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欢女爱销魂蚀骨免费阅读,性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久久久,适合单身男人看的影片,www天堂无人区在线观看,悟空影视免费高清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二季度GDP增速反彈10個百分點,聽六大經濟學家研判2020中國經濟下半場

每日(ri)經(jing)濟新聞(wen) 2020-07-18 09:27:21

每(mei)經記(ji)者(zhe)|李可愚  張鐘尹    每(mei)經編輯(ji)|陳(chen)旭 陳(chen)星(xing)    

7月16日,中國經(jing)濟“半年報”出爐(lu),其中最受關注(zhu)的二(er)季度我國國內(nei)生產(chan)總值(GDP)同比增長(chang)3.2%,增速成功實現(xian)“轉正(zheng)”。

我們僅用3個月的(de)時間,就(jiu)成功(gong)消化了疫情對經(jing)濟社(she)會發展所帶(dai)來的(de)負面影響,走出一(yi)波(bo)強勁的(de)“V型反轉(zhuan)線”,中國經(jing)濟為何仍(reng)能“一(yi)枝獨秀”?

我(wo)們將此(ci)次“半年報”分解為八大板(ban)塊,繪出PMI、外商(shang)企(qi)業投資增速等18個重要(yao)指標走(zou)勢圖,中國經(jing)濟為何(he)V型復蘇便(bian)一目了然(ran)。

下半年旅游、電影等服(fu)務消(xiao)費會猛烈回補嗎?

全球外需(xu)不振,下半年(nian)我國出口(kou)的傳統旺(wang)季能否(fou)撐住(zhu)?

……

未來會怎(zen)樣,永遠是投資者更關心的話題。為(wei)此,《每日(ri)經濟新聞》記者對話6位經濟學(xue)家,從(cong)內外需、資本市場、財政貨幣政策等不同維度,為(wei)讀者研判2020年中國(guo)經濟“下(xia)半場”。

 

1bbd2ce3.png?Expires=1910565639&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UZwoQUx1Ye3ynMk1WBKOek9Nq14%3D

八大(da)板塊解析(xi)經(jing)濟復(fu)蘇(su)“密碼”

1bbd2ce3.png?Expires=1910565639&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UZwoQUx1Ye3ynMk1WBKOek9Nq14%3D

一(yi)、先(xian)導(dao)指(zhi)標(biao):PMI創下有數(shu)據以來(lai)最快反彈(dan)紀錄

二季度GDP增速比一季度大幅度上升(sheng)10個百分點,很快便(bian)實現“由(you)負轉正”。呈高(gao)速復(fu)蘇(su)態勢,早已(yi)從先導(dao)性經濟指標中(zhong)露出端(duan)倪。

作為判(pan)斷產業(ye)發展和(he)經濟前景重(zhong)要的(de)前瞻(zhan)指標,制造(zao)業(ye)PMI一(yi)(yi)直是(shi)預(yu)判(pan)未來(lai)一(yi)(yi)段(duan)時間我國經濟走(zou)勢的(de)重(zhong)要抓手。2008年(nian)11月,中國制造(zao)業(ye)PMI曾錄得38.8%的(de)歷史低點,2009年(nian)一(yi)(yi)季度(du),中國GDP增(zeng)速便下滑至6.1%的(de)多年(nian)來(lai)最低值。

2020年2月,制造業PMI創下(xia)35.7%的有(you)數據以來(lai)最低水(shui)平后(hou),一季度(du)GDP增(zeng)速降至前(qian)所未有(you)的負(fu)增(zeng)長區間——下(xia)滑6.8%。

0e9e4e05.jpeg?Expires=1910565639&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AvDPTwLkBxrL9XhBg9Dx0mAwcbo%3D

隨后PMI強勁反彈:僅過一(yi)個月,3月制造業PMI就大力拉升(sheng)16.3個百(bai)分點,重(zhong)返(fan)50%的(de)榮枯線上方,實現有數據(ju)以來最快的(de)反彈紀錄。

接下來3個月里,PMI更持續處于(yu)榮枯線上(shang),意味著經濟發展已出現趨勢性向好變化。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2008~2009年的金融危(wei)機(ji)期間(jian),制(zhi)造業PMI用了8個(ge)月時間(jian)才站穩榮枯線(xian)上。

由此可見,今(jin)年這波經濟反彈(dan)比2008~2009年時迅速而(er)穩定(ding)很多。

b57e37a1.jpeg?Expires=1910565639&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xIUyLYnMoXh4r2KAcKA3Cfx25h4%3D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袁達(da)指出(chu)(chu),面對疫情帶來(lai)的(de)罕見沖擊,我(wo)們及時(shi)果斷出(chu)(chu)手,出(chu)(chu)臺實施了一攬子(zi)幫扶企業、穩(wen)定就(jiu)業、擴大內需(xu)等(deng)方面的(de)對沖政策(ce)(ce),對穩(wen)定經濟基本(ben)盤形成強大支撐。這些財政、貨幣(bi)政策(ce)(ce)都是直達(da)地方基層、直接(jie)惠企利民(min)的(de),可以說是“精準滴灌”。

二、工業:“新(xin)制造業”和“舊制造業”攜手(shou)復(fu)蘇

本(ben)輪經濟(ji)復蘇最大的(de)推動因素是什么?各(ge)項數(shu)據對此給出了答案(an):生產端特別(bie)是工業生產的(de)強勁回(hui)暖,帶動整(zheng)體經濟(ji)全面回(hui)升。

從宏觀(guan)層面看,今年(nian)6月,反映工業生產最(zui)主要的指標——規模(mo)以上工業增(zeng)加值同比(bi)實際增(zeng)長4.8%,增(zeng)速創(chuang)下年(nian)內最(zui)高水平(ping)。

0557a0f4.jpeg?Expires=1910565639&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Bf6qdRlUwnLUxcyP5B8CG1WzB1s%3D

結合整個二季度(du)的(de)數據來看,4~6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全部同比正(zheng)增長,也(ye)與二季度(du)GDP增速“轉正(zheng)”的(de)趨勢保持一(yi)致。

而從微觀(guan)層(ceng)面看,對工業“全面復蘇(su)”的態勢(shi)就能把握得更加明晰、透(tou)徹。

下表顯示了(le)國家統計局(ju)劃分的17個(ge)主要工業(ye)(ye)行(xing)(xing)業(ye)(ye)增(zeng)加值同比(bi)增(zeng)長/下降情況。在經(jing)濟受(shou)到明顯沖擊的一(yi)(yi)季度,工業(ye)(ye)增(zeng)加值同比(bi)下降的行(xing)(xing)業(ye)(ye)數量一(yi)(yi)直(zhi)多于保(bao)持同比(bi)增(zeng)長的行(xing)(xing)業(ye)(ye),1~2月(yue)甚至還出現(xian)了(le)“沒有一(yi)(yi)個(ge)行(xing)(xing)業(ye)(ye)增(zeng)加值同比(bi)增(zeng)長”的罕見現(xian)象(xiang)。

1e667dab.jpeg?Expires=1910565640&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Wm0faOMoj%2FkiPylU0%2F0IGBSGg70%3D

進入二季度后,情況很快(kuai)發生扭轉:4月、5月、6月這3個月,分別有94%、94%和88%的行(xing)業(ye)增(zeng)加值同比增(zeng)長,實現了(le)“U型反(fan)轉”。

即(ji)使是二季度(du)增加值月度(du)數(shu)據出現(xian)同(tong)比下降的(de)行業(ye),降幅也均未(wei)超過(guo)3%。這(zhe)意味著不論在原材料工業(ye)、傳統制造業(ye)和新型(xing)制造業(ye)領域(yu),全面復蘇態(tai)勢都是相同(tong)的(de)、一貫(guan)的(de)。

主要工(gong)業品產量數(shu)據更能說明這(zhe)一(yi)趨勢(shi):無論(lun)是代(dai)表(biao)原材(cai)料工(gong)業的(de)鋼(gang)材(cai)、水(shui)泥,代(dai)表(biao)傳統制造業的(de)金屬切削機床(chuang)、汽車,還是代(dai)表(biao)新型制造業的(de)集成電(dian)路,這(zhe)五類產品6月的(de)產量全部超過去年同期(qi)水(shui)平(ping)。

752511f9.jpeg?Expires=1910565640&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v0CqcuC7r%2FY7W98eD2P%2FJfhwQz8%3D

工業(ye)(ye)的全行業(ye)(ye)復蘇,也(ye)體現出(chu)一系(xi)列助企政策正(zheng)在(zai)見效:降低工商業(ye)(ye)電價為企業(ye)(ye)用(yong)電成本“減負”、加(jia)大減稅降費力度(du)為企業(ye)(ye)紓困等等。

三、消(xiao)費:實體與線上兩大指標(biao)你追我趕(gan)

工業表現雖強,但如果經濟復蘇(su)只靠供給(gei)端,那便會(hui)是“獨木難(nan)支”。

從(cong)今年6月(yue)和整個上(shang)半年數據看,在“后疫情(qing)時(shi)代”,反映消費表(biao)現的各(ge)項(xiang)指標迅(xun)速(su)回補(bu)至接近正常水平,不(bu)少(shao)消費單項(xiang)數據可圈(quan)可點。

5df509fe.jpeg?Expires=1910565640&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KSDWwAX8zuy3E9bu5r7yPegSGgA%3D

從整體數據看,6月社會消(xiao)費品(pin)零售總額(e)為33526億元,這是年內連(lian)續兩個月出現(xian)單月零售總額(e)“破(po)3萬(wan)億”的情況,顯示消(xiao)費已基本實現(xian)趨勢性修復。

而在細分指(zhi)標(biao)中,“限(xian)額(e)(e)以上單(dan)位商品零售(shou)”更能(neng)反映(ying)實(shi)體消費的趨勢和走向(xiang),限(xian)額(e)(e)以上單(dan)位指(zhi)達(da)到一定(ding)規(gui)模的零售(shou)和餐飲服務企業。

1049811e.jpeg?Expires=1910565640&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Jg8IMj6G%2F21p9SVue%2F13I9ElqJ0%3D

雖然社(she)會消費品(pin)零(ling)售(shou)總額(e)整體增速尚(shang)未“轉(zhuan)正(zheng)(zheng)”,但限額(e)以上單位商品(pin)零(ling)售(shou)已經連續兩個月保持同比正(zheng)(zheng)增長,這(zhe)預示著整體消費增速有望很快“轉(zhuan)正(zheng)(zheng)”。

c24c23d9.jpeg?Expires=1910565640&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B2fDKIsqqoXOMllc%2FRVDA6hSwp0%3D

更值得關注的(de)(de)是,如果我們將反映實體消費的(de)(de)指標——限額(e)以上(shang)(shang)單(dan)位商(shang)(shang)品零(ling)售總額(e)和反映網絡消費的(de)(de)指標——實物商(shang)(shang)品網上(shang)(shang)零(ling)售額(e)累(lei)計(ji)總量進行對比,就可以發現(xian):雖(sui)然這半年來實物商(shang)(shang)品網上(shang)(shang)零(ling)售額(e)累(lei)計(ji)總量雖(sui)然一直在(zai)穩步增長,但始終沒有(you)出現(xian)過超過同(tong)期(qi)限額(e)以上(shang)(shang)單(dan)位商(shang)(shang)品零(ling)售總額(e)的(de)(de)情況。

這就表明(ming),不(bu)少人擔心(xin)的“實體(ti)消(xiao)費被網(wang)購擠出(chu)”被證偽——今(jin)年上半年,我國實體(ti)消(xiao)費盡管受到疫情嚴(yan)重沖(chong)擊,但仍(reng)舊(jiu)維持住了“基本盤”。而實體(ti)消(xiao)費和線上消(xiao)費也不(bu)是(shi)“互(hu)相(xiang)替代”的關系(xi),它們的共(gong)同發力將使消(xiao)費全(quan)面復蘇可期。

四、投資:外商(shang)投資再轉正凸顯投資高地優(you)勢

應對疫情沖擊,投(tou)資(zi)是有效的“對沖器”。今(jin)年上半年數據(ju)顯示,以重(zhong)要基(ji)礎設施投(tou)資(zi)為代表(biao)的固定(ding)資(zi)產投(tou)資(zi)正在“全線發力”。

以(yi)水(shui)利、道(dao)路(lu)運輸、鐵路(lu)運輸三個基(ji)建投資(zi)的(de)“大頭”為例(li)。今年前6月(yue),這三個領域的(de)投資(zi)首(shou)次出(chu)現全(quan)部同(tong)比正增(zeng)長的(de)情況,其中鐵路(lu)運輸業(ye)投資(zi)上次出(chu)現增(zeng)長還(huan)是(shi)去(qu)年11月(yue)的(de)事。

2c826b68.jpeg?Expires=1910565640&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etAr%2FmIAkaITOMMhHzRLdbe7CVA%3D

重要(yao)基礎設施(shi)投(tou)資增速在(zai)2020年(nian)內首次全部轉(zhuan)正(zheng),意味著上游(you)(you)生產(chan)的鋼鐵、水泥等(deng)產(chan)品正(zheng)變成(cheng)橋梁、道(dao)(dao)路、高鐵軌(gui)道(dao)(dao),再一次體現(xian)出(chu)舉世矚(zhu)目的“中國速度”。經(jing)濟(ji)上下游(you)(you)的循環,也通(tong)過投(tou)資這只“看不見的手”有序(xu)運轉(zhuan)起來(lai)。

而在政(zheng)策層面,基(ji)建投(tou)資(zi)加(jia)碼提速(su)的(de)明確信號繼(ji)續釋(shi)放:7月13日召開的(de)國務院政(zheng)策例(li)行吹風會介(jie)紹:未來我國將安(an)排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匡算總投(tou)資(zi)約1.29萬(wan)億(yi)元,能夠帶動直接和(he)間接投(tou)資(zi)約6.6萬(wan)億(yi)元。

剛剛發(fa)布的投資數據還揭示:外商仍然更加堅(jian)定地“看多中國”。在(zai)固定資產投資整體仍處(chu)于同比(bi)負增(zeng)(zeng)長時,今年(nian)1~6月外商企業投資增(zeng)(zeng)速先實現“轉正”,這是2019年(nian)11月以(yi)來首次出現。

fd0ec210.jpeg?Expires=1910565640&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ZWTOdnFhjsYIynCrLwQQEPtOdnw%3D

外商企業投(tou)資時隔8個月(yue)再現(xian)同比增長,顯(xian)示出在“后疫情時代”,中國展現(xian)出了一(yi)系(xi)列優勢,讓全球“投(tou)資寶地”的地位更加凸顯(xian),中國對于境(jing)外資本的吸引力顯(xian)著上(shang)升。

五、物價:核心CPI持續收(shou)縮 仍(reng)需關(guan)注通(tong)脹壓力(li)

物價的(de)穩定,能(neng)讓經(jing)濟的(de)復蘇、政策的(de)落(luo)實不受(shou)掣肘。

今年(nian)1月,CPI同(tong)比漲幅攀(pan)至5.4%的(de)高點。在(zai)經濟和(he)生產受到疫(yi)情影響的(de)背景下,CPI指標(biao)是否會在(zai)年(nian)內持續高位運行,成為全社會關注的(de)一(yi)大懸念。

5ecde4d2.jpeg?Expires=1910565640&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9DeWsG9sJhvH8Xb7Km3N6B2gqCw%3D

不過,隨著經濟社會運行的(de)逐步恢(hui)復正(zheng)常,物價有關指(zhi)標也在較(jiao)短時間(jian)內(nei)出現“超預期回落”:3月CPI重(zhong)返(fan)“4時代”、4月CPI重(zhong)返(fan)“3時代”、5月CPI重(zhong)返(fan)“2時代”……

0921e926.jpeg?Expires=1910565640&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JEZsJqH%2FvUzdobMMf6TZGZvP3Nw%3D

而排(pai)除了食(shi)品、能(neng)源(yuan)等(deng)短期擾動(dong)因素的(de)(de)核心CPI指(zhi)標(biao),在上半年(nian)持(chi)續出現(xian)漲幅收窄的(de)(de)態勢,也(ye)為下半年(nian)物(wu)價的(de)(de)穩定奠定了基(ji)礎。物(wu)價穩定,既(ji)有利于擴大居民消(xiao)費、保(bao)持(chi)內需修(xiu)復,也(ye)不(bu)會對財政和貨(huo)幣政策的(de)(de)相機調整(zheng)帶來干擾。但在全球流動(dong)性充裕的(de)(de)背景下,也(ye)需要(yao)密切(qie)關注通脹(zhang)壓力的(de)(de)變化。

六、進出口:原油進口連破紀錄 中國(guo)需求(qiu)帶(dai)動全球復蘇(su)

國際經貿環境深度震(zhen)蕩,2020年(nian)(nian)上半年(nian)(nian)中國正(zheng)用自身的增長,有力地帶動全球經濟重返正(zheng)常(chang)軌道(dao)。

在進口數據(ju)方面,由于中國生產(chan)強(qiang)力復蘇,使得(de)多種工(gong)業原材料進口量(liang)大(da)幅度增長。

其中(zhong)(zhong),原(yuan)油(you)進口量更(geng)是連續突破有數據(ju)(ju)以(yi)來的最高(gao)紀錄(lu)。海(hai)關(guan)總(zong)署最新數據(ju)(ju)顯示,中(zhong)(zhong)國6月進口原(yuan)油(you)5318萬噸,相當于(yu)1290萬桶/日。

而在另一種重要(yao)的工業生產原料——鐵(tie)礦(kuang)砂(sha)方面(mian),中國6月(yue)(yue)進口量也創下(xia)33個(ge)月(yue)(yue)以來新高,與去年6月(yue)(yue)同比暴漲35.3%。

6a920bf6.jpeg?Expires=1910565640&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bzoBKzUQp%2FkvKKnevyX%2Bqa8cSbg%3D

而在出口(kou)數據方面,隨著中國開足馬力向全(quan)世(shi)界提供急需的(de)各項(xiang)產品,今年6月,工業(ye)企業(ye)出口(kou)交貨(huo)值(zhi)這一重要指標(biao)再(zai)破萬(wan)億,顯示我(wo)國出口(kou)行業(ye)極(ji)強的(de)韌性。

012f3330.jpeg?Expires=1910565641&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pp09FPKLXqAZ9Qw8Ji5sKlWZ6Ww%3D

在穩外貿(mao)(mao)政(zheng)策方面(mian),海關總署(shu)新聞發(fa)言人、統計(ji)分析司司長李魁文(wen)介紹,今年以來,我國(guo)先后出臺外貿(mao)(mao)穩增長10條措(cuo)施并(bing)制定50條具體任務清單等一(yi)攬子政(zheng)策措(cuo)施,支持企業復(fu)工(gong)復(fu)產達產,保障外貿(mao)(mao)產業鏈、供應鏈的暢通(tong)運轉(zhuan),穩住(zhu)外貿(mao)(mao)基本盤。

七、就業:“在職未上班”現象(xiang)漸趨消(xiao)退 疫(yi)情擾動基本消(xiao)失

“就(jiu)業是(shi)最大(da)的民生”。開年(nian)后(hou)受疫情(qing)嚴重沖擊之下(xia),就(jiu)業相關指標能否順利完成?

此前,受(shou)疫情防控阻斷交通、企(qi)業無法(fa)正常經營(ying)等因素影響,社會上(shang)出現了較(jiao)普(pu)遍(bian)的(de)“在(zai)職未上(shang)班”現象(xiang)。國(guo)(guo)家統計局新聞發(fa)言人付凌暉曾披露,3月份,全國(guo)(guo)約(yue)18.3%的(de)就業人員處(chu)于(yu)在(zai)職未上(shang)班狀態。

5a06db1a.jpeg?Expires=1910565641&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PD94jbWmEI%2BFTbJWGBJlbRoHyBA%3D

隨著疫情得到控(kong)制,“近兩(liang)成就業(ye)人員(yuan)在職未(wei)上(shang)(shang)班”的現(xian)象很快(kuai)趨于消(xiao)失:上(shang)(shang)表數據(ju)顯示,4月以后,只有(you)占比(bi)個位數的就業(ye)人員(yuan)還處在“在職未(wei)上(shang)(shang)班”狀(zhuang)態。

7月16日(ri),國(guo)家統計局(ju)新聞(wen)發(fa)言(yan)人劉愛華披露:“疫(yi)(yi)情(qing)期(qi)間在職未上(shang)班的比重(zhong)持續降低,6月份(fen)為0.8%”。考慮到(dao)在沒有疫(yi)(yi)情(qing)的情(qing)況下,也有一部分人由于休(xiu)假或者各種原(yuan)因(yin)處于在職未上(shang)班狀(zhuang)態,此次公布的0.8%的數值已與去年同期(qi)持平。

另(ling)一個指(zhi)標——全(quan)國企業就業人員(yuan)周(zhou)平(ping)(ping)均工作(zuo)時間(jian)也在二季度回(hui)升至(zhi)正常水平(ping)(ping):尤其是(shi)6月(yue),企業員(yuan)工到崗(gang)和工作(zuo)狀況指(zhi)標已經完(wan)全(quan)恢復至(zhi)疫情前(qian)水平(ping)(ping)。

4e0effec.jpeg?Expires=1910565641&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72GBwWeFsjK6Sh4QFB7EROwVjxM%3D

疫情對勞動者就(jiu)業(ye)帶(dai)來的(de)不利影響已基本趨于消退,這為今年(nian)如期完(wan)成全年(nian)就(jiu)業(ye)任務奠定(ding)良好基礎(chu)。

dbff9191.jpeg?Expires=1910565641&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wY3MgdGqVaEyWDpprFs3iXs13KU%3D

八、金融:上半(ban)年貸款同比多增超2萬億(yi) 絕(jue)大部分投向實體(ti)經濟

在生產生活秩序(xu)復蘇的同時,金融(rong)的有(you)(you)序(xu)擴張也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you)(you)力支撐。

 

6d0efed7.jpeg?Expires=1910565641&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14otFQyUcBHrVj2AWJ%2FTEhwtxws%3D

中國人民(min)(min)銀行發布的數(shu)據(ju)顯示,今年(nian)上半年(nian),我(wo)國新增(zeng)人民(min)(min)幣貸款12.09萬億元,同比多增(zeng)2.42萬億元。

中國人(ren)民銀行調查統(tong)計司(si)司(si)長兼新聞發言人(ren)阮(ruan)健(jian)弘解讀稱(cheng),從貸款(kuan)結構來看,人(ren)民幣(bi)貸款(kuan)絕大部分都投向了實體(ti)經濟,企事(shi)業單(dan)位貸款(kuan)增長8.77萬億,占各項貸款(kuan)新增量的72.6%。

從(cong)期(qi)限上來看,短期(qi)貸(dai)款同(tong)比多(duo)增1.36萬億(yi)元(yuan),為企業提供了必要的流(liu)動(dong)性(xing)支持,中長期(qi)貸(dai)款同(tong)比多(duo)增1.37萬億(yi)元(yuan),有利于支持企業的復工和復產。

央行貨(huo)幣政策(ce)司(si)副(fu)司(si)長(chang)郭凱介紹,今年(nian)疫情以來(lai)我國貨(huo)幣政策(ce)有兩個主線:

一是正常的(de)貨幣(bi)政策逆周期(qi)調節,通過總(zong)量、價(jia)格(ge)、結構(gou)工具來提供對實體經(jing)濟的(de)支持,使(shi)貨幣(bi)信貸(dai)能夠(gou)為經(jing)濟復蘇(su)提供足夠(gou)的(de)支持。

二是針對疫情(qing)出臺的(de)一(yi)些特殊的(de)、階段(duan)性的(de)貨幣政策工具。


1bbd2ce3.png?Expires=1910565639&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UZwoQUx1Ye3ynMk1WBKOek9Nq14%3D

六大經(jing)濟學家研判中國經(jing)濟“下半場”

1bbd2ce3.png?Expires=1910565639&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UZwoQUx1Ye3ynMk1WBKOek9Nq14%3D

上半年經濟反彈表現(xian)超出(chu)各(ge)界預期(qi),下(xia)半年經濟走勢(shi)又該(gai)如(ru)(ru)何研判?投(tou)資(zi)、消費、出(chu)口三架馬車增長動力如(ru)(ru)何?隨(sui)著(zhu)生產強勢(shi)反彈,下(xia)半年就(jiu)業有(you)哪些(xie)趨勢(shi)?經濟基本面向好,本周股市卻(que)出(chu)現(xian)大跌,兩者之間(jian)有(you)無關聯……

圍(wei)繞這一(yi)系(xi)列經濟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6位經濟學家,來聽聽他們對下半(ban)年宏觀經濟運(yun)行的判斷。

石英華:就(jiu)業整(zheng)體向好(hao) 預計全年經濟(ji)增長2%~3%

5988cf72.jpeg?Expires=1910565641&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qRlIKKRhyiBpOw7RXeG4k6gnkJQ%3D

上(shang)半年經濟表現超出預期,二季度GDP由負轉正,這是否(fou)可以看(kan)作“V型”反(fan)彈呢?

中國財政(zheng)(zheng)科學研(yan)究院宏觀經(jing)(jing)濟(ji)(ji)研(yan)究中心主(zhu)任石英華向《每日經(jing)(jing)濟(ji)(ji)新聞》記者表示,二季(ji)度GDP增(zeng)(zeng)速轉正(zheng),同比增(zeng)(zeng)速由一(yi)季(ji)度下降6.8%轉為(wei)增(zeng)(zeng)長3.2%,固投、消費等主(zhu)要經(jing)(jing)濟(ji)(ji)指標的改善超出(chu)市場(chang)預期(qi),供給端和需求端都有一(yi)些積極(ji)因素和勢(shi)(shi)頭,表明(ming)對沖(chong)疫(yi)情沖(chong)擊的刺激(ji)政(zheng)(zheng)策(ce)、救助政(zheng)(zheng)策(ce)效應逐(zhu)步(bu)顯現,經(jing)(jing)濟(ji)(ji)復蘇(su)態(tai)勢(shi)(shi)延(yan)續,呈(cheng)現“V”型反(fan)彈之勢(shi)(shi)。

石英華認為,考慮到疫情反復(fu)、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等(deng)因素,預(yu)計全年經濟增長在(zai)2%~3%之間。下半年經濟恢復(fu)仍(reng)需關注供需結構的平衡、國(guo)內國(guo)際兩大循環的暢通(tong)、產融共生(sheng)格局進一(yi)步形成、中小型(xing)市場主(zhu)體生(sheng)存(cun)狀況改(gai)善等(deng)方(fang)面。

穩(wen)就(jiu)業是當前經濟(ji)政策中(zhong)的(de)重點,就(jiu)業優先政策全面(mian)強化,近幾(ji)個月全國城鎮(zhen)調(diao)查失業率逐月有所回落(luo)。如何研(yan)判下半年就(jiu)業形(xing)勢(shi)?

石英華向(xiang)記者分析,全國(guo)城(cheng)鎮調(diao)查(cha)失業(ye)率(lv)5~6月(yue)連續(xu)小幅下降,6月(yue)份25~59歲群體人(ren)口調(diao)查(cha)失業(ye)率(lv)低于(yu)全國(guo)城(cheng)鎮調(diao)查(cha)失業(ye)率(lv)0.5個百(bai)分點(dian)。5~6月(yue)就業(ye)人(ren)均工作時(shi)間分別為46.1小時(shi)/周、46.8小時(shi)/周,顯(xian)(xian)示穩就業(ye)、保(bao)民(min)生各項政策措(cuo)施的效應逐步顯(xian)(xian)現,復產(chan)和(he)就業(ye)勢(shi)頭(tou)趨于(yu)樂觀。

78d2106b.jpeg?Expires=1910565641&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Cq6uAGOzXYyGd63Iercd7NK%2FKKI%3D

不過與此同時(shi)要看(kan)到,經(jing)濟尚在復蘇中(zhong),當前就業形勢仍然(ran)嚴峻(jun)。農村(cun)(cun)轉移(yi)勞(lao)動(dong)力(li)、大(da)專院校應屆畢業(ye)(ye)(ye)生、個體(ti)經營者等重點(dian)群體(ti)的就(jiu)業(ye)(ye)(ye)壓力(li)突出。就(jiu)業(ye)(ye)(ye)政策應著力(li)促進(jin)中小市場主體(ti)恢復,帶動(dong)更多農村(cun)(cun)勞(lao)動(dong)力(li)就(jiu)地就(jiu)近就(jiu)業(ye)(ye)(ye),鼓勵新業(ye)(ye)(ye)態就(jiu)業(ye)(ye)(ye)和靈活就(jiu)業(ye)(ye)(ye)。


趙萍:供給端暫停鍵解除 服務消費(fei)有望V型反彈

 

e2fb6f81.jpeg?Expires=1910565641&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RfV4Hvbth4TkoAV91WEqJtbLFm4%3D

本周消(xiao)費市場接連迎來(lai)好消(xiao)息——繼國內跨(kua)省團隊游恢復(fu)之后,電(dian)影市場也(ye)將在7月20日(ri)復(fu)工。上述領域的逐步開放,消(xiao)費短期內能(neng)否迎來(lai)回補效應?

中國貿(mao)促(cu)會研究院(yuan)國際貿(mao)易研究部主任(ren)趙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我國人(ren)均消費支出當中,占(zhan)比40%以(yi)上是服務消費。一些服務行業如電影、旅(lv)游等(deng)具有社交和人(ren)員聚集等(deng)特(te)點,前期受疫情的影響(xiang)較大,當這些領域的供給能力逐步恢復正常,消費需求有望出現較快釋放,也會有效帶動總消費快速(su)回(hui)補。

趙萍認為,在我(wo)國消費(fei)(fei)升級的進程中,如果不是受到疫(yi)情的影響(xiang),服(fu)(fu)務(wu)消費(fei)(fei)的增速和(he)占比(bi)都會呈現(xian)持續(xu)提高的態勢,需求非(fei)常旺(wang)盛。一旦供(gong)給端的暫停鍵(jian)開始解除,短期內(nei)反彈會比(bi)較明顯(xian)。“我(wo)認為服(fu)(fu)務(wu)消費(fei)(fei)將實(shi)現(xian)V型反彈。”

居民收(shou)入(ru)是支(zhi)撐消費的主(zhu)要動力。上半年(nian)如果考慮價格因素(su),居民人均可(ke)支(zhi)配收(shou)入(ru)實際(ji)有所下降,這又將如何(he)影響下半年(nian)的消費回升(sheng)?

趙萍向《每日經濟(ji)新聞》記者表示,今年上(shang)半年,雖然全國(guo)居民人均(jun)(jun)可支(zhi)配收入實(shi)際下降了(le)1.3%,但(dan)從(cong)收入結構上(shang)來看(kan),對消費(fei)影響比較大的(de)長(chang)期性收入,比如人均(jun)(jun)工(gong)資性收入、人均(jun)(jun)財產性收入都保持(chi)了(le)正增(zeng)長(chang),進一步夯實(shi)了(le)未(wei)來消費(fei)增(zeng)長(chang)的(de)基礎,使(shi)消費(fei)能力得(de)到明顯的(de)支(zhi)撐,這也有助于下半年消費(fei)的(de)持(chi)續回(hui)暖。

10b50a77.jpeg?Expires=1910565641&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4j9VP6xqRVqQ9AaagtGpKMCCC%2B0%3D

趙萍認(ren)為未來消費(fei)主要有(you)三大增(zeng)長(chang)點:服務消費(fei)增(zeng)速將(jiang)顯(xian)著提(ti)升;線上(shang)消費(fei)會保持快速增(zeng)長(chang);醫療用(yong)品和健身(shen)器材將(jiang)成(cheng)為消費(fei)的主要載體。


沈建光:A股本周下跌(die)與(yu)經(jing)濟數據無關 海外資金會看好后市

bb28b5db.jpeg?Expires=1910565642&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kAMciC7vRxNHn2OAZ%2B9wfO4XB%2FE%3D

就在上半(ban)年(nian)經濟數據出爐當(dang)天,A股市(shi)場卻(que)出現百(bai)股跌停,兩者之間有(you)沒(mei)有(you)關(guan)聯?未來股市(shi)走勢(shi)又會(hui)如何演進(jin)?

京(jing)東數字科技首(shou)席經濟(ji)學家沈建光向《每日經濟(ji)新聞》記者分析,上半年經濟(ji)數據(ju)是(shi)(shi)不(bu)錯的,二季(ji)度3.2%的增長在全世界都是(shi)(shi)一(yi)枝獨(du)秀的。

“我(wo)認為,本周股市大跌與經濟數據沒(mei)有關系,主(zhu)要(yao)還是前段時間A股漲得(de)非常厲害,從年初(chu)到現在,A股漲幅在全世界也是名列前茅的(de),我(wo)認為大跌可能(neng)反(fan)映了資金(jin)獲利(li)后的(de)一種(zhong)回調。”

沈建(jian)光認為,一方(fang)(fang)面A股多(duo)(duo)種指數漲(zhang)(zhang)了很多(duo)(duo),有獲(huo)利回吐的需要;另一方(fang)(fang)面,監管(guan)層對最近市場的瘋漲(zhang)(zhang)、漲(zhang)(zhang)得太快也表示了擔心,對于場外配(pei)資和公募(mu)基(ji)金的規模都加強監管(guan),這其實(shi)也是希望市場能走出慢牛的格局。

沈建光(guang)預計,當(dang)前股市(shi)下跌應(ying)該不會持續下去(qu),因為中(zhong)國(guo)經濟的基本面在全球來看(kan)當(dang)前都是(shi)最好(hao)的,海外復(fu)工復(fu)產依(yi)然受到挫折,所以海外資(zi)金會繼(ji)續看(kan)好(hao)中(zhong)國(guo),而我們資(zi)本市(shi)場很多改革措施也(ye)是(shi)利好(hao)股市(shi)的做法。

不少觀點認為(wei),寬(kuan)松(song)的流動(dong)性助長了這一輪(lun)“牛市(shi)”。沈(shen)建光(guang)也向(xiang)記者分析,前期漲幅較(jiao)大(da),流動(dong)性肯定是其中一個方面,總體(ti)上確實比較(jiao)寬(kuan)松。但也應當看到,實體(ti)經濟、生產(chan)端(duan)恢復(fu)是不(bu)錯的,而(er)需求端(duan)包(bao)括投資、消(xiao)費,復(fu)蘇的步伐沒有(you)生產(chan)端(duan)那(nei)么(me)快,所以大(da)量流動(dong)性釋放,有(you)一部分會流到股市(shi)、樓市(shi)。

“但(dan)監管層也在嚴查。這種態度(du)是(shi)很(hen)正確的,不希望有‘瘋牛’出現。這種調整(zheng),我認為長遠來(lai)看(kan)是(shi)健(jian)康(kang)的。”沈(shen)建光(guang)說(shuo)。

他預(yu)計,未來流動性(xing)仍然會比較寬(kuan)松,但(dan)貨幣政策已較4、5月份的寬(kuan)松狀態出現邊際(ji)收緊,當前(qian)也(ye)沒有新的降(jiang)息(xi)信號(hao)。

“前(qian)期(qi)大家對寬松的(de)預(yu)期(qi)比較(jiao)高(gao),特別在疫(yi)情期(qi)間大幅放松,預(yu)期(qi)認為會(hui)是(shi)常態,但(dan)其實這(zhe)不可(ke)能(neng)是(shi)常態的(de),所以(yi)邊(bian)際上有一些收緊,讓市場覺得要收緊了。但(dan)是(shi)我(wo)認為貨幣政(zheng)策不會(hui)出現(xian)持續的(de)收緊。”沈(shen)建光強調。

 

江(jiang)飛濤(tao):通過(guo)穩投(tou)(tou)資(zi)帶(dai)動就業 三季度(du)固投(tou)(tou)增速(su)大概(gai)率轉正

81d44492.jpeg?Expires=1910565642&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PnsH3mIyMlvyxT0l9MlDFT34U2U%3D

上半年,固定資(zi)產投資(zi)增速(su)連續5個月(yue)降幅(fu)收窄。隨著二季度多項主(zhu)要經濟指(zhi)標增速(su)轉正,下(xia)半年投資(zi)趨勢如(ru)何?

中國社會(hui)科學院工業經濟研(yan)究所產業融合(he)研(yan)究室副主(zhu)任江飛濤向記(ji)者表示(shi),從上(shang)半年情況來看(kan),基(ji)礎(chu)設(she)施(shi)投資降幅收窄,政(zheng)策層面的(de)支持力(li)度(du)初見成效,特別是財政(zheng)政(zheng)策如專項債的(de)發行等,起(qi)到(dao)了(le)很好的(de)引導效果。

219c2ad7.png?Expires=1910565642&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82NBbAlcrR6Zb2Zhj9Sr8jYBN8Q%3D

他預計(ji),8月~9月固定資(zi)(zi)產投資(zi)(zi)增速轉正(zheng)的(de)概率(lv)很大,特別是基(ji)礎設施領域的(de)投資(zi)(zi)恢復。“從我們了解的(de)情(qing)況(kuang)來看,上(shang)半年基(ji)建(jian)投資(zi)(zi)和(he)項目(mu)開工(gong)受到(dao)了疫(yi)情(qing)影(ying)響(xiang),主要(yao)是在市(shi)政項目(mu)和(he)交通設施領域。”

投資作為拉動(dong)經濟增長的(de)一大動(dong)力,一直(zhi)扮演著(zhu)重(zhong)要的(de)角色。江飛濤向記(ji)者強調(diao),以往基建(jian)投資常見(jian)兩位數的(de)增長,而(er)現在(zai)基數已經相(xiang)當高了,現在(zai)的(de)政策目標也(ye)不會去刻意追求兩位數的(de)增速。

“當前固定資產投資,尤其是(shi)(shi)基建項(xiang)目,主要是(shi)(shi)為了對沖疫(yi)情影(ying)響,通過穩投資來充當帶動就業的抓手。在這(zhe)點(dian)上(shang)我比較(jiao)看好下半年(nian)投資增速的回升轉正(zheng)。”江飛濤(tao)說(shuo)。

 

李旭紅:為企業持續減負(fu) 下半年稅(shui)收(shou)收(shou)入不會(hui)明顯增(zeng)長(chang)

da4f113b.jpeg?Expires=1910565642&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G2FuZuMZ50ETMbi9yU7TR45Ehhs%3D

17日最(zui)新(xin)公布的(de)數據顯(xian)示,上(shang)半(ban)年,全(quan)國稅(shui)收(shou)收(shou)入同比(bi)下(xia)降11.3%。那(nei)么(me)下(xia)半(ban)年的(de)稅(shui)收(shou)情況又將如何(he)呢?

北京國家會(hui)計學院財稅(shui)政策(ce)與(yu)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ji)者表示,為(wei)了應對疫(yi)情(qing)對經濟的(de)影響,我國相繼出(chu)臺了一系列減稅(shui)降費(fei)政策(ce),預計下半年稅(shui)收收入并(bing)不會(hui)帶來較為(wei)明顯的(de)增幅。

8fa45e7f.jpeg?Expires=1910565642&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M57jgKn60IlnYPTER5PJt1V9tt0%3D

李旭紅(hong)認為,目(mu)前工作的(de)(de)(de)重中之重仍然是“六(liu)穩(wen)”和“六(liu)保(bao)”,尤其是以(yi)減輕(qing)市場主體負擔、穩(wen)定(ding)就業為主。在此基礎上(shang),縮小財(cai)政(zheng)收(shou)支差(cha)距,在赤字(zi)率能夠與預期(qi)經濟發展目(mu)標(biao)相(xiang)匹配的(de)(de)(de)前提(ti)下,保(bao)持稅收(shou)收(shou)入規模的(de)(de)(de)相(xiang)對穩(wen)定(ding),對經濟、社會的(de)(de)(de)穩(wen)定(ding)是有利的(de)(de)(de)。

稅收(shou)政策能夠發揮導向作用(yong)(yong),下半年如何運用(yong)(yong)好稅收(shou)政策對沖(chong)疫情影響?

對此李(li)旭紅認(ren)為,稅收(shou)政策對就(jiu)業、實體(ti)經濟等方面(mian)的(de)支(zhi)撐作用非常重要。尤其在疫(yi)情帶來(lai)的(de)困難之下(xia),要通過減(jian)稅降費,讓企業負擔減(jian)輕,才(cai)能夠保(bao)住市場主體(ti),擴大內(nei)需,從而帶來(lai)更(geng)多的(de)市場機會。

李(li)旭(xu)紅(hong)強調(diao),下(xia)半年還(huan)需要繼(ji)續發揮(hui)稅收對實體經(jing)濟(ji)(ji)的扶(fu)持(chi)作用(yong)。在(zai)政(zheng)策的著力(li)點上可以(yi)(yi)(yi)更為精確(que),例(li)如加大對勞動密集型行(xing)業(ye)、第(di)三產業(ye)以(yi)(yi)(yi)及外向(xiang)型經(jing)濟(ji)(ji)的扶(fu)持(chi),可以(yi)(yi)(yi)更有(you)效(xiao)地(di)促進就業(ye)、穩定(ding)經(jing)濟(ji)(ji)。

 

白明:生活(huo)必需(xu)品(pin)出口將恢復性上漲 跨(kua)境電商有望成外貿新主力

10a6a5e0.jpeg?Expires=1910565642&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kZZ%2BXOt7P5ZyCSBV2xhugTCRAhw%3D

上半(ban)年,我國(guo)貨物進出(chu)(chu)口總額(e)14.24萬億元,同比(bi)下降3.2%。如何看待下半(ban)年出(chu)(chu)口走勢?

商(shang)務部研(yan)究(jiu)院國際市場研(yan)究(jiu)所副所長白明向《每日經濟新(xin)聞》記者表示,當前中國外貿(mao)在供給(gei)端(duan)方面已(yi)(yi)不存在大的問題,國內絕大多(duo)數外貿(mao)企業已(yi)(yi)實(shi)現(xian)復工達產,但海外需(xu)求(qiu)端(duan)仍(reng)(reng)存在諸(zhu)多(duo)不確(que)定性。海外疫情仍(reng)(reng)在蔓延,近(jin)期美(mei)國等地還有(you)反彈的趨(qu)勢,不排除下半年(nian)會出現(xian)進一步(bu)的疫情反復。

不過,白明對下半年的外貿整體(ti)走勢仍較為樂觀。盡(jin)管受到疫情影(ying)響,但需(xu)(xu)求(qiu)端(duan)對于生活(huo)必需(xu)(xu)品的需(xu)(xu)求(qiu)并(bing)不會減弱,而這(zhe)些產(chan)品也(ye)是中國出(chu)口的主要部(bu)分(fen)。另一方面,部(bu)分(fen)疫情緩解國家的需(xu)(xu)求(qiu)將出(chu)現(xian)恢復性上(shang)漲。

6da89477.jpeg?Expires=1910565642&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SgbPmdqO5umv9QfFCLasdQbWOr0%3D

下(xia)半年哪些產品有(you)望成為出口的主力(li)軍?

白明認為,從產品(pin)(pin)品(pin)(pin)種來看(kan),主要是(shi)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剛需(xu)品(pin)(pin),比如像(xiang)嬰(ying)兒車、嬰(ying)兒床、衣(yi)帽等,一些彈性消費的商品(pin)(pin)需(xu)求則仍有不確(que)定性。

白明指出(chu),應對疫情沖擊,跨境(jing)電商(shang)是(shi)互聯網時代發展最為迅(xun)速的貿易(yi)方式(shi),能(neng)夠突破時空限制,減(jian)少(shao)中間環節,解決(jue)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未來(lai)跨境(jing)電商(shang)很可能(neng)與一般貿易(yi)、加工貿易(yi)一起,成為支撐中國對外貿易(yi)發展的一個(ge)重要領域。

(本文圖(tu)表數據均來源于wind)

41b4ef18.png?Expires=1910565642&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HMS8cgRbm5fMbnjPYA5kg2p0hMU%3D

記者手記│中國經濟復蘇會成為全球經濟最強大的動力

今年(nian)上半年(nian),我(wo)國經濟先降后升,二季度經濟增(zeng)長(chang)(chang)由負轉(zhuan)正,主(zhu)要指標恢復性增(zeng)長(chang)(chang),經濟運行穩步復蘇。

作為一(yi)個擁有14億人(ren)口的發展(zhan)中國家,在短時間內控(kong)制疫情,實現經濟由降(jiang)轉升,走出超預期(qi)的“V型”反(fan)彈,這份上半年的成績單來之不(bu)易(yi)。

《每日經濟(ji)新(xin)聞》記者在采訪諸多經濟(ji)學家(jia)的(de)過程中(zhong),一(yi)個最切身(shen)的(de)感(gan)受(shou)是,他們對政(zheng)策層面的(de)應對給予了高度肯定(ding)。當(dang)經濟(ji)發展面臨國內外(wai)重(zhong)重(zhong)壓力,新(xin)冠(guan)肺(fei)炎疫情(qing)疊加復雜的(de)外(wai)部環境,政(zheng)策層面緊(jin)緊(jin)圍繞“六(liu)穩(wen)”“六(liu)保(bao)”,穩(wen)住(zhu)經濟(ji)基本盤,保(bao)住(zhu)了基本民生。

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一系(xi)列(lie)有力舉(ju)措(cuo),比如實施積極的(de)(de)財政(zheng)政(zheng)策、穩健的(de)(de)貨幣(bi)政(zheng)策和就(jiu)業(ye)優先政(zheng)策,對企(qi)業(ye)更大規模減稅降費讓利,惠企(qi)利民;多措(cuo)并舉(ju)幫助大學畢業(ye)生、返鄉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jiu)業(ye)等。

放眼世界,國際(ji)貨幣基(ji)金組織(IMF)判斷(duan),雖然全(quan)球(qiu)經濟活動在(zai)今年前所未有的下滑后(hou)正在(zai)回暖,但“還未走(zou)出困境(jing)”,第二波新冠病毒疫情可能引發更大的不確(que)定性。

在(zai)這樣的(de)背景下(xia),中(zhong)國(guo)經濟增長(chang)“一直(zhi)獨秀”,上半年(nian)的(de)強勢復蘇,也會成為全球經濟最強勁(jing)的(de)動力(li)。

距離我(wo)國(guo)全(quan)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wu)還剩不到半年時間,只要(yao)扎實(shi)做(zuo)好“六(liu)穩”工作(zuo),全(quan)面落(luo)實(shi)“六(liu)保”任務(wu),就必定能夠(gou)推(tui)動我(wo)國(guo)經濟乘(cheng)風破浪,行穩致遠。


記(ji)者:李(li)可(ke)愚 張鐘尹

編輯(ji):陳旭 陳星(xing)

視覺(jue):劉青彥

排版:陳(chen)星 馬(ma)原(yuan)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經(jing)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jin)轉載或鏡(jing)像,違(wei)者必(bi)究。

讀(du)者(zhe)熱(re)線:4008890008

特別提(ti)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qu)稿酬。如您(nin)不(bu)希望作(zuo)品(pin)出現(xian)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yao)求(qiu)撤(che)下您(nin)的作(zuo)品(pin)。 

7月16日,中國經濟“半年報”出爐,其中最受關注的二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3.2%,增速成功實現“轉正”。 我們僅用3個月的時間,就成功消化了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走出一波強勁的“V型反轉線”,中國經濟為何仍能“一枝獨秀”? 我們將此次“半年報”分解為八大板塊,繪出PMI、外商企業投資增速等18個重要指標走勢圖,中國經濟為何V型復蘇便一目了然。 下半年旅游、電影等服務消費會猛烈回補嗎? 全球外需不振,下半年我國出口的傳統旺季能否撐住? …… 未來會怎樣,永遠是投資者更關心的話題。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話6位經濟學家,從內外需、資本市場、財政貨幣政策等不同維度,為讀者研判2020年中國經濟“下半場”。 八大板塊解析經濟復蘇“密碼” 一、先導指標:PMI創下有數據以來最快反彈紀錄 二季度GDP增速比一季度大幅度上升10個百分點,很快便實現“由負轉正”。呈高速復蘇態勢,早已從先導性經濟指標中露出端倪。 作為判斷產業發展和經濟前景重要的前瞻指標,制造業PMI一直是預判未來一段時間我國經濟走勢的重要抓手。2008年11月,中國制造業PMI曾錄得38.8%的歷史低點,2009年一季度,中國GDP增速便下滑至6.1%的多年來最低值。 2020年2月,制造業PMI創下35.7%的有數據以來最低水平后,一季度GDP增速降至前所未有的負增長區間——下滑6.8%。 隨后PMI強勁反彈:僅過一個月,3月制造業PMI就大力拉升16.3個百分點,重返50%的榮枯線上方,實現有數據以來最快的反彈紀錄。 接下來3個月里,PMI更持續處于榮枯線上,意味著經濟發展已出現趨勢性向好變化。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2008~2009年的金融危機期間,制造業PMI用了8個月時間才站穩榮枯線上。 由此可見,今年這波經濟反彈比2008~2009年時迅速而穩定很多。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袁達指出,面對疫情帶來的罕見沖擊,我們及時果斷出手,出臺實施了一攬子幫扶企業、穩定就業、擴大內需等方面的對沖政策,對穩定經濟基本盤形成強大支撐。這些財政、貨幣政策都是直達地方基層、直接惠企利民的,可以說是“精準滴灌”。 二、工業:“新制造業”和“舊制造業”攜手復蘇 本輪經濟復蘇最大的推動因素是什么?各項數據對此給出了答案:生產端特別是工業生產的強勁回暖,帶動整體經濟全面回升。 從宏觀層面看,今年6月,反映工業生產最主要的指標——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4.8%,增速創下年內最高水平。 結合整個二季度的數據來看,4~6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全部同比正增長,也與二季度GDP增速“轉正”的趨勢保持一致。 而從微觀層面看,對工業“全面復蘇”的態勢就能把握得更加明晰、透徹。 下表顯示了國家統計局劃分的17個主要工業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下降情況。在經濟受到明顯沖擊的一季度,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的行業數量一直多于保持同比增長的行業,1~2月甚至還出現了“沒有一個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的罕見現象。 進入二季度后,情況很快發生扭轉:4月、5月、6月這3個月,分別有94%、94%和88%的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實現了“U型反轉”。 即使是二季度增加值月度數據出現同比下降的行業,降幅也均未超過3%。這意味著不論在原材料工業、傳統制造業和新型制造業領域,全面復蘇態勢都是相同的、一貫的。 主要工業品產量數據更能說明這一趨勢:無論是代表原材料工業的鋼材、水泥,代表傳統制造業的金屬切削機床、汽車,還是代表新型制造業的集成電路,這五類產品6月的產量全部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工業的全行業復蘇,也體現出一系列助企政策正在見效:降低工商業電價為企業用電成本“減負”、加大減稅降費力度為企業紓困等等。 三、消費:實體與線上兩大指標你追我趕 工業表現雖強,但如果經濟復蘇只靠供給端,那便會是“獨木難支”。 從今年6月和整個上半年數據看,在“后疫情時代”,反映消費表現的各項指標迅速回補至接近正常水平,不少消費單項數據可圈可點。 從整體數據看,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3526億元,這是年內連續兩個月出現單月零售總額“破3萬億”的情況,顯示消費已基本實現趨勢性修復。 而在細分指標中,“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更能反映實體消費的趨勢和走向,限額以上單位指達到一定規模的零售和餐飲服務企業。 雖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整體增速尚未“轉正”,但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已經連續兩個月保持同比正增長,這預示著整體消費增速有望很快“轉正”。 更值得關注的是,如果我們將反映實體消費的指標——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總額和反映網絡消費的指標——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累計總量進行對比,就可以發現:雖然這半年來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累計總量雖然一直在穩步增長,但始終沒有出現過超過同期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總額的情況。 這就表明,不少人擔心的“實體消費被網購擠出”被證偽——今年上半年,我國實體消費盡管受到疫情嚴重沖擊,但仍舊維持住了“基本盤”。而實體消費和線上消費也不是“互相替代”的關系,它們的共同發力將使消費全面復蘇可期。 四、投資:外商投資再轉正凸顯投資高地優勢 應對疫情沖擊,投資是有效的“對沖器”。今年上半年數據顯示,以重要基礎設施投資為代表的固定資產投資正在“全線發力”。 以水利、道路運輸、鐵路運輸三個基建投資的“大頭”為例。今年前6月,這三個領域的投資首次出現全部同比正增長的情況,其中鐵路運輸業投資上次出現增長還是去年11月的事。 重要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在2020年內首次全部轉正,意味著上游生產的鋼鐵、水泥等產品正變成橋梁、道路、高鐵軌道,再一次體現出舉世矚目的“中國速度”。經濟上下游的循環,也通過投資這只“看不見的手”有序運轉起來。 而在政策層面,基建投資加碼提速的明確信號繼續釋放:7月13日召開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未來我國將安排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匡算總投資約1.29萬億元,能夠帶動直接和間接投資約6.6萬億元。 剛剛發布的投資數據還揭示:外商仍然更加堅定地“看多中國”。在固定資產投資整體仍處于同比負增長時,今年1~6月外商企業投資增速先實現“轉正”,這是2019年11月以來首次出現。 外商企業投資時隔8個月再現同比增長,顯示出在“后疫情時代”,中國展現出了一系列優勢,讓全球“投資寶地”的地位更加凸顯,中國對于境外資本的吸引力顯著上升。 五、物價:核心CPI持續收縮仍需關注通脹壓力 物價的穩定,能讓經濟的復蘇、政策的落實不受掣肘。 今年1月,CPI同比漲幅攀至5.4%的高點。在經濟和生產受到疫情影響的背景下,CPI指標是否會在年內持續高位運行,成為全社會關注的一大懸念。 不過,隨著經濟社會運行的逐步恢復正常,物價有關指標也在較短時間內出現“超預期回落”:3月CPI重返“4時代”、4月CPI重返“3時代”、5月CPI重返“2時代”…… 而排除了食品、能源等短期擾動因素的核心CPI指標,在上半年持續出現漲幅收窄的態勢,也為下半年物價的穩定奠定了基礎。物價穩定,既有利于擴大居民消費、保持內需修復,也不會對財政和貨幣政策的相機調整帶來干擾。但在全球流動性充裕的背景下,也需要密切關注通脹壓力的變化。 六、進出口:原油進口連破紀錄中國需求帶動全球復蘇 國際經貿環境深度震蕩,2020年上半年中國正用自身的增長,有力地帶動全球經濟重返正常軌道。 在進口數據方面,由于中國生產強力復蘇,使得多種工業原材料進口量大幅度增長。 其中,原油進口量更是連續突破有數據以來的最高紀錄。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中國6月進口原油5318萬噸,相當于1290萬桶/日。 而在另一種重要的工業生產原料——鐵礦砂方面,中國6月進口量也創下33個月以來新高,與去年6月同比暴漲35.3%。 而在出口數據方面,隨著中國開足馬力向全世界提供急需的各項產品,今年6月,工業企業出口交貨值這一重要指標再破萬億,顯示我國出口行業極強的韌性。 在穩外貿政策方面,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介紹,今年以來,我國先后出臺外貿穩增長10條措施并制定50條具體任務清單等一攬子政策措施,支持企業復工復產達產,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的暢通運轉,穩住外貿基本盤。 七、就業:“在職未上班”現象漸趨消退疫情擾動基本消失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開年后受疫情嚴重沖擊之下,就業相關指標能否順利完成? 此前,受疫情防控阻斷交通、企業無法正常經營等因素影響,社會上出現了較普遍的“在職未上班”現象。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曾披露,3月份,全國約18.3%的就業人員處于在職未上班狀態。 隨著疫情得到控制,“近兩成就業人員在職未上班”的現象很快趨于消失:上表數據顯示,4月以后,只有占比個位數的就業人員還處在“在職未上班”狀態。 7月16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披露:“疫情期間在職未上班的比重持續降低,6月份為0.8%”。考慮到在沒有疫情的情況下,也有一部分人由于休假或者各種原因處于在職未上班狀態,此次公布的0.8%的數值已與去年同期持平。 另一個指標——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也在二季度回升至正常水平:尤其是6月,企業員工到崗和工作狀況指標已經完全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疫情對勞動者就業帶來的不利影響已基本趨于消退,這為今年如期完成全年就業任務奠定良好基礎。 八、金融:上半年貸款同比多增超2萬億絕大部分投向實體經濟 在生產生活秩序復蘇的同時,金融的有序擴張也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新增人民幣貸款12.09萬億元,同比多增2.42萬億元。 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兼新聞發言人阮健弘解讀稱,從貸款結構來看,人民幣貸款絕大部分都投向了實體經濟,企事業單位貸款增長8.77萬億,占各項貸款新增量的72.6%。 從期限上來看,短期貸款同比多增1.36萬億元,為企業提供了必要的流動性支持,中長期貸款同比多增1.37萬億元,有利于支持企業的復工和復產。 央行貨幣政策司副司長郭凱介紹,今年疫情以來我國貨幣政策有兩個主線: 一是正常的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通過總量、價格、結構工具來提供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使貨幣信貸能夠為經濟復蘇提供足夠的支持。 二是針對疫情出臺的一些特殊的、階段性的貨幣政策工具。 六大經濟學家研判中國經濟“下半場” 上半年經濟反彈表現超出各界預期,下半年經濟走勢又該如何研判?投資、消費、出口三架馬車增長動力如何?隨著生產強勢反彈,下半年就業有哪些趨勢?經濟基本面向好,本周股市卻出現大跌,兩者之間有無關聯…… 圍繞這一系列經濟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6位經濟學家,來聽聽他們對下半年宏觀經濟運行的判斷。 石英華:就業整體向好預計全年經濟增長2%~3% 上半年經濟表現超出預期,二季度GDP由負轉正,這是否可以看作“V型”反彈呢?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石英華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二季度GDP增速轉正,同比增速由一季度下降6.8%轉為增長3.2%,固投、消費等主要經濟指標的改善超出市場預期,供給端和需求端都有一些積極因素和勢頭,表明對沖疫情沖擊的刺激政策、救助政策效應逐步顯現,經濟復蘇態勢延續,呈現“V”型反彈之勢。 石英華認為,考慮到疫情反復、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等因素,預計全年經濟增長在2%~3%之間。下半年經濟恢復仍需關注供需結構的平衡、國內國際兩大循環的暢通、產融共生格局進一步形成、中小型市場主體生存狀況改善等方面。 穩就業是當前經濟政策中的重點,就業優先政策全面強化,近幾個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逐月有所回落。如何研判下半年就業形勢? 石英華向記者分析,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5~6月連續小幅下降,6月份25~59歲群體人口調查失業率低于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0.5個百分點。5~6月就業人均工作時間分別為46.1小時/周、46.8小時/周,顯示穩就業、保民生各項政策措施的效應逐步顯現,復產和就業勢頭趨于樂觀。 不過與此同時要看到,經濟尚在復蘇中,當前就業形勢仍然嚴峻。農村轉移勞動力、大專院校應屆畢業生、個體經營者等重點群體的就業壓力突出。就業政策應著力促進中小市場主體恢復,帶動更多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鼓勵新業態就業和靈活就業。 趙萍:供給端暫停鍵解除服務消費有望V型反彈 本周消費市場接連迎來好消息——繼國內跨省團隊游恢復之后,電影市場也將在7月20日復工。上述領域的逐步開放,消費短期內能否迎來回補效應?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我國人均消費支出當中,占比40%以上是服務消費。一些服務行業如電影、旅游等具有社交和人員聚集等特點,前期受疫情的影響較大,當這些領域的供給能力逐步恢復正常,消費需求有望出現較快釋放,也會有效帶動總消費快速回補。 趙萍認為,在我國消費升級的進程中,如果不是受到疫情的影響,服務消費的增速和占比都會呈現持續提高的態勢,需求非常旺盛。一旦供給端的暫停鍵開始解除,短期內反彈會比較明顯。“我認為服務消費將實現V型反彈。” 居民收入是支撐消費的主要動力。上半年如果考慮價格因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有所下降,這又將如何影響下半年的消費回升? 趙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今年上半年,雖然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下降了1.3%,但從收入結構上來看,對消費影響比較大的長期性收入,比如人均工資性收入、人均財產性收入都保持了正增長,進一步夯實了未來消費增長的基礎,使消費能力得到明顯的支撐,這也有助于下半年消費的持續回暖。 趙萍認為未來消費主要有三大增長點:服務消費增速將顯著提升;線上消費會保持快速增長;醫療用品和健身器材將成為消費的主要載體。 沈建光:A股本周下跌與經濟數據無關海外資金會看好后市 就在上半年經濟數據出爐當天,A股市場卻出現百股跌停,兩者之間有沒有關聯?未來股市走勢又會如何演進? 京東數字科技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上半年經濟數據是不錯的,二季度3.2%的增長在全世界都是一枝獨秀的。 “我認為,本周股市大跌與經濟數據沒有關系,主要還是前段時間A股漲得非常厲害,從年初到現在,A股漲幅在全世界也是名列前茅的,我認為大跌可能反映了資金獲利后的一種回調。” 沈建光認為,一方面A股多種指數漲了很多,有獲利回吐的需要;另一方面,監管層對最近市場的瘋漲、漲得太快也表示了擔心,對于場外配資和公募基金的規模都加強監管,這其實也是希望市場能走出慢牛的格局。 沈建光預計,當前股市下跌應該不會持續下去,因為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在全球來看當前都是最好的,海外復工復產依然受到挫折,所以海外資金會繼續看好中國,而我們資本市場很多改革措施也是利好股市的做法。 不少觀點認為,寬松的流動性助長了這一輪“牛市”。沈建光也向記者分析,前期漲幅較大,流動性肯定是其中一個方面,總體上確實比較寬松。但也應當看到,實體經濟、生產端恢復是不錯的,而需求端包括投資、消費,復蘇的步伐沒有生產端那么快,所以大量流動性釋放,有一部分會流到股市、樓市。 “但監管層也在嚴查。這種態度是很正確的,不希望有‘瘋牛’出現。這種調整,我認為長遠來看是健康的。”沈建光說。 他預計,未來流動性仍然會比較寬松,但貨幣政策已較4、5月份的寬松狀態出現邊際收緊,當前也沒有新的降息信號。 “前期大家對寬松的預期比較高,特別在疫情期間大幅放松,預期認為會是常態,但其實這不可能是常態的,所以邊際上有一些收緊,讓市場覺得要收緊了。但是我認為貨幣政策不會出現持續的收緊。”沈建光強調。 江飛濤:通過穩投資帶動就業三季度固投增速大概率轉正 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連續5個月降幅收窄。隨著二季度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轉正,下半年投資趨勢如何?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產業融合研究室副主任江飛濤向記者表示,從上半年情況來看,基礎設施投資降幅收窄,政策層面的支持力度初見成效,特別是財政政策如專項債的發行等,起到了很好的引導效果。 他預計,8月~9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轉正的概率很大,特別是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恢復。“從我們了解的情況來看,上半年基建投資和項目開工受到了疫情影響,主要是在市政項目和交通設施領域。” 投資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一大動力,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江飛濤向記者強調,以往基建投資常見兩位數的增長,而現在基數已經相當高了,現在的政策目標也不會去刻意追求兩位數的增速。 “當前固定資產投資,尤其是基建項目,主要是為了對沖疫情影響,通過穩投資來充當帶動就業的抓手。在這點上我比較看好下半年投資增速的回升轉正。”江飛濤說。 李旭紅:為企業持續減負下半年稅收收入不會明顯增長 17日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稅收收入同比下降11.3%。那么下半年的稅收情況又將如何呢?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為了應對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我國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預計下半年稅收收入并不會帶來較為明顯的增幅。 李旭紅認為,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仍然是“六穩”和“六保”,尤其是以減輕市場主體負擔、穩定就業為主。在此基礎上,縮小財政收支差距,在赤字率能夠與預期經濟發展目標相匹配的前提下,保持稅收收入規模的相對穩定,對經濟、社會的穩定是有利的。 稅收政策能夠發揮導向作用,下半年如何運用好稅收政策對沖疫情影響? 對此李旭紅認為,稅收政策對就業、實體經濟等方面的支撐作用非常重要。尤其在疫情帶來的困難之下,要通過減稅降費,讓企業負擔減輕,才能夠保住市場主體,擴大內需,從而帶來更多的市場機會。 李旭紅強調,下半年還需要繼續發揮稅收對實體經濟的扶持作用。在政策的著力點上可以更為精確,例如加大對勞動密集型行業、第三產業以及外向型經濟的扶持,可以更有效地促進就業、穩定經濟。 白明:生活必需品出口將恢復性上漲跨境電商有望成外貿新主力 上半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14.24萬億元,同比下降3.2%。如何看待下半年出口走勢?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當前中國外貿在供給端方面已不存在大的問題,國內絕大多數外貿企業已實現復工達產,但海外需求端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海外疫情仍在蔓延,近期美國等地還有反彈的趨勢,不排除下半年會出現進一步的疫情反復。 不過,白明對下半年的外貿整體走勢仍較為樂觀。盡管受到疫情影響,但需求端對于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并不會減弱,而這些產品也是中國出口的主要部分。另一方面,部分疫情緩解國家的需求將出現恢復性上漲。 下半年哪些產品有望成為出口的主力軍? 白明認為,從產品品種來看,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剛需品,比如像嬰兒車、嬰兒床、衣帽等,一些彈性消費的商品需求則仍有不確定性。 白明指出,應對疫情沖擊,跨境電商是互聯網時代發展最為迅速的貿易方式,能夠突破時空限制,減少中間環節,解決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未來跨境電商很可能與一般貿易、加工貿易一起,成為支撐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的一個重要領域。 (本文圖表數據均來源于wind) 記者手記│中國經濟復蘇會成為全球經濟最強大的動力 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先降后升,二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主要指標恢復性增長,經濟運行穩步復蘇。 作為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在短時間內控制疫情,實現經濟由降轉升,走出超預期的“V型”反彈,這份上半年的成績單來之不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采訪諸多經濟學家的過程中,一個最切身的感受是,他們對政策層面的應對給予了高度肯定。當經濟發展面臨國內外重重壓力,新冠肺炎疫情疊加復雜的外部環境,政策層面緊緊圍繞“六穩”“六保”,穩住經濟基本盤,保住了基本民生。 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一系列有力舉措,比如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和就業優先政策,對企業更大規模減稅降費讓利,惠企利民;多措并舉幫助大學畢業生、返鄉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等。 放眼世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判斷,雖然全球經濟活動在今年前所未有的下滑后正在回暖,但“還未走出困境”,第二波新冠病毒疫情可能引發更大的不確定性。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增長“一直獨秀”,上半年的強勢復蘇,也會成為全球經濟最強勁的動力。 距離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還剩不到半年時間,只要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就必定能夠推動我國經濟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記者:李可愚張鐘尹 編輯:陳旭陳星 視覺:劉青彥 排版:陳星馬原

歡(huan)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