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22 10:14:17
1月17日,佳源國際一度暴跌89%,收盤跌81%。港交所披露文件顯示,沈天晴及其妻子當日出售了9362萬股公司股票。
每經編輯|郭鑫
經歷股價閃崩的佳源國際,近日深陷輿論漩渦。
1月17日,佳源國際大跌80%,市值蒸發200多億,引發多只港股閃崩,內房股也因此蒸發千億市值。

1月18日,前一交易日還閃崩的個股竟強勢反彈,遭未知資金爆炒,佳源國際控股一度大漲近100%。從暴跌到暴漲,港股上演了一場史詩級的爆炒大戲。
市場不明所以,爭論不休,關于猜測的債務違約也被上市公司澄清。到底誰在做空佳源國際控股?一直尚未有定論。日前,港交所披露的一份文件為我們揭曉了答案。
香港交易所披露文件顯示,佳源國際控股董事會主席沈天晴及其妻子王新妹于1月17日以平均每股2.7611港元的價格出售了9362萬股公司股票。文件顯示,兩人在佳源國際控股的持股比例從57.65%降至53.92%。

當日佳源國際控股一度暴跌89%, 該股當日收盤跌81%,收于2.52港元,當日成交金額11.04億港元。按照前述港交所披露的文件,前述減持的9362萬股約合2.6億港元,占當日整個成交金額接近四分之一。

遭受重創的佳源國際股價,目前仍處于相對低位。1月21日佳源國際報收于4.78港元,股價僅為1月17日遭遇閃崩前的約36%。
據了解,沈天晴又名沈玉興,通過控股的明源國際,沈天晴間接持有佳源國際超過半數以上股份,而佳源國際是佳源創盛控股集團(下稱“佳源集團”)的業務平臺之一。兩家公司共同的實際控制人,均為沈天晴。

天眼查信息顯示,沈天晴共在12家企業擔任法定代表人,集中于房地產企業。其中8家已注銷,一家已吊銷未注銷。此外,其共投資9家企業,亦集中在房地產業行業。最大投資金額14.82億,投于佳源創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出資比例98.83%。目前9家企業開業狀態一家,存續狀態六家,余下兩家已注銷。
佳源國際股價于1月17日暴跌80.62%,對此,佳源集團人士稱,“剛經歷這一過程的時候,公司對此也感到意外。”
當時,市場人士普遍認為佳源國際股價暴跌,或與公司一筆3.5億美元票據到期,引發投資人對其財務狀況的擔憂有關。
但佳源國際否認了票據逾期。其于1月17日晚間公告稱,已于票據到期時支付所有未付的本金及利息。
1月21日,該公司于午在香港召開了投資者說明會。會上,佳源國際董事會主席沈天晴表示,關于股票價格下跌的原因,初步推斷是做空機構利用輿論發布不實消息,誤導投資者以便混水摸魚所致。
沈天晴稱,股價下跌,與集團經營狀況沒有任何關系。其仍是公司控股股東,未來將通過資產注入、二級市場增持等措施,提升持股比例。
1月21日,佳源集團方面稱,“我們已經在約定時間前兌付了美元債,沒有出現逾期,也不存在資金安排上的困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公司資料發現,目前佳源國際尚未公布2018年年報。據其1月8日發布的銷售簡報,2018年公司合同銷售金額201.8億元,銷售面積178萬平方米。
在資產負債方面,佳源國際2018年中報顯示,至去年6月底公司非流動資產71.59億元,流動資產315.66億元,總資產約387.25億元;流動負債229.4億元。

在股價暴跌前,佳源國際曾卷入“銷售數據造假”的輿論風波中。
一份《2018中國百強房企銷售增幅排行榜》讓“佳源集團”迅速進入了公眾視野。從2017年銷售額僅79.2億元到2018年的875.5億元,1005%的年銷售增幅令業內人士驚呼“宇宙首家萬億房企即將誕生”。
對于一年內銷售增幅超過10倍,佳源集團解釋稱,2017年該機構選取的主體是上市公司佳源國際,而2018年的主體為佳源集團。兩者并非同一個主體,因此也不具備可比較性。
有外界猜測家園集團是短期內通過高杠桿運作快速成長起來的公司。根據證券時報的報道,對此,佳源集團人士表示,公司并非只用一年時間就達到875.5億元的銷售規模,更沒有在短期加倍用杠桿。
佳源集團相關人士表示,佳源國際為佳源集團諸多業務板塊中的一個重要平臺,但對佳源集團的業績貢獻只占兩成。
值得關注的是,在另一家房產機構中國指數研究院的銷售排行榜上,佳源集團2017年以508億元的銷售額排在第40名,當年的銷售面積為463萬平方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