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8 12:19:19

2018年的房地產可謂風云變幻,調控政策的步步深入,使得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僅增長1.3%。整個行業的冷暖變幻,也讓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在龍頭房企增速有所放緩的背景下,一批戰略更為聚焦和靈活的中型房企,抓住了市場變化賜予的良機,以高速增長敲開千億俱樂部的大門。
根據克而瑞的統計數據,2018年,中國房地產行業誕生了30多家千億級房企,占據整個市場份額的46%。作為千億房企俱樂部的新兵,藍光發展在“人居藍光+生命藍光”兩大產業體系“雙擎驅動”戰略引領下,以“更懂生活·更懂你”為品牌主張,堅持“中而強定位”,實現了更高質量的增長。
對于房地產市場,筆者記得藍光發展董事長楊鏗曾經有過一個精彩的比喻:如果說昨天的房地產是行進在高速路上,那如今的房地產市場則是在川藏路上行駛,沿途既充滿了危險,又有很多美麗的風景。

目前,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方案正在穩妥實施,行業的汰弱留強趨勢日益明顯。在這一行業生態面前,藍光發展堅持以新經濟邏輯和互聯網思維,構建同心多元化產業生態鏈,堅持規模與利潤并重,交出了一份實現高質量的增長答卷。
全國化的布局、多元化的投資、產品力的提升,正讓藍光發展享受規模效益提升的紅利。2018年,藍光發展實現營業收入308.21億元,同比2017年的245.53億元,增長幅度達到25.5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為24.69億元,同比2017年的13.37億元,增長幅度達到84.80%。營收和凈利潤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藍光發展的凈利率和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水平也保持不錯的增速。數據顯示,2018年,這兩大指標同比分別增加8.10%和19.32%。
就房地產業務來看,藍光發展發布年報顯示,2018年,公司房地產業務銷售金額達855.39億元,同比增長47%;實現銷售面積801.6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2%;銷售均價為10670元/平方米,同比增長12%。這一銷售額并不包括藍光發展已漸成規模的代工代建項目。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藍光發展代建建筑面積372萬平方米,總貨值約為319億元。
在業務規模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同時,藍光發展的資金充足、財務穩健。對于任何一家房地產企業來說,大踏步地發展背后,必然需要依靠資本的保駕護航。2018年,藍光發展積極推進銀行總對總合作擴容,先后與招商銀行和民生銀行達成戰略合作關系。目前,藍光發展已與13家總行級的銀行達成戰略合作。除了與傳統的銀行進行戰略合作之外,藍光發展還在融資模式上做出新的探索。2018年,藍光發展獲得公司債發行批文25億元,中期票據發行批文14億元,短期融資券發行批文50億元。2018年藍光發展平均融資成本為7.54%。
頻頻融資的背后,藍光發展的資產規模也大幅擴張。截至2018年12月31日,藍光發展總資產達1508.81億元。扣除各項預收款后,藍光發展的資產負債率為69.98%,嚴格控制在70%的管控目標。資產結構與融資成本的持續優化,使得藍光發展的財務和資金更加穩健,這為藍光發展邁進千億房企俱樂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房地產行業增速放緩之時,藍光發展憑啥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這跟藍光發展持續強化的核心能力密切相關。
土地儲備方面,2018年,藍光發展繼續布局全國,堅持“東進南下”“1+3+N”戰略,挖掘都市圈輪動區域的價值洼地,多元化拿地。數據顯示,2018年,藍光發展新增土地資源總建筑面積約1496萬平方米,平均樓面價3138元/平方米。這幾年來,藍光發展始終遵循國家戰略規劃,精準把握城市群發展脈絡,堅持“高價值、高增值”的投資布局,持續深耕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核心城市群,通過收并購、合作開發、產業拿地、招拍掛等多元化方式獲取大量土地資源。
產品方面,藍光發展堅持“用好產品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以“善筑中國溫度”為產品主張,完善“五大系”全產品覆蓋和標準化落地,構建“泛產品”能力,積極創新產品迭代升級,打造藍光品牌標簽。2018年,藍光發展芙蓉系進駐5大城市,書寫了新的篇章,藍光雍錦系進駐30個城市,再譜華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芙蓉系”榮獲中國指數研究院“2018中國房地產精品項目品牌價值TOP10”第三名的佳績。
對任何一家房地產企業來說,產品好不好,業主說了算。2018年,藍光發展主動擁抱業主,以“品質優、效率優、成本優”為目標,搭建完成“優筑”建造體系,成功打造成都長島國際、南昌雍錦半島等標桿項目。藍光發展聚焦客戶價值,認真踐行“好產品”+“好服務”的策略,也獲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2018年,蓋洛普客戶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藍光發展實現銷售服務滿意度92分,成為地產行業標桿企業,物業服務滿意度89分,達到地產行業優秀水平。
置身信息化時代,藍光發展的產品也與時代的發展保持同步。2018年,藍光發展積極實施信息化賦能戰略,致力于信息化、互聯網化、智能化的創新應用,推進建設智慧投資、AIoT智能人居平臺、智慧客服、建材集采大平臺、智慧營銷等智能化應用,支撐地產投資、產品、客服、采購、營銷等業務轉型升級。這不僅讓科技的發展更好地造福客戶,同時也使得藍光發展的管理費率呈現持續下降趨勢。
藍光發展這一系列核心能力的強化,不僅得到客戶的認可,也讓藍光發展對未來發展前景充滿信心。正是這種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認同,2018年,藍光發展部分董事、監事及高管人員,不斷通過二級市場增持公司股票。數據顯示,2018年增持金額累計超過5400萬元。與此同時,公司董事、監事及高管人員積極參與跟投制度,2018年跟投總投資超過4億元,其中董監高參與投資額度為9414萬元。
未來已來!房地產行業正從單純的“房地產開發”向“社區服務業”轉變。現代科技的蝶變,正引領人們的需求更新迭代。面對“百年未有之變局”,藍光發展也在轉型升級。歷經29載的探索,藍光發展已然形成“人居藍光+生命藍光”為雙引擎的頂層設計和“更懂生活更懂你”的全新品牌主張。
如今的藍光發展,已然成為橫跨文旅、生命科技、現代服務業等多個領域的綜合型集團,“同心多元化產業生態鏈”也已初具雛形。正如楊鏗所言,房地產企業要跟上新經濟時代的步伐,單一的產品思維已無出路,而是要運用新經濟思維對傳統產業進行賦能升級。
這種新的思維,既包括了新的資本,也包括新的技術。2018年,藍光發展在新的資本方面,運作最成功的無疑是嘉寶股份的分拆上市。作為藍光發展的物業服務板塊,嘉寶股份堅定推行“現代服務業+互聯網+資本市場”的戰略發展方向,致力于讓服務更簡單,讓用戶更幸福。2018年,嘉寶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3.99億元,同比增長43.95%,市場化整合經營能力提升,營收結構持續優化,市場化收入占比近八成;實現凈利潤2.46億元,同比增長91%。行業綜合排名再進一步,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物業服務百強名單里,嘉寶股份位列第十三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3月4日,嘉寶股份收到分拆H股上市的證監會核準批復。
隨著嘉寶股份上市腳步的日益臨近,藍光發展旗下成都迪康藥業也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準備好了分拆登錄H股的全套材料,加速推進H股上市計劃。這是藍光發展創建新的資本平臺的又一重要舉措。未來,藍光發展將在AH股市場擁有三大上市平臺。
在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藍光發展不僅積極拓展新的資本平臺,還以新的技術拓展產業的生態鏈。目前,藍光智能已經為其“人居藍光”搭建起一套充滿智能連接的居住方案。在“生命藍光”方面,藍光發展也不斷挖掘全球性的引領“黑科技”——3D生物血管打印技術。
目前,藍光英諾的 “3D生物打印血管”項目,在申報FDA臨床試驗方面,正根據審評意見補充藥學、藥理毒理等相關研究資料。這一技術進入臨床應用階段,必將是造富全人類的重大科技突破。目前,藍光英諾知識產權已經成功實現了技術、技巧和配方的全面布局。截至2018年底,藍光英諾累計申請專利172件,累計獲得授權專利56件,其中2018年獲得授權專利23件。
跨過了千億房企的門檻,2019年對藍光發展來說,面臨的機會無疑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所帶來的居住升級需求。實現了規模的跨越,利潤對藍光發展來說,也是同樣重要。好在,更具科技感的高品質產品,帶來的是更高的溢價能力,這本身就意味著更高的利潤回報。
當規模不再是唯一的追求目標,藍光發展正圍繞住宅地產這一主業,打造高度協同的同心多元化產業鏈。我們有理由相信,堅持規模與利潤并重的藍光發展,能夠實現高質量的增長。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