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欢女爱销魂蚀骨免费阅读,性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久久久,适合单身男人看的影片,www天堂无人区在线观看,悟空影视免费高清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排污企業環境信息公開不真實不及時?生態環境部答每經記者問:企業要落實主體責任,社會監督力度要加大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4-29 17:44:57

曹立平說:“對于群眾來信來訪舉報,要把它作為一座金礦來挖,作為我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基礎性工作。在藍天保衛戰強化監督中,凡是涉及12369群眾信訪舉報的相關信件,涉及到大氣污染防治的,我們全部通過強化監督工作組進行核實核查,督辦落實。”

 每經記者|李彪    每經編輯|陳星    

公眾參與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作用日益凸顯,但是,企業公開的環境信息不真實、不準確卻給公眾監督設置了障礙。

4月29日,生態環境部召開4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環境執法相關工作。

針對當前重點排污企業環境信息公開方面存在的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上提問:生態環境部在推進重點排污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如何通過企業信息公開來促進公眾參與?

對此,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執法局局長曹立平稱,企業的環境信息公開既是法律要求,也是企業的主體責任。重點排污單位的環境信息公開工作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部分地方仍存在名錄發布和公開不規范、不及時、不準確、不完整,信息渠道不統一的問題。

曹立平強調,對公開信息不真實、不及時的要依法嚴肅查處。下一步要指導地方加大查處力度,確保企業落實信息公開主體責任,確保通過信息公開增加社會監督的力度。

圖片來源:攝圖網

落實企業信息公開主體責任

曹立平介紹,企業的環境信息公開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企業的主體責任。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重點排污企業環境信息公開披露工作,按照“健全制度、更新目錄、推動公開、鼓勵參與”的要求,不斷深化工作。

生態環境部先后印發了《國家重點監控企業自行監測及信息公開辦法》《重點排污單位名錄管理規定》《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辦法》等系列文件、規章和規范。規范了重點排污單位名錄管理和信息公開工作。

自2015年起,生態環境部將各省(區、市)污染源監測信息發布平臺向社會公告,方便社會公眾查詢。將納入排污許可證重點管理企業的相關環境信息向社會公開。

曹立平說:“對于群眾來信來訪舉報,要把它作為一座金礦來挖,作為我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基礎性工作。在藍天保衛戰強化監督中,凡是涉及12369群眾信訪舉報的相關信件,涉及到大氣污染防治的,我們全部通過強化監督工作組進行核實核查,督辦落實。”

曹立平指出,重點排污單位的環境信息公開工作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部分地方仍存在名錄發布和公開不規范、不及時、不準確、不完整,信息渠道不統一的問題。主要是兩個責任沒有落實,一是重點排污企業主體責任沒有落實,第二個是生態環境部門監管責任沒有落實。

為此,曹立平強調,對公開信息不真實、不及時的要依法嚴肅查處。下一步要指導地方加大這方面的查處力度,確保企業落實信息公開主體責任,確保通過信息公開增加社會監督的力度。

大氣環境質量對氣象條件敏感

2018年,藍天保衛戰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1.8%,汾渭平原11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0.8%。

與2013年相比,2018年全國首批實施新空氣質量標準的74個城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41.7%;北京市PM2.5濃度從89.5微克/立方米降到51微克/立方米,下降43%;珠三角PM2.5濃度連續四年達標,浙江省也邁入總體達標行列;重污染天氣的發生頻次、影響范圍、污染程度都有了大幅度降低。

但是,2019年一季度,一些城市的空氣質量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反彈,PM2.5平均濃度出現一定程度的同比上升。

對此,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宣教司司長劉友賓指出,中國大氣污染防治的路還很長,絕不可能一勞永逸。由于污染物排放量大、超出環境容量,我國的大氣環境質量仍然還處于“氣象影響型”階段,對氣象條件非常敏感。有專家評估,氣象因素對PM2.5濃度的影響,年際可達±10%,對個別城市可達±15%,月際可達±30%以上。在不利氣象條件下,重污染天氣頻發,大幅拉升全年PM2.5平均濃度,一定程度會抵消全年空氣質量改善效果。

劉友賓強調,從發達國家大氣污染治理史來看,空氣質量改善是一個長期的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大氣污染物濃度在快速下降過程中,遇到不利氣候條件,部分時段出現反彈也是可能的,這是客觀規律。重點是要看趨勢、看發展、看長期,我國目前整體仍處于空氣質量快速改善通道,不能因為短期PM2.5濃度反彈,就對治污思路產生懷疑、失去信心,否定前期的努力和成效,動搖今后的方向和目標。

對于下一步工作,劉友賓指出,將突出抓好三方面工作:嚴肅問責;強化監督幫扶力度;持續開展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公眾參與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作用日益凸顯,但是,企業公開的環境信息不真實、不準確卻給公眾監督設置了障礙。 4月29日,生態環境部召開4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環境執法相關工作。 針對當前重點排污企業環境信息公開方面存在的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上提問:生態環境部在推進重點排污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如何通過企業信息公開來促進公眾參與? 對此,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執法局局長曹立平稱,企業的環境信息公開既是法律要求,也是企業的主體責任。重點排污單位的環境信息公開工作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部分地方仍存在名錄發布和公開不規范、不及時、不準確、不完整,信息渠道不統一的問題。 曹立平強調,對公開信息不真實、不及時的要依法嚴肅查處。下一步要指導地方加大查處力度,確保企業落實信息公開主體責任,確保通過信息公開增加社會監督的力度。 圖片來源:攝圖網 落實企業信息公開主體責任 曹立平介紹,企業的環境信息公開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企業的主體責任。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重點排污企業環境信息公開披露工作,按照“健全制度、更新目錄、推動公開、鼓勵參與”的要求,不斷深化工作。 生態環境部先后印發了《國家重點監控企業自行監測及信息公開辦法》《重點排污單位名錄管理規定》《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辦法》等系列文件、規章和規范。規范了重點排污單位名錄管理和信息公開工作。 自2015年起,生態環境部將各省(區、市)污染源監測信息發布平臺向社會公告,方便社會公眾查詢。將納入排污許可證重點管理企業的相關環境信息向社會公開。 曹立平說:“對于群眾來信來訪舉報,要把它作為一座金礦來挖,作為我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基礎性工作。在藍天保衛戰強化監督中,凡是涉及12369群眾信訪舉報的相關信件,涉及到大氣污染防治的,我們全部通過強化監督工作組進行核實核查,督辦落實。” 曹立平指出,重點排污單位的環境信息公開工作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部分地方仍存在名錄發布和公開不規范、不及時、不準確、不完整,信息渠道不統一的問題。主要是兩個責任沒有落實,一是重點排污企業主體責任沒有落實,第二個是生態環境部門監管責任沒有落實。 為此,曹立平強調,對公開信息不真實、不及時的要依法嚴肅查處。下一步要指導地方加大這方面的查處力度,確保企業落實信息公開主體責任,確保通過信息公開增加社會監督的力度。 大氣環境質量對氣象條件敏感 2018年,藍天保衛戰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1.8%,汾渭平原11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0.8%。 與2013年相比,2018年全國首批實施新空氣質量標準的74個城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41.7%;北京市PM2.5濃度從89.5微克/立方米降到51微克/立方米,下降43%;珠三角PM2.5濃度連續四年達標,浙江省也邁入總體達標行列;重污染天氣的發生頻次、影響范圍、污染程度都有了大幅度降低。 但是,2019年一季度,一些城市的空氣質量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反彈,PM2.5平均濃度出現一定程度的同比上升。 對此,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宣教司司長劉友賓指出,中國大氣污染防治的路還很長,絕不可能一勞永逸。由于污染物排放量大、超出環境容量,我國的大氣環境質量仍然還處于“氣象影響型”階段,對氣象條件非常敏感。有專家評估,氣象因素對PM2.5濃度的影響,年際可達±10%,對個別城市可達±15%,月際可達±30%以上。在不利氣象條件下,重污染天氣頻發,大幅拉升全年PM2.5平均濃度,一定程度會抵消全年空氣質量改善效果。 劉友賓強調,從發達國家大氣污染治理史來看,空氣質量改善是一個長期的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大氣污染物濃度在快速下降過程中,遇到不利氣候條件,部分時段出現反彈也是可能的,這是客觀規律。重點是要看趨勢、看發展、看長期,我國目前整體仍處于空氣質量快速改善通道,不能因為短期PM2.5濃度反彈,就對治污思路產生懷疑、失去信心,否定前期的努力和成效,動搖今后的方向和目標。 對于下一步工作,劉友賓指出,將突出抓好三方面工作:嚴肅問責;強化監督幫扶力度;持續開展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
生態環境 排污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