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ji)新聞 2021-05-12 00:01:57
◎李克強總(zong)理指出,要完善和優化特貼制(zhi)度,更好(hao)發揮導向作(zuo)用,激勵更多人(ren)爭(zheng)相成才、人(ren)盡其才。要推動國際交流合作(zuo),學習(xi)借(jie)鑒人(ren)類優秀文明成果,在互利(li)共(gong)贏中提升創(chuang)新(xin)創(chuang)造能(neng)力。
◎李克強強調,人才培養要注重加(jia)強基本(ben)功訓練(lian),一步一步打牢(lao)基礎,重視學習掌握基礎知(zhi)識和(he)理(li)論(lun),研(yan)讀和(he)傳承中(zhong)華優秀傳統文化經(jing)典,加(jia)大對坐(zuo)冷板凳、“十年(nian)磨一劍”的(de)基礎研(yan)究和(he)“長線”研(yan)究的(de)支持(chi)。
每經記者(zhe)|李可愚 每經編(bian)輯|陳旭
5月11日,中(zhong)共中(zhong)央政治局常(chang)委(wei)、國務院總(zong)理李克強主(zhu)持召開政府特殊(shu)津貼制度高層次高技能人(ren)才座(zuo)談(tan)會。
李克強指出,政府特殊(shu)津(jin)貼是(shi)黨和國家尊重(zhong)、關(guan)心(xin)、支持人才的重(zhong)要(yao)制度安排(pai),實施30年來取(qu)得顯著成就。這一制度不重(zhong)物質獎勵而是(shi)強化(hua)榮譽(yu)激勵,有力(li)推動廣大科研人員和高技(ji)能人才發揮(hui)才干、積極投身國家建(jian)設和發展。
他強調(diao),新(xin)形勢(shi)下,要按(an)照(zhao)黨(dang)中央、國務院部(bu)署,進一步完善(shan)人才(cai)激勵制度(du),匯聚各方智(zhi)慧和力量(liang),推動高質量(liang)發展,開啟全(quan)面建設社會主義(yi)現代(dai)化國家新(xin)征程。
在此次座談會上,李克強總理指出,要完善和優化特貼制度,更好發揮導向作用,激勵更多人爭相成才、人盡其才。要推動國際交流合作,學習借鑒人類優秀文明成果,在互利共贏中提升創新創造能力。
李克強主持召(zhao)開政府特殊(shu)津貼(tie)制度高層次高技能(neng)人才(cai)座談(tan)會 圖(tu)片來源:新華社
政府特殊津貼制度是黨和國家給予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一種榮譽,是黨和政府關心和愛護廣大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加強高層次、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一項重大舉措。自1990年,該制(zhi)度開始實施。
2018年,人社部曾發布通知指出,專業技術人才在專業技術崗位上工作,近5年取得(de)(de)的(de)專(zhuan)業技術業績、成果(guo)和貢獻突(tu)出(chu),并得(de)(de)到(dao)本地(di)區、本系統同(tong)(tong)行專(zhuan)家(jia)的(de)認可,具有高(gao)級職稱,并具備在自然科學(xue)研(yan)究中,學(xue)術造詣(yi)高(gao)深,對學(xue)科建設、人(ren)才培養、事(shi)業發(fa)展(zhan)做出(chu)突(tu)出(chu)貢獻,是學(xue)科領域的(de)帶頭人(ren);或者研(yan)究成果(guo)有開創性(xing)和重大(da)科學(xue)價值,得(de)(de)到(dao)國內外同(tong)(tong)行專(zhuan)家(jia)公(gong)認,達(da)到(dao)國內領先水(shui)平(ping)等八(ba)項條件之一(yi)者,可以享(xiang)受政府特殊津貼。
此外,長期工作在生產服(fu)務崗位第(di)一線,技藝(yi)精湛,貢獻突出,一般應為高級技師(國(guo)家職(zhi)業資格(ge)一級)或(huo)具有(you)相應高級職(zhi)業技能(neng)水平的高技能(neng)人才,也可以享受政府特(te)殊(shu)津貼(tie)。
在座談會上,李克(ke)強指出,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依靠人才,依靠勤勞智慧的人民群眾。中國這樣一個有著14億人(ren)(ren)口的大國實現(xian)現(xian)代(dai)(dai)化,是人(ren)(ren)類歷史上沒有(you)過的,面臨很多困難挑戰。但發(fa)揮好(hao)我們豐富的人(ren)(ren)力人(ren)(ren)才資源(yuan)優勢,就能匯聚成現(xian)代(dai)(dai)化建設的強大力量。
“人才培養要注重加強基本功訓練,一步一步打牢基礎,重視學習掌握基礎知識和理論,研讀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加大對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劍’的基礎研究和‘長線’研究的支持。要在全社會弘揚(yang)科學精(jing)(jing)(jing)(jing)神(shen)、工匠精(jing)(jing)(jing)(jing)神(shen)、專(zhuan)業精(jing)(jing)(jing)(jing)神(shen),造就(jiu)更多(duo)精(jing)(jing)(jing)(jing)益求精(jing)(jing)(jing)(jing)、技藝精(jing)(jing)(jing)(jing)湛的技能(neng)人(ren)才。”
李克強強調,要營造各(ge)(ge)類人才施展才能的氛(fen)圍(wei)。經(jing)濟社(she)會發展既要有(you)(you)(you)良好(hao)的營商環(huan)境,也要有(you)(you)(you)有(you)(you)(you)利于(yu)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環(huan)境。要深化“放管服”改(gai)革(ge)(ge),推進(jin)教育(yu)體制(zhi)、科(ke)技體制(zhi)等改(gai)革(ge)(ge),破除各(ge)(ge)種(zhong)不合(he)理限制(zhi),使(shi)科(ke)研團(tuan)隊有(you)(you)(you)更大自主權,使(shi)各(ge)(ge)類人才心(xin)無(wu)旁騖潛(qian)心(xin)研究、專心(xin)致(zhi)志鉆研技能,推動三(san)百六十行行行出狀(zhuang)元。
青年人才最具創新潛能。李克強(qiang)表示,要支持更多優秀青年在重大科研任務中挑大梁,促進他們在科研黃金階段多出成果。希望老一輩科學家和高技能人才獎掖后學、甘當人梯,為年輕人成才拓展空間。
封面圖(tu)片(pian)來源:新華(hua)社(she)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mei)日經濟新聞(wen)》報社授權,嚴(yan)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te)別(bie)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nin)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xi)我們要求撤下您(nin)的作品。
歡迎(ying)關注每(mei)日經濟新聞(wen)APP