院,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廣東郵電職業技術學院。這意味著廣州交通大學的建校模式將以廣州航海學院為基礎,合并其他四所專科院校共同組建新的大學。上述五所高校囊擴了“海陸空”的方方面面,屬于真正意義上的“交通”大學。
廣州目前正在提升國際綜合交通樞紐能級,加快建設世界級空港、海港和鐵路樞紐,這所高校將為廣州實現這一目標提供重要的人才補充。但是“廣州交通大學”的名字卻引發網友質疑,這是怎么一回事?
據羊城晚報報道,在1月12日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廣州市黃埔區第一屆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暨中國共產黨廣州開發區工作委員會2019年第一次工作會議上,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透露,備受關注的廣州交通大學將在黃埔籌建。
目前,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有四大區域項目:廣州科學城、中新廣州知識城、廣州國際生物島、黃埔港,上述四大區域將分別被規劃建設為“科學城粵港澳大灣區制度創新先行區”“知識城粵港澳大灣區知識創造示范區”“生物島粵港澳大灣區生命科學合作區”“黃埔港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服務創新區”等四大創新功能區域。通過現有已落戶及未來即將落戶上述四大區域的重點項目,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出力。
據了解,備受關注的廣州交通大學,目前亦在“黃埔港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服務創新區”內籌建中。該區將“加快廣州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廣州學院建設,引進南洋理工合作辦學。推動廣東省新一代通信和網絡創新研究院、創新工場人工智能工程院等研發平臺落地建設”。
據南方日報此前報道,總投入100億元左右的“廣州交通大學”已于2018年展開籌建工作:
廣州航海學院院長鄒采榮介紹,廣東正在加快推進海洋經濟強省建設,強大的水上載運裝備制造業和先進的航運管控能力是海洋強國戰略的基石,也是航海高校重點發力的領域。然而,廣東航海類人才培養的層次、規模和專業類別都無法滿足廣東航運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要。
當前,廣州正在進一步提升國際綜合交通樞紐能級,加快建設世界級空港、海港和鐵路樞紐。為此,省、市政府支持以廣州航海學院為基礎,整合廣州地區交通類高等教育資源來創辦新的大學“廣州交通大學”。目前,籌建工作已經展開,將投入1000畝土地,計劃2020年啟動招生。
“基本建設投入是62個億,要建交通科技創新平臺是30個億,包括引進人才、信息化建設等,大概總的投入是100個億。”鄒采榮表示,依托交通院校、包括廣州大學等高校的支持,一定能建設出高水平的“廣州交大”。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廣州市政協常委曹志偉在2017年廣州市“兩會”上提交《關于創辦廣州交通大學的建議》提案中,就曾提出要籌建廣州交通大學。曹志偉當時建議,整合廣州航海學院、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等現有的8所交通類大、中專院校資源,在此基礎上通過與國外交通類高水平大學合作辦學。
公開資料顯示,廣州航海學院的前身是交通部廣州海運管理局創辦于1964年的廣州海運學校,在近50年的漫漫歷程中,先后有廣州水運工業學校、武漢水運工程學院廣州航海分部和廣州航務工程學校加入,從最初的船員中專學校成長為今天的海事本科院校。
廣州交通大學最終落址廣州市黃埔區的消息,標志著廣州即將告別沒有交通類重點大學的歷史。
廣州這所新大學以“交大”命名,讓不少網友認為有蹭熱點的嫌疑。


原來,在國內的交通大學之中,最著名的當屬同宗同源的五所交通大學(上海交大、西南交大、西安交大、北京交大、新竹交大),這五所交大之名都在朝著綜合化目標前進。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了解到,如上海交通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都是985高校,且均為頂尖高校聯盟“九校聯盟”成員,被公認為是國內實力超強的高校;
北京交通大學和西南交大則都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211工程”建設高校,在行業領域有極大的影響力;
新竹交大以理工著稱,在電子通訊及光電領域居于世界前列。
上述交通大學的“交通”一方面源自《易經》的“天地交而萬物通”之“交通”,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民國時期的主管部門是交通部。總的來說,“交通”二字更多的還是指的“融會貫通”之意,而不是單純的現在我們普遍理解的“交通工程”的意思。
但現在“交通大學”的名稱在國內已經遍地開花,而這些學校的資歷顯然不能與上述五所交大相提并論。據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不完全統計,還有這些學校以“交通大學”命名:
大連交通大學(前身是創建于1956年的大連機車車輛制造學校,1958年升格為大連鐵道學院,2004年5月更名為大連交通大學);
蘭州交通大學(創建于1958年5月,原名蘭州鐵道學院,2003年4月更名為蘭州交通大學);
華東交通大學(源于1971年上海鐵道學院,更名為華東交通大學,遷往江西南昌);
重慶交通大學(源于1951年創辦的西南交通專科學校,1960年,組建重慶交通學院,2006年更名為重慶交通大學)。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羊城晚報、南方日報、中國青年報、每經App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