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2-02 19:43:31
每經記者|謝婧 每經編輯|廖丹
和許多在外工作返鄉的年輕人一樣,這個春節,在上海工作的我早早就搶好了火車票,打算與一年未見的家人團聚。我的家在湖北省襄陽市的一個小鄉村,正值春運,從上海到襄陽的直達高鐵一票難求,此程只能先從上海到漢口,再由漢口轉乘至襄陽。
搶到票的我開始陷入對春節的期待中,然而讓我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春節注定不一樣……
在出發前,我就已經聽說了武漢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但由于當時沒有人傳人的說法,且可防可控,我起初并未在意,還是按計劃買好了帶給家人的禮物,收拾好了行李。
然而,1月2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鐘南山明確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存在“人傳人”的現象。
而出發的前一晚,朋友的一條條微信消息也讓我開始猶豫……
“要不還是別從武漢轉車了吧?聽說已經很嚴重了。”在我思索猶豫之際,機票價格已經上千了,剛參加工作的我手頭并不寬裕,還是狠不下心買機票。
當晚,我連夜在附近的便利店買到了最后一包口罩,想在旅程中多層保護。
從上海虹橋到達漢口約5個小時,這趟凌晨出發的高鐵載著歸心似箭的人們匆匆前行。
從上火車的那一刻起我就戴好了口罩,不時拿起手機,給自己父母發微信提醒他們戴好口罩。
這時,整個車廂已有不少人戴著口罩,大多為年輕人。到達漢口站時,我的心中既欣喜又擔憂,欣喜是離家又近了一步,擔憂是這個人流量大的地方病毒也難免也會更加集中。
想到這里,我又拿出兩個口罩裹在臉上,把自己“武裝”好。下車前,我注意到鄰座大哥并沒佩戴口罩,我試圖分給他幾個口罩,卻被他婉拒了,我有些替他擔心,但又無可奈何……
上海直達武漢的車次較多,每年春節回家我都會在漢口站轉車,這次,漢口站與往常看起來似乎并無特別之處,但不少著口罩,包括檢票員在內的一些站內工作人員。
作為武漢的三大特等站之一,春運期間的漢口站承載著巨大的人流量,不少在武漢務工人員及外地工作的湖北人大都在此轉車,人們攜家帶口,提著年貨,甚至有婦女大聲呼喊落在后面的家人,引得人們頻頻注目,整個漢口站的“春運”味兒很濃。
順利回到襄陽的我還要轉車回農村老家,我不禁在心里感慨回家不易。
但彼時的襄陽市區大街上并未看到多少人戴口罩,大街上的人流與往常也并無不同。而這時關于疫情的輿論新聞已經“一天一個樣”了。
出于擔心,我不停地提醒家人出門記得戴口罩,不要串門,但此刻家人卻反過來安慰我:“我們這是小鄉村,傳不到這里來的。”為了安全起見,我回到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換掉全身衣服,用酒精擦拭行李箱和衣物,洗了個熱水澡。
“實在是后怕,”在與朋友微信聊天時我這樣說道,“我要在家隔離14天,咱們只能視頻見面了。”原本與多年未見的朋友在春節見面的計劃也泡湯了。我每天能做的就是在家量體溫,捧著微博刷疫情消息,來一次從客廳到臥室到洗手間的“短途旅行”。
1月23日,武漢宣布關閉離漢通道,微博上關于疫情的新聞鋪天蓋地,其他多個省市也開始出現確診病例。我開始不停勸說家人放棄過年聚會,在家隔離。
與我年齡相仿的鄰居姐姐也在朋友圈轉發“我倡議,不拜年,不出門,無口罩,不出門”,我將這則消息轉發至家族群里,呼吁大家都重視此次的疫情,然而此刻卻只得到少數年輕人的響應。
當時,我過年的心情已蕩然無存,帶回家的新衣服,為過年剛做的美甲都沒用上,在家一直穿著睡衣的我,每天提心吊膽地監測體溫,期望安然無恙地度過隔離期。但讓我更擔心的是,彼時臨近除夕,馬上就是新年,我所在的農村幾乎沒有宣傳,一些上了歲數的老人不聽建議,不愿戴口罩出門。
但這樣的情況在年后好了很多。
有數據表明,1月16日至1月22日期間,武漢流向省內其他城市的人群占比,襄陽排在前十名。
1月27日,襄陽市宣布高鐵和普通鐵路車站進站通道暫時關閉。1月28日,襄陽市所有渡口渡船、旅游客船全部暫停運營。我所在的村子通向市區的路也被封住,進村的入口也有專人看守。但襄陽市區內私家車依舊可通行。
此時,襄陽的防控措施也加急加緊。襄陽市宣布將市中心醫院(東津院區)2號住院大樓改建為定點治療醫院,1月31日該定點治療醫院全面完工。
一位在定點醫院上班的護士向我透露:“目前發熱病房已經弄好,醫院現在還沒有排隊的情況。”
據了解,截至1月28日,襄陽確定定點救治醫療機構14家,其中市區5家,縣市區9家。全市已確定定點發熱門診74家,其中市區14家,縣市區60家。
我所在的村醫院也開始加緊防護,在該醫院工作的醫護人員透露,“現在村村實行居家隔離,接診病人量不多,發熱病人有發熱門診接珍,實行隔離治療,病人年齡分布在二十幾至五十多歲。”
“但由于醫院不是定點醫院,目前醫院防護工作服不多。”這位醫護人員表示,“臨床醫護人員總共只發放一次,紫外線消毒后重復使用,醫院防控消毒物資由區衛健委發放,物資不算充足。”由于擔憂將病毒帶給家人,這位醫護人員表示自己下班后還要自行隔離,“但職責所在,我不能推諉,必須向前。”
就在昨日,我便得知離家不遠處的中學內已有一人確診,全家隔離。由于地方小,一條街道上的人家互相都認識,母親特意叮囑我少說話,不出門。
雖然每天也刷著微博關注疫情動態,但沒想到疫情真的會發生在自己身邊……
令人欣慰的是,在家族群里,我看到親戚家已經收到村委發送的消毒藥,村民自行在家用噴壺進行消毒。平時熱鬧非凡擠滿了趕集村民的大街,也在年后變得空無一人。就連襄陽人最愛的早餐面館也悉數關閉。
數據顯示,截至2月1日,襄陽市的新增確診案例達到94例,累計確診441例,新增治愈0例,死亡0例。
目前的我仍在家中隔離,由于對外高鐵、飛機停運,何時可以回到上海還未知,但看到無數人在全力支持湖北、支持武漢,救援物資不斷、醫療人員無畏向前,相信與我有著共同經歷的人們,也一定相信我們終將戰勝病毒,迎來真正的春天。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